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联考201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丽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时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 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东营坊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 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重大 突破。 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 调査,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对这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 为蓟县这次考古调査发现方法科学,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 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 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 合组队,对2005年调查时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 东营坊遗址进行了考古 发掘,发掘面积200平米,共出土石制品90余件,石器埋藏层位清楚。对东营 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天津市考古史土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通过该项工 作,进一步确认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 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晩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津考古的重大发 现,其在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同时,也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 距今1万年以上。 2008年,文保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蓟县考古调查与发掘旧石 器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研究,将取自东营坊遗址地层堆积内的14C、孢粉和 光释光(0SL)样本送往国内、外权成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为研究以东营坊 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 科学依据。 以往对于蓟县旧石器遗址群的年代认识,是根据采集石制品文他面貌与埋藏层位 的地质年代综合推定的,即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10万一1万年。这一年代认识既缺乏直接证据,也不精确,所以每提到 天津最早的旧石器遗存的年代,只能做出不少于1万年的结论,甚至也有学者认 为最多也就是距今2万一1万年之间,不会太早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 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其结果对于后续学术研究、探寻天津市更 为古老的遗存都有标尺意义。同时,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于提升公众对于天津市深 厚历史文化底蕴认同感、为当前天津市正在全面进行的美丽天津建设活动注入新 的文化内涵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联考 2015 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丽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201 3 年 8 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时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 14 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东营坊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 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 4 万多年以前,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重大 突破。。 2005 年 3 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 调查,发现石器地点 27 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 6 个乡镇,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对这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 为蓟县这次考古调查发现方法科学,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 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 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 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 合组队,对 2005 年调查时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东营坊遗址进行了考古 发掘,发掘面积 200 平米,共出土石制品 90 余件,石器埋藏层位清楚。对东营 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天津市考古史土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通过该项工 作,进一步确认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 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津考古的重大发 现,其在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同时,也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 距今 l 万年以上。 2008 年,文保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蓟县考古调查与发掘旧石 器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研究,将取自东营坊遗址地层堆积内的 14C、孢粉和 光释光(OSL)样本送往国内、外权成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为研究以东营坊 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 科学依据。 以往对于蓟县旧石器遗址群的年代认识,是根据采集石制品文他面貌与埋藏层位 的地质年代综合推定的,即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 10 万—1 万年。这一年代认识既缺乏直接证据,也不精确,所以每提到 天津最早的旧石器遗存的年代,只能做出不少于 1 万年的结论,甚至也有学者认 为最多也就是距今 2 万—1 万年之间,不会太早。 2013 年 8 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 -14 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其结果对于后续学术研究、探寻天津市更 为古老的遗存都有标尺意义。同时,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于提升公众对于天津市深 厚历史文化底蕴认同感、为当前天津市正在全面进行的美丽天津建设活动注入新 的文化内涵
