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现代德国晢学家斯播格耐在他的名著《西方之衰落》里面曾经阐明每一种独立 的文化都有它的基本象征物,具体地表象它的基本精神。在埃及是“路”,在希 腊是“立体”,在近代欧洲文化是“无尽的空间”。这三种基本象征都是取之于 空间境界,而他们最具体的表现是在艺术里面。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腊的雕 像,近代欧洲的最大油画家伦勃朗的风景,是我们领悟这三种文化的最深的灵魂 之媒介。 ②我们若用这个观点来考察中国艺术,尤其是画与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再拿 来同别种文化作比较,是一极有趣味的事。 ③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梵埃格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 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 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 ④中国十八世纪雍正、乾隆时,名画家邹一桂对于西洋透视画法表示惊异而持不 同情的态度,邹一桂认为西洋的透视的写实的画法“笔法全无,虽工亦匠”,只 是一种技巧,与真正的绘画艺术没有关系,所以“不入画品”。而能够入画品的 画,即能“成画”的画,应是不采取西洋透视法的立场,而采沈括所说的“以大 观小之法”。 ⑤早在宋代一位博学家沈括在他名著《梦溪笔谈》里就曾讥评大画家李成采用透 视立场“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 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 此论非也。”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 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把全 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有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的照相。这画 面上的空间组织,是受着画中全部节奏及表情所支配。“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 理”。这就是说须服从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不是服从科学上算学的透视法原理 他并且以为那种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看不到全面,所以不能成画 他说“似此如何成画”?他若是生在今日,简直会不承认西洋传统的画是画,岂 不有趣? ⑥这正可以拿奧国近代艺术学者芮格所主张的“艺术意志说”来解释。中国画家 并不是不晓得透视的看法,而是他的“艺术意志”不愿在画面上表现透视看法, 只摄取一个角度,而采取了“以大观小”的看法,从全面节奏来决定各部分,组 织各部分。中国画法六法上所说的“经营位置”,不是依据透视原理,而是“折 髙折远自有妙理”。全幅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的全面节奏与和谐。 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 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 ⑦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 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 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 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易经》上说: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
安徽省淮南市 2015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 I 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①现代德国哲学家斯播格耐在他的名著《西方之衰落》里面曾经阐明每一种独立 的文化都有它的基本象征物,具体地表象它的基本精神。在埃及是“路”,在希 腊是“立体”,在近代欧洲文化是“无尽的空间”。这三种基本象征都是取之于 空间境界,而他们最具体的表现是在艺术里面。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腊的雕 像,近代欧洲的最大油画家伦勃朗的风景,是我们领悟这三种文化的最深的灵魂 之媒介。 ②我们若用这个观点来考察中国艺术,尤其是画与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再拿 来同别种文化作比较,是一极有趣味的事。 ③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梵埃格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 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 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 ④中国十八世纪雍正、乾隆时,名画家邹一桂对于西洋透视画法表示惊异而持不 同情的态度,邹一桂认为西洋的透视的写实的画法“笔法全无,虽工亦匠”,只 是一种技巧,与真正的绘画艺术没有关系,所以“不入画品”。而能够入画品的 画,即能“成画”的画,应是不采取西洋透视法的立场,而采沈括所说的“以大 观小之法”。 ⑤早在宋代一位博学家沈括在他名著《梦溪笔谈》里就曾讥评大画家李成采用透 视立场“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 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 此论非也。”