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性质 原则及 意义 掌握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发生的 第七 文学的 文学的产 关系,文学发展过程中平衡与不平 衡的表现以及原因。掌握文学风格 6 、2 史演变 生以及发 展历程 的内涵以及特征。了解文学流派以 文献 及文学思潮的含义。 第八章: 文学活过 文学活 了解文学活动在当代出现的新特 查阅 的当代发 在当代的 点,现代传媒以及全球化语境对文 4 理论讲 关 1、2 展 发展 学的影响 文 第九章: 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 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 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了解马克 义文学理 义文学耳 理论讲 查阅 1 论的创立 论的创立 相关 列宁对马克思 文献 2、3 与发展 与发展 文学理论的丰官与发展 第十章: 马克思 马克思主 掌握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及中国特 义文学 义文学玛 理论讲 论在中园 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主要 论在中国 内容,了解文学队伍建设的理论 授 2、3 的发展 的发展 文献 合 计 5
22 的性质、 原则及其 意义 第七章: 文学的历 史演变 文学的产 生以及发 展历程 掌握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发生的 关系,文学发展过程中平衡与不平 衡的表现以及原因。掌握文学风格 的内涵以及特征。了解文学流派以 及文学思潮的含义。 6 理论讲 授 查阅 相关 文献 1、2 第八章: 文学活动 的当代发 展 文学活动 在当代的 发展 了解文学活动在当代出现的新特 点,现代传媒以及全球化语境对文 学的影响 4 理论讲 授 查阅 相关 文献 1、2 第九章: 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 论的创立 与发展 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 论的创立 与发展 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 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了解马克 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 理论的划时代贡献,列宁对马克思 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6 理论讲 授 查阅 相关 文献 1、 2、3 第十章: 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 论在中国 的发展 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 论在中国 的发展 掌握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主要 内容,了解文学队伍建设的理论。 6 理论讲 授 查阅 相关 文献 1、 2、3 合 计 64 --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Basic writing)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代码 B0320187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总学时 32 理论 32 上机 学时 学时 。 0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 专业方向口 专业任选口 项峰课程口 先修 无 课稻 适用 单位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专业 课程 负责人 盖丽娜 撰写人 盖丽娜 审核人 薛扬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平台课程。它以写作基础知 识和基本理论为传授基点,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旨在 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写作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掌 握写作的基本理论,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懂得写作与生活、做人的关系,陶治 思想情操,具备写作一般文章所必备的能力,为文体写作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 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platform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related majors.It us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writing and basic theory as the basis for teaching,and focuses on basic skills train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enthusiasm of learning writing,so that students can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 writ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wri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familiar with the basic laws of writing,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and life,and be a man,and cultivate their ideological sentiments.Have the necessary skills to write general articl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ylistic writing and future work,life and study.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掉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写作行为、表 达方式、写作技法等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熟悉写作基本规律并能指导写作实践。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 力、成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能铭运用写作知识洗择和坛用材料,提练 主题,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规范恰当地使用语言;能够热练地运用常见的表达 23
23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Basic writing)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0320187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文学院 适用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 负责人 盖丽娜 撰写人 盖丽娜 审核人 薛扬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平台课程。它以写作基础知 识和基本理论为传授基点,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旨在 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写作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掌 握写作的基本理论,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懂得写作与生活、做人的关系,陶冶 思想情操,具备写作一般文章所必备的能力,为文体写作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 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This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platform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related majors. It us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writing and basic theory as the basis for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basic skills train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enthusiasm of learning writ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systematically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of writ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wri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laws of writing,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and life, and be a man, and cultivate their ideological sentiments. Have the necessary skills to write general articl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ylistic writing and future work, life and study.