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 前 试卷类型:A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 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 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 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 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 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 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 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 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 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 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 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 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 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 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 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 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 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 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 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
秘密启用 前 试卷类型:A 河南省新乡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 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 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 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 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 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 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 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 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 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 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 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 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 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 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 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 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 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 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 ——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
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 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 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 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 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 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 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 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 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 来文化、文明无关 D.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对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 亚、东南亚地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分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中原核心区崛起的独特 的经济、政治因素 B.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如第四段用“细胞壁”比喻半月带所起的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C.文章引用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的观点,作为文章关于中原文化与西方 文化的关系的补充论据。 D.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 次分明,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文明战胜长江流域文明,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适应环境的文 明更有生命力。 B.半月带从欧亚贸易的媒介转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 明中心形成 C.如果中原夏商周三代的先进技术和政治观念没有被禁止西传,可以缩小东西 文化的差异。 D.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与中原政权对东西方的亲疏观念 有密切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铁丝网上的春天 袁鹰 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 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 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
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 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 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 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 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 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 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 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 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 来文化、文明无关。 D.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对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 亚、东南亚地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分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中原核心区崛起的独特 的经济、政治因素。 B.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如第四段用“细胞壁”比喻半月带所起的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C.文章引用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的观点,作为文章关于中原文化与西方 文化的关系的补充论据。 D.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 次分明,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原文明战胜长江流域文明,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适应环境的文 明更有生命力。 B.半月带从欧亚贸易的媒介转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 明中心形成。 C.如果中原夏商周三代的先进技术和政治观念没有被禁止西传,可以缩小东西 文化的差异。 D.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与中原政权对东西方的亲疏观念 有密切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铁丝网上的春天 袁鹰 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 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 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
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 的 我多么想念离別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髙峰和北髙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 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 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禁不住“一声河 满子,双泪落君前”了。 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并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 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 这是春天吗? 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 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 朝里边张塑,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传来一阵阵笑语。大学 校园里的春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 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 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 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剌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 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 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粟,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 “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 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 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 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 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 “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妺妺们继续喊着 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 “风筝,快看风筝!” 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 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 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 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 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竞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一一放 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 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 经刮破了 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 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 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架,也会无 影无踪。 弟弟妹妺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丝网下,一定很想跨过铁路去,将那只风筝从那边 铁丝网上解救下来。但是不可能,我们都被铁丝网拦住,我们只能隔着铁丝网 隔着沪杭铁路的铁轨,向它行注目礼,向它凭吊。 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