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 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把全 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有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的照相。这画 面上的空间组织,是受着画中全部节奏及表情所支配。“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 理”。这就是说须服从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不是服从科学上算学的透视法原理。 他并且以为那种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看不到全面,所以不能成画。 他说“似此如何成画”?他若是生在今日,简直会不承认西洋传统的画是画,岂 不有趣? ⑥这正可以拿奥国近代艺术学者芮格所主张的“艺术意志说”来解释。中国画家 并不是不晓得透视的看法,而是他的“艺术意志”不愿在画面上表现透视看法, 只摄取一个角度,而采取了“以大观小”的看法,从全面节奏来决定各部分,组 织各部分。中国画法六法上所说的“经营位置”,不是依据透视原理,而是“折 高折远自有妙理”。全幅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的全面节奏与和谐。 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 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 ⑦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 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 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 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易经》上说: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
⑧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 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正如邹一桂所说:“布影由阔而狭, 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而中国则对于同此一片山景“仰 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由高转深,由深转近, 再横向于平远,成了一个节奏化的行动。其所构的空间不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 透视空间,而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空间意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梵埃格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他将透视法 的知识用于绘画,于是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意识产生了。 B.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 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这就是中国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 C.中国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不是像希腊雕像、埃及墓中甬道、伦勃朗油 画中的风景,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艺术空间 D.西方画体现出来的空间意识是画家的眼晴从固定角度出发,集中在一个透视的 焦点,再辅以心灵的眼睛,透视全景。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从斯播格耐《西方之衰落》开篇,斯播格耐在文中谈到埃及、希腊及欧 洲近代文明的空间象征理论给作者以影响,作者以此来考察中国诗画中体现的空 间意识。 B.③④段首先介绍了西方在十四世纪将透视法引进绘画、建筑领域,而中国画家 邹一桂则认为西方这种通过透视而产生的绘画“不入画品”,而真正能入画品的 画,是采用沈括的“以大观小之法” C.⑤⑧段具体介绍了“以大观小之法”,即从一个角度,俯仰观照宇宙万物, 空间万象,这也就是具有节奏感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空间意识。 D.全文通过比较的手法介绍了中国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和西方的不同, 全文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将作者对中国诗画的魅力,中国诗画中体现的空间意 识解读到了极致。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西洋画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所以不能成画,而中国画 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 B.采用西洋透视法的画家视线是固定的、直接的,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而中 国画家的视线不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是流动的、转折的 C.西洋画是一种机械的照相,而中国画则不然,其空间组织受着画中全部节奏 及表情支配。 D.西洋画画参天的大树、树外人家、远山流水一定在地平线上缩短缩小,而中 国山水画家却移远就近,将大树和树外人家、远山流水画在一个平面上。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汝纶传 赵尔巽 吴汝纶,字挚父,桐城人。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好文出天性, 早著文名。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府,久乃益奇之
