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的行为。这一现象表明,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区分道德原则的能力,这种能力的 产生并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可能更多的是先天具备的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跨越 种族和文化而普遍存在的。道德认知源于个体的社会直觉,这些道德直觉是情绪的 产物。海特支持情绪主义的道德认知观点,他认为主导道德认知的决定性因素是个 体的情绪反应,个体的理性推理在他看来是不可靠的,理性的主要作用只是在道德 判断发生之后对情绪直觉的合理化描述,推理过程实际上并不会影响道德认知过程。 比如我们都会对乱伦行为感到厌恶,但是很难真正说出抗拒的推理过程基于什么道 德原则。对于这些情绪如何而来,海特认为个体有五组基本道德直觉,这五组直觉 对应大脑中的功能模块,旨在让个体在社会互动中不被伤害、保持公平、尊重权威、 维护纯洁和团结成为共同体,这些功能模块是哺乳动物在数千万年进化中为了更好 的生存而演化出来的生物本能⑧。米哈伊尔(John Mikhail)教授在《普遍道德语法: 理论、证据和未来》(Universal moral grammar:.Theory,.evidence,and the future)a和 《道德认知与计算理论》(Mor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这两篇论文中 构建了人类道德认知研究的框架,描绘了一种道德功能脑结构一普遍道德语法 (UMG),试图运用类似语言学研究的方法,通过使用概念和模态去探索并描述道 德知识的本质和起源。普遍道德语法与许多重要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拥有相同的特征, 尤其体现在描述道德直觉判断方面,以及背离科尔伯格那种一度占据主导的范式, 将研究重心从道德直觉转移到形成判断根据的解释学方面,探讨了能力(competence) 和性能(performance),描述性与解释充足性,知觉(perception)和生成(production) 的几类问题。道德普遍语法是从精神主义(mentalist)、模块论(modular)和先天论 (nativist)出发的,按照马尔关于对任何可被理解的信息处理任务都能被划分为三 级的分析来看,普遍道德语法关注的乃是最高等级的计算理论。总之,普遍道德语 法像许多其他领域所采纳的观点那样,是一套充足的道德认知科学理论,更多依赖 于能够被解决的计算问题而不是依赖那些解决方案欠完备的神经科学原理④。苏 珊德怀尔(Susan Dwyer)否认道德的模块化观点,她在《如何不去争论道德不是天 ry[MV/SINNOTT-ARMSTRONG W.MoralPsychology:The
1 绪论 5 的行为。这一现象表明,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区分道德原则的能力,这种能力的 产生并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可能更多的是先天具备的 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跨越 种族和文化而普遍存在的。道德认知源于个体的社会直觉,这些道德直觉是情绪的 产物。海特支持情绪主义的道德认知观点,他认为主导道德认知的决定性因素是个 体的情绪反应,个体的理性推理在他看来是不可靠的,理性的主要作用只是在道德 判断发生之后对情绪直觉的合理化描述,推理过程实际上并不会影响道德认知过程。 比如我们都会对乱伦行为感到厌恶,但是很难真正说出抗拒的推理过程基于什么道 德原则。对于这些情绪如何而来,海特认为个体有五组基本道德直觉,这五组直觉 对应大脑中的功能模块,旨在让个体在社会互动中不被伤害、保持公平、尊重权威、 维护纯洁和团结成为共同体,这些功能模块是哺乳动物在数千万年进化中为了更好 的生存而演化出来的生物本能 ②。米哈伊尔(John Mikhail)教授在《普遍道德语法: 理论、证据和未来》(Universal moral grammar: Theory, evidence, and the future)③和 《道德认知与计算理论》(Mor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这两篇论文中 构建了人类道德认知研究的框架,描绘了一种道德功能脑结构——普遍道德语法 (UMG),试图运用类似语言学研究的方法,通过使用概念和模态去探索并描述道 德知识的本质和起源。普遍道德语法与许多重要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拥有相同的特征, 尤其体现在描述道德直觉判断方面,以及背离科尔伯格那种一度占据主导的范式, 将研究重心从道德直觉转移到形成判断根据的解释学方面。探讨了能力(competence) 和性能(performance),描述性与解释充足性,知觉(perception)和生成(production) 的几类问题。道德普遍语法是从精神主义(mentalist)、模块论(modular)和先天论 (nativist)出发的,按照马尔关于对任何可被理解的信息处理任务都能被划分为三 级的分析来看,普遍道德语法关注的乃是最高等级的计算理论。总之,普遍道德语 法像许多其他领域所采纳的观点那样,是一套充足的道德认知科学理论,更多依赖 于能够被解决的计算问题而不是依赖那些解决方案欠完备的神经科学原理 ④。苏 珊·德怀尔(Susan Dwyer)否认道德的模块化观点,她在《如何不去争论道德不是天 ① PINKER S. The Moral Instinct[J]. New York Times,2008, 13:3. ② HAIDT J.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1, 108(4): 814-834. ③ MIKHAIL J. Universal Moral Grammar: Theory, Evidence and the Future[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7, 11 (4):143-152. ④ MIKHAIL J. Mor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M]// SINNOTT-ARMSTRONG W. MoralPsychology: The Neuroscience of Morality. Cambridge: MIT Press, 2008: 81-92
