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沉湎/缅怀 陷阱/羞于谄媚 桎梏/顾影自怜 B.调停/调养 载人/怨声载道 渺茫/虚无缥缈 C.赡养/瞻仰 慎重/海市蜃楼 裁减/缄口不语 D.拯救/整理 嵯峨/嗟来之食 萦绕/恶贯满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永远的雷锋,永远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向善向上向前,积聚起道德建 设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提 出呼吁。 B.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激烈, 多种用工制度并存,是带薪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的客观原因。 C.回顾汽车发展百年历程,新技术总是在人们追求更方便、快捷和环保的交 通方式下诞生,又在不断实践和竞争中被超越 D.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铁道部政企分开,原来由商业银行向铁 道部发放的贷款以及铁道部发行的债券都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 3.电影剧本《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这让 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生活的美好。的确,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 那么,请围绕“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这一主题,在下面一段话中 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分 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在黑暗中仰望繁星,我总会体验到生活中那 份惬意舒适的安 静 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实际上就是对事件本身抒 发自己的感想(议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 过30字。(5分) 据《江淮晨报》报道,10月23日重阳节,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拔爱心人士 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而另一家老年公寓 的一位老奶奶被梳了两次头,被剪了两次指甲……这样的井喷式献爱心,不少老 人都说受不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 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 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沉湎/缅怀 陷阱/羞于谄媚 桎梏/顾影自怜 B.调停/调养 载人/怨声载道 渺茫/虚无缥缈 C.赡养/瞻仰 慎重/海市蜃楼 裁减/缄口不语 D.拯救/整理 嵯峨/嗟来之食 萦绕/恶贯满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 A.“永远的雷锋,永远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向善向上向前,积聚起道德建 设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提 出呼吁。 B.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激烈, 多种用工制度并存,是带薪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的客观原因。 C.回顾汽车发展百年历程,新技术总是在人们追求更方便、快捷和环保的交 通方式下诞生,又在不断实践和竞争中被超越。 D.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铁道部政企分开,原来由商业银行向铁 道部发放的贷款以及铁道部发行的债券都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 3.电影剧本《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 1100 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这让 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生活的美好。的确,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 那么,请围绕“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这一主题,在下面一段话中 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 分) 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在黑暗中仰望繁星,我总会体验到生活中那 份惬意舒适的安 静; 。 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实际上就是对事件本身抒 发自己的感想(议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 过 30 字。(5 分) 据《江淮晨报》报道,10 月 23 日重阳节,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 4 拔爱心人士 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而另一家老年公寓 的一位老奶奶被梳了两次头,被剪了两次指甲……这样的井喷式献爱心,不少老 人都说受不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 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 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 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 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 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譫褴,破 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 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 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 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 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 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 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王让李牧(让:责备) B.