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淮北二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 种显文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 而法家备受贬抑,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 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 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 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 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 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 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现实主义主张以 “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 我之间的种种矛盾。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间的和谐相处 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地位, 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 同样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价值观 上,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 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 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 为独立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 吸收消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 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 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更多情况下,儒家是以猛烈的批判法家的形式,对法家创立 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使用这些制度运转起来的思想的作用范围和力量加以制约局 限。最重要的是,儒家权力将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即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贯彻于现实的跛治、经济制度中, 以完全取代法家的原则。尽管这一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但 毕竟基本上获得了成功。儒家的准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 并法律化,成为指导思想。而法家的准则却只能以隐蔽的形式起作用,一旦被揭 发出来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由此可见,“独尊儒术”之后,在儒、法的相反相 成中,儒家是占主导地位的。(选自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有删改) 1.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所述“显文化”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 实主义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安徽省淮南、淮北二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一 种显文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 而法家备受贬抑,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 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 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 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 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 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 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现实主义主张以 “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 我之间的种种矛盾。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间的和谐相处。 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地位, 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 同样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价值观 上,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 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 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 为独立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 吸收消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 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 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更多情况下,儒家是以猛烈的批判法家的形式,对法家创立 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使用这些制度运转起来的思想的作用范围和力量加以制约局 限。最重要的是,儒家权力将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即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贯彻于现实的跛治、经济制度中, 以完全取代法家的原则。尽管这一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但 毕竟基本上获得了成功。儒家的准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 并法律化,成为指导思想。而法家的准则却只能以隐蔽的形式起作用,一旦被揭 发出来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由此可见,“独尊儒术”之后,在儒、法的相反相 成中,儒家是占主导地位的。(选自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有删改) 1.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所述“显文化”思想的一项是()(3 分)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 实主义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B.法家重利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 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己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C.儒家文化成为显文化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可见 种文化成为显文化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D.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是儒家贯彻于现实中 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的“显”与“隐”关乎某种文化的社会地位问题。显文化占据统治地位 时,隐文化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 B.儒家文化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时,法家备受贬抑,只能以隐蔽的 心照不宣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方式友挥着自己的作用。 C.儒法二家的思想具有不相容性,所以两家思想无论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基础 上,还是在人生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上都是对立的 D.虽然儒法二家从思想体系上说是不相容的,但是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对 统治阶级来说都是必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C(解析:C项句意为:“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 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符合文中关于 法家的表述。