基于神经科学的道德认知研究 生的:对普林兹的评论》(How Not to Argue That Morality Isn'tInnate:Comments on Priz)这篇论文中,通过对普林兹的批判,提出了道德认知功能应该被看作大脑中 一种抽象的特异性计算系统。德怀尔类比语言先天论的观点,持有一种道德能力先 天论的观点,与强先天论者认为所有道德相关知识都是先天的观点不同,德怀尔认 为道德相关的知识不是先天的,支持这些知识被个体学习的道德能力是先天的,这 种能力是进化而来的。正由于具备了先天道德能力,个体才有习得具体道德规范的 内容,做出道德认知和判断,表现道德行为的可能性①。 神经科学的道德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丰富的研究成果也促使许多专著涌 现而出,道德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是21世纪新建立的研究领域神经伦理学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这些介绍神经伦理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专著中都有涉及:克劳森(Je Clausen)和利维(NeilLevy)主编的《神经伦理学手册》(Handbook ofNeuroethics) 是一本对于神经伦理学领域进行了十分全面介绍的论文集。该论文集一共有三卷二 十三小节,分别在神经伦理学的基础概念,神经伦理学涉及的特定问题以及神经伦 理学与社会这三个基本框架下探讨相关问题,其中有一整节的内容讨论了道德认知 的问题,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一些提出的道德认知解释的经验有效性提出质疑, 有时重新分析或重新解释现有数据,有时进行改进继续后续实验。道德认知的神经 科学研究确实是一个富有成效的研究范式,吸收了许多学科的经验和理论财富。神 经科学范式进入逍德认知研究领域会帮助理论学家取得实证经验,这种实证经验能 够帮助得出规范性的结论,这种联系促使研究者更广泛地思考哲学和实证研究之间 的关系⑧。利维所著的《神经伦理学:21世纪的挑战》(Neuroethics::Challengesfor he2 Ist Century)是一本反思了神经科学和它们提供给我们的干预心灵的技术所导 致的伦理问题的书,为思考神经伦理问题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的书,试图理解神经 科学如何改变和完善道德主体的自我概念,神经科学提供了理解心灵、主体性和意 识的机会,着重阐述了主体性和意识之间的关系⑧。约翰逊(L.Syd M Johnson)和 罗姆梅尔范格(Karen Rommelfanger)主编的《劳特利奇神经伦理学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Neuroethics)集中讨论了伦理学研究的历史和新的神经学科范 式的出现导致的伦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分别阐述了神经伦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神经科学的伦理学和伦理学的神经科学各自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伦理学的神经科 DWYER S.How that morality isn't ina
基于神经科学的道德认知研究 6 生的: 对普林兹的评论》(How Not to Argue That Morality Isn’t Innate: Comments on Prinz)这篇论文中,通过对普林兹的批判,提出了道德认知功能应该被看作大脑中 一种抽象的特异性计算系统。德怀尔类比语言先天论的观点,持有一种道德能力先 天论的观点,与强先天论者认为所有道德相关知识都是先天的观点不同,德怀尔认 为道德相关的知识不是先天的,支持这些知识被个体学习的道德能力是先天的,这 种能力是进化而来的。正由于具备了先天道德能力,个体才有习得具体道德规范的 内容,做出道德认知和判断,表现道德行为的可能性 ①。 神经科学的道德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丰富的研究成果也促使许多专著涌 现而出,道德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是 21 世纪新建立的研究领域神经伦理学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这些介绍神经伦理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专著中都有涉及:克劳森(Jens Clausen)和利维(Neil Levy)主编的《神经伦理学手册》(Handbook of Neuroethics) 是一本对于神经伦理学领域进行了十分全面介绍的论文集。该论文集一共有三卷二 十三小节,分别在神经伦理学的基础概念,神经伦理学涉及的特定问题以及神经伦 理学与社会这三个基本框架下探讨相关问题,其中有一整节的内容讨论了道德认知 的问题,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一些提出的道德认知解释的经验有效性提出质疑, 有时重新分析或重新解释现有数据,有时进行改进继续后续实验。道德认知的神经 科学研究确实是一个富有成效的研究范式,吸收了许多学科的经验和理论财富。神 经科学范式进入道德认知研究领域会帮助理论学家取得实证经验,这种实证经验能 够帮助得出规范性的结论,这种联系促使研究者更广泛地思考哲学和实证研究之间 的关系 ②。利维所著的《神经伦理学: 21 世纪的挑战》(Neuroethics: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是一本反思了神经科学和它们提供给我们的干预心灵的技术所导 致的伦理问题的书,为思考神经伦理问题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的书,试图理解神经 科学如何改变和完善道德主体的自我概念,神经科学提供了理解心灵、主体性和意 识的机会,着重阐述了主体性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③。