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9303 课程名称:房地产经济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Real Estat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概论 二、课程简介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是随者房地产业的深入发展,适应 房地产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房地产经济学既是 整个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各类房地产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房地产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经济领域的内容,总体上属于经济科学,同时又由于房 地产的特点及其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又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整个经济科学 体系中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范畴。 房地产经济学科又可分为许多子学科,诸如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房地产价格评 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法、物业管理等。这些子学科都要以房地 产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房地产经济学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系列课程中,处于基础性课程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和解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提升学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点和方法解决中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经济问题的能力,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 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可以使本专业学生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经济有一个全面
1 《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9303 课程名称:房地产经济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Real Estat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概论 二、课程简介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是随着房地产业的深入发展,适应 房地产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房地产经济学既是 整个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各类房地产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房地产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经济领域的内容,总体上属于经济科学,同时又由于房 地产的特点及其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又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整个经济科学 体系中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范畴。 房地产经济学科又可分为许多子学科,诸如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房地产价格评 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法、物业管理等。这些子学科都要以房地 产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房地产经济学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系列课程中,处于基础性课程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和解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提升学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 点和方法解决中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经济问题的能力,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 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可以使本专业学生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经济有一个全面
系统的了解,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掌握房地 产经济运行规律和资源配置规律,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开发、分配、流通、消费诸过程, 有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理清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把 握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扩大视野,使学生把徽观经济 和宏观经济结合起来思考,加深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为 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好应有的准备。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房地产与房地产业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 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要求学生掌握房地产、房地产业等基本概念和正确的学习方 法。本章重点研究房地产业或房地产经济的内容、特点和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的地位、作用以及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本章的难点在于把握房 地产业的内涵、房产和地产之间的关系以及房地产业与建筑业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房地产 1.1房地产的概念 1.2、房地产的构成和类型 1.3房地产的经济特性 2房地产业 2.1房地产业的涵义 2.2房地产业的行业属性 2.3房地产业的行业特性 3中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与发展 3.1房地产业与经济体制改革 3.2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的过程
2 系统的了解,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掌握房地 产经济运行规律和资源配置规律,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开发、分配、流通、消费诸过程, 有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理清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把 握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扩大视野,使学生把微观经济 和宏观经济结合起来思考,加深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为 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好应有的准备。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房地产与房地产业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改革开 放 以 来 , 中 国依靠 房地产 业的发展 ,加速 推进工 业化和 城市化 ,走出 了一条 具有中 国 特 色 的 现 代化新 路。要求学生掌握房地产、房地产业等基本概念和正确的学习方 法。本章重点研究房地产业或房地产经济的内容、特点和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的地位、作用以及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本章的难点在于把握房 地产业的内涵、房产和地产之间的关系以及房地产业与建筑业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房地产 1.1 房地产的概念 1.2、房地产的构成和类型 1.3 房地产的经济特性 2 房地产业 2.1 房地产业的涵义 2.2 房地产业的行业属性 2.3 房地产业的行业特性 3 中国房地产业的复苏与发展 3.1 房地产业与经济体制改革 3.2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的过程
3.3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思考与实践 1、房地产的经济特性 2、房地产业的行业特性 3、为什么说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4、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 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 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 学生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章土地与土地使用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土地和房地产的关系,士地公有制是当代中国生产 关系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选择土地公有制,是正确而伟 大的。中国房地产业能取得显赫的成就,也直接受惠于土地公有制,站在“两个维 护”的高度诠释“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的总书记讲话。理解土地在房地产 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土地的特性进行分析,闸述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 性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土地与房地产 1.1土地的双重属性 1.2土地在房地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3城市土地的特性
3 3.3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思考与实践 1、房地产的经济特性 2、房地产业的行业特性 3、为什么说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4、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 应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 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 学生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章 土地与土地使用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土地和房地产的关系,土地公有制是当代中国生产 关系的重要 标志, 是社会 主义的基 本经济 制度。 中国选 择土地 公有制 ,是正 确而伟 大 的 。 中 国 房地产 业能取 得显赫的 成就, 也直接 受惠于 土地公 有制, 站在“ 两个维 护 ” 的 高 度 诠释“ 严守土 地公有制 性质不 改变” 的总书 记讲话 。理解土地在房地产 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土地的特性进行分析,阐述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 性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与房地产 1.1 土地的双重属性 1.2 土地在房地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城市土地的特性
2城市土地资源配置 2.1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2.2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 2.3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3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3.1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类别 3.2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3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三)思考与实践 1、土地的双重属性 2、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类别 3、土地在房地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城市土地的特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 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 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 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 生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章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房地产经济学的两方面基础理论,即地租理论和区 位理论。特别是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精髓。与其他章节相比较,本章 的理论性较强,是理解房地产经济学中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例如,地租是解释和 理解房地产价格评估的各种方法的关键。区位则与房地产投资决策等方面有着相当 密切的联系
4 2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 2.1 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2.2 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 2.3 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3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3.1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类别 3.2 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3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三)思考与实践 1、土地的双重属性 2、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类别 3、土地在房地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城市土地的特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 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 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 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 生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章 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房地产经济学的两方面基础理论,即地租理论和区 位理论。特 别 是 学 习 和 理解 马克思 主义地 租理论的 精髓。 与其他章节相比较,本章 的理论性较强,是理解房地产经济学中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例如,地租是解释和 理解房地产价格评估的各种方法的关键。区位则与房地产投资决策等方面有着相当 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城市地租 1.1地租和地租理论 1.2城市地租及其形态 1.3地租与城市房地产 2城市土地区位 2.1土地区位和区位理论 2.2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2.3城市土地利用的原则和功能分区 3土地区位与房地产业发展 3.1区位理论在房地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2土地区位和城市规划 3.3土地区位与房地产投资 (三)思考与实践 1、为什么说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地租和地租理论 3、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4、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 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 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 学生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章房地产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5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城市地租 1.1 地租和地租理论 1.2 城市地租及其形态 1.3 地租与城市房地产 2 城市土地区位 2.1 土地区位和区位理论 2.2 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2.3 城市土地利用的原则和功能分区 3 土地区位与房地产业发展 3.1 区位理论在房地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2 土地区位和城市规划 3.3 土地区位与房地产投资 (三)思考与实践 1、为什么说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地租和地租理论 3、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4、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 应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 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 学生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