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文中关于儒家的表述) 2.A(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是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观点) 3.C(解析:C项因果逻辑颠倒。原文表述为:“儒法两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 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 不相容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3月6日新媒体专电 速度与激情一一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蔡玉高蒋芳陈刚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 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 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 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 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 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 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手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 的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 特表示。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 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B.法家重利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 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己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C.儒家文化成为显文化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可见一 种文化成为显文化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D.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是儒家贯彻于现实中 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的“显”与“隐”关乎某种文化的社会地位问题。显文化占据统治地位 时,隐文化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 B.儒家文化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时,法家备受贬抑,只能以隐蔽的 心照不宣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方式友挥着自己的作用。 C.儒法二家的思想具有不相容性,所以两家思想无论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基础 上,还是在人生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上都是对立的。 D.虽然儒法二家从思想体系上说是不相容的,但是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对 统治阶级来说都是必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1.C(解析:C 项句意为:“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 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符合文中关于 法家的表述。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文中关于儒家的表述) 2.A(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是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观点) 3.C(解析:C 项因果逻辑颠倒。原文表述为:“儒法两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 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 不相容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 3 月 6 日新媒体专电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蔡玉高蒋芳陈刚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 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 33 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 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 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 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 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 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手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 的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 特表示。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 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 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 奇迹。“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 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 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 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 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 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立根原在破岩中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硏究领域取得 突破。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 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 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千细胞硏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 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 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 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 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他认为,英 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 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2012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 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如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 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 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有删改) 【材料二】西方人应当认识,在中国人看来,科学并不是出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慷 慨恩赐,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里毫无根基的。