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阅读这本教材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 ◎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 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 的、意义。 ◎课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 意义。 ◎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 本单位,每框大体按1学时安排。 ◎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 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正文和辅助文具有不同的功能。 ◎正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从形式上看,它由仿宋字和宋体字组 成;从内容上看,它由探究活动和原理两部分组成。探究活动是我们学习原 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 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使我们在思维中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 的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辅助文,设三个栏目:“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 述;“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专家点 评”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综合探究是单元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由探 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和理论评析四部分构成。综合探 究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联系的功能,具有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功 能,是我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1 学时
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75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75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7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2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7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8 世界的物质性28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31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35 意识的本质35 意识的作用38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42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46 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50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53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54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54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7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60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60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3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67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7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72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75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75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78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8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85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86 社会发展的规律 86 社会历史的主体 93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90 价值与价值观96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9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02 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07
追寻生活的智慧 哲学的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力量 哲学与生活 思维和存 哲学在社 的关系 在的关系 会发展中 的 作用 ◆哲学并 ◆思维决定 ◆哲学与时 不神秘 存在,还 代精神 ◆生活需 是存在决 ◆哲学与社 要哲学 定思维 会变革 ◆思维能否 正确认识 存在 ◆哲学是关 于世界观 ◆唯物主义 的学说 唯物主义 认为,物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对 和唯心主 质是本原 自然、社 义的分歧 和作用哲学的基本 哲学的地位 物质决定 特征 会和思维 ◆马克思主义 意识 知识的概 ◆唯心主义 中国化的三 括和总结 大理论成果 哲学与具 认为,意 体科学的 识是本原 关系 意识决定 物质 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画卷描绘了四位文士绕松静思的情景。尽管他们姿态各异,但却流 《文苑图》周文矩(南唐) 露出同样的沉思。世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 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 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马克 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哲学,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