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届高三重点热点专项检测(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剥(b0)皮 亘(gen)古不变 脉搏 灸手可 B.朴(p0)刀 冠(guan)冕堂皇 安详 按奈不住 C.拱券(xudn) 转弯抹(mo)角 诡谲 如雷贯耳 D.折本(she) 喘息甫(p)定 擅长 不落巢臼 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国债濒临重组、党派纷争尖锐的紧要关头,意大利亟待重振经济,恢 复信心。“一介书生”蒙蒂临危授命,充当了意大利的“救国总理”。 B.在中国国际新技术成果交易上,面对能对话的机器人、半张名片大小的DV 机等产品,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 C.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 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支付宝这个央行的“地下情人”,现在终于看到了可以登堂入室,获得名分 的一线曙光。虽然仍不能跟银行比,却已是一个大突破。 3.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分) 内容寓意 4.2012年,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有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纪念杜甫的活动。请 将下面简介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的感言(运用排比,不 超过50字)。(5分)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被称为“ ”;其诗风 (2)感 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 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 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 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 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2012 届高三重点热点专项检测(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剥(bō)皮 亘(gèn)古不变 脉搏 灸手可 热 B.朴(pō)刀 冠(guān)冕堂皇 安详 按奈不住 C.拱券(xuàn) 转弯抹(mò)角 诡谲 如雷贯耳 D.折本(shé) 喘息甫(pǔ)定 擅长 不落巢臼 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国债濒临重组、党派纷争尖锐的紧要关头,意大利亟待重振经济,恢 复信心。“一介书生”蒙蒂临危授命,充当了意大利的“救国总理”。 B.在中国国际新技术成果交易上,面对能对话的机器人、半张名片大小的 DV 机等产品,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 C.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 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支付宝这个央行的“地下情人”,现在终于看到了可以登堂入室,获得名分 的一线曙光。虽然仍不能跟银行比,却已是一个大突破。 3.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 分) 内 容: 寓 意: 4. 2012 年,是杜甫诞生 1300 周年,有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纪念杜甫的活动。请 将下面简介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的感言(运用排比,不 超过 50 字)。(5 分)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被称为“ ”;其诗风 格 。 (2)感 言: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②、规矩、 绳墨,家不居砻③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 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 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 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 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 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 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 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 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 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 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 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 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 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 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 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注释]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③砻:磨刀石。 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佣隙宇而处焉 佣,租 B.委群材 委,派 C.莫敢自断者 断,决定 D.使无所德 德,感激 6.下列句子中,全部间接表现梓人“其术之工大”的一组是() ①家不居砻斫之器 ②皆环立向之 ③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④余圜视大骇 ⑤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天,裴封叔到木匠的屋里去,看见木匠睡的床缺了一只脚,叫他自己修, 木匠却不理睬,要请其他人来修。 B.后来,我做京兆尹时修建衙门,在房屋建成以后,看到正梁上题的字,只有 这个木匠师傅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 C.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就像 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一样 D.那些远近大小的各种事情,宰相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 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宫殿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直到完成一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2)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3)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 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 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 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 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 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 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 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 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 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 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 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 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注释]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③砻:磨刀石。 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佣隙宇而处焉 佣,租 B. 委群材 委,派 C. 莫敢自断者 断,决定 D. 使无所德 德,感激 6. 下列句子中,全部间接表现梓人“其术之工大”的一组是( ) ①家不居砻斫之器 ②皆环立向之 ③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④余圜视大骇 ⑤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天,裴封叔到木匠的屋里去,看见木匠睡的床缺了一只脚,叫他自己修, 木匠却不理睬,要请其他人来修。 B. 后来,我做京兆尹时修建衙门,在房屋建成以后,看到正梁上题的字,只有 这个木匠师傅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 C. 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就像 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一样。 D. 那些远近大小的各种事情,宰相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 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宫殿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直到完成一样。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⑵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⑶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四.古诗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姸,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凊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霜禽:冷天的鸟 (1)请简析首联中突出梅花特点的“独”字。(4分) 答 (2)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4分) 答: (3)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2分) 答 0.名句默写(8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潜《桃花源记》 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苏轼《赤 壁赋》)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髙》) ⑥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⑦ ,析而不殊。(《汉书》) ⑧心事浩渺连广宇, (鲁迅《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水之经典 肖复兴 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 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洶 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 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 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 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 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四.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霜禽:冷天的鸟。 (1)请简析首联中突出梅花特点的“独”字。(4 分) 答: (2)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4 分) 答: (3)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2 分) 答: 10.名句默写(8 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潜《桃花源记》) 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苏轼《赤 壁赋》)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⑥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⑦ ,析而不殊。 (《汉书》) ⑧心事浩渺连广宇, 。(鲁迅《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水之经典 肖复兴 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 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 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 珍珠四溢 ,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 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 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 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 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 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 类的多变纷纭的世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 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去年秋天,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 旌旗飘扬,战鼓如雷,黄尘翻滚,刀光剑影,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 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 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存 在,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 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 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 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 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 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 的种种污浊的泡沬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 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 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 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 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 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 予人类一面镜子。 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 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 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 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沟,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 她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 11.文中说“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作者这样评 价的理由是什么?(4分) 12.“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 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4分)
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 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 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 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 类的多变纷纭的世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 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 去年秋天,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 旌旗飘扬,战鼓如雷,黄尘翻滚,刀光剑影,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 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 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存 在,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 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 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 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 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 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 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 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 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 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 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 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 予人类一面镜子。 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 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 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 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沟,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 她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 11.文中说“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作者这样评 价的理由是什么?(4 分) 12.“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 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4 分)
13.本文写了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 上有哪些特色。(6分) 14.请结合全文探究“水之经典”蕴含了哪些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朱光潜的通达人生 郑涌 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朱先生是我接触最多,也是忘年相交最深的 个。碰到不少北大的老师,都说朱先生很勤奋,甚至是最勤奋的一个。对此,朱 先生解释说,这种勤奋,并不是出于明白,而恰恰是出于自己的不明白;因为, 有许多事情不明白而想尽快地搞明白—一尽管如此,有些事情却始终未能搞明 白。例如,关于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自己并不了解。但是,又不能等了解 了再去生活。只能是边生活,边了解。 朱先生批评那种坐而论道,“不抓住每一顷刻在实现中的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 原因与未来的究竟”,做“无穷追溯”的倾向。“这道理哲学家们本应知道,而 爱追究最初因和最后果的偏偏是这些哲学家们。”这是“不通达”。他认为,应 该恰恰相反,求诸抓得住的现在,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来
13.本文写了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 上有哪些特色。(6 分) 14.请结合全文探究“水之经典”蕴含了哪些深意。(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朱光潜的通达人生 郑涌 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朱先生是我接触最多,也是忘年相交最深的一 个。碰到不少北大的老师,都说朱先生很勤奋,甚至是最勤奋的一个。对此,朱 先生解释说,这种勤奋,并不是出于明白,而恰恰是出于自己的不明白;因为, 有许多事情不明白而想尽快地搞明白——尽管如此,有些事情却始终未能搞明 白。例如,关于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自己并不了解。但是,又不能等了解 了再去生活。只能是边生活,边了解。 朱先生批评那种坐而论道,“不抓住每一顷刻在实现中的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 原因与未来的究竟”,做“无穷追溯”的倾向。“这道理哲学家们本应知道,而 爱追究最初因和最后果的偏偏是这些哲学家们。”这是“不通达”。他认为,应 该恰恰相反,求诸抓得住的现在,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