边不得田畜(田畜:土地和牲畜) C.辄入收保(保:同“堡”,营垒) D.详北不胜(详:同“佯”,假装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反映李牧“用兵得法、戍边有道”的一组是(3 分) (1)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2)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3)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4)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 (5)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1)(2)(3)B.(1)(2)(4)C.(2)(3)(5) D.(3)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匈奴还是赵国守边的官兵,都认为李牧胆小怯战,赵王也生气发怒, 就召回李牧,派他人替代李牧领兵。 B.李牧不在任期间,匈奴每次出兵,赵国都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所以 赵王只好请李牧再次出任。在赵王的请求下,李牧虽然生病,但还是答应领兵 C.李牧精选了战车、战马、勇士等,全都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并且让放牧的 牧民布满山头,等到小股匈奴入侵时,假装战败,最终使得匈奴中计而大败。 D.赵王迁七年,赵王中了秦人的离间之计,让赵葱和颜聚接替了李牧,而李 牧不接受命令,因而被赵王派人暗中杀掉。后来,王翦大败赵国,赵国终于灭亡。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常居代雁门,备匈奴(3分)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3分) (3)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4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 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 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 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 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 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 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 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 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 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 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王让李牧(让:责备) B.边不得田畜(田畜:土地和牲畜) C.辄入收保(保:同“堡”,营垒) D.详北不胜(详:同“佯”,假装)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反映李牧“用兵得法、戍边有道”的一组是(3 分) (1)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2)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3)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4)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 (5)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1)(2)(3) B.(1)(2)(4) C.(2)(3)(5) D.(3) (4)(5)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论是匈奴还是赵国守边的官兵,都认为李牧胆小怯战,赵王也生气发怒, 就召回李牧,派他人替代李牧领兵。 B.李牧不在任期间,匈奴每次出兵,赵国都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所以 赵王只好请李牧再次出任。在赵王的请求下,李牧虽然生病,但还是答应领兵。 C.李牧精选了战车、战马、勇士等,全都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并且让放牧的 牧民布满山头,等到小股匈奴入侵时,假装战败,最终使得匈奴中计而大败。 D.赵王迁七年,赵王中了秦人的离间之计,让赵葱和颜聚接替了李牧,而李 牧不接受命令,因而被赵王派人暗中杀掉。后来,王翦大败赵国,赵国终于灭亡。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1)常居代雁门,备匈奴(3 分)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3 分) (3)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4 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缴,( zeng zhuo)古代射鸟用的栓着丝绳的箭。 (1)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人只在最后一句才点 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首联的“独”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 试举两例说明。(4分) (2)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2分) (3)尾联“未必逢缴,孤飞自可疑”写出了诗人哪两种心理?表现了诗人什 么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5)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7)朝搴毗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8)后入哀之而不鉴之, 。