⑧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 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正如邹一桂所说:“布影由阔而狭, 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而中国则对于同此一片山景“仰 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由高转深,由深转近, 再横向于平远,成了一个节奏化的行动。其所构的空间不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 透视空间,而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空间意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梵埃格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他将透视法 的知识用于绘画,于是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意识产生了。 B. 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 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这就是中国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 C.中国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不是像希腊雕像、埃及墓中甬道、伦勃朗油 画中的风景,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艺术空间。 D.西方画体现出来的空间意识是画家的眼睛从固定角度出发,集中在一个透视的 焦点,再辅以心灵的眼睛,透视全景。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①②段从斯播格耐《西方之衰落》开篇,斯播格耐在文中谈到埃及、希腊及欧 洲近代文明的空间象征理论给作者以影响,作者以此来考察中国诗画中体现的空 间意识。 B.③④段首先介绍了西方在十四世纪将透视法引进绘画、建筑领域,而中国画家 邹一桂则认为西方这种通过透视而产生的绘画“不入画品”,而真正能入画品的 画,是采用沈括的“以大观小之法”。 C.⑤~⑧段具体介绍了“以大观小之法”,即从一个角度,俯仰观照宇宙万物, 空间万象,这也就是具有节奏感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空间意识。 D.全文通过比较的手法介绍了中国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和西方的不同, 全文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将作者对中国诗画的魅力,中国诗画中体现的空间意 识解读到了极致。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作者认为西洋画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所以不能成画,而中国画 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 B. 采用西洋透视法的画家视线是固定的、直接的,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而中 国画家的视线不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是流动的、转折的。 C. 西洋画是一种机械的照相,而中国画则不然,其空间组织受着画中全部节奏 及表情支配。 D. 西洋画画参天的大树、树外人家、远山流水一定在地平线上缩短缩小,而中 国山水画家却移远就近,将大树和树外人家、远山流水画在一个平面上。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吴汝纶传 赵尔巽 吴汝纶,字挚父,桐城人。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好文出天性, 早著文名。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府,久乃益奇之
尝以汉祢衡相拟。旋调直隶,参李鸿章幕。时中外大政常决于国藩、鸿章二人, 其奏疏多出汝纶手 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服除,补冀州。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籍深州诸 村己废学田为豪民侵夺者千四百余亩入书院,资膏火。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 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会以忧去,豪民至交通御史以坏村学劾奏,还其田 及莅冀州,仍锐意兴学,深、冀二州文教斐然冠畿辅。又开冀、衡六十里之渠, 泄积水于滏,以溉田亩,便商旅。时时求其士之贤有文者礼先之,得十许人。 月一会书院,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 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其为教,一主乎文,以为:“文者,天地之至精 至粹,吾国所独优。