约翰逊(L. Syd M Johnson)和 罗姆梅尔范格(Karen Rommelfanger)主编的《劳特利奇神经伦理学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Neuroethics)集中讨论了伦理学研究的历史和新的神经学科范 式的出现导致的伦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分别阐述了神经伦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神经科学的伦理学和伦理学的神经科学各自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伦理学的神经科 ① DWYER S. How not to argue that morality isn’t innate: A reply to Prinz[M]// SINNOTT-ARMSTRONG W. Moral Psychology: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Adaptations and Innateness. Cambridge: MIT Press, 2007: 407-418. ② CLAUSEN J, LEVY N. Handbook of Neuroethics[M]. Heidelberg: Springer, 2015. ③ LEVY N. Neuroethics: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绪论 学研究中涉及道德推理,个体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认知的相关性研究,新兴神经科学 实证研究正在扩展伦理学的框架①。拉辛(Eric Racine)2010年的著作《实用神经伦 理学》(Pragmatic Neuroethics)中指出为了应对神经科学进步带来的挑战,神经伦理 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范式已经形成。这本书试图桥接不同的学科,以提供框架阐明 重要的神经伦理学问题。第一部分回顾了最近的神经伦理学学术,提供了神经伦理 学的背景,并介绍了实用主义和实用主义神经伦理学,对反自然主义、强自然主义 和温和的实用自然主义进行了区分。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神经伦理学的突出 主题的论文,如意识障碍的决策,公众对神经科学的理解,以及认知增强的政策方 法。该书利用实证研究数据和实用主义方法解决关键的神经伦理学问题,确定神经 科学和社会未来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神经伦理学领域可能的方向②。 有关道德认知的主要研究范式的著作有:拉辛(Eric Racine)和阿斯普勒(John Aspler)主编的《神经伦理学的辩论:发展、重点和未来的观点》(Debates Abour Neuroethics:.Perspectives on Its Development,.Focs,and Future)书中指出2l世纪神 经科学的进步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了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反过来又提出了深刻的 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有关决策和行为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与通常理解道德现象 的范式相矛盾。一些神经科学家表示社会需要彻底改变其自由意志的概念,甚至声 称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或不存在。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实际的研究水平表明,人类 自愿去控制他们的行动可能比我们以前所想象的更为有限或内隐认知过程可能阻挠 有意识的和深思熟虑的选择。基于神经科学范式的新神经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也需要 严肃的伦理考察。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神经伦理学的发展和历史,对神经伦理学如 何演变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第二部分,神经伦理学的焦点、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 了神经伦理学理论的形成、价值和提供的不同指导观点的贡献,讨论神经伦理学的 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局限性。第三部分,研究纲领、训练与国际神经伦理学的未来, 主要探讨神经伦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以及国际神经伦理学的发展的相关问题⑧。 阿尔法诺(Mark Alfano)编辑的系列丛书《情绪的道德心理学》(Moral Psychology of1 he Emotions)探究了我们的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信仰、动机、意图等心理 状态和我们的行为。这套系列丛书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情绪的原因、后果和价值。 情绪怎样受到我们的其他心理状态、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以及特定情境下特定情绪 JOHNSON L,ROMMELFANGER K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no thics[M].New York:Routledge,2017. 07 >
1 绪论 7 学研究中涉及道德推理,个体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认知的相关性研究,新兴神经科学 实证研究正在扩展伦理学的框架 ①。拉辛(Eric Racine)2010 年的著作《实用神经伦 理学》(Pragmatic Neuroethics)中指出为了应对神经科学进步带来的挑战,神经伦理 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范式已经形成。这本书试图桥接不同的学科,以提供框架阐明 重要的神经伦理学问题。第一部分回顾了最近的神经伦理学学术,提供了神经伦理 学的背景,并介绍了实用主义和实用主义神经伦理学,对反自然主义、强自然主义 和温和的实用自然主义进行了区分。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神经伦理学的突出 主题的论文,如意识障碍的决策,公众对神经科学的理解,以及认知增强的政策方 法。该书利用实证研究数据和实用主义方法解决关键的神经伦理学问题,确定神经 科学和社会未来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神经伦理学领域可能的方向 ②。 