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混合产品的供应方式 存在两种提供方式:1,政府提供:2,市场提供 (二)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 采取政府补助与收费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节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及其纠正 一、外部性的本质及其特征 (一)外部性的木质 布坎南与斯塔布尔宾的定义 (二)特征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三、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一一效率损失 四、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 (一)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私人经济部门也有其自身克服外部效 应的机制。 1、主要办法 2、科斯定理 (二)评价 五、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常用办法 三、教学重点 1、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2、公共产品的分类 3、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 4、外部性的含义及其纠正方式 四、教学难点 1、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2、林达尔均衡 3、科斯定理 五、思考与实践 1、举例说明克斯定理 2、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11 (一)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混合产品的供应方式 存在两种提供方式:1,政府提供;2,市场提供 (二)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 采取政府补助与收费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节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及其纠正 一、外部性的本质及其特征 (一)外部性的本质 布坎南与斯塔布尔宾的定义 (二)特征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三、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 四、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 (一)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私人经济部门也有其自身克服外部效 应的机制。 1、主要办法 2、科斯定理 (二)评价 五、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常用办法 三、教学重点 1、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2、公共产品的分类 3、混合产品的提供方式 4、外部性的含义及其纠正方式 四、教学难点 1、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2、林达尔均衡 3、科斯定理 五、思考与实践 1、举例说明克斯定理 2、公共产品的含义与特征
3、外部性的分类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四章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府行为研究的较为流行的工具,开创了政治经济研究的新视 角。其内容很多。主要应该掌握: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的区别: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 前提:掌握公共选择行为在民主社会中的运行机制一一投票规则,及政党行为,投票 人行为,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结果的影响。了解官僚理论中的寻租行为。通过寻租行 为的现实经典案例教有学生寻租行为是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培养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及特点 一、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 (一)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易性质 1、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变 (1)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2)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3)经济学研究重点的变化得到了公共选择学派的承认和吸纳 2、公共选择理论的最大突破 (二)政治规则完善论 (三)经济人假定 公共选择理论也把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出发点 (四)对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的进一步分析 把经济人假定扩展到政治领域,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创举 1、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 (1)投票人行为与投票动机的解释一一唐斯的“理性无知”模型 (2)唐斯对唐斯模型的修正及麦克林的观点 (3)唐斯模型的发展 12
12 3、外部性的分类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四章 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府行为研究的较为流行的工具,开创了政治经济研究的新视 角。其内容很多。主要应该掌握: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的区别;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 前提;掌握公共选择行为在民主社会中的运行机制——投票规则,及政党行为,投票 人行为,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结果的影响。了解官僚理论中的寻租行为。通过寻租行 为的现实经典案例教育学生寻租行为是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培养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及特点 一、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 (一)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易性质 1、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变 (1)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2)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3)经济学研究重点的变化得到了公共选择学派的承认和吸纳 2、公共选择理论的最大突破 (二)政治规则完善论 (三)经济人假定 公共选择理论也把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出发点。 (四)对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的进一步分析 把经济人假定扩展到政治领域,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创举。 1、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 (1)投票人行为与投票动机的解释——唐斯的“理性无知”模型 (2)唐斯对唐斯模型的修正及麦克林的观点 (3)唐斯模型的发展
2、作为政治家的经济人 政治家类型 3、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 选民及其代表之间的利益约束关系复杂,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二、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 (一)公共选择 (二)私人选择 (三)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的区别 第二节投票机制 一、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一)全体一致规则(一致同意投票规则 1、全体一致规则 2、实行全体一致原则的理由 3、全体一致同意原则的特点 4、评价 (二)简单多数规则(过半数规则》 1、简单多数规则 2、几种情况 3、评价 (三)循环投票现象 循环周期现象的消除。要改变这种投票悖论,需要将多峰偏好改为单峰偏好 中间人投要定理 (四)互投赞同票 又称投票交易 1、互投赞成票的前提 2、存在的问题 二、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一一利益集团问题 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 2、利益集团形成的基础 3、利益集团获取力量的方式 4、特殊利益集团的做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13
13 2、作为政治家的经济人 政治家类型 3、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 选民及其代表之间的利益约束关系复杂,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二、公共选择和私人选择 (一)公共选择 (二)私人选择 (三)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的区别 第二节 投票机制 一、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一)全体一致规则(一致同意投票规则) 1、全体一致规则 2、实行全体一致原则的理由 3、全体一致同意原则的特点 4、评价 (二) 简单多数规则(过半数规则) 1、简单多数规则 2、几种情况 3、评价 (三)循环投票现象 循环周期现象的消除。要改变这种投票悖论,需要将多峰偏好改为单峰偏好。 中间人投票定理 (四)互投赞同票——又称投票交易 1、互投赞成票的前提 2、存在的问题 二、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利益集团问题 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 2、利益集团形成的基础 3、利益集团获取力量的方式 4、特殊利益集团的做法获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