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增订本序言 中文增订本序言 本书是我在日本出版的《刑法的基本要素》(增订本2003年, 东京成文堂出版)一书的中文版。 本书的旧版于1979年由日本一家名为“一粒社”的出版社以 该书名出版。199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顾肖荣研究员 等人士将此书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中文版的书名为《刑法的根 基与哲学》。能够在中国拥有众多读者,本人深感荣幸。 后来,原“一粒社”解散,本书的版权移交给了成文堂。作为作 者,我考虑到本书的旧版已发行24年,且这些年间政治形势和学 术研究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书需要作相应的修订。但由于 自己多年来担负着学校的管理重任及多种社会工作,终日繁忙,难 以将精力和时间集中到本书的修订上来。而正在此时,得到顾肖 荣先生告知,原书的中文版已售馨。顾先生希望我能搞个修订本 让他们再次翻译后在中国出版。这真是令人高兴的事,我很想做 成此事,无奈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目前要我执笔搞一个真正意义 上的修订本有很大困难。 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央定先在必须作改动的地方加上 新的注释,以便各位中国读者了解这方面的现状。然后在书的最 后附上了我的一篇题为“学习法律学的意义”的演讲稿。因此,此 次的版本只是增订本。我想,如果可能的话,在最近几年内完成真 1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 正意义上的修订本。 本书探索的是国家刑罚权的根据,至少在日本,当时和现在都 还没有这一内容的书。我想,本书之所以在中国受到读者朋友的 喜爱,可能是因为中国同日本一样,还没有这一内容的书的缘故 吧! 为什么国家可以对国民科以刑罚?不用说,关于这一点存在 着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最有力的见解,恐怕是“为了保护国家和 国民的利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家为什么必须保护国 家和国民的利益?”这个问题也是能够成立的。这一问题之所以成 立,它意味着这种回答并不是国家刑罚权最深层次的根据。我们 的探索必须进入更深的层次。如果本书对各位读者在这方面的探 索能有所帮助,笔者将引以为自豪。 自1988年以来,本人一直作为“日中刑事法学术研讨会”的日 方代表,努力地推进着研讨会的召开和持续。该研讨会平均两年 一次,在日本和中国轮流举办,至今已办过8次,2004年将在日本 京都举办第9次,2005年将在中国长春举办第10次。如果仅仅 局限于刑事法的范围,可以说,日中关系已经不可动摇了。 最近,我关心的范围有所扩大。就像欧洲已出现的先例那样, 人类目前虽然还保留着国境,但人类必然会朝着放低国境的“围 墙”这一方向不断迈进。假如国境的“围墙”放低了,在每一个具有 一定共性的地区,都需要有一种超国家的行政组织。在这样的地 区中,需要形成超国家的法律秩序。本人预测,21世纪中,人类将 进入分成几个由地区和国家组成的联盟以谋求竟争和共存的时 代。笔者希望各位读者务必以这样的新时代为前提,来考虑如何 构筑日中关系。 在此,向承担本书增订本翻译任务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
中文增订本序言 究所所长顾肖荣及陆一心、谈春兰、陆庆胜等人士表示诚挚的谢 意,同时祈望本书能对中国刑事法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西原春夫 2003年8月1日
中文增订本前言 中文增订本前言 本书的旧版是由一粒社作为“现代法律学的课题”中的一个部 分,于1979年出版的。后来,该出版社解散,版权移交给了成文 堂。笔者本想根据那以后形势的变化,结合学术的发展状况,进行 大幅度修订的,无奈由于精力和时间无法集中,至今未能达到这一 目的。 令我没有预料到的是,本书在中国比日本还要受读者欢迎。 这首先要归功于曾两次来日本留学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所长顾肖荣先生,他很早就将此书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了。除此 之外,我想或许是由于中国正处于一个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 同时,开始引入市场经济原理,探索如何构筑新的思想体系的时 期,而本书的论述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意义,只 是指出了它的某些需要完善之处,因而才吸引了中国年轻一代研 究人员的目光。 总之,由于本书的中文版已售馨,中国方面多次催促我,希望 我能再出个修订本。从内心讲,我的确很想将此书全面修订后用 中文出版的。无奈由于我这边的原因,实在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 来完成此事。因此,只能请各位读者再耐心等待。现在我先将原 来的论述中需要订正的地方加上注释,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现状。 并在书的最后附上了我的一篇演讲稿一—“学习法律学的意义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 重读自己以前的论述,最放心不下的是与本书的书名有关的 部分,即从正面论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部分。如果是在东西冷战 结构结束15年后的今天写此书的话,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就不会这 么筒单。但当时自己疏忽了这一点,没有坚持论述的系统性,这是 一个大问题。这个部分的论述,对于今天的日本读者来说,免不了 会产生一种“怎么现在又重新谈起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印象,但 为了能让大家理解这是由于当时的正面论述所形成的主张,所以 在增订本中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这部分内容。这是让人切实感受到 仅仅25年时间,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部分。 重新阅读本书,自己感到不足的是:那以后,以欲望为中心的 人类行为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本书未能反映这一点。因此,我 想我一定要在近阶段从根本上修订本书,其中应包括这一点以及 论述最后紧缩的部分。因为我觉得进行此类性质的研究,是像我 这样年长的研究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西原春夫 200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