语其实用,则欧、美新学尚焉。博物格致机械之用,必取资 于彼,得其长乃能共竞。旧法完且好,吾犹将革新之,况其窳败不可复用 其勤勤导诱后生,常以是为说。尝乐与西士游,而日本之慕文章者,亦踔海来请 业。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荐汝纶加五品卿衔总教务,辞不 获,则请赴日本考学制。既至其国,上自君、相及教育名家,妇孺学子,皆备礼 接款,求请题咏,更番踵至。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 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汝纶为学,由训诂以通文辞,无古今,无中外,唯是之求。自群经子史、周、秦 故籍,以下逮近世方、姚诸文集,无不博求慎取,穷其原而竟其委。著有《易说》 二卷、《写定尚书》一卷、《尚书故》三卷、《夏小正私笺》一卷、《文集》四 卷、《诗集》一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 (选自《清史稿·吴汝纶传》,有删节) 注:①滏(F),滏阳河,水名,在河北省。②窳(y),(事物)恶劣;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寻:不久 B.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率:率先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会:适逢 D.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行:刊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以忧去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其治以教育为先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唯是之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汝纶是桐城人,幼时家境贫寒,但是刻苦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 到集市上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 B.吴汝纶爱好文学,早著文名,先后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仼事,曾国藩和 李鸿章的奏议,多出自吴汝纶的手笔。 C.吴汝纶认为汉语国文是天地间最精粹的语言文字,因此,欧美等国的博物、 格致、机械的运用也都要向我国学习。 D.张百熙曾奏荐吴汝纶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务,加五品卿衔,吴汝纶坚辞不就, 未获批准,于是奏请出国考察教育。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
尝以汉祢衡相拟。旋调直隶,参李鸿章幕。时中外大政常决于国藩、鸿章二人, 其奏疏多出汝纶手。 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服除,补冀州。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籍深州诸 村已废学田为豪民侵夺者千四百余亩入书院,资膏火。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 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会以忧去,豪民至交通御史以坏村学劾奏,还其田。 及莅冀州,仍锐意兴学,深、冀二州文教斐然冠畿辅。又开冀、衡六十里之渠, 泄积水于滏①,以溉田亩,便商旅。时时求其士之贤有文者礼先之,得十许人。 月一会书院,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 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其为教,一主乎文,以为:“文者,天地之至精 至粹,吾国所独优。语其实用,则欧、美新学尚焉。博物格致机械之用,必取资 于彼,得其长乃能共竞。旧法完且好,吾犹将革新之,况其窳②败不可复用。” 其勤勤导诱后生,常以是为说。尝乐与西士游,而日本之慕文章者,亦踔海来请 业。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荐汝纶加五品卿衔总教务,辞不 获,则请赴日本考学制。既至其国,上自君、相及教育名家,妇孺学子,皆备礼 接款,求请题咏,更番踵至。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 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汝纶为学,由训诂以通文辞,无古今,无中外,唯是之求。自群经子史、周、秦 故籍,以下逮近世方、姚诸文集,无不博求慎取,穷其原而竟其委。著有《易说》 二卷、《写定尚书》一卷、《尚书故》三卷、《夏小正私笺》一卷、《文集》四 卷、《诗集》一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 (选自《清史稿•吴汝纶传》,有删节) 注:①滏(Fû),滏阳河,水名,在河北省。②窳(yû),(事物)恶劣;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 寻:不久 B.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 率:率先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 会:适逢 D.