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56003 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 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微积分等课程 二、课程简介 公共部门经济是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一门新颖 学科,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职 能范围,公共部门职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现代公共部门经济学在传统的主要分析政 府的公共收支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共选择,政府寻租,政府采购等内容,使公共 部门经济学分析研究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充实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内 容。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is to use the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analysing economic behavior of generalized public sector,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The modern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based on public expenditure,mainly analyzes public choice,government rent-seeking.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other contents,the scope of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analysis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further enrich the content of public econom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学习本门课程目的是 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些最为流行与先进的经济学原理、理论范畴。其次是帮助学生 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第三是认识和
1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56003 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 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微积分等课程 二、课程简介 公共部门经济是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一门新颖 学科,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职 能范围,公共部门职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现代公共部门经济学在传统的主要分析政 府的公共收支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公共选择,政府寻租,政府采购等内容,使公共 部门经济学分析研究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充实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内 容。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is to use the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 analysing economic behavior of generalized public sector,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s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The modern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based on public expenditure, mainly analyzes public choice, government rent-seeking,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other contents, the scope of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analysis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 further enrich the content of public econom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学习本门课程目的是 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些最为流行与先进的经济学原理、理论范畴。其次是帮助学生 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第三是认识和
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与边界。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 作,又能监督政府的职能,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作出贡献。 四、敦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首先要理解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学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精髓。然 后,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从而对本门课程有个概要的认识。需 要特别重视掌握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最后,通过对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梳 理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思想认同,塑造学生的理论自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公共经济学定义 (一)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和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的划分 政府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规律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其作用体现在三方面: 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政府的这些作用可以用来 弥补市场的不足与失灵。 (二)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政府经济学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及其附属物 1、政府 2、政府的具体外延 (二)主体的经济行为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 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也包括大量为公共服务的社 会团体,社区甚至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及任务 (一)研究范围 1、政府的财政收支 2、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 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与边界。既懂得如何做好政府经济工 作,又能监督政府的职能,为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作出贡献。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首先要理解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掌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精髓。然 后,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从而对本门课程有个概要的认识。需 要特别重视掌握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最后,通过对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梳 理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思想认同,塑造学生的理论自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公共经济学定义 (一)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和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的划分 政府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规律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其作用体现在三方面: 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政府的这些作用可以用来 弥补市场的不足与失灵。 (二)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政府经济学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及其附属物。 1、政府 2、政府的具体外延 (二)主体的经济行为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 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也包括大量为公共服务的社 会团体,社区甚至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及任务 (一)研究范围 1、政府的财政收支 2、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性和必要性 (二)研究任务 1、公共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出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一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正 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而不是直接确定具体的政策。 2、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 3、公共经济学也研究公共决策 (三)内容 四、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产生与发展 1、旧公共经济学 一一财政学 2、新公共经济学 (二)与其它学科的区别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领域, 方法,指导思想,所要说明的问题等等与旧公共经济学一一财政学相比都有实质性的 变化。 总之,相对于财政学来说,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内容:公共选择和公共经 济决策的内容: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Pareto Optimum)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福利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评估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它为我们考察政府 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 3、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桥 梁之一。 4、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两个连接点。 (2)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个量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 边际效应理论等也在公共经济学中广泛应用。 5、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框架 3
3 3、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性和必要性 (二)研究任务 1、公共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出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一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正 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而不是直接确定具体的政策。 2、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 3、公共经济学也研究公共决策 (三)内容 四、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产生与发展 1、旧公共经济学——财政学 2、新公共经济学 (二)与其它学科的区别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领域, 方法,指导思想,所要说明的问题等等与旧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相比都有实质性的 变化。 总之,相对于财政学来说,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内容:公共选择和公共经 济决策的内容;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Pareto Optimum)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福利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评估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它为我们考察政府 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 3、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桥 梁之一。 4、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两个连接点。 (2)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个量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 边际效应理论等也在公共经济学中广泛应用。 5、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框架
第三节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强调客观性,排斥价值判断。 2、规范分析,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它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关系: 4、公共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1、归纳法 2、演绎法 3、两种方法的关系 (三)博弈论 (四)成本一一收益分析 第四节研究公共经济学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公共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五、思考与实践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公共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 应把握以下内容: 其一,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 其二,在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的发展趋势下,要了解政府,私人企业,社区,社
4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强调客观性,排斥价值判断。 2、规范分析,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它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关系: 4、公共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1、归纳法 2、演绎法 3、两种方法的关系 (三)博弈论 (四)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节 研究公共经济学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公共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五、思考与实践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二章 公共经济主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公共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 应把握以下内容: 其一,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 其二,在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的发展趋势下,要了解政府,私人企业,社区,社
会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各自的作用和地位。 其三,政府在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应发挥的关键作用。 其四,通过公共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治理结构的改革的讲述,对学生树立辩 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经济主体的多中心趋势 一、传统社会中,政府是公共经济的唯一,天然的主体 其形成的原因: (一)公共经济活动,尤其是普适性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具有成本高、规 模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而且不易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因此私人没有能力 或者是没有激励来投身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某种公共产品。 (二)政府一般拥有巨大的“暴力潜能”和动员大量社会资源的能力,同时又具 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因此有条件、有能力来从事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非盈利性的公 共经济活动。 二、现代社会中,公共经济主体呈现多中心趋势 (一)除了政府外,私人企业,社区,社会第三部门和因际组织也被看作公共经 济活动的重要主体。 (二)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 1、公共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政府失败”现象。 2、人们对公共经济,公共产品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3、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为其它主体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4、全球化背景下,建立某种基于公正原则的超国家机制以联合各个国家参与国 际公共经济问题的治理已是必然趋势。 第二节公共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一、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一)古今政府的概念 1、古代的政府概念 2、近现代政府的概念 3、现代政府的概念 4、近现代西方普遍认为,政府是中间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是权力的执 行者。政府是社会控制的杠杆
5 会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各自的作用和地位。 其三,政府在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应发挥的关键作用。 其四,通过公共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治理结构的改革的讲述,对学生树立辩 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经济主体的多中心趋势 一、传统社会中,政府是公共经济的唯一,天然的主体 其形成的原因: (一)公共经济活动,尤其是普适性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具有成本高、规 模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而且不易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因此私人没有能力 或者是没有激励来投身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某种公共产品。 (二)政府一般拥有巨大的“暴力潜能”和动员大量社会资源的能力,同时又具 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因此有条件、有能力来从事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非盈利性的公 共经济活动。 二、现代社会中,公共经济主体呈现多中心趋势 (一)除了政府外,私人企业,社区,社会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也被看作公共经 济活动的重要主体。 (二)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 1、公共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政府失败”现象。 2、人们对公共经济,公共产品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3、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为其它主体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4、全球化背景下,建立某种基于公正原则的超国家机制以联合各个国家参与国 际公共经济问题的治理已是必然趋势。 第二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一、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一)古今政府的概念 1、古代的政府概念 2、近现代政府的概念 3、现代政府的概念 4、近现代西方普遍认为,政府是中间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是权力的执 行者。政府是社会控制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