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1908243106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英文名称: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extbook analysis 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口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口方向口选修 总学时数:16学时(授课8学时,实践8学时) 总学分数:1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其他):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课程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教师教有类必修课程,处于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有专业 核心课程的地位,是《数学教学论》的深入研修,同时为后续教师教有类其他课程如《中学数学教学设 计与案例分析》、《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现下列目标: 1.理解并领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牧学理念 形成“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有教学观念: 2.理解中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了解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并能准确把握 中学数学课程: 3.掌握数学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框架与方法,能够对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进 行研究,遂步形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 4.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达到灵活运用中学数学教材的目的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 日标1 目标2 目标3 日标4
15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1908243106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英文名称: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extbook analysis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方向 □选修 总学时数:16 学时(授课 8 学时,实践 8 学时) 总学分数:1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其他):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课程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处于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 核心课程的地位,是《数学教学论》的深入研修,同时为后续教师教育类其他课程如《中学数学教学设 计与案例分析》、《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现下列目标: 1. 理解并领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形成“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 2. 理解中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了解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并能准确把握 中学数学课程; 3. 掌握数学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框架与方法,能够对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进 行研究,逐步形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 4. 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达到灵活运用中学数学教材的目的。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要求 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目标 1 √ √ √ 目标 2 √ √ √ 目标 3 √ √ √ 目标 4 √ √ √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义务散育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支撑课程目标1、4) 参考课时:2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义务教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理解其对数 学课程内容、评价与教学等产生的影响:知道课程标准中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了解其基本含义,能 够举例说明:理解并领会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了解三个学段划分以及四个内容领域的划分。 教学内容: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义务教有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义务教有数学课 程的目标。 学习重点:《义务教有数学课程标准(201年版)》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10个核心概念 总目标、三学段、四领域。 学习难点:10个核心概念。 第二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建议(支撑课程目标1、2、3、4) 参考课时:2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及评价的基本建议。 教学内容: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学习重点: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学习难点: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第三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支撑课程目标1、4) 参考课时:2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 程目标,理解并掌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教学内容: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难点: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章普通高中数学学业质量与实施建议(支撑课程目标1、2、3、4) 参考课时: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学业质量的内涵、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及与考试评价的关系,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 课程标准中教学及评价的基本建议。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学习重点:普通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学习难点:学业质量的内涵、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及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四、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参考课时:8学时 实践项目1函数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材分析(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4) 16
16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支撑课程目标 1、4) 参考课时:2 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理解其对数 学课程内容、评价与教学等产生的影响;知道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10 个核心概念,了解其基本含义,能 够举例说明;理解并领会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了解三个学段划分以及四个内容领域的划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 程的目标。 学习重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10 个核心概念、 总目标、三学段、四领域。 学习难点:10 个核心概念。 第二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建议(支撑课程目标 1、2、3、4) 参考课时:2 学时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及评价的基本建议。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学习重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学习难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第三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支撑课程目标 1、4) 参考课时:2 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 程目标,理解并掌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教学内容: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 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难点: 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数学学业质量与实施建议(支撑课程目标 1、2、3、4) 参考课时:2 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学业质量的内涵、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及与考试评价的关系,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 课程标准中教学及评价的基本建议。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学习重点: 普通高中数学学业质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学习难点: 学业质量的内涵、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及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四、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参考课时:8 学时 实践项目 1 函数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材分析(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3、4)