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写作行为、表 达方式、写作技法等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熟悉写作基本规律并能指导写作实践。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 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能够运用写作知识选择和运用材料,提炼 主题,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规范恰当地使用语言;能够熟练地运用常见的表达
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和传统写作技法进行写作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通过写作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能够具备较高 的辞章修养和较强的表达技能,写出内容充实,思想正确,感情健康,结构严密, 语言流畅,文理通顺,具有一定文采的文章。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 3 1.掌据系统的关于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牧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士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现代写作教程(第3版) 董小玉、刘海涛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4.7 教材 新缩大学写作(第5版) 徐中玉 复目大学出版补 2015.8 老 基础写作教程(第3版) 尉天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9 书目 高等基础写作训练教程 马正平 (第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5 (2)课程网站 写作一课程-精品课写作西南大学董小玉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df992549-1237-1000-bdbd-144ee02fle73 写作与交流江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JIANGNAN-1001753344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标淮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出勒 对学生出勒情况进行考核,占平时成绩20%。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语 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 言表达能力等,占平时成绩20%。 (40%) 平日作业由3次作文构成,用以考查学生对所学写作理论 作业 识的领会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占平时成 绩60%。 期末成绩 大作业 主要题型是大作文或大小作文组合的方式,用以考核学生写 (60%) 作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2
24 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和传统写作技法进行写作。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通过写作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能够具备较高 的辞章修养和较强的表达技能,写出内容充实,思想正确,感情健康,结构严密, 语言流畅,文理通顺,具有一定文采的文章。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1. 掌握系统的关于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 5. 具有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现代写作教程(第 3 版) 董小玉 、刘海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7 参考 书目 新编大学写作(第 5 版) 徐中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8 基础写作教程(第 3 版) 尉天骄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9 高等基础写作训练教程 (第 2 版) 马正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5 (2)课程网站 写作 - 课程 - 精品课写作 西南大学 董小玉 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df992549-1237-1000-bdbd-144ee02f1e73 写作与交流_江南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JIANGNAN-1001753344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 (40%) 出勤 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考核,占平时成绩 20%。 课堂表现 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等,占平时成绩 20%。 作业 平日作业由 3 次作文构成,用以考查学生对所学写作理论知 识的领会程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运用能力,占平时成 绩 60%。 期末成绩 (60%) 大作业 主要题型是大作文或大小作文组合的方式,用以考核学生写 作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对应的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目 课内课后 标 写作概念 通过对写作概念等的学习,使 讲授 绪论 与作用:写 学生了解课程的框架体系和学 阅读相 讨论 1、2、3 习方法 关文献 作特性等。 练习 写作主体 通过对写作主体和客体知识的 第一音 素质与能 学习,使学生形成写作主体同 阅读相 写作主 力:写作客 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明研 关文献 体与客 体构成:写 写作课客体的构成要素及重要 讨 1、2、3 完成 体 作主体、客 性,能够正确处理写作主体与 习 篇作文 安体的关系」 体的关系。 写作载体通时对写作载体内质和外形的 的内质与 相关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第一音 外形,写作 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提炼主 写作我 受体解读 题,安排结构,使用语言:写通 体与受 的特征:写 过对写作受体解读特征的学 6 讨论 阅读相 1、2、3 关文献 练习 休 作载体与 习,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读 写作受体 文学作品,处理好写作载体与 的关系 受体的关系 通过对写作感知、 运思及行文 阅读相 第三章 写作感知 的过程和方法规律的学习,使 讲授 关文 写作行 写作运思 学生能够依据写作感知、运思 6 讨论 献、完 1、2、3 为讨界 写作行文。 及行文特性指导自己的写作实 练习 成1篇 践,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 第四章 通过对常见的表达方式的种 阅读相 叙述: 关文 写作的 写:抒情: 类、要求的学习,伸学生能够根 讲授讨 论 表达方议论:说 据文体需要孰练坛用如林、描 献、完 1、2、3 明。 写、抒情、议论、说明进行写作 练习 成1 作 通过对传统写作技法中的聚患 与立骨、悬念与那锯、巧合与误 第五章 传统写作 会的含义、表现方式学习,使学 生能够熟练运用传统写作技沙 讲授 阅读相 写作技 技法:现代 进行创作:通过对现代写作技 1、2、3 关义联 法 写作技法。 法中意识流、蒙太奇等的含义、 练习 表现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形成 解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 合计 32