(李牧《阿房宫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 旅店 林清玄 我常常想,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 不停向前奔跑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 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 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旅店了。 因此,对于古代那些有心思在旅店里题诗的书生,我是敬佩的。然而, 他们纵是题了诗,又能真的印证什么呢? 我们把自己摊平在一条道路上,过去的记忆便成为五颜六色的屋舍绵绵 穆穆地展延开来。堂皇富丽的楼宇固然鲜明,更教人怀念的是,植在荒山僻地飘 酒香的野店。 有一回马蹄走过一枝枯了的凤凰木下,“最长的一日”的一幕电影便浮 现出来,一支倒竖的步枪上,斜挂着暗草色的钢盔,一曲低沉的挽歌在晴空翻扬, 那样的感觉一旦滋长便不再淡下去,一直到看到另一种美才平息下来;秋天的泥 土散放着成熟的禾稻的香气,山风盈袖,秋阳展颜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缴,(zēng zhuó)古代射鸟用的栓着丝绳的箭。 (1)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人只在最后一句才点 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首联的“独”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 试举两例说明。(4 分) (2)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2 分) (3)尾联“未必逢 缴,孤飞自可疑”写出了诗人哪两种心理?表现了诗人什 么样的情感?(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5)问君西游何时还, 。 (李白《蜀道难》) (6)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7)朝搴毗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8)后入哀之而不鉴之, 。 (李牧《阿房宫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1-14 题 旅店 林清玄 我常常想,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 不停向前奔跑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 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 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旅店了。 因此,对于古代那些有心思在旅店里题诗的书生,我是敬佩的。然而, 他们纵是题了诗,又能真的印证什么呢? 我们把自己摊平在一条道路上,过去的记忆便成为五颜六色的屋舍绵绵 穆穆地展延开来。堂皇富丽的楼宇固然鲜明,更教人怀念的是,植在荒山僻地飘 酒香的野店。 有一回马蹄走过一枝枯了的凤凰木下,“最长的一日”的一幕电影便浮 现出来,一支倒竖的步枪上,斜挂着暗草色的钢盔,一曲低沉的挽歌在晴空翻扬。 那样的感觉一旦滋长便不再淡下去,一直到看到另一种美才平息下来;秋天的泥 土散放着成熟的禾稻的香气,山风盈袖,秋阳展颜
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 远地存在下去。有巢氏削木器而图轮圆: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八卦;仓颉仰 察星斗回曲之势,俯视山川蜿蜒之形,点画结绳为文字。 前人很多美丽的名字被流传下来,写在一本叫做“历史”的书上,愈是 最先建立自己旅店的人,愈是散放古老沉厚的馨香。因此,读书是一种冒险,像 骑在马上在充满旅店的路上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如果走入司马相如的店,别忘了 沽一坛酒,万一走入曹操的店,就当心脑袋 走入莎士比亚店,在炉边他会讲很多让人洒泪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 彻彻底底的悲剧,在肃冷的寒夜,北风呼呼,许多军士站在城堡上守卫,使人 开始就有不祥的预感,可是由于莎士比亚用低沉的嗓音和充满诗的语言向我们说 这个故事,在凄寒中竟被炉火烤出一种难言的美感。 哈姆雷特有自己的旅店,有自己不可解的道路,策马奔驰,尘土飞扬之 处,就注定了他将投宿在刻骨凄凉的地方,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荒家作为黄昏的 客店。 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我们从那里经过,就感觉到易 水的萧萧风冷,荆钶的白衣裳飘在天际,那样清楚慑人的白颜色,衣袂动处便扬 起让人沸腾的悲壮来。那个颜色是理智无法预期的,生命是一种赌注,赌天下苍 生 山鹰坠毁,选择髙冈;荆轲选择白颜色配葬自己的死,只因为白色是素 净的颜色,阳光的颜色,最宜于鲜血的颜色。人的风骨愈在面对危难和死亡时愈 能显现,我们走在血迹斑斑的路上,一路上都散放着先人侠骨的香气。 即使像岳武穆那样铁铮铮的汉子,生活中充满了凄美,悲壮和狂歌,也 不禁要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马上弄笔之际,感知 自己未来的历史命运,他也作了无可奈何的选择一一把金牌一道一道纳入怀中, 仰首天地,映现出满天满江的红霞。许多记忆写在旅店里,也有许多记忆在路上 被遗失,吴弘道的《醉高歌》有这样两句,“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前过马”, 在无意有意问,很多事不都是这样吗? 我们往往没有时间或心思静下来欣赏两旁的风景,“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明月归”,再回首便是山水千重、两岸猿声的路上,我们要用什么样的 心态,在马上、在风尘迢迢,各形各色的旅店中选择呢? 就把住马鞍叫劲!碧绿的草原上,我不停地奔向一轮不落的朝阳,朝阳之 下原始的纯朴和亲情活在每一个山冈的野店里,鸟鸣、花开、鹰扬、大地醒转 此际,我在马上,回首后顾,三十功名和八千里路的日月风尘,在一刹 间都远去了,留下一种不可言说的美 11.请分析开头一节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12.结合文意赏析“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这句话,并概括 下文中“前人的旅店”到底有着怎样的特征。(4分)13.对于生命中的各色各 样的旅店,作者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请分条简析。(6分) 14.“旅店”作为小说的标题,请探究它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5-17题 我们缺的是见识 崔永元对话刘震云
