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 WTO的影 政治法律环境 茂名市建筑集团 技术因素 政府政策、法规 行业技术水平 政治事件 新技术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 自然环境 经济因素 亿元 20000 国内生产总值 182321 18000 1600 ◆比上年增长 159878 140000 135823 120333 12000109655 54321098 2000U 765 2002 2003 图1“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前期阶段,并且 要逐步进入上升阶段。据估计,未来的五年中(2006~2010),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处于 稳步上升的阶段,预计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② 中国加入WTO后,将对我国的建筑行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在未来的五年里,这种 影响将逐步显露出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加入WIO后对外承诺是:(1)允许国外企业在 中国成立合资、合作企业。(2)加入WTO后,5年之内开始允许外商设立独资的建筑企 业。(3)进入中国从事建筑的工程师及企业必须是在其本国从事设计工作的注册建筑师 工程师及建筑企业 加入WTO,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国外学习的机会,但国外企业的进入 将使建筑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003-2005年期间,中国建筑市场开始对外开放 但外国建筑企业没有出现预计中的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的方式大量涌入本地区建筑市 场。但随着《关于做好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外国企业资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外
4 经济因素: 图 1 “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前期阶段,并且 要逐步进入上升阶段。据估计,未来的五年中(2006~2010),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处于 稳步上升的阶段,预计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10%左右。② 中国加入 WTO 后,将对我国的建筑行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在未来的五年里,这种 影响将逐步显露出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加入 WTO 后对外承诺是:(1)允许国外企业在 中国成立合资、合作企业。(2)加入 WTO 后,5 年之内开始允许外商设立独资的建筑企 业。(3)进入中国从事建筑的工程师及企业必须是在其本国从事设计工作的注册建筑师、 工程师及建筑企业。 加入 WTO,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国外学习的机会,但国外企业的进入, 将使建筑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003—2005 年期间,中国建筑市场开始对外开放, 但外国建筑企业没有出现预计中的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的方式大量涌入本地区建筑市 场。但随着《关于做好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外国企业资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外 茂名市建筑集团 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 WTO 的影响 技术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 自然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行业技术水平 新技术 政府政策、法规 政治事件
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的出台,中国建筑市场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对 外的“实际放开”,外商大举进军中国建筑市场的战役即将打响,国内建筑企业将在自己的 家门口真正开始与洋企业的“正面交锋”。对于茂建集团来讲,与他们“正面交锋”也是不能 避免的趋势,必须正视并及时采取行动迎接挑战。 面对这种挑战,茂建集团只有加大改革的步伐,扔掉沉重的包袱,引进先进的管理 念,吸纳民资来充电,才能做强做大建筑企业,在内忧外患的建筑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正逢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这一大好时期,在未来的五年里,经济将 会有较猛的发展势头,会加速城市化的步伐,这对于茂名市建筑业发展将会产生有利的影 响 政治因素: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并且在十六大报告中制 定了实施的原则和具体政策,十六大之后,中国将迎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用城市化的发展拉动GNP增长的政策必定会拉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 建筑业行业将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国家的政策分析来看,在未来的五年里,我国的建筑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 战略上要盯住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的偏重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市场。 中国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的整顿,这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茂名市建设局等部门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认真落实先后出台的《建筑法》、《招标 投标管理办法》,制定实施《茂名市建设工程创优管理办法》,加大建筑市场的整顿和规范 力度 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自然环境 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 越高,建筑综合质量的好坏口经成为人们选择房产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将从客观上刺激了建筑行业 的发展 另一方面,茂名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环境优美,许多毕业生 都喜欢回到家乡来安家立业。茂建集团在人力资源的引进方面有着地域优势。