有关道德认知的主要研究范式的著作有:拉辛(Eric Racine)和阿斯普勒(John Aspler)主编的《神经伦理学的辩论:发展、重点和未来的观点》(Debates About Neuroethics: Perspectives on Its Development, Focus, and Future)书中指出 21 世纪神 经科学的进步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了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反过来又提出了深刻的 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有关决策和行为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与通常理解道德现象 的范式相矛盾。一些神经科学家表示社会需要彻底改变其自由意志的概念,甚至声 称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或不存在。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实际的研究水平表明,人类 自愿去控制他们的行动可能比我们以前所想象的更为有限或内隐认知过程可能阻挠 有意识的和深思熟虑的选择。基于神经科学范式的新神经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也需要 严肃的伦理考察。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神经伦理学的发展和历史,对神经伦理学如 何演变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第二部分,神经伦理学的焦点、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 了神经伦理学理论的形成、价值和提供的不同指导观点的贡献,讨论神经伦理学的 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局限性。第三部分,研究纲领、训练与国际神经伦理学的未来, 主要探讨神经伦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以及国际神经伦理学的发展的相关问题 ③。 阿尔法诺(Mark Alfano)编辑的系列丛书《情绪的道德心理学》(Moral Psychology of the Emotions)探究了我们的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信仰、动机、意图等心理 状态和我们的行为。这套系列丛书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情绪的原因、后果和价值。 情绪怎样受到我们的其他心理状态、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以及特定情境下特定情绪 ① JOHNSON L, ROMMELFANGER K.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neuroethic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② RACINE E. Pragmatic Neuroethic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10. ③ RACINE E, ASPLER J. Debates About Neuroethics: Perspectives on Its Development, Focus, and Future[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基于神经科学的道德认知研究 的道德价值。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生物的、神经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层次 有不同的组成部分,此系列的每一本书都致力于研究一种不同类型的情绪,而不是 试图对情绪进行整体总结。作者从概念分析,女权主义哲学,批判种族理论,现象 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角度研究一种领域内特定的情感,同时与 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并在过程中为每种情感构建了一个特定的模式,评估该模式下 情绪本质和情绪具有的道德属性。维尔普菜斯(Jan Verplaetse)主编的《道德大脑》 (The Moral Brain)从进化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两个视角综合考察道德与大脑的 关系问题,旨在解释个体的大脑如何处理道德情感、判断和行为。全书秉承自然主 义认识论观点,开启了定位道德大脑的神经科学尝试,指出不存在单一领域的大脑 神经区域仅供道德功能使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需要全域的一系列大脑区域的支 持,书中进化论思想和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融合作为一个富有成效的尝试,不断激 励着跨学科综合的道德研究的生成①。书中主要涉及了道德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和理 性因素如何相互影响,道德生物的亲社会行为进化与情绪和认知机制的相关联系等 议题。马修(Liao Matthew)编辑的《道德大脑:道德的神经科学》(Moral brains: the neuroscience of morality)综合了神经科学和道德哲学两个认识论观点,全书综合 了近二十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实证研究导致的哲学质疑和反思,共 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道德认知过程中情绪和理性各自的作用,又辨析了情 绪和理性的对立二分是否合理。第二部分是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讨论了个体的道德 认知是功利主义还是道义论的。第三部分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神经科学技术对个体 道德认知和行为的调节。第四部分从哲学反思的视角分析了科学结论的规范性和道 德直觉的可信度,纳瓦兹(Darcia Narvaez)的著作《具身的道德(Embodied Moralit 通过利用神经生物学的证据,依照大脑的不同进化发展阶段,为解释道德认知提供 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道德理论。该理论模型把道德认知的不同过程归结于大脑中进化 程度不同的层级,这些层级的结构模拟带来了不同类型的认知模式,此外,纳瓦兹 还重视个体发育早期的经验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此外,还有著作从科学实践视角讨论神经科学范式介入道德认知研究时神经科 学技术如何实施及其影响。心理学副教授萨蒂(Gordon Sarty)的著作《从fMRI时 间序列图像计算脑活动图》(Computing Brain Activit沙Maps from fMRI Time-Series Cdc59入200a y n te aory