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 远地存在下去。有巢氏削木器而图轮圆;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八卦;仓颉仰 察星斗回曲之势,俯视山川蜿蜒之形,点画结绳为文字。 前人很多美丽的名字被流传下来,写在一本叫做“历史”的书上,愈是 最先建立自己旅店的人,愈是散放古老沉厚的馨香。因此,读书是一种冒险,像 骑在马上在充满旅店的路上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如果走入司马相如的店,别忘了 沽一坛酒,万一走入曹操的店,就当心脑袋! 走入莎士比亚店,在炉边他会讲很多让人洒泪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一个 彻彻底底的悲剧,在肃冷的寒夜,北风呼呼,许多军士站在城堡上守卫,使人一 开始就有不祥的预感,可是由于莎士比亚用低沉的嗓音和充满诗的语言向我们说 这个故事,在凄寒中竟被炉火烤出一种难言的美感。 哈姆雷特有自己的旅店,有自己不可解的道路,策马奔驰,尘土飞扬之 处,就注定了他将投宿在刻骨凄凉的地方,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荒家作为黄昏的 客店。 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我们从那里经过,就感觉到易 水的萧萧风冷,荆钶的白衣裳飘在天际,那样清楚慑人的白颜色,衣袂动处便扬 起让人沸腾的悲壮来。那个颜色是理智无法预期的,生命是一种赌注,赌天下苍 生。 山鹰坠毁,选择高冈;荆轲选择白颜色配葬自己的死,只因为白色是素 净的颜色,阳光的颜色,最宜于鲜血的颜色。人的风骨愈在面对危难和死亡时愈 能显现,我们走在血迹斑斑的路上,一路上都散放着先人侠骨的香气。 即使像岳武穆那样铁铮铮的汉子,生活中充满了凄美,悲壮和狂歌,也 不禁要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马上弄笔之际,感知 自己未来的历史命运,他也作了无可奈何的选择——把金牌一道一道纳入怀中, 仰首天地,映现出满天满江的红霞。许多记忆写在旅店里,也有许多记忆在路上 被遗失,吴弘道的《醉高歌》有这样两句,“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前过马”, 在无意有意问,很多事不都是这样吗? 我们往往没有时间或心思静下来欣赏两旁的风景,“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明月归”,再回首便是山水千重、两岸猿声的路上,我们要用什么样的 心态,在马上、在风尘迢迢,各形各色的旅店中选择呢? 就把住马鞍叫劲!碧绿的草原上,我不停地奔向一轮不落的朝阳,朝阳之 下原始的纯朴和亲情活在每一个山冈的野店里,鸟鸣、花开、鹰扬、大地醒转。 此际,我在马上,回首后顾,三十功名和八千里路的日月风尘,在一刹 间都远去了,留下一种不可言说的美。 11.请分析开头一节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 分) 12.结合文意赏析“哈姆雷特的野店和荆轲的客栈开在一处”这句话,并概括一 下文中“前人的旅店”到底有着怎样的特征。(4 分)13.对于生命中的各色各 样的旅店,作者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请分条简析。(6 分) 14.“旅店”作为小说的标题,请探究它的丰富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 15-17 题 我们缺的是见识 ——崔永元对话刘震云
崔永元(以下简称“崔”):现在:“知识分子这个词在网上很热门, 但好像成了一个中性词,甚至成了贬义词,这是因为今天的知识分子当中发生了 很多事,比如有人约着打架,您怎么看这样的事呢? 刘震云(以下简称“刘”):我们国家的知识分子,我觉得脑子都挺灵 光的。如果说他们出现问题的话,可能出现在眼睛上一一知识分子到底能看多远 知识分子的目光应该像探照灯一样,它照射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应该是 未来。比如讲,你是一位科学家,苹果掉在你头上,你确实应该发现地球是有引 力的。还有像发明蒸汽机、汽车冰箱等等,这是知识分子应该给我们带来的。那 么作为一位研究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你应该考虑如何照亮这个民族未来的道 路,而到底我们的知识分子做了多少呢? 崔:你说的是公共标准,还是个人感受? 刘:我觉得是个人感受,如果是公共标准就应该这样要求知识分子,知 识分子应该有担当,要能够照亮未来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感受到 知识分子的存在,这是民族的幸运;如果感受不到,就是知识分子的失责和缺度。 崔:我们怎么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存在呢? 刘:比如讲我们上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关键的,因为 我们的教育是知识分子在把持着。我曾经在我的母校就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 题是中国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们通过传授标准答案的方式,把一百个孩子变 成一个孩子,但是在有些民族和有些国度,他们却把一百个孩子变成了二百个孩 子。如果我们和人家比,不说在其他方面的较量,单是在智力上的较量,或者是 对于世界认识的宽度和深度的较量上,我们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觉得知识分子,从校长到教授,当然也包括像我和崔老师这样的人,我们大家 应该有那么一点儿反思,甚至是惭愧 崔:我试着总结一下您这个结论, 刘:特别准确。但是呢,有的知识分子比我说的还要更退一步,他不是 知识分子,他是“知识分子”。他从幼儿园小班到博士毕业,考试成绩都非常好, 别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识。但是我觉得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点是应该有创 见,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什么都不缺,我们不缺人,因为中国人最 多;我们不缺钱,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国人来支撑的。我们缺的 是什么呢?可能就是你刚才说的,缺的是见识,是远见。就像我们修马路,往往 第二年就要挖开看一看,可能前一年施工的时候,把什么宝贝给落进去了;我们 的很多座大桥,寿命超不过二十年,那可是桥啊,我们的精英们为什么不能考虑 得稍微长远一点呢? 故适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说一个民族和族群,总是在 提倡道德而不注重规则的话,这个民族是会道德沦丧的。我也特别赞赏你之前说 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的价值比许多其他知识分子的话有价值多了。你说 很多牢骚其实是建设性的声音。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一个人、一个族群、 个民族,想要干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你不能干什么,有时候发牢骚就是告诉你不 能干什么 崔:其实我在听的时候,脑子在走神,我觉得可能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 知识分子的正常状态,他总是忧国忧民,这就是知识分子。但是所谓的忧国忧民, 不是说读过很多课本、受过从学前班开始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见识: 那么,知识分子的见识是从哪儿来的呢?
