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政府的进一步理解 1、与国家的关系 2、与政党的关系 3、与社会的关系 4、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政治调控,权力执行和社会管理的机关。包括立 法,行政,司法机构三部分。 (三)公共经济视角下的政府及特征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借鉴DIM(决策,信息,动力)方法观察。即,分析政府 的决策,信息,动力机制的特征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二、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 (一)市场失灵现象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来提供公共产品。 (二)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只回答了政府这种不同于市场的组织形式应 该做什么一一弥补市场失灵,却没有回答政府如何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 (三)以边际革命为标志的新古典经济学,探讨的两大主题: 1、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准则问题 2、边际效用等于边际价格时市场达到有效率 (四)1954年到现在,公共产品理论形成。它主张针对不同的公共产品,采取不 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多主体的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 (一)政府直接生产 1、中央政府 2、地方政府 (仁)政府间接生产 主要形式:1.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2.授予经营3.政府参股4.经济资助 第三节公共经济主体之二:私人企业 一、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一)学者观点 一理论上看 1、戈尔T的观点 2、德姆塞茨的观点 3、布鲁贝克尔的观点 4、史密斯的观点
6 (二)对政府的进一步理解 1、与国家的关系 2、与政党的关系 3、与社会的关系 4、政府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政治调控,权力执行和社会管理的机关。包括立 法,行政,司法机构三部分。 (三)公共经济视角下的政府及特征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借鉴 DIM(决策,信息,动力)方法观察。即,分析政府 的决策,信息,动力机制的特征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二、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 (一)市场失灵现象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来提供公共产品。 (二)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只回答了政府这种不同于市场的组织形式应 该做什么——弥补市场失灵,却没有回答政府如何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 (三)以边际革命为标志的新古典经济学,探讨的两大主题: 1、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准则问题 2、边际效用等于边际价格时市场达到有效率 (四)1954 年到现在,公共产品理论形成。它主张针对不同的公共产品,采取不 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多主体的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 (一) 政府直接生产 1、中央政府 2、地方政府 (二)政府间接生产 主要形式:1.政府与企业签订生产合同 2.授予经营 3.政府参股 4.经济资助 第三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二:私人企业 一、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一)学者观点——理论上看 1、戈尔丁的观点 2、德姆塞茨的观点 3、布鲁贝克尔的观点 4、史密斯的观点
(二)学者观点一一经验上看 科斯从经验角度论证了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 二、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所需条件 (一)应属于准公共产品 (仁)消费上必须具备排他性技术 (三)有一系列的制度条件来保障 一尤其是产权 二、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 (一)独立供给 (二)政府和私人的联合供给 (三)社区和私人的联合供给 第四节公共产品的主体之三:社区 一、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 (一)社区 (二)社区的特征 (三)社区与政府的区别 (四)社区与私人的区别 二、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 (一)产前契约 (二)组建私人管理公司 (三)自愿供给 第五节公共经济主体之四:第三部门 一、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 1、第三部门 2、第三部门的特征: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二、第三部门兴起原因 (一)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失灵 (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失灵 (三)自由主义的重新兴起和公众自决意识的觉醒 三、第三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 第六节公共经济主体之五:国际组织 “、国际公共产品
7 (二)学者观点——经验上看 科斯从经验角度论证了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 二、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所需条件 (一) 应属于准公共产品 (二) 消费上必须具备排他性技术 (三) 有一系列的制度条件来保障——尤其是产权 二、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 (一)独立供给 (二)政府和私人的联合供给 (三)社区和私人的联合供给 第四节 公共产品的主体之三:社区 一、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 (一)社区 (二)社区的特征 (三)社区与政府的区别 (四)社区与私人的区别 二、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 (一)产前契约 (二)组建私人管理公司 (三)自愿供给 第五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四:第三部门 一、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 1、第三部门 2、第三部门的特征: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二、第三部门兴起原因 (一)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失灵 (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失灵 (三)自由主义的重新兴起和公众自决意识的觉醒 三、第三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 第六节 公共经济主体之五:国际组织 一、国际公共产品
二、产生原因 三、国际公共产品的分类 第七节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的政府作用 一、要为其它主体提供制度激励,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 (一)公共产品产权的界定 (二)给予某些激励措施 二、规制某些负外部性问题 三、给予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某种支持 三、教学重点 1、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 2、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 3、其他公共活动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 四、敦学难点 1、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 2、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的政府作用 五、思考与实贱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公共产品, 混合产品的定义,与私人产品的区别。认识公共产品的特性,类别,需求及有效供给 条件和方式,公共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其纠正,以及为什么在公共产品的配置上市 场机制会发生失灵。通过布坎南自愿解、囚徒困境和搭便车现象等理论讲述和“为什 么公共产品不能由私人供给?”等课堂讨论来强调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理由 和必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 、公共产品的定义