基于神经科学的道德认知研究 8 的道德价值。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生物的、神经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层次 有不同的组成部分,此系列的每一本书都致力于研究一种不同类型的情绪,而不是 试图对情绪进行整体总结。作者从概念分析,女权主义哲学,批判种族理论,现象 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角度研究一种领域内特定的情感,同时与 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并在过程中为每种情感构建了一个特定的模式,评估该模式下 情绪本质和情绪具有的道德属性。维尔普莱斯(Jan Verplaetse)主编的《道德大脑》 (The Moral Brain)从进化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两个视角综合考察道德与大脑的 关系问题,旨在解释个体的大脑如何处理道德情感、判断和行为。全书秉承自然主 义认识论观点,开启了定位道德大脑的神经科学尝试,指出不存在单一领域的大脑 神经区域仅供道德功能使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需要全域的一系列大脑区域的支 持,书中进化论思想和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融合作为一个富有成效的尝试,不断激 励着跨学科综合的道德研究的生成 ①。书中主要涉及了道德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和理 性因素如何相互影响,道德生物的亲社会行为进化与情绪和认知机制的相关联系等 议题。马修(Liao Matthew)编辑的《道德大脑:道德的神经科学》(Moral brains : the neuroscience of morality)综合了神经科学和道德哲学两个认识论观点,全书综合 了近二十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实证研究导致的哲学质疑和反思,共 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道德认知过程中情绪和理性各自的作用,又辨析了情 绪和理性的对立二分是否合理。第二部分是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讨论了个体的道德 认知是功利主义还是道义论的。第三部分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神经科学技术对个体 道德认知和行为的调节。第四部分从哲学反思的视角分析了科学结论的规范性和道 德直觉的可信度 ②。纳瓦兹(Darcia Narvaez)的著作《具身的道德》(Embodied Morality) 通过利用神经生物学的证据,依照大脑的不同进化发展阶段,为解释道德认知提供 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道德理论。该理论模型把道德认知的不同过程归结于大脑中进化 程度不同的层级,这些层级的结构模拟带来了不同类型的认知模式,此外,纳瓦兹 还重视个体发育早期的经验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③。 此外,还有著作从科学实践视角讨论神经科学范式介入道德认知研究时神经科 学技术如何实施及其影响。心理学副教授萨蒂(Gordon Sarty)的著作《从 fMRI 时 间序列图像计算脑活动图》(Computing Brain Activity Maps from fMRI Time-Series ① VERPLAETSE J, SCHRIJVER J, VANNESTE S, et al. The Moral Brain: Essays on the Evolutionary and Neuroscientific Aspects of Morality[M]. Dordrecht: Springer Press, 2009. ② LIAO S M. Moral Brains: The Neuroscience of Morali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③ NARVAEZ D. Embodied morality: Protectionism, engagement and imagination[M].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 2016: 121
1绪论 Images)对神经科学范式常用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进行了介绍,研 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可以用它来表示人脑活动对给定的精神任务的反应。该书对计算 活动映射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同时为每种方法的工作方式提供直观和数学概 述。介绍了统计参数映射(SPM、血流动力学反应建模和去卷积(deconvolution)、贝 叶斯、傅立叶和非参数方法,讨论了预处理和实验设计问题,并参考了实现各种方 法的软件。通过理解核磁共振成像、认知神经心理学、神经解剖学和大脑图谱计算 方法,能够正确解释计算出大脑的活动图像。对这种复杂的大脑活动图像的解释己 经成为临床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重点,萨蒂认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有效的 进行神经数据建模,找寻神经系统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望帮助我们理解大脑 如何工作①。