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课程教案 编号: 4.1集合的笛卡尔积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 授课题目 教学课型 与二元关系(1) 习题课口实践课口其它口 授课时间 月日 学时 1 固定座位教室☑移动座位教室口智慧型互动教室口 教学场所 实验(实训)室口 校外实践基地口 户外口 其它口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为第四章的第一节-笛卡尔积和二元关系(一),承接了第三章(集合)与 高中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集合运算-笛卡尔积,进一步 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二维乃至多维欧氏空间。 本节课重点内容为笛卡尔积的定义、计算、性质及应用,将针对学生己有的知识结 构及能力,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笛卡尔积的定义、计算、性质,为后续二元关系、图论等 内容,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如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对阶笛卡尔积只要求做了解即可,因此教材中这一部分 内容会根据上课实际时间做一定的处理,主要由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根据2阶笛卡尔积 的相关知识对n阶笛卡尔积进行推广。 学情分析: 大二学生对集合与直角坐标系等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了较高的求知探究能 力和表达能力,但本节课内容涉及概念性知识较多,学生对单纯的概念学习比较乏味, 他们处于人文精神需要提升以及对异性朋友渴望的情感阶段,但尚未树立正确理性的爱 情观。 考虑到上述情况,教学过程中将借助一些课外素材,如百岁山广告,笛卡尔积人物 介绍,笛卡尔的爱情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采用引导,学生自主 讨论、分析归纳、自我表达、主动分享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些素 材也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 考虑到少数个性内向的学生比较害羞,可能对爱情的话题讨论不敢发言,因此在课 后布置了一个短文续写作业:假如你的好友失恋了,你该怎么安抚?鼓励全部学生都参 与到课程思政过程中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程度
离散数学 课程教案 编 号: 授 课 题 目 4.1 集合的笛卡尔积 与二元关系(1) 教学课型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 它□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 时 1 教学场所 固定座位教室 移动座位教室□ 智慧型互动教室□ 实验(实训)室□ 校外实践基地□ 户外□ 其它□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为第四章的第一节-笛卡尔积和二元关系(一),承接了第三章(集合)与 高中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集合运算-笛卡尔积,进一步 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二维乃至多维欧氏空间。 本节课重点内容为笛卡尔积的定义、计算、性质及应用,将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 构及能力,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笛卡尔积的定义、计算、性质,为后续二元关系、图论等 内容,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如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对 n 阶笛卡尔积只要求做了解即可,因此教材中这一部分 内容会根据上课实际时间做一定的处理,主要由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根据 2 阶笛卡尔积 的相关知识对 n 阶笛卡尔积进行推广。 学情分析: 大二学生对集合与直角坐标系等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了较高的求知探究能 力和表达能力,但本节课内容涉及概念性知识较多,学生对单纯的概念学习比较乏味,。 他们处于人文精神需要提升以及对异性朋友渴望的情感阶段,但尚未树立正确理性的爱 情观。 考虑到上述情况,教学过程中将借助一些课外素材,如百岁山广告,笛卡尔积人物 介绍,,笛卡尔的爱情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采用引导,学生自主 讨论、分析归纳、自我表达、主动分享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些素 材也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 考虑到少数个性内向的学生比较害羞,可能对爱情的话题讨论不敢发言,因此在课 后布置了一个短文续写作业:假如你的好友失恋了,你该怎么安抚?鼓励全部学生都参 与到课程思政过程中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程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笛卡尔积定义的理解,能识别2阶笛卡尔积的正确表示形式。 2、通过对笛卡尔积例题的学习,会计算出任意两个集合下的笛卡尔积。 3、通过对笛卡尔积性质的理解,能归纳出笛卡尔积与集合运算律的异同,并会利用笛 卡尔积的性质,结合前三章知识进行应用。 二、能力目标 1、思考并归纳笛卡尔积的性质,以及笛卡尔积性质与集合运算律的异同,提高自主学 习、自主探索、概括归纳的能力。 