但要留住和吸 引一流人才还需增加其他相关的吸引条件 (2城市化 一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二线、三线城市人口向经济更为发达的一线城市迁移, 使得目前的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使建筑市场的潜在需求显得十分庞大。如果某一个城 市的经济发展能够使该城市生活人口的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则该城市的建筑市场就会迅速 成长起来。 二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各大城市都在改善城市环境上做着巨大 的努力,从而使得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改善,也促使了城市建筑市场的发育成长 由于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投资环境、就业环境的差异,使不同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差 异开始加大,那些走在城市化改造前列的城市,不仅激发了自身城市居民的消费热潮,还 吸引着周边甚至其他城市的居民跨城市异地置业,使得这些相对发达城市的建筑市场更加 技术因素 国家制定面对国内市场的建筑业总体计划,重申建筑业新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目 前我国建筑技术处于难以前进的状态,精通国际工程的专业人员、法律人才、财务人员面
5 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的出台,中国建筑市场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对 外的“实际放开”,外商大举进军中国建筑市场的战役即将打响,国内建筑企业将在自己的 家门口真正开始与洋企业的“正面交锋”。 对于茂建集团来讲,与他们“正面交锋”也是不能 避免的趋势,必须正视并及时采取行动迎接挑战。 面对这种挑战,茂建集团只有加大改革的步伐,扔掉沉重的包袱,引进先进的管理理 念,吸纳民资来充电,才能做强做大建筑企业,在内忧外患的建筑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正逢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这一大好时期,在未来的五年里,经济将 会有较猛的发展势头,会加速城市化的步伐,这对于茂名市建筑业发展将会产生有利的影 响。 政治因素: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并且在十六大报告中制 定了实施的原则和具体政策,十六大之后,中国将迎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用城市化的发展拉动 GNP 增长的政策必定会拉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 建筑业行业将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国家的政策分析来看,在未来的五年里,我国的建筑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 战略上要盯住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的偏重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市场。 中国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的整顿,这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茂名市建设局等部门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认真落实先后出台的《建筑法》、《招标 投标管理办法》,制定实施《茂名市建设工程创优管理办法》,加大建筑市场的整顿和规范 力度。 社会因素 ⑴社会文化,自然环境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 越高,建筑综合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人们选择房产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将从客观上刺激了建筑行业 的发展。 另一方面,茂名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环境优美,许多毕业生 都喜欢回到家乡来安家立业。茂建集团在人力资源的引进方面有着地域优势。但要留住和吸 引一流人才还需增加其他相关的吸引条件。 ⑵城市化 一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二线、三线城市人口向经济更为发达的一线城市迁移, 使得目前的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使建筑市场的潜在需求显得十分庞大。如果某一个城 市的经济发展能够使该城市生活人口的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则该城市的建筑市场就会迅速 成长起来。 二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各大城市都在改善城市环境上做着巨大 的努力,从而使得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改善,也促使了城市建筑市场的发育成长。 由于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投资环境、就业环境的差异,使不同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差 异开始加大,那些走在城市化改造前列的城市,不仅激发了自身城市居民的消费热潮,还 吸引着周边甚至其他城市的居民跨城市异地置业,使得这些相对发达城市的建筑市场更加 兴旺。 技术因素 国家制定面对国内市场的建筑业总体计划,重申建筑业新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目 前我国建筑技术处于难以前进的状态,精通国际工程的专业人员、法律人才、财务人员面
临空前短缺 特别是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在我国,建 筑企业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化程度都不高,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与 科研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其次,中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程度以及对建筑功能等的处理把握上,与国外有着较 大的差距。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建筑师本身文化修养的差距;二是设计周期和设计费的差 如何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与科硏结合起来,提高建筑综合水平,提高建筑业的精细 程度是我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茂建集团做强做大的关键。 综上所述,宏观环境对建筑业的综合影响是良性的。茂建集团面临着的任务是抓住机 会,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 (二)建筑行业环境分析 1.行业总量分析 根据《中国建筑统计年鉴》2000-204版的最新统计数据,编制了下表 表4历年建筑业各种所有制企业生产规模发展统计表 (年) 2000 2001 全社会总产值(亿元) 1115.912497.615361.618527.22308.9 企业数(个) 47234 47518 45893 4782048688 职工总数(万人) 2091.42097.42283.42245.22414.3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 53328 59585 67275 7617186666 按增加值计算 1445115929 17621 1931617476 产值利润率(%) 2.3 国有企业总产值(万元) 1861.45053.85362.85582.96060.2 企业数(个) 9394 9030 8264 7536 6638 职工总数(万人) 690.6 689.5 649.9 543.8524.3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 6605273302 82899 92844100409