相反地,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 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如果中国中古世纪的社会当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是 个绝对专制、毫无自由的社会,我们就无法解释几千年来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创 造和发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总是处于比欧洲领先的地 位 李约瑟(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注】李约瑟(1900-1995),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 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 奇迹。“美国的 GPS 和俄罗斯的 GLONASS 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 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 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 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 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立根原在破岩中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 突破。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 20 年坚 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 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 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千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 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 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 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 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他认为,英 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 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 2012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 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如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 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 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有删改) 【材料二】西方人应当认识,在中国人看来,科学并不是出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慷 慨恩赐,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里毫无根基的。相反地,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 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如果中国中古世纪的社会当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是一 个绝对专制、毫无自由的社会,我们就无法解释几千年来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创 造和发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总是处于比欧洲领先的地 位。 ——李约瑟(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注】李约瑟(1900-1995),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首颗空间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在暗物质硏究领域取得突破, 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嬴得了海外科硏人员的称赞 B.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 乔万尼·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 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英美国家在科技上长期领先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只要中圄 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5.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与表达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新时代的中国传奇,不仅包含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 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 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科技的进步总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 科技领域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无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 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 E.两则材料都主要借助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就, 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客观 6.请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中国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4分) 4.C(A项“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错 误,原文的表述是推测性的;B项“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并不是指 中国科研的进展速度;D项“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错误,原文 是“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5.CD(C项“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错 误,二者没有必然关系;D项“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错误,现代 中国科学只是进步迅速,并没有世界领先。) 6.(1)从国家层面来讲,有赶超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心,有强大的决策力和执行 力;(2)从社会层面来讲,有优秀的教育体系,让所有人都有成才的机会;(3) 从人才层面来讲,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目标专注,勇于创新;(4)从文化 层面来讲,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创新思维。(每点1分,意思对则 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落魄 汪曾祺 他为什么要到“内地”来?不大可解,也没有人问过他 到我们认识他时,他开了个小馆子,在我们学校附近。 这位扬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别的掌柜的不一样。他穿了一身铁机纺绸褂裤在那儿 炒菜。盘花纽扣,纽绊拖出一截银表链。雪白的细麻纱袜,浅口千层底礼服呢布 鞋。细细软软的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乱。左手无名指上还套了个韭菜叶式的金戒 指。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除了他那点流利合拍的翻锅执铲的动作,他无处像 个大师傅,来吃饭的学生也喜欢到锅灶旁站着,一边听新闻故事,一边欣赏炒菜 艺术。这个馆子不大,可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木架上还放了两盆花。就是足球队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首颗空间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赢得了海外科研人员的称赞。 B.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 乔万尼·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 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英美国家在科技上长期领先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只要中圄 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5.