8 二、产生原因 三、国际公共产品的分类 第七节 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的政府作用 一、要为其它主体提供制度激励,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 (一) 公共产品产权的界定 (二) 给予某些激励措施 二、规制某些负外部性问题 三、给予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某种支持 三、教学重点 1、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 2、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 3、其他公共活动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 四、教学难点 1、政府作为主要的公共经济主体的原因 2、公共经济主体多中心趋势中的政府作用 五、思考与实践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本章要求学 习进行习题解答、讨论以及案例分析。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公共产品, 混合产品的定义,与私人产品的区别。认识公共产品的特性,类别,需求及有效供给 条件和方式,公共产品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其纠正,以及为什么在公共产品的配置上市 场机制会发生失灵。通过布坎南自愿解、囚徒困境和搭便车现象等理论讲述和“为什 么公共产品不能由私人供给?”等课堂讨论来强调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理由 和必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一)经济学家的不同看法 1、布坎南的公共产品定义 2、奥尔森的公共产品定义 (二)公认的严格定义 (三)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定义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I、非排他性(No-excludability) 2、非竞争性(Non-rivalness)》 (二)公共产品的其他特征 1、规模效益大 2、初始投资特别大,以后所需的经营资本额却较小 3、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 4、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一)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划分 (二)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品 (三)社会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四、理解公共产品定义需注意的地方:政府在本质上应是一个公共产品的安排者 或提供者 第二节公共产品与搭便车 一、公共产品与搭便车(Free ride) 二、“囚徒困境”与提供公共产品 (一)博弈论概念 l、博弈论(Game theory) 2、博弈论的种类 它是用来解释私人在提供公共产品效率低下原因的有利工具。 (二)“囚徒困境”模型 (三)囚徒困境模型的扩展一一修路博弈模型 “公共的悲剧”:公共产品的问题一定要有人协调管理 (四)智猪博弈(boxed Pigs)模型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9 (一) 经济学家的不同看法 1、布坎南的公共产品定义 2、奥尔森的公共产品定义 (二)公认的严格定义 (三)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定义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一)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2、非竞争性(Non-rivalness) (二)公共产品的其他特征 1、规模效益大 2、初始投资特别大,以后所需的经营资本额却较小 3、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 4、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一)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划分 (二)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品 (三)社会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四、理解公共产品定义需注意的地方:政府在本质上应是一个公共产品的安排者 或提供者 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搭便车 一、公共产品与搭便车(Free ride) 二、“囚徒困境”与提供公共产品 (一)博弈论概念 1、博弈论(Game theory) 2、博弈论的种类 它是用来解释私人在提供公共产品效率低下原因的有利工具。 (二)“囚徒困境”模型 (三)囚徒困境模型的扩展——修路博弈模型 “公共的悲剧”:公共产品的问题一定要有人协调管理 (四)智猪博弈(boxed Pigs)模型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智猪博弈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三、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低效率 (一)私人提供公共产品会导致低效率的原因 (二)例子一一大桥 第三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 一、私人产品的需求一一水平相加 二、公共产品的需求一一垂直相加 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均衡分析 (一)庇古均衡分析 1、庇古的基本观点: 2、对庇古观点的评述 (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局部均衡分析 1、私人产品的局部均衡 2、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 3、有效定价原则 (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一般均衡分析 1、假定条件 2、分析 3、评价 (四)林达尔均衡 一实证分析 1、林达尔均衡模型 2、林达尔均衡含义 3、对林达尔均衡模型的评价 四、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方式 第四节混合产品 一、混合产品的供给效率 (一)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二)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三)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 二、混合产品的均衡 三、混合产品的提供 10
10 智猪博弈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三、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低效率 (一)私人提供公共产品会导致低效率的原因 (二)例子——大桥 第三节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 一、私人产品的需求——水平相加 二、公共产品的需求——垂直相加 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均衡分析 (一) 庇古均衡分析 1、庇古的基本观点; 2、对庇古观点的评述 (二)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局部均衡分析 1、私人产品的局部均衡 2、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 3、有效定价原则 (三)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一般均衡分析 1、假定条件 2、分析 3、评价 (四) 林达尔均衡——实证分析 1、林达尔均衡模型 2、林达尔均衡含义 3、对林达尔均衡模型的评价 四、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方式 第四节 混合产品 一、混合产品的供给效率 (一)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二)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三)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 二、混合产品的均衡 三、混合产品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