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TC★re 国际问题参考译丛 文明的冲突 世界秩序的 重建 美)塞攀尔,亨廷倾 THE CI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Samuel P.Huntington 新华出版社
中文版序言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 的独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识。中国学者因此十 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 一个具有各种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 的世界。因此,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 《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 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 当批评的态度。为此,我的完整著作现在尤其应与中国 读者见面,这样他们门便可以了解我对世界政治所作的分 析的更全面、更精确和更详尽的版本,而不仅仅是从一篇 30页的文章中可能了解的东西。 为什么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大的兴趣并刺 激了这么多的讨论,为什么我的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22 种不同的文字,并具有相应的影响?我认为,答案是,人 们正在寻求并迫切地需要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 架。冷战期间,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 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冷战 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这些集团之间的差 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意识形态来 界定的。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
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 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 了这一需要。这一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 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而它长期以来 曾一直为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所忽视;同时在全世界,人 们正在根据文化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文明的分析框 架因比提供了一个对正在呈现的现实的洞见。它也提出 了一个全世界许多人们认为似乎可能和合意的论,点、,即, 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 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 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 是核心国家一一美国、欧洲联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 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 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 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 都没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样至关重要。如果中国 经济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中仍以现在的速度发展,那么 中国将有能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东亚的霸权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一贯反对由另一个强国来主宰欧洲或东 亚,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美国在本世纪参加了两次 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因此,未来的世界和平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协调它们各自的利 益及避免紧张状态和对抗升级为更为激烈的冲突甚至暴 力冲突的能力,而这些紧张状态和对抚将不可避免地存
中文版序亨 在。 我于1993年发表的文章在中国和其他地方被批评 为可能提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即文明的冲突由于 我预测其可能发生而增加了发生的可能性。然而,任何 预测都不是自我实现的或非自我实现的。预测能否实现 依赖于人们如何作出反应。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严肃 的和信息灵通的人士认为苏美之问的核战争实际上不可 避免。但是这场核战争并未发生,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 的可能性,并推动了武器控制和其他的安排来确保它不 发生。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 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欧洲 和亚洲国家最主要的政治家已经在谈论需要抑制文明的 冲突和参与这样的对话。我所主持的哈佛国际和亚洲研 究会正在积极地提倡这一努力。我相信,我的著作在中 国的出版将鼓励中国领导人和学者做同样的事情。 塞缪尔·亨廷顿 1997年12月6日
前 言 1993年夏,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文明的冲 突?)。据该杂志的编辑讲,这篇文章在三年内所引起的争论,超过 他们自40年代以来所发表的任何一篇文章。而它在三年内所引 起的争论肯定也超过我所撰写的其他任何文章。对这篇文章的反 应和评论来白各个大陆和许多国家。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论 点: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 集团之间的冲突,引起了人们的各种反应:新奇、义愤、恐惧和困 惑。无论这篇文章还产生了什么其他效果,它已触动了各个文明 中的人们的神经。 鉴于人们对这篇文章的兴趣、误解和争论,我似乎需要进一步 阐述它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的建设性方式是陈述一个假 设,这篇文章正是在做这样的尝试,而它的标题所带有的问号却被 普遍忽视了。此书便肯在对该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提供…个充分 的、深刻的利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我在此书里试图详细阐述、提 炼、补充、偶尔也界定该文章中提出的论题,并提出和涉及许多在 该篇文章中没有论及或只是一笔带过的思想和主题。它们包括: 文明的概念;普世文明的问题;权力和文明之间的关系;文明之问 均势的转移;非西方社会中的文化本土化;文明的政治结构;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