6 临空前短缺。 特别是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在我国,建 筑企业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化程度都不高,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与 科研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其次,中国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程度以及对建筑功能等的处理把握上,与国外有着较 大的差距。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建筑师本身文化修养的差距;二是设计周期和设计费的差 距。 如何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与科研结合起来,提高建筑综合水平,提高建筑业的精细 程度是我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茂建集团做强做大的关键。 综上所述,宏观环境对建筑业的综合影响是良性的。茂建集团面临着的任务是抓住机 会,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3] (二)建筑行业环境分析 1.行业总量分析 根据《中国建筑统计年鉴》2000—2004 版的最新统计数据,编制了下表 表 4 历年建筑业各种所有制企业生产规模发展统计表 (年)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全社会 总产值(亿元) 企业数(个) 职工总数(万人)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 按增加值计算 产值利润率(%) 11152.9 47234 2091.4 53328 14451 1.4 12497.6 47518 2097.4 59585 15929 1.5 15361.6 45893 2283.4 67275 17621 1.9 18527.2 47820 2245.2 76171 19316 2.0 23083.9 48688 2414.3 86666 17476 2.3 国有企业 总产值(万元) 企业数(个) 职工总数(万人)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 4861.4 9394 690.6 66052 5053.8 9030 689.5 73302 5362.8 8264 649.9 82899 5582.9 7536 543.8 92844 6060.2 6638 524.3 100409
按增加值计算 18440 20173 22051 2372418779 产值利润率(%) 0.5 0.4 0.6 集体企业总产值(万元) 3756.43648.13306.623338.53270.7 企业数(个) 25286 22770 17204 131771042 职工总数(万人) 925.9 828.2 579.2505.6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4057244046476055567062670 按增加值计算 10899 11882 62932 1468213808 产值利润率(%) 来源:《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中国建筑年鉴社2000-2004年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业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规模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 会投资总量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壮大,整个行业正处于稳步发展之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也随 之稳步提高。 2.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如表4所示,企业员工数、企业个数、企业 经济效益趋于平稳上升走势,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建筑业全行业的经营环境趋于紧 张,导致全行业经济效益上升幅度不大,行业结构正处于大调整状态之中。 3.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建国以来建筑业在全国GDP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下表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发 展带动了建筑业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详见下 表5建国以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年 全国GDP(亿元)第二产业 建筑业 全国人均GDP 占% 占% 1952 679 119 1978 3624 48.2 3.8 379 2005 182321 47.3 13.1 11000 来源: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结构有了新的组合,1999年,土木工程占87.7%,线路管理设备 安装占8.9%,建筑物装饰占3.4%。企业规模与产值也有了发展,详见下
7 按增加值计算 产值利润率(%) 18440 0.5 20173 0.4 22051 0.6 23724 0.8 18779 0.9 集体企业 总产值(万元) 企业数(个) 职工总数(万人) 劳动生产率(元/人) 按总产值计算 按增加值计算 产值利润率(%) 3756.4 25286 925.9 40572 10899 1.9 3648.1 22770 828.2 44046 11882 2.1 3306.62 17204 694.6 47605 62932 2.4 3338.5 13177 579.2 55670 14682 2.3 3270.7 10425 505.6 62670 13808 2.4 来源:《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中国建筑年鉴社 2000-2004 年 从表 4 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业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规模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 会投资总量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壮大,整个行业正处于稳步发展之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也随 之稳步提高。 