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 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 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 哲学知识。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 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 造更美的人生。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mB画B日 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我们既不能盲目地张扬排名,也不能简单地否 定排名。作为学生,如果用片面的观点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 丧气、一蹶不振,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过排名了解自已的学习实力以及同别人的差 距,做到知彼知己,扬长避短,就会出现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皙学的关系。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 名言 智慧,需要哲学。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间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 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 然而,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 发展起来。 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恩格斯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实践活动。 2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专家点评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皙学没冇別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 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 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 生的。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 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 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 十十 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个正常的人从童 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一些追 问和思考:“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 塌地陷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 动物也在思考吗?”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 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关联。 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 问题?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心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 杞人优天 名言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 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 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 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 之外一样。 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 马克思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的思考。 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因此,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 」一恩格斯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 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 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3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 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 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 间完全装满。 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 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 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 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 “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 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 同 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 中起着什么作用。 烛光照亮小屋 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 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 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晢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 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晢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 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 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相关链接》 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智 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苏格拉底说:“我认为智慧这个 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亚 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伊壁鸠鲁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 无疵的快乐。”“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 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 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到或已经晚了一样。” ◎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心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誓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 名言 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 马克思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 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 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 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丁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针对有人将哲学看得太容易,不致力于 哲学研究却高谈阔论,还装作非常内行的样 d听长3 子,黑格尔打过比方:人人有脚作模型,也 有学习制鞋的天赋,却承认做鞋必须有专门 的技术,否则不敢妄事制作。唯有对于哲学, 人们往往觉得没有学习、研究的必要。其实, 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就“像某些动物,它 们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这些音调的 致性与谐和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 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动物听音乐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人们对整个世界以 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 观的学问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 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 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5
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既反 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 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专家点评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方向和道路 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其发展 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如果有,它的规律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題都属于世界观的范 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日和日m日世图B日出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 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 挠。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有 人自以为看破红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 上述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在做人做事上有什么不同?你赞同哪些人的做法? 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 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 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 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 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 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对 美德的哲学回答,就是寻找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不论女人还是男人所具有的美德的共同本性,即 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的共同的美德。 心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休現出皙学思维的什么特点?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大致可以概 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 6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