(此文来源于网络,有修改) 1.下列关于“东营坊遗址”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来自东营坊遗址的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分析 检测,明确了该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 年以前。 B.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东营坊遗址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 调查,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C.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了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也为中国北 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 流具有重要价值。 D.天津市考古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就是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 掘,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 骼样本进行了分析检测,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重大突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凑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謇傲独行。初举 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 不前,计无所出。义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晋王府参军,直弘文 馆。特进魏征甚礼之,将以侄女妻之。义方竞娶征之侄女,告人日:“昔不附宰 相之势,今感知己之言故也。”无何,坐与刑部尚书张亮交通,贬为儋州吉安丞。, 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日:“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 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蛮俗荒梗,义方召诸首领,集生徒, 亲为讲经,行释奠之礼;清歌吹箭,登降有序,蛮酋大喜。贞观二十三年,改授 洹水丞。时张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来依义方而卒。临终托以妻子及致尸还乡。 义方与皎妻自誓于海神,使奴负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义方之马,身独步从而 还。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张亮,送皎妻子归其家而往洹水。显庆元年,迁侍御史? 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扫人淳于氏有关色,坐事系大理①,义府悦之,托 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 缢。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日:“昔 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上奏。高 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 复仕进。总章二年卒,年五十五。门人何彦光、员半千为义方制师服,三年丧毕 而去。 ①大理,官名,掌管刑法,此处指掌管刑法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B.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迂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予昌乐/聚 徒教授/母
(此文来源于网络,有修改) 1.下列关于“东营坊遗址”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来自东营坊遗址的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分析 检测,明确了该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 4 万多 年以前。 B.2005 年 3 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东营坊遗址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 调查,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C.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了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也为中国北 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 流具有重要价值。 D.天津市考古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就是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 掘,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 骼样本进行了分析检测,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重大突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凑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謇傲独行。初举 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 不前,计无所出。义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晋王府参军,直弘文 馆。特进魏征甚礼之,将以侄女妻之。义方竞娶征之侄女,告人日:“昔不附宰 相之势,今感知己之言故也。”无何,坐与刑部尚书张亮交通,贬为儋州吉安丞。, 行至海南,舟人将以酒脯致祭。义方日:“黍稷非馨,义在明德。”乃酌水而祭。 时当盛夏,风涛蒸毒,既而开霁,南渡吉安。蛮俗荒梗,义方召诸首领,集生徒, 亲为讲经,行释奠之礼;清歌吹箭,登降有序,蛮酋大喜。贞观二十三年,改授 洹水丞。时张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来依义方而卒。临终托以妻子及致尸还乡。 义方与皎妻自誓于海神,使奴负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义方之马,身独步从而 还。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张亮,送皎妻子归其家而往洹水。显庆元年,迁侍御史? 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扫人淳于氏有关色,坐事系大理①,义府悦之,托 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 缢。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日:“昔 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上奏。高 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 复仕进。总章二年卒,年五十五。门人何彦光、员半千为义方制师服,三年丧毕 而去。 ①大理,官名,掌管刑法,此处指掌管刑法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B.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迂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予昌乐/聚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C.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浆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D.