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与表达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新时代的中国传奇,不仅包含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 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 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科技的进步总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 科技领域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无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 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 E.两则材料都主要借助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就, 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客观。 6.请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中国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4 分) 4.C(A 项“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错 误,原文的表述是推测性的;B 项“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并不是指 中国科研的进展速度;D 项“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错误,原文 是“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5.CD(C 项“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错 误,二者没有必然关系;D 项“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错误,现代 中国科学只是进步迅速,并没有世界领先。) 6.(1)从国家层面来讲,有赶超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心,有强大的决策力和执行 力;(2)从社会层面来讲,有优秀的教育体系,让所有人都有成才的机会;(3) 从人才层面来讲,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目标专注,勇于创新;(4)从文化 层面来讲,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创新思维。(每点 1 分,意思对则 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落魄 汪曾祺 他为什么要到“内地”来?不大可解,也没有人问过他。 到我们认识他时,他开了个小馆子,在我们学校附近。 这位扬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别的掌柜的不一样。他穿了一身铁机纺绸褂裤在那儿 炒菜。盘花纽扣,纽绊拖出一截银表链。雪白的细麻纱袜,浅口千层底礼服呢布 鞋。细细软软的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乱。左手无名指上还套了个韭菜叶式的金戒 指。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除了他那点流利合拍的翻锅执铲的动作,他无处像一 个大师傅,来吃饭的学生也喜欢到锅灶旁站着,一边听新闻故事,一边欣赏炒菜 艺术。这个馆子不大,可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木架上还放了两盆花。就是足球队
员、跳髙选手来,看看墙上菜单上那一笔成亲王体的字,也不好意思过于嚣张放 肆了。 有时,过了热市,吃饭的只有几个人,菜都上了桌,他洗洗手,捧了一把细瓷茶 壶出来,客气几句:“菜炒得不好,这里的酱油不行”,“黄芹菜叫孩子切坏了, 谁让他切的!—一不能横切,要切直丝”。有时也谈谈时事,说点故乡消息,声 音低缓,慢条斯理。有时在茶馆里也可以碰到他,独自看一张报纸或支颐眺望街 上行人。他还给我们付过几回茶钱。 这饭馆常备的只有几个菜,却都精致有特点。有时跟他商量商量,还可请他表演 几个道地扬州菜。他不惜工本,做得非常到家。 半年以后,店门关了几天,贴出了条子:修理炉灶,停业数天。 重新开张后,饭铺气象一新,一早上就坐满了人。扬州人听从有人的建议,请了 个南京的白案师傅来做包子下面.带卖早晚市了。我一去,学着扬州话,给他道 了喜: “恭喜恭喜! “托福托福!” 白案上,那位南京师傅集中精神在做包子。他仿佛想把他的热情变成包子的滋味, 全力以赴,揉面,摘蒂,刮馅,捏褶,收嘴,动作的节奏感很强。他很忙,顾不 上想什么。他的脑袋里升腾着希望,就像那蒸笼里冒出来的一阵一阵的热气。他 穿着一身老蓝布的衣裤,系着一条洋面口袋改成的围裙。周身上下,无一处不像 个当行的白案师傅。 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猪肝面,加了一点菠菜 西红柿,淡而无味。我看了看墙上写了几个美术字,“绿杨饭店”,心想:三个 月以后,这几个字一定会浸透了油气!一一我对猪肝和美术字一向都没有好感 半年过去,很多人的家乡在不断“转进”(报纸上讳言败退,创造了一个新奇的 名词)的战争中失去了。滇越铁路断了,昆明和“下江”邮汇不通,大学生的生 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自然要影响到绿杨饭店。 代表这个饭馆的,不再是扬州人,而是南京人了。我可以跟你打赌,从他答应来 应活那一天,就想到了这一步 那个南京人,他一大早冲寒冒露从大西门赶到小南门去买肉,因为那里的肉要便 宜一点;为了搬运两袋面粉,他可以跟挑夫说很多好话,或骂很多难听的话;他 边下面,一边拿眼睛瞟着门外过去的几驮子柴,估着柴的干湿分量:他拣去 片发黄的菜叶,丢到地下,拾起来,看一看,又放回案板上……他的床是睡觉的, 他的碗是吃饭的。他不幻想。 个女同学病了,我们去看她。她笑了笑说:“如果再有一盘白煮鱼,我这病就 生得很像样子了!”她是扬州人。扬州人养病,以“清饿”为主。开始动荤腥时, 都是吃椒盐白煮鱼。我们为了满足她的雅兴和病中易有的思乡之情,就商量去问 问扬州人,能不能像从前一样为我们配几个菜。他答复得很慢。但当那个同学说 “要是费事,那就算了”时,他立刻就决定了 吃饭的那天,南京人一直一声不响,扬州人掌勺。他的纺绸裤褂、好鞋袜、戒指 表链都没有了。他用铲子抄起将好的菜来尝一尝,菜好了敲敲锅边,用抹布(好 脏!)擦擦盘子,把刷锅水往泔水缸里一倒,用火钳夹起一片木柴歪着头吸烟, 鼻子吸一吸吐出一口痰…这些等等,让人觉得这扬州人全变了 菜都上了桌,他从桌子底下拉过一张板凳:“什么都贵了,生意真不好做!” 听到这句话,南京人回过头来向我们这边看了看,脸色很不好看
员、跳高选手来,看看墙上菜单上那一笔成亲王体的字,也不好意思过于嚣张放 肆了。 有时,过了热市,吃饭的只有几个人,菜都上了桌,他洗洗手,捧了一把细瓷茶 壶出来,客气几句:“菜炒得不好,这里的酱油不行”,“黄芹菜叫孩子切坏了, 谁让他切的!——不能横切,要切直丝”。有时也谈谈时事,说点故乡消息,声 音低缓,慢条斯理。有时在茶馆里也可以碰到他,独自看一张报纸或支颐眺望街 上行人。他还给我们付过几回茶钱。 这饭馆常备的只有几个菜,却都精致有特点。有时跟他商量商量,还可请他表演 几个道地扬州菜。他不惜工本,做得非常到家。 半年以后,店门关了几天,贴出了条子:修理炉灶,停业数天。 重新开张后,饭铺气象一新,一早上就坐满了人。扬州人听从有人的建议,请了 个南京的白案师傅来做包子下面.带卖早晚市了。我一去,学着扬州话,给他道 了喜: “恭喜恭喜!” “托福托福!” 白案上,那位南京师傅集中精神在做包子。他仿佛想把他的热情变成包子的滋味, 全力以赴,揉面,摘蒂,刮馅,捏褶,收嘴,动作的节奏感很强。他很忙,顾不 上想什么。他的脑袋里升腾着希望,就像那蒸笼里冒出来的一阵一阵的热气。他 穿着一身老蓝布的衣裤,系着一条洋面口袋改成的围裙。周身上下,无一处不像 一个当行的白案师傅。 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猪肝面,加了一点菠菜、 西红柿,淡而无味。我看了看墙上写了几个美术字,“绿杨饭店”,心想:三个 月以后,这几个字一定会浸透了油气!——我对猪肝和美术字一向都没有好感。 半年过去,很多人的家乡在不断“转进”(报纸上讳言败退,创造了一个新奇的 名词)的战争中失去了。滇越铁路断了,昆明和“下江”邮汇不通,大学生的生 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变化,自然要影响到绿杨饭店。 代表这个饭馆的,不再是扬州人,而是南京人了。我可以跟你打赌,从他答应来 应活那一天,就想到了这一步。 那个南京人,他一大早冲寒冒露从大西门赶到小南门去买肉,因为那里的肉要便 宜一点;为了搬运两袋面粉,他可以跟挑夫说很多好话,或骂很多难听的话;他 一边下面,一边拿眼睛瞟着门外过去的几驮子柴,估着柴的干湿分量;他拣去一 片发黄的菜叶,丢到地下,拾起来,看一看,又放回案板上……他的床是睡觉的, 他的碗是吃饭的。他不幻想。 一个女同学病了,我们去看她。她笑了笑说:“如果再有一盘白煮鱼,我这病就 生得很像样子了!”她是扬州人。扬州人养病,以“清饿”为主。开始动荤腥时, 都是吃椒盐白煮鱼。我们为了满足她的雅兴和病中易有的思乡之情,就商量去问 问扬州人,能不能像从前一样为我们配几个菜。他答复得很慢。但当那个同学说 “要是费事,那就算了”时,他立刻就决定了。 吃饭的那天,南京人一直一声不响,扬州人掌勺。他的纺绸裤褂、好鞋袜、戒指、 表链都没有了。他用铲子抄起将好的菜来尝一尝,菜好了敲敲锅边,用抹布(好 脏!)擦擦盘子,把刷锅水往泔水缸里一倒,用火钳夹起一片木柴歪着头吸烟, 鼻子吸一吸吐出一口痰……这些等等,让人觉得这扬州人全变了。 菜都上了桌,他从桌子底下拉过一张板凳:“什么都贵了,生意真不好做!” 听到这句话,南京人回过头来向我们这边看了看,脸色很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