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参考课时:16学时 第一章数学散学设计概述(支撑教学目标1、2、3、4) 参考课时:2学时(其中理论1学时,实践1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设计的优化。 教学内容: 1.数学教学设计: 2.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 3.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4.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第二章数学敏学内容与对象分析(支掉教学目标1、2、3、4) 参考课时:3学时(其中理论1学时,实践2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数学教材分析的功能和意义:掌握教材分析的具体要求和分 析的多个方面:掌握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重点:教材分析的具体要求和分析的多个方面。 教学难点: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内容 1.数学教材的功能 2.数学教材分析的意义: 3.数学教材分析的基本要求: 4.数学教材分析: 5.数学教学对象分析。 第三章数学敏学目标的设计(支撑教学目标1、2、3、4) 参考课时:3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践1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制定的意义,掌握教学目标制定的步骤和教学目标 的陈述,掌握教学目标的功能和分类。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制定的步骤。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制定的步骤。 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2.数学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存在的问题 3.教学目标的功能:
20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参考课时:16 学时 第一章 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支撑教学目标 1、2、3、4) 参考课时:2 学时(其中理论 1 学时,实践 1 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设计的优化。 教学内容: 1. 数学教学设计; 2. 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 3.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4.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第二章 数学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支撑教学目标 1、2、3、4) 参考课时:3 学时(其中理论 1 学时,实践 2 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数学教材分析的功能和意义;掌握教材分析的具体要求和分 析的多个方面;掌握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重点:教材分析的具体要求和分析的多个方面。 教学难点: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内容: 1. 数学教材的功能; 2. 数学教材分析的意义; 3. 数学教材分析的基本要求; 4. 数学教材分析; 5. 数学教学对象分析。 第三章 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支撑教学目标 1、2、3、4) 参考课时:3 学时(其中理论 2 学时,实践 1 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制定的意义,掌握教学目标制定的步骤和教学目标 的陈述,掌握教学目标的功能和分类。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制定的步骤。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制定的步骤。 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2. 数学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存在的问题; 3. 教学目标的功能;
4.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四章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支掉教学目标1、2、3、4) 参考课时:3学时(其中理论1学时,实践2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及基本要素,掌握数学教学模式和具体的 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重点:数学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难点:数学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内容: 1.数学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的三种理解(从师生活动来说) 3.教学过程的认识(从终结目标来说): 4.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5.数学教学模式: 6.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第五章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支撑教学目标1、2、3、4) 参考课时:3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践1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理解现代教学媒体在数学教 中的作用,通过新旧教学媒体的介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教学重点:板书、多媒体演示 教学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演示教学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媒体概述: 2.现代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3.板书: 4.计算机辅助教学 5。多媒体演示教学 第六章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支撑教学目标1、2、3、4) 参考课时:2学时(其中理论1学时,实践1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教案编写的原则,掌握完整教案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完整教案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内容: 1.数学教案包括的几项内容 2.教案编写的原则: 3.数学教学方法
21 4. 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四章 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支撑教学目标 1、2、3、4) 参考课时:3 学时(其中理论 1 学时,实践 2 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及基本要素,掌握数学教学模式和具体的 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重点:数学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难点:数学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内容: 1. 数学教学过程; 2. 教学过程的三种理解(从师生活动来说); 3. 教学过程的认识(从终结目标来说); 4.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5. 数学教学模式; 6. 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 第五章 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支撑教学目标 1、2、3、4) 参考课时:3 学时(其中理论 2 学时,实践 1 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理解现代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 中的作用,通过新旧教学媒体的介绍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教学重点:板书、多媒体演示。 教学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演示教学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 课堂教学媒体概述; 2. 现代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3. 板书; 4. 计算机辅助教学; 5. 多媒体演示教学。 第六章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支撑教学目标 1、2、3、4) 参考课时:2 学时(其中理论 1 学时,实践 1 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教案编写的原则,掌握完整教案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完整教案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内容: 1. 数学教案包括的几项内容; 2. 教案编写的原则; 3. 