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高二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土 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受调查的青少年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民间文学中的 人物知之甚少。这是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失落的一个缩 民间文学以口头讲述为主要媒介。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 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中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 众的审美意识也变得新奇自由,可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往往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 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地一风,一风一俗。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必然产生 浓烈的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在人们心中孕育出“有底色的乡愁”。民间文学的传 承实现了民间社会对文化同源观念的认同,培育了中国人极其重要的乡土意识。从大的层面 讲,中国的民间文学,无不反映着民族友好、政治大同、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都对孔 子、屈原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思想品格高度认同;都有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等故事类型用各自 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 众,正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均被外来的新的文学系统挤压, 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触的故事几乎全是西方文本——一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奧特曼替 代了葫芦娃,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当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中的人物逐渐 陌生以至淡忘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将如何在下一代人中传 承?我们要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理解中国民间文学关于善良、勤劳、奉献、 和睦、友爱、正义、协作等价值观的叙事模式,逐渐増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从 而实现让民间文学重回日常生活的目标。 比如,可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 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 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 重新立起来,既提供了新的文艺产品,又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2019~2020 学年(上)高二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 20 个动漫形象中,19 个来自海外,本土 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受调查的青少年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民间文学中的 人物知之甚少。这是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失落的一个缩影。 民间文学以口头讲述为主要媒介。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 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中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 众的审美意识也变得新奇自由,可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往往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 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一地一风,一风一俗。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必然产生 浓烈的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在人们心中孕育出“有底色的乡愁”。民间文学的传 承实现了民间社会对文化同源观念的认同,培育了中国人极其重要的乡土意识。从大的层面 讲,中国的民间文学,无不反映着民族友好、政治大同、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都对孔 子、屈原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思想品格高度认同;都有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等故事类型用各自 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群 众,正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均被外来的新的文学系统挤压, 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触的故事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奥特曼替 代了葫芦娃,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当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中的人物逐渐 陌生以至淡忘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将如何在下一代人中传 承?我们要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理解中国民间文学关于善良、勤劳、奉献、 和睦、友爱、正义、协作等价值观的叙事模式,逐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从 而实现让民间文学重回日常生活的目标。 比如,可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 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 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 重新立起来,既提供了新的文艺产品,又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 方式。在日本,《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国外的文艺 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 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 性转化,尤其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起来,那样传统民间文学才能 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摘编自孙正因《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青少年尤为喜爱海外动漫形象,而对本土民间文学中的孟姜女、田螺姑娘等知 之甚少 B.口头讲述现场的失去、受众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都是传统民间文学 衰落的原因 C.民间故事是重要的童年记忆,它可能会产生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孕育出“有 底色的乡愁” D.我国各族群众用自己的方式接受和传承民间文学,实现了对文化同源观念和中华民族价 值观念的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了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现状、原因和意义,并提出了重拾民间文学的建议。 B.文章以儿童成长初期所接触的西方文本为事实依据,阐明了民间文学回归的重要性 C.文章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论证方法,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权威性,让文章通俗易懂。 D.文章强调要还原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传承场景,让民间文学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外来的文学系统的挤压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地位失落的重要原因,所以拒绝外来文学也是 重拾民间文学的有效出路 B.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民间故事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 转化路径,要将它们引进中国 C.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拔高人物形象,开发新产 品,使之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 D.文中建议把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近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 魔童降世》就是有益的尝试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 方式。在日本,《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国外的文艺 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 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 性转化,尤其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起来,那样传统民间文学才能 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摘编自孙正因《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当代中国青少年尤为喜爱海外动漫形象,而对本土民间文学中的孟姜女、田螺姑娘等知 之甚少。 B. 口头讲述现场的失去、受众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都是传统民间文学 衰落的原因。 C. 民间故事是重要的童年记忆,它可能会产生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孕育出“有 底色的乡愁”。 D. 我国各族群众用自己的方式接受和传承民间文学,实现了对文化同源观念和中华民族价 值观念的认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文章分析了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现状、原因和意义,并提出了重拾民间文学的建议。 B. 文章以儿童成长初期所接触的西方文本为事实依据,阐明了民间文学回归的重要性。 C. 文章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 的 论证方法,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权威性,让文章通俗易懂。 D. 文章强调要还原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传承场景,让民间文学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 的 一项是 A. 外来的文学系统的挤压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地位失落的重要原因,所以拒绝外来文学也是 重拾民间文学的有效出路。 B. 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民间故事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 转化路径,要将它们引进中国。 C.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拔高人物形象,开发新产 品,使之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 D. 文中建议把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近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 魔童降世》就是有益的尝试