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主编的《认知神经科学》(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中第八章“情感和社会的大脑”阐述了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介入社会 科学研究,尤其是道德研究领域之后,为道德认知研究带来新的研究方向。集中在 道德判断的大量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判断的神经认知过程主要激活了 情绪相关的脑部区域,个体情绪反应,移情过程和社会认知主要影响了个体相应的 道德判断的形成⑧。丘奇兰德(PatriciaChurchland)的著作《信任脑,来自神经科学 的道德认知》(Braintrust:.What Neuroscience Tells Us about Morality)中持有强烈自 然主义和神经本质主义的思想,丘奇兰德作为一个神经哲学家,认为所有的道德活 动都有相应的神经回路,全书在神经生物学视域下讨论了道德与哺乳动物大脑进化 之间的关系,找出与道德相关的因素的生物学起源,认为基因,神经元和各类激素 的影响能够使个体的道德认知发生改变甚至展现出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⑧。 从传统哲学认识论角度,齐默尔曼(Aaron Zimmerman),凯伦琼斯(Karen Jones) 和蒂蒙斯(Mark Timmons)主编的《劳特利奇道德认识论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oral Epistemolos)从科学、规范性理论和应用三个视角系统的介绍了 道德认识论领域的研究,在科学视角探讨哲学自然主义者致力于寻找内在的道德现 象的过程,用科学哲学的方法对道德推理,道德直觉,个体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的 进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自然主义的研究视角试图解释人类独特的道德能力如何产 SARDY G.Computing Brain Activity Maps from fMRI Time-Series Imag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尚 9
1 绪论 9 Images)对神经科学范式常用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进行了介绍,研 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可以用它来表示人脑活动对给定的精神任务的反应。该书对计算 活动映射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同时为每种方法的工作方式提供直观和数学概 述。介绍了统计参数映射(SPM)、血流动力学反应建模和去卷积(deconvolution)、贝 叶斯、傅立叶和非参数方法,讨论了预处理和实验设计问题,并参考了实现各种方 法的软件。通过理解核磁共振成像、认知神经心理学、神经解剖学和大脑图谱计算 方法,能够正确解释计算出大脑的活动图像。对这种复杂的大脑活动图像的解释已 经成为临床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重点,萨蒂认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有效的 进行神经数据建模,找寻神经系统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望帮助我们理解大脑 如何工作 ①。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主编的《认知神经科学》(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中第八章“情感和社会的大脑”阐述了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介入社会 科学研究,尤其是道德研究领域之后,为道德认知研究带来新的研究方向。集中在 道德判断的大量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判断的神经认知过程主要激活了 情绪相关的脑部区域,个体情绪反应,移情过程和社会认知主要影响了个体相应的 道德判断的形成 ②。丘奇兰德(Patricia Churchland)的著作《信任脑,来自神经科学 的道德认知》(Braintrust:What Neuroscience Tells Us about Morality)中持有强烈自 然主义和神经本质主义的思想,丘奇兰德作为一个神经哲学家,认为所有的道德活 动都有相应的神经回路,全书在神经生物学视域下讨论了道德与哺乳动物大脑进化 之间的关系,找出与道德相关的因素的生物学起源,认为基因,神经元和各类激素 的影响能够使个体的道德认知发生改变甚至展现出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 ③。 从传统哲学认识论角度,齐默尔曼(Aaron Zimmerman),凯伦·琼斯(Karen Jones) 和蒂蒙斯(Mark Timmons)主编的《劳特利奇道德认识论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oral Epistemology)从科学、规范性理论和应用三个视角系统的介绍了 道德认识论领域的研究,在科学视角探讨哲学自然主义者致力于寻找内在的道德现 象的过程,用科学哲学的方法对道德推理,道德直觉,个体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的 进化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自然主义的研究视角试图解释人类独特的道德能力如何产 ① SARDY G. Computing Brain Activity Maps from fMRI Time-Series Imag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② GAZZANIGA M, MANGUN G.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9:887-987. ③ CHURCHLAND P. Braintrust: What Neuroscience Tells Us about Moralit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