实践目标: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函数在义务教有阶段的内容与结构的安排,并 且对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学习特征与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实践内容:函数概念。 实践方式:查阅资料,汇总展示,论证。 实践项目2代数思想与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材分析(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 4) 实践目标:高观点、系统性地分析代数结构在基础教有阶段的编排:在了解“早期代数”思想的基 础上,理解我国“早期代数”思想如何与小学算术融合在一起,在初中阶段又是怎样发展的,到高中毕 业阶段,学习的内容难度达到什么水平,与《抽象代数》中的代数结构是如何衔接的等。 实践内容:代数的思想与内容编排。 实践方式:开作业(查阅资料,汇总展示)。 教学内容支排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第一章 √ √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 实我项目1 实践项目2 √ 五、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章节名称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散学方式 学手段 备注 第一章义务教有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2 讲授 案例、网络资源 第二章义务教有数学课程实施建议 讲授、讨论 案例、网络资源 第三章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讲授、讨论 案例、网络资源 第四章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要求与教材分析 2 讲授 案例、网络格源 实践项目1函数在义务教有阶段与高中阶段 讲授、讨论 的教材分析 案例、网络资汤 离的与内容在义务技有阶 合计 六、考核方法与考核评价标准
17 实践目标: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函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与结构的安排,并 且对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学习特征与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实践内容:函数概念。 实践方式:查阅资料,汇总展示,论证。 实践项目 2 代数思想与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材分析(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3、 4) 实践目标:高观点、系统性地分析代数结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编排:在了解“早期代数”思想的基 础上,理解我国“早期代数”思想如何与小学算术融合在一起,在初中阶段又是怎样发展的,到高中毕 业阶段,学习的内容难度达到什么水平,与《抽象代数》中的代数结构是如何衔接的等。 实践内容:代数的思想与内容编排。 实践方式:开放作业(查阅资料,汇总展示)。 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第一章 √ √ 第二章 √ √ √ √ 第三章 √ √ 第四章 √ √ √ √ 实践项目 1 √ √ 实践项目 2 √ √ 五、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章节名称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备注 第一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2 讲授 案例、网络资源 第二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建议 2 讲授、讨论 案例、网络资源 第三章 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2 讲授、讨论 案例、网络资源 第四章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要求与教材分析 2 讲授 案例、网络资源 实践项目 1 函数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 的教材分析 4 讲授、讨论 案例、网络资源 实践项目 2 代数思想与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 与高中阶段的教材分析 4 合计 8 8 六、考核方法与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与核心概念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 的把握:考查学生批判性地对从教材的内容、结构的视角分析教材 考核方法:口考试考查 考核评价: 过程性评价参考内容如下 (1)出勤情况:旷课1课时扣1分,占比20%: (2)理论知识情况:对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小测验,占比20% (3)作业情况:初高中教材分析各一项,占比60%。 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环节 过程性考核(100%) 考核通目课堂情况(20%)理论知识(20%) 初中教材分析作业(30%)高中教材分析作业(30%) 考核方式 出勤 小测验 作业 作业 者核占比 20% 20% 30% 30% 100% 1.根据课程地位、目标,可自行调整过程性考核中的考核项日及其考核内容:2.作业部分由个人和团队提交 说明 中的格行 团队(每行政班不少于6个)部分以电子版形式提交:3.考核占比应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 考核项目对课程目标评价的比例分配 课程目标 误堂情况 作业 合计 日标 0.2 0.8 目标2 0.2 0.8 目标3 02 0.8 目标4 0.2 0.8 七、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曹一鸣,严虹主编,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教有出版社,2017。 2。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有部,义务教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有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有出版社,2018。 执笔人:田果萍审稿人:李录苹
18 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与核心概念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 的把握;考查学生批判性地对从教材的内容、结构的视角分析教材。 考核方法:□考试 考查 考核评价: 过程性评价参考内容如下: (1)出勤情况:旷课 1 课时扣 1 分,占比 20%; (2)理论知识情况:对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小测验,占比 20% (3)作业情况:初高中教材分析各一项,占比 60%。 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环节 过程性考核(100%) 考核项目 课堂情况(20%) 理论知识(20%) 初中教材分析作业(30%) 高中教材分析作业(30%) 合计 考核方式 出勤 小测验 作业 作业 考核占比 20% 20% 30% 30% 100% 说明 1.根据课程地位、目标,可自行调整过程性考核中的考核项目及其考核内容;2.作业部分由个人和团队提交 两部分构成,要求团队(每行政班不少于 6 个)部分以电子版形式提交;3.考核占比应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 中的地位自行确定。 考核项目对课程目标评价的比例分配 课程目标 课堂情况 作业 合计 目标 1 0.2 0.8 1 目标 2 0.2 0.8 1 目标 3 0.2 0.8 1 目标 4 0.2 0.8 1 七、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 推荐教材 [1] 曹一鸣,严虹主编,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执笔人:田果萍 审稿人:李录苹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908243107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英文名称:Design and Case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口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口选修 总学时数:16学时(授课8学时,实践8学时) 总学分数:1 先修课程:数学教学论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课程设计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是实习实训与毕 业综合训练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工具性,对于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现代数学教学设计导论为设计指导思想和技术,以数学教学的概念、原理、习题这三大 内容的设计以及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旧课程中少见的问题解决教学、数学活动教学为重点, 从而使师范生专业成长、提高面试成功率,为将来从事教师行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 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实现下列目标: 1.学生能够紧扣数学新课标和现代数学教学论与学习论,掌握包括数学教学设计导论: 2.了解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 3.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4.通过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进一步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等,从而提高教有教学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日标4
19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908243107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英文名称:Design and Case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选修 总学时数:16 学时(授课 8 学时,实践 8 学时) 总学分数:1 先修课程:数学教学论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课程设计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师范类) 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是实习实训与毕 业综合训练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工具性,对于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现代数学教学设计导论为设计指导思想和技术,以数学教学的 概念、原理、习题这三大 内容的设计以及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旧课程中少见的问 题解决教学、数学活动教学为重点, 从而使师范生专业成长、提高面试成功率,为将来从事教师行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 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实现下列目标: 1. 学生能够紧扣数学新课标和现代数学教学论与学习论,掌握包括数学教学设计导论; 2. 了解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 3. 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4. 通过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进一步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等,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要求 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目标 1 √ √ √ 目标 2 √ √ √ 目标 3 √ √ √ 目标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