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普世主义、穆斯林的好战性和中国对自身文化的伸张所导致的冲 突:对中国权力的增长所作出的反应一是均势还是搭车:断层线 上战争的原因和动力;西方的未来和由各种文明构成的世界的未 来。该文章所缺少的一个重大主题是人口增长对权力的不稳定和 均势的关键影响。所缺少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这本书的标题和结 束语所总结的:“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 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 这本书不是也并不打算成为一本社会科学著作,而是要对冷 战之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解释。它渴望提出一个对于学者有意 义的和对于决策者有用的看待全球政治的框架或范式。对于其意 义和有用性的检验不在于看它是否说明了正发生于金球政治中的 所有的事情,它显然做不到这一点,而在于看它是否比其他任何可 供选择的范式提供了一个更有意义的和更有用的观察国际发展的 视角。此外,没有一个范式是永久有效的。虽然文明的研究方法 可能有助于理解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全球政治,但并不意味 着它同样有助于理解20世纪中叶和21世纪中叶的全球政治。 最终形成该文章和这本书的思想,最初是我于1992年10月 在设于华盛顿的美国企业研究所所作的一个布雷德利讲座上公开 表述的,然后义在为奥林研究所关于“变化中的安全环境与美国的 国家利益”项目准备的提纲中提出,这个项目是由史密斯·理查森 基金会设立的。该篇文章发表之后,我在美国各地与学术界、政 界、商界和其他各界人上一起参加了不可胜数的关于“冲突”的研 讨会和会议。此外,我还有幸参加了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举办 的关干该篇文章及其主题的讨论会,包括阿根廷、比利时、中国、法 国、德国、英国、南朝鲜、日本、卢森堡、俄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 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十和台湾等。这些讨论会使我面对了除印 度教之外的所有主要文明,我从这些讨论的参加者的洞见和视角 中获益匪浅。1994一1995年我在哈佛大学主持关于冷战后世界
前言 3 的性质的研讨班,参珈研班的学生总是活跃地对我的观点提出 评论,且时常是相当带批评性的评论,这更进一步束!激了我的写 作愿望。本书的马作也极人地得益于哈佛大学约翰·奥林战略研 究所和国际半务研究中心的学院环境及他们的支持。 迈克尔·德施、罗伯特·基奥恩、法里德·扎卡里亚和斯科特·齐 默尔曼阅读了全部手稿,根据他们的评论,本书的内容和结构作了 重大的改进。在本书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斯科特·齐默尔曼也提供 了必不可少的研究协:如果没有他精力充沛的、内行的和热心的 帮助,本书便不可能问世。我们的本科生助手彭特·琼和克里斯蒂 安娜·布里格斯也作出了建设性的荧献。格雷斯·马吉斯特里斯了 印了初稿,卡罗尔·爱德华兹富有极大责任心和高效率地多次重新 打印手稿,以致于她-定几乎把大部分手稿都熟记在心。乔治斯· 博查特出版公可的丹尼斯·香农和林恩·考克斯,西蒙和舒斯特出 版公司的罗伯特·阿萨赫那、罗伯特·本德和约翰娜·李在整个出版 过程中对手稿给予了令人振奋的、专业性的指导。本人对所有这 些人在此书的成书中所给予的帮助不胜感激。是他们使此书大为 增色,余下的缺陷只应由我个人负责。 此书的写作丁作全仗约翰·奥林基金会和史密斯·理查森基金 会的资助。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它的完成可能要推迟若干年,本 人衷心感谢他们的慷慨资助。尽管其他基金会越来越注重于国内 问题,奥林基金会和史密斯·理查森基金会仍然把他们的兴趣和资 助放在关于战争、和平以及国家和国际安全的研究工作上,为此堪 加赞扬
日录 中文版序言…… (1) 前言 (1)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1) 引论:旗帜与文化认同… (1) 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世界………… (5) 其他世界?………… (9) 不同世界的比较:现实主义、简化和预测 (17) 第二章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23) 文明的性质 ……… … (23) 文明之间的关系 (33) 第三学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43) 普世文明:含义… (43) 普世文明:来源… (55) 西方与现代化…… (58) 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回应 (63)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第四章西方的衰落:权力、文化和本土化 (75) 西方的权力:支配和衰落… (75)
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本支化:非西方文化的复兴……………… (88) 上帝的报复 (93) 第五章经济、入T和挑战者文明 (102) 亚洲的自我肯定…… (103) 伊斯兰教的复兴… (110) 挑战的变化…… (123)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六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129) 寻求结盟:认同的政治 (129) 文化与经济合作… (136) 文明的结构…………… (141) 无所适从的国家:文明转变的失败 (146) 第七章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167) 文明和秩序… (167) 西方边界的形成……… (169) 俄罗斯与其近邻… (176) 大中华及其共荣圈… (181) 伊斯兰:没有凝聚力的意识 (189) 第四部分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199) 西方的普世主义 (199) 武器扩散…… (202) 人权和民主… (211) 移民…… (218) 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228) 核心国家与断层线冲突…, (228)
日录 3 伊斯兰与西方…… (230) 亚洲:中国和美国 (242) 文明与核心国家:正在形成的联盟 (266) 第十章从过渡伐争到断层线战争…… (275) 过渡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 (275) 断层线战争的特性… (282) 发生频率:血醒的伊斯兰边界 (286) 原因:历史、人口和政治… (291) 第「一章断层线战争的动力小… (301) 认间:文明意识的增强…………………………… (301) 文明的集结:亲缘国家和在外救居者 (309) 终止断层线战争…………………………… (334) 第五部分 文明的未来 第二章西方、各种文明和全球文明… (347) 西方的复兴?… (347) 世界之中的西方… (356) 文明间战争与秩序… (361) 文明的共性…………………………… (368) 注释…… (373) ※附 永米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导读…潘忠岐(417) 数量优势下的恐惧… 李慎之(421) 编后记…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