2.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如表 4 所示,企业员工数、企业个数、企业 经济效益趋于平稳上升走势,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建筑业全行业的经营环境趋于紧 张,导致全行业经济效益上升幅度不大,行业结构正处于大调整状态之中。 3.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建国以来建筑业在全国 GDP 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下表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发 展带动了建筑业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详见下 表 5 建国以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年 度 全国 GDP(亿元) 第 二 产 业 占% 建筑业 占% 全 国 人 均 GDP (元) 1952 679 20.9 3.2 119 1978 3624 48.2 3.8 379 2005 182321 47.3 13.1 11000 来源:国家统计局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结构有了新的组合,1999 年,土木工程占 87.7%,线路管理设备 安装占 8.9%,建筑物装饰占 3.4%。企业规模与产值也有了发展,详见下
表6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企业规模与产值 年度 企业数(个)建筑业(万人)总产值(亿元)每个企业平均人数 1980 57404 171 2003 48688 2414.3 23083.9 496 2003为1980的 246 6652 来源:国家统计局 综上数据分析得,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建筑业应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从对国民经 济发展的贡献率上看,建筑业也是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来看,建筑业 是最富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业: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建筑业的市场空间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在工业化加速时期,我国对住宅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大好机会给茂建集团公司 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建筑业总体行业环境分析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战略:分析行业及竞争对手的工具》一书 中认为,任何行业的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可能分别面对五种典型竞争力量,即同业竞争者, 顾客,供应商,潜在进入者和替代产品。五种力量的强弱对比决定了该行业盈利水平,从而 影响企业进入或退出行业的选择。建筑业的五种竞争力量结构模型见下图,分析如下图: 潜在进入者(新 入侵者的威胁) 供应方(供 行业竞争者 购买方(买 方侃价能 (现有企业间的 方侃价能 竞争) 替代品(替代品或 服务的威胁 行业竞争者: 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建筑市场出现“僧多粥少”,施工企业难于“找米 下锅”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茂名市本地竞争者。在建设部新一轮的资质就位中,茂名市共有104家施工企业顺 利就位,其中一级企业9家,比就位前增加了3家,二级企业32家,由三级晋升二级的就 有7家,三级企业63家;而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的施工企业共有47家。其中大部 分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依仗体制上的灵活性和较低的人工成本拉走了本地区大量的项 目,尤其是小型项目 (2)国内市外的外地竞争者。国内的一些大型建筑集团,特别是广东省内茂名市外的建
8 表 6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企业规模与产值 年度 企业数(个) 建筑业(万人) 总产值(亿元) 每个企业平均人数 1980 57404 983 347 171 2003 48688 2414.3 23083.9 496 2003 为 1980 的% 84.8 246 6652 290 来源:国家统计局 综上数据分析得,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建筑业应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从对国民经 济发展的贡献率上看,建筑业也是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之一;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来看,建筑业 是最富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业;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建筑业的市场空间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在工业化加速时期,我国对住宅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大好机会给茂建集团公司 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 4.建筑业总体行业环境分析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战略:分析行业及竞争对手的工具》一书 中认为,任何行业的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可能分别面对五种典型竞争力量,即同业竞争者, 顾客,供应商,潜在进入者和替代产品。五种力量的强弱对比决定了该行业盈利水平,从而 影响企业进入或退出行业的选择。建筑业的五种竞争力量结构模型见下图,分析如下图:[5] 行业竞争者: 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建筑市场出现“僧多粥少”,施工企业难于“找米 下锅”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茂名市本地竞争者。在建设部新一轮的资质就位中,茂名市共有 104 家施工企业顺 利就位,其中一级企业 9 家,比就位前增加了 3 家,二级企业 32 家,由三级晋升二级的就 有 7 家,三级企业 63 家;而通过 ISO9002 国际质量认证的施工企业共有 47 家。其中大部 分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依仗体制上的灵活性和较低的人工成本拉走了本地区大量的项 目,尤其是小型项目。 ⑵国内市外的外地竞争者。国内的一些大型建筑集团,特别是广东省内茂名市外的建 潜在进入者(新 入侵者的威胁) 行业竞争者 (现有企业间的 竞争) 供应方(供 方侃价能 力) 替代品(替代品或 服务的威胁 购买方(买 方侃价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