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 行:刊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会以忧去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其治以教育为先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唯是之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吴汝纶是桐城人,幼时家境贫寒,但是刻苦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 到集市上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 B.吴汝纶爱好文学,早著文名,先后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任事,曾国藩和 李鸿章的奏议,多出自吴汝纶的手笔。 C.吴汝纶认为汉语国文是天地间最精粹的语言文字,因此,欧美等国的博物、 格致、机械的运用也都要向我国学习。 D.张百熙曾奏荐吴汝纶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务,加五品卿衔,吴汝纶坚辞不就, 未获批准,于是奏请出国考察教育。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 答:
(2)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 答 (3)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阑干 【元】萨都剌 去年人在凤凰池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 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注:①凤凰池:中书省翰林院的所在地。这首词写于元宁宗至顺四年(1333年) 春,此前一年,作者被从京都外放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 8.词作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 9.这首词最后三句向来为人所称道,请作具体赏析。(4分) 答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甲题记分)。(6分) 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① ②_。③,④_。⑤_,⑥。(白 居易《琵琶行》) 乙:(1)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离骚》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玩笑 孙春平 李海仁原是办公室的主任,调到市委机关的一个处当了两年副处长,再回马一枪 杀回来,已成了县委副书记,主管着组织干部、公安政法、纪检监察,权势显赫 得很是让人眼热。故友同僚间自然要引发出许多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人生感叹。 十余天过去,礼节性的应酬总算如退去的潮水,渐渐远去。那一日,临近傍 晚下班的时候,纪检委的大姜和组织部的马恒见李书记的办公室一时清静,便拉 扯着踅进来,掩上门,嬉笑着说:“海仁,今天你总算给老同学留下点叙叙旧的 机会。晚上咱们到狗肉馆去尝尝三鞭汤,怎么样 几人便都笑。李海仁说:“好,今天晚上咱们老同学单练。看看还有谁,都 叫上 大姜说:“刚才我在楼里已寻摸了一圈,在家的就剩景元了。”李海仁说 “那就我们四个。你马上把景元叫过来。”大姜说:“我看他屋里有上访的,正 哭天抹泪的呢。是不是等等再说?”马恒说:“接待上访的还有个头?就说李书 记找他有急事,咱们给他解放解放。”说着,已抓起了电话机。 林景元是现任的县委办主任。马恒放下话筒,就怪模怪样地笑了,说:“既 然说有急事,总得有事让他急一急,不能让他白喝三鞭汤
(2)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 答: (3)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小阑干 【元】萨都剌 去年人在凤凰池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 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注:①凤凰池:中书省翰林院的所在地。这首词写于元宁宗至顺四年(1333 年) 春,此前一年,作者被从京都外放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 8.词作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答: 9.这首词最后三句向来为人所称道,请作具体赏析。(4 分) 答: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甲题记分)。(6 分) 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白 居易《琵琶行》) 乙:(1)伏清白以死直兮, 。 (屈原《离骚》)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忽魂悸以魄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6)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玩 笑 孙春平 李海仁原是办公室的主任,调到市委机关的一个处当了两年副处长,再回马一枪 杀回来,已成了县委副书记,主管着组织干部、公安政法、纪检监察,权势显赫 得很是让人眼热。故友同僚间自然要引发出许多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人生感叹。 十余天过去,礼节性的应酬总算如退去的潮水,渐渐远去。那一日,临近傍 晚下班的时候,纪检委的大姜和组织部的马恒见李书记的办公室一时清静,便拉 扯着踅进来,掩上门,嬉笑着说:“海仁,今天你总算给老同学留下点叙叙旧的 机会。晚上咱们到狗肉馆去尝尝三鞭汤,怎么样?” 几人便都笑。李海仁说:“好,今天晚上咱们老同学单练。看看还有谁,都 叫上。” 大姜说:“刚才我在楼里已寻摸了一圈,在家的就剩景元了。”李海仁说: “那就我们四个。你马上把景元叫过来。”大姜说:“我看他屋里有上访的,正 哭天抹泪的呢。是不是等等再说?”马恒说:“接待上访的还有个头?就说李书 记找他有急事,咱们给他解放解放。”说着,已抓起了电话机。 林景元是现任的县委办主任。马恒放下话筒,就怪模怪样地笑了,说:“既 然说有急事,总得有事让他急一急,不能让他白喝三鞭汤