【答案】1.C2.D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査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它 可能会产生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错误,原文是说“必然会产生……”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 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文章强调要还原民间 文学口头讲述的传承场景”错误,曲解了文意,根据最后一段可知,原有的传承场景已经失 去,如今要寻找新的传承方式,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样传统民间文学才 能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拒 绝外来文学也是重拾民间文学的有效出路”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B项,“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民间故事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 作品的转化路径,要将它们引进中国”错误,由原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传 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尤其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起 来,那样传统民间文学才能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可知,我们借鉴的是国外 的成功经验,而不是直接引进“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民间故事” C项,“拔高人物形象”错误,属于无中生有。由原文“可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 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 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 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既提供了新的文艺产品,又让传 统民间故事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可知,是将“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而不是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C 项,“它 可能会产生乡土认同意识和文化皈依情结”错误,原文是说“必然会产生……”。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 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 项,“文章强调要还原民间 文学口头讲述的传承场景”错误,曲解了文意,根据最后一段可知,原有的传承场景已经失 去,如今要寻找新的传承方式,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样传统民间文学才 能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故选 D。 【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A 项,“拒 绝外来文学也是重拾民间文学的有效出路”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B 项,“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民间故事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 作品的转化路径,要将它们引进中国”错误,由原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传 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尤其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起 来,那样传统民间文学才能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可知,我们借鉴的是国外 的成功经验,而不是直接引进“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民间故事”。 C 项,“拔高人物形象”错误,属于无中生有。由原文“可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 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 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 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既提供了新的文艺产品,又让传 统民间故事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可知,是将“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而不是
“拔高”人物形象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在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做强主业的前提下, 依托馆藏资源,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 作。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加大对文化创意产 品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际展览展示交易活动、文物进出境展览 和交流等平台,促进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同旅游、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文化创意产 品开发经营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文化文物单位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各级 各类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现代学徒制、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摘编自《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2016年5月11日) 材料二: 2018年上半年全国各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及所占比重 3509亿元 447亿元,1.1% 东部,32443亿元, 768% 201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拔高”人物形象。 故选 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在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做强主业的前提下, 依托馆藏资源,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 作。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加大对文化创意产 品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际展览展示交易活动、文物进出境展览 和交流等平台,促进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同旅游、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文化创意产 品开发经营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文化文物单位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各级 各类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现代学徒制、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摘编自《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2016 年 5 月 11 日) 材料二: 2018 年上半年全国各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及所占比重 2018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绝对额(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总计 42227 9.9 新闻信息服务 3744 内容创作生产 8820 11.9 创意设计服务 514 15.1 文化传播渠道 4501 文化投资运营 3.5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663 0.2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 7783 8.2 文化装备生产 3313 0.7 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7911 4.2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拓展利用 部分要求“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文化部等部门 《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这显示了国家对文博单位文创产 品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充满了期待。 在“互联网十”影响越来越广泛的时代,博物馆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收集大众的行走路线、停 留时间、喜好等大数据,以利于客观把握大众诉求,使文创产品开发做到有的放矢,“按需 生产”,与之相对应,通过市场反馈的大数据也可以衡量和评价产品的开发是否成功。因此, 博物馆应借助“互联网十”的平台,及时收集相关设计、制作、销售的数据进行市场分析, 对文创产品的开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据此调整思路和方向 (摘编自李怡红《“互联网十”时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几点思考》,《中国文物报》 2018年10月12日)
绝对额(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总计 42227 9.9 新闻信息服务 3744 29.4 内容创作生产 8820 11.9 创意设计服务 5143 15.1 文化传播渠道 4501 10.0 文化投资运营 349 3.5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663 0.2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 7783 8.2 文化装备生产 3313 0.7 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7911 4.2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2016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拓展利用” 部分要求“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2016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文化部等部门 《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这显示了国家对文博单位文创产 品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充满了期待。 在“互联网+”影响越来越广泛的时代,博物馆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收集大众的行走路线、停 留时间、喜好等大数据,以利于客观把握大众诉求,使文创产品开发做到有的放矢,“按需 生产”,与之相对应,通过市场反馈的大数据也可以衡量和评价产品的开发是否成功。因此, 博物馆应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及时收集相关设计、制作、销售的数据进行市场分析, 对文创产品的开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据此调整思路和方向。 (摘编自李怡红《“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几点思考》,《中国文物报》 2018 年 10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