崔永元(以下简称“崔”):现在:“知识分子这个词在网上很热门, 但好像成了一个中性词,甚至成了贬义词,这是因为今天的知识分子当中发生了 很多事,比如有人约着打架,您怎么看这样的事呢? 刘震云(以下简称“刘”):我们国家的知识分子,我觉得脑子都挺灵 光的。如果说他们出现问题的话,可能出现在眼睛上——知识分子到底能看多远。 知识分子的目光应该像探照灯一样,它照射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应该是 未来。比如讲,你是一位科学家,苹果掉在你头上,你确实应该发现地球是有引 力的。还有像发明蒸汽机、汽车冰箱等等,这是知识分子应该给我们带来的。那 么作为一位研究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你应该考虑如何照亮这个民族未来的道 路,而到底我们的知识分子做了多少呢? 崔:你说的是公共标准,还是个人感受? 刘:我觉得是个人感受,如果是公共标准就应该这样要求知识分子,知 识分子应该有担当,要能够照亮未来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感受到 知识分子的存在,这是民族的幸运;如果感受不到,就是知识分子的失责和缺度。 崔:我们怎么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存在呢? 刘:比如讲我们上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关键的,因为 我们的教育是知识分子在把持着。我曾经在我的母校就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 题是中国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们通过传授标准答案的方式,把一百个孩子变 成一个孩子,但是在有些民族和有些国度,他们却把一百个孩子变成了二百个孩 子。如果我们和人家比,不说在其他方面的较量,单是在智力上的较量,或者是 对于世界认识的宽度和深度的较量上,我们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觉得知识分子,从校长到教授,当然也包括像我和崔老师这样的人,我们大家 应该有那么一点儿反思,甚至是惭愧。 崔:我试着总结一下您这个结论, ? 刘:特别准确。但是呢,有的知识分子比我说的还要更退一步,他不是 知识分子,他是“知识分子”。他从幼儿园小班到博士毕业,考试成绩都非常好, 别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识。但是我觉得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点是应该有创 见,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什么都不缺,我们不缺人,因为中国人最 多;我们不缺钱,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国人来支撑的。我们缺的 是什么呢?可能就是你刚才说的,缺的是见识,是远见。就像我们修马路,往往 第二年就要挖开看一看,可能前一年施工的时候,把什么宝贝给落进去了;我们 的很多座大桥,寿命超不过二十年,那可是桥啊,我们的精英们为什么不能考虑 得稍微长远一点呢? 故适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说一个民族和族群,总是在 提倡道德而不注重规则的话,这个民族是会道德沦丧的。我也特别赞赏你之前说 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的价值比许多其他知识分子的话有价值多了。你说, 很多牢骚其实是建设性的声音。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一个人、一个族群、一 个民族,想要干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你不能干什么,有时候发牢骚就是告诉你不 能干什么。 崔:其实我在听的时候,脑子在走神,我觉得可能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 知识分子的正常状态,他总是忧国忧民,这就是知识分子。但是所谓的忧国忧民, 不是说读过很多课本、受过从学前班开始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见识: 那么,知识分子的见识是从哪儿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