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非营利组织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 学 分:2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向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介绍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基础理论、内部 治理和外部治理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目标是协助学生了解当前非营利组织兴起的 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进展,系统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从创办、战略规划 法人治理、外部公共关系处理和组织绩效评估、问责等。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 实践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掌握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协助学牛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时代背导,加有机会 能够承担这个时代给予青年人的社会使命:另一个是协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非营利 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包括非营利组织创办、战略规划、治理能力提升(如 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营销、项目管理等)、评估与问责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掌握非营利组织的概 3.了解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4.比较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和营利组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非营利组织管理 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 32 学 分:2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向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介绍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基础理论、内部 治理和外部治理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目标是协助学生了解当前非营利组织兴起的 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进展,系统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从创办、战略规划、 法人治理、外部公共关系处理和组织绩效评估、问责等。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 实践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掌握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协助学生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时代背景,如有机会, 能够承担这个时代给予青年人的社会使命;另一个是协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非营利 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包括非营利组织创办、战略规划、治理能力提升(如 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营销、项目管理等)、评估与问责等方面。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掌握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3.了解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4.比较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和营利组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1.主要内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 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正式组织。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点: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和公益 性、自治性、志愿性或非强制性。 (3)与非营利组织相斤概念的区分: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慈善组 织、志愿部门、免税组织等。 (4)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分为12类,包括文化和娱乐、教育和研究、 健康、社会服务、环境、发展和住房、法律、倡导和政治、慈善 中介和志愿精神推广、国际、宗教、商业协会、职业协会和工会、 其他组织。 3.问题与应用: (1)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2)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基本特点? (3)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有哪些区别? (4)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分类? (5)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功能? 第二节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 1.主要内容: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渊源及当代发展 (1)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渊源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 (3)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类型:登记、免于登记和未登记 (4)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阶段 3.问题与应用: (1)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宗教、慈善有何关联? (2)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如何? 第三节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 1.主要内容:NPO相关法律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NPO相关的行政法规及政策,特加是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管理各自的法律依据及政策变化 3.问题与应用:要求学生对三大类型的NPO有初步了解 2
2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1. 主要内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 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正式组织。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点: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和公益 性、自治性、志愿性或非强制性。 (3)与非营利组织相近概念的区分: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慈善组 织、志愿部门、免税组织等。 (4)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分为 12 类,包括文化和娱乐、教育和研究、 健康、社会服务、环境、发展和住房、法律、倡导和政治、慈善 中介和志愿精神推广、国际、宗教、商业协会、职业协会和工会、 其他组织。 3.问题与应用: (1)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2) 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基本特点? (3) 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有哪些区别? (4) 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分类? (5) 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功能? 第二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 1.主要内容: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渊源及当代发展 (1)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渊源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 (3)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类型:登记、免于登记和未登记 (4)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阶段 3. 问题与应用: (1)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宗教、慈善有何关联? (2) 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如何? 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 1.主要内容:NPO 相关法律发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NPO 相关的行政法规及政策,特加是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管理各自的法律依据及政策变化 3. 问题与应用:要求学生对三大类型的 NPO 有初步了解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广东非营利组织发展相关的法律政策有哪些? 实践: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联络一家非营利组织,初步了解这家组织 的基本情况,并准备深入研究NPO治理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在整个课程中辅之以学生团队合作,课 程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课外讨论小组要深入一家非营利组织,了解其管 理的经验、挑战和应对办法,并在理论上有进一步的思考。 如有机会,寻找有非营利组织管理经验的人到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 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分享和课外实践教学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制度环境: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论 1.主要内容:公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公民社会:强调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法团主义理论:法团主义是一个利益代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成 员单位被组织进数量有限的不同功能的类别,每个类别都是唯一的、强制 性的、非竞争性的和具有等级秩序的。每个类别的代表性组织都是由国家 发起的或许可的,并赋予其代表各自领域的垄断性地位。作为交换,这些 代表性组织接受国家对其领导人选择、需求表达和支持等方面一定程度的 控制。 3.问题与应用: (1)我田NP0发展的制度环境经历了哪些变迁? (2)以某NPO发展为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二节需求方理论 1.主要内容: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志愿失灵到新治理理论之公私合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 (2)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公共政策的低效率、政府机构的低效率、政 府的寻租、政府的自我膨胀等。 (3)志愿失灵的表现形式:慈善不足、慈善特殊主义、慈善家长作风和 3
