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常用的客观定权方法 某些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可提供有关因素权重分配的客观 信息: 1)多元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中,各自变量的标准 化偏回归系数值以及由此而推算的贡献率; 2)计数资料判别分析中的指数,计量资料判别分析中 各因子的贡献率; 3)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因子载荷和贡献率。 某些特定的统计方法例如某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量、减 寿年数(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都可为各死因的 相对重要性提供有关权重分配的信息献率
2、常用的客观定权方法 ➢ 某些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可提供有关因素权重分配的客观 信息: 1) 多元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中,各自变量的标准 化偏回归系数值以及由此而推算的贡献率; 2) 计数资料判别分析中的指数,计量资料判别分析中 各因子的贡献率; 3) 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因子载荷和贡献率。 ➢ 某些特定的统计方法 例如某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量、减 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都可为各死因的 相对重要性提供有关权重分配的信息献率
3、组合权重及其计算方法 >组合权重 combined weight) 当评价指标可分层时,即某项或某几项评价指标可再分为次 级评价指标时,则次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既应考虑其本身在所 有次级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又要考虑其高层评价指标在 所有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 组合权重有两种求法: 1)代数和法 2)乘积法
3、 组合权重及其计算方法 ➢ 组合权重(combined weight) 当评价指标可分层时,即某项或某几项评价指标可再分为次 级评价指标时,则次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既应考虑其本身在所 有次级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又要考虑其高层评价指标在 所有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 ➢ 组合权重有两种求法: 1) 代数和法 2) 乘积法
组合权重计算表 R 评价指标权重q声像系统 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权重s1q.s1权重s1qs2权重s1qs3 (3)(4)(5)(6)(7)(8) 声音0.180.40.0720.30.0540.30.054 图像0.320.60.1920.30.0960.10.032 经济性0.280.30.0840.40.120.30.084 安全性0.120.20.0240.20.0240.60.072 造型0.100.10.0100.50.0500.40.040 合计 0.382 0.336 0.282
组合权重计算表 合计 1.00 -- 0.382 -- 0.336 -- 0.282 造型 0.10 0.1 0.010 0.5 0.050 0.4 0.040 安全性 0.12 0.2 0.024 0.2 0.024 0.6 0.072 经济性 0.28 0.3 0.084 0.4 0.112 0.3 0.084 图像 0.32 0.6 0.192 0.3 0.096 0.1 0.032 声音 0.18 0.4 0.072 0.3 0.054 0.3 0.054 (3) (4) (5) (6) (7) (8) q.s 权重 3 s1 q.s 权重 2 s1 q.s 权重 1 s1 (1) (2) 评价指标 权重q 声像系统 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合计 1.00 -- 0.382 -- 0.336 -- 0.282 造型 0.10 0.1 0.010 0.5 0.050 0.4 0.040 安全性 0.12 0.2 0.024 0.2 0.024 0.6 0.072 经济性 0.28 0.3 0.084 0.4 0.112 0.3 0.084 图像 0.32 0.6 0.192 0.3 0.096 0.1 0.032 声音 0.18 0.4 0.072 0.3 0.054 0.3 0.054 (3) (4) (5) (6) (7) (8) q.s 权重 3 s1 q.s 权重 2 s1 q.s 权重 1 s1 (1) (2) 评价指标 权重q 声像系统 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4、权重估计注意事项 权重估计仍不是很完美,权重估计结果应满足专业解释; 尽量在专业领域中寻找专业评分方法; 尽量排除试验者和受试者的主观性,尽量选用客观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权重,在获得较为满意的专业解释的基 础上,优先考虑多个方法同时选入的指标
4、 权重估计注意事项 ➢ 权重估计仍不是很完美,权重估计结果应满足专业解释; ➢ 尽量在专业领域中寻找专业评分方法; ➢ 尽量排除试验者和受试者的主观性,尽量选用客观方法; ➢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权重,在获得较为满意的专业解释的基 础上,优先考虑多个方法同时选入的指标
四、主要的系统评价方法 ☆(一)关联矩阵(原理性方法) (二)逐对比较 ☆(三)古林法 ☆(四)层次分析法 ☆(五)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关联矩阵(原理性方法) ❖(二)逐对比较 ❖(三)古林法 ❖(四)层次分析法 ❖(五)模糊综合评价法 四、主要的系统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