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义方出身低徽,知恩图报?去京城应试的路上,毫不犹豫地帮助陌生人 魏征想把侄女嫁给他,他先因不愿攀附权贵丽拒绝,终因感激魏征的知已之言而 娶之为妻。 B.王义方善于祭祀,教化有方。被贬前往儋州.渡海时,他认为祭祀重在明德 两黍稷没有香味,因两酌水致祭;到达吉安后,以诗书礼乐教化人民,成效显著 C.王义方受人之事,忠人之托。张亮哥哥的儿子张皎流放崖州,临终前把妻子 儿子托付给王义方。王义方历经艰难,亲自护送张皎的棺柩及其妻子儿子返回家 乡 D.王义方忠诚正直,不阿权贵。李义府徇私枉法救出喜欢的妇人淳于氏,高宗 已经原谅李义府的罪过,但王义方坚持正义,询问了李义府的母亲后勇敢上奏弹 劾他 7.把文中酹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 译文: (2)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8.颈联“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的含义是什么?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5 分) 9.沈德潜用“天机自流,岂关人力”八字概括出此诗“自然”的特点。请分析 这首诗如何表现“自然”这一特点的。(6分) (三)名篇名旬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致死不改的句子 是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 序》)有异髓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3)《山坡羊·潼关怀占》中,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 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i十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卒/遂不复仕进 C.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浆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D.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秩满/家于昌乐/聚 徒教授/母 卒遂不复/仕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义方出身低徽,知恩图报?去京城应试的路上,毫不犹豫地帮助陌生人; 魏征想把侄女嫁给他,他先因不愿攀附权贵丽拒绝,终因感激魏征的知己之言而 娶之为妻。 B.王义方善于祭祀,教化有方。被贬前往儋州.渡海时,他认为祭祀重在明德, 两黍稷没有香味,因两酌水致祭;到达吉安后,以诗书礼乐教化人民,成效显著。 C.王义方受人之事,忠人之托。张亮哥哥的儿子张皎流放崖州,临终前把妻子 儿子托付给王义方。王义方历经艰难,亲自护送张皎的棺柩及其妻子儿子返回家 乡。 D.王义方忠诚正直,不阿权贵。李义府徇私枉法救出喜欢的妇人淳于氏,高宗 已经原谅李义府的罪过,但王义方坚持正义,询问了李义府的母亲后勇敢上奏弹 劾他。 7.把文中酹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 译文: (2)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8~9 题。(l1 分) 8.颈联“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的含义是什么?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5 分) 9.沈德潜用“天机自流,岂关人力”八字概括出此诗“自然”的特点。请分析 这首诗如何表现“自然”这一特点的。(6 分) (三)名篇名旬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致死不改的句子 是 。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 序》)有异髓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3)《山坡羊·潼关怀占》中,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 是: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i 十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丝不苟 王克臣 他的姓不大好听,姓苟。前些年,在县委任过常委,主管过宣传工作,行政官衔 不明确, “官称”就很别扭。这本是没办法的事,当面叫他“常委”,不挂姓,背地只要 说“一丝不”仨字 那就是指苟常委了。 我喜欢爬格子,稿子上过报纸,也上过屯台,还有一次居然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的“新 闻报纸摘要节目”,也许正由于这,我被调到县里去做宣传工作,每写好稿子, 要经苟常委过 “咦,你看!”他从眼镜的上方向我瞥了一眼,然后,用右手食指点着我的稿子, 你看,你这 个‘己’字伸出一点点头儿,那怎么行!那就念另一个字喽!这不用说我想你当 然知道哟 我急忙用手指甲在稿纸上划了几下,笑了笑:“念‘已’,已经的‘已’!” “不,不,你看,你那一竖折钩儿伸出的太多了,跟上边连上了,那就又成了‘巳 字喽!哈, 中国字,难,学好,不易,唯其难,必一丝不苟!” 从办公室里出来,我的脑子早被“己…已己…已”那三个字搅戍了一团乱麻。 忽一日,同室的张志芳笑着走近我,悄声说:“传你呢!” 我愣·跨的。 呀,这么迁,‘一丝不’呀!”她吐了吐舌头,诡谲地一笑 我去了。 “你看,又找你了。这一次,你稿子里的所有‘禾’旁都带钩儿了!” 我呆呆的。 “那‘禾’旁不该有‘钩儿’,是直直的一竖。”长指甲在我的稿子上划出一条 很深的印迹。 他摇摇头,不再言语。 这很使我吃惊。 他似乎陷入了幽远的沉思,许久,才用嘴角嗤地一笑:“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为这个‘禾 旁有钩儿没钩儿竞在文字学术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 有个文字学家 听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说:没见过庄稼的根儿向上长的,从中受到启示,在报纸 上发表了关于 禾’旁不要‘钩儿’的论文,还建议出版界开展‘凿钩儿’运动。你看,现如 今出版的图书,所 有‘禾’旁的钩儿都凿掉了!” 苟常委的渊博知识,令人叹服。我常常是写好稿子就主动登门求教,每次总能得 到新的知 识 不料,形势急转直下,一别就是二十余年!
一丝不苟 王克臣 他的姓不大好听,姓苟。前些年,在县委任过常委,主管过宣传工作,行政官衔 不明确, “官称”就很别扭。这本是没办法的事,当面叫他“常委”,不挂姓,背地只要 说“一丝不”仨字, 那就是指苟常委了。 我喜欢爬格子,稿子上过报纸,也上过屯台,还有一次居然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的“新 闻报纸摘要节目”,也许正由于这,我被调到县里去做宣传工作,每写好稿子, 要经苟常委过 目。 “咦,你看!”他从眼镜的上方向我瞥了一眼,然后,用右手食指点着我的稿子, “你看,你这 个‘己’字伸出一点点头儿,那怎么行!那就念另一个字喽!这不用说我想你当 然知道哟!” 我急忙用手指甲在稿纸上划了几下,笑了笑:“念‘已’,已经的‘已’!” “不,不,你看,你那一竖折钩儿伸出的太多了,跟上边连上了,那就又成了‘巳’ 字喽!哈, 中国字,难,学好,不易,唯其难,必一丝不苟!” 从办公室里出来,我的脑子早被“己…已…巳”那三个字搅戍了一团乱麻。 忽一日,同室的张志芳笑着走近我,悄声说:“传你呢!” 我愣·跨的。 “呀,这么迂,‘一丝不’呀!”她吐了吐舌头,诡谲地一笑。 我去了。 “你看,又找你了。这一次,你稿子里的所有‘禾’旁都带钩儿了!” 我呆呆的。、 “那‘禾’旁不该有‘钩儿’,是直直的一竖。”长指甲在我的稿子上划出一条 很深的印迹。 他摇摇头,不再言语。 这很使我吃惊。 他似乎陷入了幽远的沉思,许久,才用嘴角嗤地一笑:“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为这个‘禾’ 旁有钩儿没钩儿竞在文字学术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 有个文字学家 听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说:没见过庄稼的根儿向上长的,从中受到启示,在报纸 上发表了关于 ‘禾’旁不要‘钩儿’的论文,还建议出版界开展‘凿钩儿’运动。你看,现如 今出版的图书,所 有‘禾’旁的钩儿都凿掉了!” 苟常委的渊博知识,令人叹服。我常常是写好稿子就主动登门求教,每次总能得 到新的知 识。 不料,形势急转直下,一别就是二十余年!