3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广东非营利组织发展相关的法律政策有哪些? 实践: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联络一家非营利组织,初步了解这家组织 的基本情况,并准备深入研究 NPO 治理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在整个课程中辅之以学生团队合作,课 程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课外讨论小组要深入一家非营利组织,了解其管 理的经验、挑战和应对办法,并在理论上有进一步的思考。 如有机会,寻找有非营利组织管理经验的人到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 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分享和课外实践教学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制度环境: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1. 主要内容:公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公民社会:强调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法团主义理论:法团主义是一个利益代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成 员单位被组织进数量有限的不同功能的类别,每个类别都是唯一的、强制 性的、非竞争性的和具有等级秩序的。每个类别的代表性组织都是由国家 发起的或许可的,并赋予其代表各自领域的垄断性地位。作为交换,这些 代表性组织接受国家对其领导人选择、需求表达和支持等方面一定程度的 控制。 3. 问题与应用: (1)我国 NPO 发展的制度环境经历了哪些变迁? (2)以某 NPO 发展为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二节 需求方理论 1.主要内容: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志愿失灵到新治理理论之公私合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 (2)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公共政策的低效率、政府机构的低效率、政 府的寻租、政府的自我膨胀等。 (3)志愿失灵的表现形式:慈善不足、慈善特殊主义、慈善家长作风和
慈善业余性。 (4)民营化: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将责任转给私人部门。 (5)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正式 协议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3.问题与应用:协助学生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供给方理论 1.主要内容:非营利组织的激励机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人们从事非营利组织的动机:自利、利他主义动机、混合动机。 (2)社会起源论:非营利机制的发展反映了权力在社会各阶层、国家与社 会乃至国家之间的博弈 (3)慈善资本主义:慈善精神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慈善资本家和社会企业 家,慈善与市场的结合 (4)各界对慈善资本主义的争议 3.问题与应用:反思中国当前言人慈善的兴起 (三)思考与实践 上述这些理论在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上的适用性如 何?有哪些不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三章国外非营利组织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基本历程, 反思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挑战和应对之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不同国家NPO发展历程 1.主要内容:美国、英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P0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初步了解西方不同国家或地区NP0发展历程 3.问题与应用: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NP0发展路径的异同 第二节国外非营利组织制度概览 1.主要内容:NPO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相关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政府对P0的规制和监管主要由登记管理、税收优 惠、运营与禁止规则、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等构成 3.问题与应用: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NP0制度差异 (三)思考与实践 4
4 慈善业余性。 (4)民营化: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将责任转给私人部门。 (5)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正式 协议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3.问题与应用:协助学生了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供给方理论 1.主要内容:非营利组织的激励机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人们从事非营利组织的动机:自利、利他主义动机、混合动机。 (2)社会起源论:非营利机制的发展反映了权力在社会各阶层、国家与社 会乃至国家之间的博弈 (3)慈善资本主义:慈善精神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慈善资本家和社会企业 家,慈善与市场的结合 (4)各界对慈善资本主义的争议 3.问题与应用:反思中国当前富人慈善的兴起 (三)思考与实践 上述这些理论在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上的适用性如 何?有哪些不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三章 国外非营利组织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基本历程, 反思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挑战和应对之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不同国家 NPO 发展历程 1.主要内容:美国、英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 NPO 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初步了解西方不同国家或地区 NPO 发展历程 3. 问题与应用: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 NPO 发展路径的异同 第二节 国外非营利组织制度概览 1.主要内容:NPO 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相关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政府对 NPO 的规制和监管主要由登记管理、税收优 惠、运营与禁止规则、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等构成 3.问题与应用: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 NPO 制度差异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NPO发展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传统等有何关联? 实践:以学生小组所接触到的NPO为例,梳理本士NPO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本章的内容以自学为主,要求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 手段:学生课堂分享或读书笔记 第四章非营利组织的创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非营利组织创始人行为 2。寻找非营利组织创业机会 3.非营利组织创业行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谁是非营利组织创始人 1.主要内容:非营利组织创始人及其动机、资源及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非营利组织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 3.问题与应用:领导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还是其他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创业机会与创业行动 1,主要内容:创业机会的识别、将创意转化为创业机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发展需求、个人价值追求、时代变化及创业 机会的识别与制造:创业计划与登记注册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如何将一个促进美好社会的想法转变为一个创业实践行动? 实践:撰写一份NPO创业计划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案例教学手段:介绍、分享与讨论 第五章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战略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协助学生发展对NPO的使命的理解和追求 2.认识NPO战略管理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使命 1.主要内容:使命对NPO发展的重要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明确使命、宗旨、愿景对NPO发展的重要性 3.问题与应用:NP0使命是如何影响组织发展? 5
5 思考:NPO 发展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传统等有何关联? 实践:以学生小组所接触到的 NPO 为例,梳理本土 NPO 发展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本章的内容以自学为主,要求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 手段:学生课堂分享或读书笔记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的创立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非营利组织创始人行为 2. 寻找非营利组织创业机会 3. 非营利组织创业行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谁是非营利组织创始人 1.主要内容:非营利组织创始人及其动机、资源及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非营利组织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 3.问题与应用:领导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还是其他?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创业机会与创业行动 1.主要内容:创业机会的识别、将创意转化为创业机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发展需求、个人价值追求、时代变化及创业 机会的识别与制造;创业计划与登记注册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如何将一个促进美好社会的想法转变为一个创业实践行动? 实践:撰写一份 NPO 创业计划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案例教学;手段:介绍、分享与讨论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战略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协助学生发展对 NPO 的使命的理解和追求 2.认识 NPO 战略管理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使命 1. 主要内容:使命对 NPO 发展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明确使命、宗旨、愿景对 NPO 发展的重要性 3. 问题与应用:NPO 使命是如何影响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