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 的。 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 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 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禁不住“一声河 满子,双泪落君前”了。 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并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 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 这是春天吗? 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 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 朝里边张塑,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传来一阵阵笑语。大学 校园里的春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 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 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 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剌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 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 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粟,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 “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 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 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 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 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 “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 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 “风筝,快看风筝!” 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 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 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 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 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竞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 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 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 经刮破了。 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 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 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架,也会无 影无踪。 弟弟妹妹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丝网下,一定很想跨过铁路去,将那只风筝从那边 铁丝网上解救下来。但是不可能,我们都被铁丝网拦住,我们只能隔着铁丝网, 隔着沪杭铁路的铁轨,向它行注目礼,向它凭吊。 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
回去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似乎同一位偶然相遇的好朋友告别 但愿今夜不要下雨一一我们在心里默祷着。 九四一年春,上海曹家渡 (选自《袁鹰散文选集》) 【注】人们习惯将1937年11月日本占领上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 4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两处引用古人诗词句子,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的 眷恋之意:后者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B.“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句既突出上海天空灰 蒙蒙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 C.“可是春天在哪里呢?”“这是春天吗?”这两个疑问句,或引起下文,或 总结上文,标示思路,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文以寻找春天为线索,以行踪为序,叙写了我和弟弟妹妹从城里到郊外找寻春 天的过程,写景状物,情寓其中,含蓄蕴藉。 5.综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5分) 6.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节 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 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什么叫支柱产业?产业产值达到GDP的2%,就可以作为支柱产业。2016年,我 国GDP突破74万亿元,按照2%计算,支柱产业年产值应该在1.5万亿元左右。 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 提出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不过,在产业总产值之外,看一个产业是否足够强大,还要看产业中单个企业的 产值。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国家发改 委在上述《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 保企业”。从2016年的情况看,城投控股、光大国际、亿利洁能、三聚环保、 启迪桑德等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还没有一家产值能够达到百亿规模,72家知 名环保公司总营收只有不到1700亿元。而同期,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一法国威立 雅环境集团的营收已达239亿欧元,相当于18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开展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努力提升环境质量, 环保产业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机。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期间, 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倍以上,环保产业将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环保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认 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必须通过提高环保标准和严格执 法,倒逼出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其次,在“倒逼”的同时,对节能环保方面表 现优异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优惠,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 降,进而在治理环节偷工减料,不少环境治理企业甚至沦为集中排污地,令公众
回去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似乎同一位偶然相遇的好朋友告别。 但愿今夜不要下雨——我们在心里默祷着。 一九四一年春,上海曹家渡 (选自《袁鹰散文选集》) 【注】人们习惯将 1937 年 11 月日本占领上海至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 4 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两处引用古人诗词句子,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的 眷恋之意;后者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B.“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句既突出上海天空灰 蒙蒙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 C.“可是春天在哪里呢?”“这是春天吗?”这两个疑问句,或引起下文,或 总结上文,标示思路,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文以寻找春天为线索,以行踪为序,叙写了我和弟弟妹妹从城里到郊外找寻春 天的过程,写景状物,情寓其中,含蓄蕴藉。 5.综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5 分) 6.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3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 2015 年节 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15 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 “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什么叫支柱产业?产业产值达到 GDP 的 2%,就可以作为支柱产业。2016 年,我 国 GDP 突破 74 万亿元,按照 2%计算,支柱产业年产值应该在 1.5 万亿元左右。 2016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 提出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 15%以上”。 不过,在产业总产值之外,看一个产业是否足够强大,还要看产业中单个企业的 产值。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国家发改 委在上述《意见》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要“培育 50 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 保企业”。从 2016 年的情况看,城投控股、光大国际、亿利洁能、三聚环保、 启迪桑德等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还没有一家产值能够达到百亿规模,72 家知 名环保公司总营收只有不到 1700 亿元。而同期,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威立 雅环境集团的营收已达 239 亿欧元,相当于 1800 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开展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努力提升环境质量, 环保产业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机。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期间, 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 17 万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 3 倍以上,环保产业将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环保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认 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必须通过提高环保标准和严格执 法,倒逼出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其次,在“倒逼”的同时,对节能环保方面表 现优异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优惠,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 降,进而在治理环节偷工减料,不少环境治理企业甚至沦为集中排污地,令公众
极端愤慨。已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对此颇为感 慨,他认为,国内环保产业竞争的无序,既损害了环保企业本身的利益,也损害 了公众利益。 (摘编自孙秀艳《环保产业何时能成经济“台柱子”》) 材料二 我国环保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众多,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 规模。 环保行业与政策关系密切。环保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同时也是典型的政策驱 动型的产业,其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干预、引导密切相关。环保行业不 会随宏观经济的周期起落而相应变动,但其变动与政策出台情况紧密相关 (摘编自《中国环保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材料三: 近年来环保板块营收增长表现 90% 79.81% 74.76% 6793% 6046% 60% 50% 10% 2015 2016 2H2016~1H2017 ■节能咸排·环保监测·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环墳修复·水务处理 (摘编自《2017年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材料四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 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这意味着我国施 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3年到2015年,我国国务院非常重视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 济新的支柱产业。 B.我国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那么该产业年产值应在1.5 万亿元左右。 C.我国已有城投控股、光大国际等节能环保产业的上市公司,2016年这些公司 产值都没有过百亿。 D.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快速增长,环保产业 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极端愤慨。已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近 30 年的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对此颇为感 慨,他认为,国内环保产业竞争的无序,既损害了环保企业本身的利益,也损害 了公众利益。 (摘编自孙秀艳《环保产业何时能成经济“台柱子”》) 材料二: 我国环保产业规模较小,中小企业众多,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 规模。 环保行业与政策关系密切。环保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同时也是典型的政策驱 动型的产业,其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干预、引导密切相关。环保行业不 会随宏观经济的周期起落而相应变动,但其变动与政策出台情况紧密相关。 (摘编自《中国环保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材料三: 近年来环保板块营收增长表现 (摘编自《2017 年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材料四: 2016 年 12 月 2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我国 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这意味着我国施 行了近 40 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 2013 年到 2015 年,我国国务院非常重视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 济新的支柱产业。 B.我国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那么该产业年产值应在 1.5 万亿元左右。 C.我国已有城投控股、光大国际等节能环保产业的上市公司,2016 年这些公司 产值都没有过百亿。 D.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快速增长,环保产业 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