在这二十年间,关于苟常委的事,我几乎一无所知,隐隐约约地听说过,他曾给 家电台写 过听众来信,建议纠正“老挝”和“秘鲁”的读音云云。耳听为虚,不知可曾真 有过此事。 突然,我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一叫我给常委起草悼词 “这是哪里事!”我心里突突地跳,可还是答应了。 悼文写好了,只是“医治无效”后面的时间还空着,那原因很简单,他还没宥死。 “要不要读给苟常委听听?”我惴惴地问., “那于啥?” “怕不好吧,他一生一世一丝不苟……” 没想到周围的人“哗”地笑起来。 我忙解释:“不开玩笑,真的,让他听听好,虽说悼文都是陈谷子烂芝麻老一套, 还是让他 听听的好!” “可以吧!” 大家都倚在苟常委的床头,叫醒他,其实已很难,不过,看得出,他心里是明白 的,只是眼已 极难睁开,手也极难动弹了。 悼文不长,很快读完了。 苟常委灰色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大家知道他已很满意,轻声吵吵着“就这么定了 此时,苟常委挣扎着摇着头,挣扎着移动着手臂,挣扎着伸出两个手指头。 静、静静 片唏嘘声 苟常委两个手指叉开,再叉开,然后,食指打了个弯儿,颤了几下,头随着轻轻 晃了晃。 谜,是个哑谜。大家面面相觑,提了至少有一百零一个“是不是 苟常委皆用晃头表示否定。 忽然,我心里一亮,分开人群:“哦,悼文里应该把‘退休’换作‘离休’对 不 苟常委脸上忽地掠过一抹红光,一闪即逝,骨关节“嘎儿”的一声,似乎揿了 下通往另一 个世界的门铃…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9期) (1)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首段写人们背地用“一丝不“来称呼苟常委,内容虽有几分戏谑,却是 恰切地暗示了主人公的性格,不着痕迹,非常高明。 B.作品人物对话中两次提到“一丝不苟”,划线这两处“一丝不苟”在文中的 语境义是一样的 C.“苟常委挣扎着摇着头,挣扎着移动着手臂,挣扎?’两个手指头。”这句 话使用 夸张手法,突出了苟常委在弥留之际的痛苦 D.作品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作晶的尾声‘1,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人物形象更丰满,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在这二十年间,关于苟常委的事,我几乎一无所知,隐隐约约地听说过,他曾给 一家电台写 过听众来信,建议纠正“老挝”和“秘鲁”的读音云云。耳听为虚,不知可曾真 有过此事。 突然,我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一个电话——叫我给常委起草悼词。 “这是哪里事!”我心里突突地跳,可还是答应了。 悼文写好了,只是“医治无效”后面的时间还空着,那原因很简单,他还没宥死。 “要不要读给苟常委听听?”我惴惴地问., “那于啥?” “怕不好吧,他一生一世一丝不苟……” 没想到周围的人“哗”地笑起来。 我忙解释:“不开玩笑,真的,让他听听好,虽说悼文都是陈谷子烂芝麻老一套, 还是让他 听听的好!” “可以吧!” 大家都倚在苟常委的床头,叫醒他,其实已很难,不过,看得出,他心里是明白 的,只是眼已 极难睁开,手也极难动弹了。 悼文不长,很快读完了。 苟常委灰色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大家知道他已很满意,轻声吵吵着“就这么定了”! 此时,苟常委挣扎着摇着头,挣扎着移动着手臂,挣扎着伸出两个手指头。 “静、静静……”一片唏嘘声。 苟常委两个手指叉开,再叉开,然后,食指打了个弯儿,颤了几下,头随着轻轻 晃了晃。 谜,是个哑谜。大家面面相觑,提了至少有一百零一个“是不是……” 苟常委皆用晃头表示否定。 忽然,我心里一亮,分开人群:“哦,悼文里应该把‘退休’换作‘离休’对 不?” 苟常委脸上忽地掠过一抹红光,一闪即逝,骨关节“嘎儿”的一声,似乎揿了一 下通往另一 个世界的门铃…一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2004 年 9 期) (1)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作品首段写人们背地用“一丝不“来称呼苟常委,内容虽有几分戏谑,却是 恰切地暗示了主人公的性格,不着痕迹,非常高明。 B.作品人物对话中两次提到“一丝不苟”,划线这两处“一丝不苟”在文中的 语境义是一样的。 C.“苟常委挣扎着摇着头,挣扎着移动着手臂,挣扎?’两个手指头。”这句 话使用 夸张手法,突出了苟常委在弥留之际的痛苦。 D.作品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作晶的尾声‘l,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人物形象更丰满,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