第四章小学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的教师指凡能增进他人的知 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 心理的发展的人。 狭义的教师指社会的专职教育者 是以“引导”、“促进”、“规范” 他人发展为职业的人
第四章 小学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的教师指凡能增进他人的知识 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 心理的发展的人。 狭义的教师指社会的专职教育者。 是以“引导”、“促进”、“规范” 他人发展为职业的人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职业的萌芽与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职业的特点是:“长者即师 “能者即师”、“官师合一”、“学师合一”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681年法国天主教徒拉萨尔首创师资训练学 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1694年德国哥达在世界上兴办第一所师范学 校。 1879年盛宜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首设 师范院”,1902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职业的萌芽与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职业的特点是:“长者即师”、 “能者即师”、“官师合一”、“学师合一”。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681年法国天主教徒拉萨尔首创师资训练学 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1694年德国哥达在世界上兴办第一所师范学 校。 1879年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首设 “师范院”,1902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
3、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阶段 教师的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 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必要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 课程改革的要求,终身教育时代的客观要 求
3、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阶段 教师的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拓展、 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自我的形成。 必要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 课程改革的要求,终身教育时代的客观要 求
过程: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 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应把 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 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 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 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 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 期策略” 我国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 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过程: •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 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应把 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 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 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 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 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 期策略” • 我国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 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如何实施: o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 o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 o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 o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
如何实施: 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 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 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