1、积极回答课堂内的提问,主动分享百岁山广告视频观后感等,提高合作学习、思考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笛卡尔积性质完成命题证明与判断,提高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案例引入,反思,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对学习的关注度。 2、了解笛卡尔人物事迹,养成刻苦钻研与执者执者精神。 3、观看百岁山广告,挖掘广告创意,提高创新意识。 4、破解百岁山矿泉水广告内涵:平民和贵族共享一瓶水,体验到人类平等、自由的人 文精神和价值观。 5、了解笛卡尔的浪漫爱情故事,参与对爱情的自由讨论,体验爱情的快乐,形成正确 理性的、非物质的爱情观和应对爱情挫折的健康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2阶笛卡尔积概念的理解、2阶笛卡尔积的计算、2阶笛卡尔积的性质识记,应用 笛卡尔积性质证明命题或判断命题的真假。 难点:命题证明与判断过程中,笛卡尔积性质与联结词运算律的结合使用 课程思政: 1、课程思政素材: 1)新课导入案例:公选课的选择 2)笛卡尔人物介绍: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笛卡尔积定义的理解,能识别 2 阶笛卡尔积的正确表示形式。 2、 通过对笛卡尔积例题的学习,会计算出任意两个集合下的笛卡尔积。 3、 通过对笛卡尔积性质的理解,能归纳出笛卡尔积与集合运算律的异同,并会利用笛 卡尔积的性质,结合前三章知识进行应用。 二、 能力目标: 1、思考并归纳 n 笛卡尔积的性质,以及笛卡尔积性质与集合运算律的异同,提高自主学 习、自主探索、概括归纳的能力。 1、 积极回答课堂内的提问,主动分享百岁山广告视频观后感等,提高合作学习、思考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笛卡尔积性质完成命题证明与判断,提高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案例引入,反思,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对学习的关注度。 2、了解笛卡尔人物事迹,养成刻苦钻研与执着执着精神。 3、观看百岁山广告,挖掘广告创意,提高创新意识。 4、破解百岁山矿泉水广告内涵:平民和贵族共享一瓶水,体验到人类平等、自由的人 文精神和价值观。 5、了解笛卡尔的浪漫爱情故事,参与对爱情的自由讨论,体验爱情的快乐,形成正确 理性的、非物质的爱情观和应对爱情挫折的健康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2 阶笛卡尔积概念的理解、2 阶笛卡尔积的计算、2 阶笛卡尔积的性质识记,应用 笛卡尔积性质证明命题或判断命题的真假。 难点:命题证明与判断过程中,笛卡尔积性质与联结词运算律的结合使用。 课程思政: 1、课程思政素材: 1)新课导入案例:公选课的选择 2)笛卡尔人物介绍;
3)百岁山矿泉水广告: 4)笛卡尔的爱情故事。 2、课程思政切入点: 1)新课案例导入环节:公选课的选择 2)新课讲授环节:笛卡尔积名字来由。 3、课程思政目标: 1)通过了解大学期间公选课要求,提高忧患意识,做到有备无患,提高对自己学习的 关注程度。 2)了解切入笛卡尔人物事迹,从中学习笛卡尔勤于思考和执着追求精神。 3)明白广告设计的巧妙与创新之处,提升创新意识。破解百岁山矿泉水广告内涵:平 民和贵族共享一瓶水,体验人类平等、自由的价值观。 4)挖掘广告背后的故事,即笛卡尔的忘年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理性的爱情观,形成 应对爱情挫折的健康心理素质。 5)续写课后短文,检验并巩固思政效果。主题:假如你的好友失恋了,你该怎么安抚? 4、课程思政实施思路 ②依托素材1),采取讨 论,问答,反思等方法, 实现思政目标1) ⑧依托素材2)3),采取讨 论,自发等方法,实现思政 目标2)3) ①钻研教材 选定素材 思政素材 确定目标 思政目标 进摔方法 ④依托素材4),采取分享, 情感体验等方法,实现思政 目标4) ⑤完成课后短文操写,检验 和巩固思政效果
3)百岁山矿泉水广告; 4)笛卡尔的爱情故事。 2、课程思政切入点: 1)新课案例导入环节:公选课的选择 2)新课讲授环节:笛卡尔积名字来由。 3、课程思政目标: 1)通过了解大学期间公选课要求,提高忧患意识,做到有备无患,提高对自己学习的 关注程度。 2)了解切入笛卡尔人物事迹,从中学习笛卡尔勤于思考和执着追求精神。 3)明白广告设计的巧妙与创新之处,提升创新意识。破解百岁山矿泉水广告内涵:平 民和贵族共享一瓶水,体验人类平等、自由的价值观。 4)挖掘广告背后的故事,即笛卡尔的忘年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理性的爱情观,形成 应对爱情挫折的健康心理素质。 5)续写课后短文,检验并巩固思政效果。主题:假如你的好友失恋了,你该怎么安抚? 4、课程思政实施思路: ① 钻研教材 选定素材 确定目标 选择方法 ③依托素材 2)3),采取讨 论,启发等方法,实现思政 目标 2)3) ④依托素材 4),采取分享, 情感体验等方法,实现思政 目标 4) 思政素材 思政目标 ②依托素材 1),采取讨 论,问答,反思等方法, 实现思政目标 1) ⑤完成课后短文撰写,检验 和巩固思政效果
教学方式和手段: 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在各教学环节中,紧靠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 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采取以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讲授、启发、讨论、探究、分享、情感体验等方式相结合: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将现代化教学工具如手机,电脑,投影仪等,学习平台如学习通,微师等, 网络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传统教学工具如黑板等,教材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教学环节: 有序对 笛卡尔积定义 案例导入 新课 巩固 课程思政 3min 课思政 彩饭 主体部分 1min 笛卡儿积的性质 及应用 笛卡尔积的勒于思考的精神传递将渗透整个教学环节 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回顺高中持列组合知识,豫时问 鼓励学生思考,自由 愿的解决,并引入新课内容 讨论,激发学生的学 教 我院某专业有50名学生,现有5门公选误可供学生选知识回顾 习欲望,引入新课内 案例入 择,若学生用集合A表示,学生1,学生2,…学 探究 容。同时提高对学 (3分钟) 生50,公选课用集合B表示,=(公选课1,公选课思考 的重视程度,具备忧 2,…,公选课引,每种选课组合用<学生,课程>表讨论 患意识,做到有备无 示,现如果要求每人必选且限选1门,则选课情祝有