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设计内容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第一章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章数学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第三章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四章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五章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第六章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四、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章节名称 授课学时实践学时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备注 第一章数学数学设计概述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二章数学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2 讲授、实践、指导 例 第三章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四章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五章数学教学堪体的选择与设计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六章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合计 8 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目标: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能够自主撰写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 考核方法:口考试考查 考核评价:考查(出勤率+教学设计(书面或电子版)及训练的效果、态度、微课视频) 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环节 过程性考核(100%) 考核项目 课堂情况(10%阅 教学设计(50%) 微课视频(20% 教学反思(20% 合计 考核方式 出勤 作业 视频作业 书面作业 考核占比 10% 50% 20% 209% 100% 说明 教学中的地位自行确定。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程丽萍,彭友花主编,数学教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第一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2]罗新兵,王光生主编,中学数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何小亚主编,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科学出版社,2011 2.参考文献
22 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设计内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第一章 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 √ √ √ 第二章 数学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 √ √ √ 第三章 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 √ √ √ 第四章 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 √ √ √ 第五章 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 √ √ √ 第六章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 √ √ √ 四、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章节名称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备注 第一章 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1 1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二章 数学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1 2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三章 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2 1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四章 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1 2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五章 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2 1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第六章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1 1 讲授、实践、指导 案例 合计 8 8 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目标: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能够自主撰写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 考核方法:□考试 考查 考核评价:考查(出勤率+教学设计(书面或电子版) 及训练的效果、态度、微课视频) 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环节 过程性考核(100%) 考核项目 课堂情况(10%) 教学设计(50%) 微课视频(20%) 教学反思(20%) 合计 考核方式 出勤 作业 视频作业 书面作业 考核占比 10% 50% 20% 20% 100% 说明 1.根据课程地位、目标,可自行调整过程性考核中的考核项目及其考核内容;2.作业部分由个人和团队提 交两部分构成,要求团队(每行政班不少于 6 个)部分以电子版形式提交;3.考核占比应根据课程在专业 教学中的地位自行确定。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 程丽萍,彭友花主编,数学教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第一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2] 罗新兵,王光生主编,中学数学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何小亚主编,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科学出版社,2011。 2.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初中数学核心内容教学 设计案例集,人民教有出版社,2014: [2]“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组,高中数学核心内容 教学设计案例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执笔人:纪利霞审稿人:李录苹
23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 初中数学核心内容教学 设计案例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组,高中数学核心内容 教学设计案例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执笔人:纪利霞 审稿人:李录苹
《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908243108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 英文名称:Math Teaching Skills and Trai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口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口选修 总学时数:16学时(实践16学时) 总学分数:1 先修课程:数学教学论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课程设计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重要专业必选课程,是实习实训与 毕业综合训练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工具性,对于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数学教学技能。属于数学教有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课程,为师范生 进入中学实习的前奏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于数学实际 教学中的能力,即培养他们能够“站稳”数学讲台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实现下列目标: 1.通过对数学教学导入与结束、讲解与提问、板书与演示等教学技能的理论学习,以及课堂示范 指导与微格教学技能实践训练,促进师范生明确各项教学技能的基本作用和操作要求: 2.能综合运用各项数学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 课程设计目标支排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 日标1 日标2√ 三、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25 《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908243108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 英文名称:Math Teaching Skills and Trai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选修 总学时数:16 学时(实践 16 学时) 总学分数:1 先修课程:数学教学论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课程设计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师范类)的一门重要专业必选课程,是实习实训与 毕业综合训练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工具性,对于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数学教学技能。属于数学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课程,为师范生 进入中学实习的前奏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于数学实际 教学中的能力,即培养他们能够“站稳”数学讲台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实现下列目标: 1. 通过对数学教学导入与结束、讲解与提问、板书与演示等教学技能的理论学习,以及课堂示范 指导与微格教学技能实践训练,促进师范生明确各项教学技能的基本作用和操作要求; 2. 能综合运用各项数学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 课程设计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要求 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目标 1 √ √ √ 目标 2 √ √ √ √ 三、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