25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目 课内 课后 标 绪论 写 作 概 念 与作用;写 作特性等。 通过对写作概念等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课程的框架体系和学 习方法。 2 讲授 讨论 练习 阅读相 关文献 1、2、3 第一章 写作主 体与客 体 写 作 主 体 素 质 与 能 力;写作客 体构成;写 作主体、客 体的关系。 通过对写作主体和客体知识的 学习,使学生形成写作主体所 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明确 写作课客体的构成要素及重要 性,能够正确处理写作主体与 客体的关系。 8 讲授 讨论 练习 阅读相 关文献、 完 成 1 篇作文。 1、2、3 第二章 写作载 体与受 体 写 作 载 体 的 内 质 与 外形;写作 受 体 解 读 的特征;写 作 载 体 与 写 作 受 体 的关系。 通过对写作载体内质和外形的 相关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提炼主 题,安排结构,使用语言;写通 过对写作受体解读特征的学 习,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读 文学作品,处理好写作载体与 受体的关系。 6 讲授 讨论 练习 阅读相 关文献 1、2、3 第三章 写作行 为过程 写作感知; 写作运思; 写作行文。 通过对写作感知、运思及行文 的过程和方法规律的学习,使 学生能够依据写作感知、运思 及行文特性指导自己的写作实 践,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6 讲授 讨论 练习 阅读相 关文 献、完 成 1 篇 作文。 1、2、3 第四章 写作的 表达方 式 叙 述 ; 描 写;抒情; 议 论 ; 说 明。 通过对常见的表达方式的种 类、要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 据文体需要熟练运用叙述、描 写、抒情、议论、说明进行写作。 4 讲授讨 论 练习 阅读相 关文 献、完 成 1 篇 作文。 1、2、3 第五章 写作技 法 传 统 写 作 技法;现代 写作技法。 通过对传统写作技法中的聚焦 与立骨、悬念与那辗、巧合与误 会的含义、表现方式学习,使学 生能够熟练运用传统写作技法 进行创作;通过对现代写作技 法中意识流、蒙太奇等的含义、 表现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形成 解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 6 讲授 讨论 练习 阅读相 关文献 1、2、3 合 计 32 --
《中国现当代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基本信息 编号 B221005 必修口选修■ 学分 总学时16 理论 16 上机 0 实验 0 学时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 院内平台口 专业基础口 类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里利理 开课 文学院 适用 汉语言文学 单位 专业 课程负 张祖立 张粗立 责人 撰写人 审核人 吴金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导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引导 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性质、分期、文学流派、文学运动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并由此掌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普遍规律。尤其是对鲁迅、郭沫若和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和文 化的深度、美学的角度对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和一般的文学现象进行较有学理 性的解释,并锻炼其独立思考文学问题的能力,以及鉴赏与分析各类文学作品能 力,为以后现、当代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basic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This course mainly guid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nature,stages,literary schools,literary movements and representative writers work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and to grasp the basic thread and general law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Especially the study of Lu Xun Guo Moruo and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works and literary phenomena since the 1980s enable students to interpret the excellent works and general literary phenomena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pth and aesthetic point of view,and to exercise their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bout literary issues And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analyze all kinds of literary works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main cours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2.课程目标 果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研究范用、研究对象及 特点,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关系,了解中国现当代
26 《中国现当代文学导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21000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1 总学时 16 理论 学时 16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文学院 适用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负 责人 张祖立 撰写人 张祖立 审核人 吴金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导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引导 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性质、分期、文学流派、文学运动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并由此掌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普遍规律。尤其是对鲁迅、郭沫若和 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和文 化的深度、美学的角度对现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和一般的文学现象进行较有学理 性的解释,并锻炼其独立思考文学问题的能力,以及鉴赏与分析各类文学作品能 力,为以后现、当代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basic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This course mainly guid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nature, stages, literary schools, literary movements and representative writers' work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o grasp the basic thread and general law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Lu Xun, Guo Moruo and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works and literary phenomena since the 1980s enable students to interpret the excellent works and general literary phenomena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pth and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and to exercise their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bout literary issues. And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analyze all kinds of literary works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main cours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 特点,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关系,了解中国现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