教学方式和手段: 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在各教学环节中,紧靠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 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采取以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讲授、启发、讨论、探究、分享、情感体验等方式相结合;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将现代化教学工具如手机,电脑,投影仪等,学习平台如学习通,微师等, 网络交流平台如 QQ,微信等,传统教学工具如黑板等,教材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教学环节: 具体教学过程: 具 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案例引入 (3 分钟) 给出案例,引导学生回顾高中排列组合知识,探讨问 题的解决, 并引入新课内容 我院某专业有 50 名学生,现有 5 门公选课可供学生选 择,若学生用集合 A 表示,A={学生 1,学生 2,…学 生 50},公选课用集合 B 表示,B={公选课 1,公选课 2,…,公选课 5},每种选课组合用<学生,课程>表 示,现如果要求每人必选且限选 1 门,则选课情况有 知识回顾 探究 思考 讨论 鼓励学生思考,自由 讨论,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引入新课内 容。同时提高对学习 的重视程度,具备忧 患意识,做到有备无 患。 案例导入 课程思政 3min 新课 讲授 33min 有序对 笛卡尔积定义 课程思政 主体部分 笛卡儿积的性质 及应用 巩 固 练习 5min 课堂 小结 3min 课堂 思考 作业 布置 1min 笛卡尔积的勤于思考的精神传递将渗透整个教学环节
多少种?并将选课组合用集合表示出来。 设置补充间愿,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你知道大学期间 要修清多少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吗? 讲授,指导学生理解: 1、有序对 定义1由两个元素x和y(允许x=y)组成的序列记 希助学生理解有序对 作<心,称为二元组或有序对域序偶,其中x是它的 定义,学生能正确表 第一元素,y是它的第二元素。 示一个有序对: 有序对性质: 聆听 ()当x中时,<x>y 领悟 ②≤x<u,P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w且y=. 识记 注意: 山有序对的书写方式要准确,必须是尖括号,不能 表示成圆括号。 ②这些性质是二元集合化所不具备的。例如当 体 时有=.原因在于有序对中的元素是有序的 而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 新授知识 ()两个有序对相等,当且仅当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 学 (33分钟) 分别对应相等。 (④在定义1中,当元素个数为心2时,成为有序 元组。 帮助学生理解有序为 设置简单例题,学生口抢答 定义及性质,提高学 例1己知<r+2,4<5,2r+p,求x和 思考 生上课专注力和课 解由有序对相等的充要条件有x+2=5,2=4,解得抢答 活动参与度,培养完 =3,=2. 争意识 设置过语言,在笛卡尔积定义与性质学习之前利用 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 2、课程思政主体部分 )简单介绍迪卡尔事凌
具 体 教 学 过 程 多少种?并将选课组合用集合表示出来。 设置补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你知道大学期间 要修满多少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吗? 新授知识 (33 分钟) 讲授,指导学生理解: 1、有序对 定义 1 由两个元素 x 和 y(允许 x=y)组成的序列记 作<x,y>,称为二元组或有序对或序偶,其中 x 是它的 第一元素,y 是它的第二元素。 有序对性质: (1) 当 x≠y 时,<x,y>≠<y,x>; (2) <x,y>=<u,v>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x=u 且 y=v。 注意: (1) 有序对的书写方式要准确,必须是尖括号,不能 表示成圆括号。 (2) 这些性质是二元集合{x,y}所不具备的。例如当 x≠y 时有{x,y}={y,x}。原因在于有序对中的元素是有序的, 而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 (3) 两个有序对相等,当且仅当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 分别对应相等。 (4) 在定义 1 中,当元素个数为 n>2 时,成为有序 n 元组。 设置简单例题,学生口抢答 例 1 已知<x+2,4>=<5,2x+y>,求 x 和 y。 解 由有序对相等的充要条件有 x+2=5,2x+y=4,解得 x=3,y=-2。 设置过渡语言,在笛卡尔积定义与性质学习之前利用 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 2、课程思政主体部分 (1) 简单介绍迪卡尔事迹: 聆听 领悟 识记 思考 抢答 帮助学生理解有序对 定义,学生能正确表 示一个有序对; 帮助学生理解有序对 定义及性质,提高学 生上课专注力和课堂 活动参与度,培养竞 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