李海仁问:“你小子是不是又有什么鬼点子?那就快说出来。 马恒说:“海仁,你就亮亮书记的威风,敲山震虎地诈诈他,让他交待交待 违纪行为。 一句话提醒了大姜,忙从衣袋里摸出一个乡镇寄到县纪检的信封,放到李海 仁面前,说:“好主意。我这儿有现成的道具,不怕吓不出他的屎尿来。 李海仁立刻心领神会,笑道:“你们一个编,一个导,留给我的也就是个演 员角色了。一会儿景元进来,你们配合好,都给我绷着点,看我的眼色行事,谁 也不许笑 说话间,就听走廊里有脚步声。李海仁一个手势,另两位就做了个鬼脸,规 规矩矩坐到对面沙发上去了。林景元推门进来,见了屋里的架式,忙敛去脸上的 笑容,小心地问:“李书记,找我有事?” 李海仁不冷不热地斜了林景元一眼,面孔竟仍是对着那两位,很严肃地说: “你们俩先回去,今天我找你们,只是了解了解情况,咱们是哪说哪了,没有扩 散传达的任务。若要出点什么风声,我可唯你们两个是问。” 大姜和马恒就鸡啄米似地点头,表演得很本色。李海仁又颐指气使地摆摆手, 两人就都起身离去了,谁也没跟林景元说什么,甚至避避闪闪的也没正眼看上林 景元一眼。 李海仁这才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对林景元说:“坐吧。”林景元惴惴不安地 坐下,他看到了书记书案前的那个信封,他又看到了李海仁有意无意地把那个信 封拿起来,又放回去。屋子里一时很沉闷,两人都没话。 李海仁紧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他知道自己的即兴之作很到位,并不需 刻意地表演什么,只要把眼前的人当作跟自己并无任何瓜葛的违纪之士就是了 哼,演员就是这么个当法呀! 林景元终于沉不住气了,小心翼翼地问:“李书记找我……不知是什么 事?”李海仁长叹了一口气,说:“有些情况,纪检委反映到我这里来。我思来 想去,还是找你当面谈一谈的好……争取主动吧,也许对下一步的处理有好处。 林景元的屁股本来只坐了椅子的一个边边,这一来,就更坐不住了,问:“什 么……反映呢?” 我要给你点出来,还有什么争取主动的意义吗?”“是不是……吃吃喝喝 方面的?”“如果仅仅吃点喝点的事,也就犯不上我来亲自找你了吧。”①林 景元脸色变白了,脑门上岀了一层细细碎碎的汘珠孑,从衣袋里模索岀-攴烟来 手也抖抖索索点不着火。李海仁心里乐,面孔却越发的冷若铁板,身子仰靠在皮 转椅里,有滋有味地品咂着游戏的乐趣 “李书记,这次您回县里来……咱们老同学的可都……打心里跟着高兴。我 真有点……什么闪失,您还得多…” “我这不就是在给你创造机会嘛。不是考虑到老同学,那就简单 了。”“我……就、就是……”林景元吞吞吐吐的,真的就要坦白交待什么了。 李海仁心里突然生出几分莫名的紧张。坏了,戏演过了,林景元真要说出点什么 来,自己是真戏假唱还是假戏真做呢?慌急中,他就捂着嘴巴狠狠地咳嗽起来 他要咳出随机应变的招法,他要用咳声唤回那恶作剧的始作俑者。 “我……当时也、也没想……”房门突然被撞开,冲进嘻嘻哈哈的那两个活 宝来,抓住那林景元就拍拍打打地笑个不休。李海仁也哈哈笑起来,说:“看把 景元吓成了什么样子
李海仁问:“你小子是不是又有什么鬼点子?那就快说出来。” 马恒说:“海仁,你就亮亮书记的威风,敲山震虎地诈诈他,让他交待交待 违纪行为。” 一句话提醒了大姜,忙从衣袋里摸出一个乡镇寄到县纪检的信封,放到李海 仁面前,说:“好主意。我这儿有现成的道具,不怕吓不出他的屎尿来。” 李海仁立刻心领神会,笑道:“你们一个编,一个导,留给我的也就是个演 员角色了。一会儿景元进来,你们配合好,都给我绷着点,看我的眼色行事,谁 也不许笑。” 说话间,就听走廊里有脚步声。李海仁一个手势,另两位就做了个鬼脸,规 规矩矩坐到对面沙发上去了。林景元推门进来,见了屋里的架式,忙敛去脸上的 笑容,小心地问:“李书记,找我有事?” 李海仁不冷不热地斜了林景元一眼,面孔竟仍是对着那两位,很严肃地说: “你们俩先回去,今天我找你们,只是了解了解情况,咱们是哪说哪了,没有扩 散传达的任务。若要出点什么风声,我可唯你们两个是问。” 大姜和马恒就鸡啄米似地点头,表演得很本色。李海仁又颐指气使地摆摆手, 两人就都起身离去了,谁也没跟林景元说什么,甚至避避闪闪的也没正眼看上林 景元一眼。 李海仁这才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对林景元说:“坐吧。”林景元惴惴不安地 坐下,他看到了书记书案前的那个信封,他又看到了李海仁有意无意地把那个信 封拿起来,又放回去。屋子里一时很沉闷,两人都没话。 李海仁紧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他知道自己的即兴之作很到位,并不需 刻意地表演什么,只要把眼前的人当作跟自己并无任何瓜葛的违纪之士就是了。 哼,演员就是这么个当法呀! 林景元终于沉不住气了,小心翼翼地问:“李书记找我……不知是什么 事?”李海仁长叹了一口气,说:“有些情况,纪检委反映到我这里来。我思来 想去,还是找你当面谈一谈的好……争取主动吧,也许对下一步的处理有好处。” 林景元的屁股本来只坐了椅子的一个边边,这一来,就更坐不住了,问:“什 么……反映呢?” “我要给你点出来,还有什么争取主动的意义吗?”“是不是……吃吃喝喝 方面的?”“如果仅仅吃点喝点的事,也就犯不上我来亲自找你了吧。” ①林 景元脸色变白了,脑门上出了一层细细碎碎的汗珠子,从衣袋里摸索出一支烟来, 手也抖抖索索点不着火。李海仁心里乐,面孔却越发的冷若铁板,身子仰靠在皮 转椅里,有滋有味地品咂着游戏的乐趣。 “李书记,这次您回县里来……咱们老同学的可都……打心里跟着高兴。我 真有点……什么闪失,您还得多……” “我这不就是在给你创造机会嘛。不是考虑到老同学,那就简单 了。”“我……就、就是……”林景元吞吞吐吐的,真的就要坦白交待什么了。 李海仁心里突然生出几分莫名的紧张。坏了,戏演过了,林景元真要说出点什么 来,自己是真戏假唱还是假戏真做呢?慌急中,他就捂着嘴巴狠狠地咳嗽起来。 他要咳出随机应变的招法,他要用咳声唤回那恶作剧的始作俑者。 “我……当时也、也没想……”房门突然被撞开,冲进嘻嘻哈哈的那两个活 宝来,抓住那林景元就拍拍打打地笑个不休。李海仁也哈哈笑起来,说:“看把 景元吓成了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