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 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 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 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从这点上 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 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 困境的求解性。其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 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 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 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一一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值得重视的成功 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 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平 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它一面注重个 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这里突出的 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 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其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 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它通过山西挖煤民 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 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诗意。全片以 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 “超现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第三重景观: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 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它所专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 体的相互共在而交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 性及其转化。其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 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这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 大地震》等。《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 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特别是再现巨灾爆发的 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摇撼和心灵震动。影 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上,这才是这部奇观电 影试图抵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 《千钧·一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
河北省唐山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 范式内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 面到奇崛层面的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 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从这点上 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 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 困境的求解性。其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 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如《破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 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 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值得重视的成功 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何窝囊而又好胜、 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平 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它一面注重个 体的日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这里突出的 是生活诗情在困境中的现实性呈现。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 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其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 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三峡好人》是这方面的佳作。它通过山西挖煤民 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 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诗意。全片以 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 “超现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第三重景观: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 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它所专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 体的相互共在而交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 性及其转化。其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 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这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 大地震》等。《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 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特别是再现巨灾爆发的 23 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摇撼和心灵震动。影 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上,这才是这部奇观电 影试图抵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 《千钧·一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
性相互揉捏在一起了,《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 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三层面都交融到一起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具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等特征,由于其注重对个体日常生 活流的细致描摹,收到了将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B.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以诗情镜头将日常生活困境加以淡化,并对处于困境中的 个体加以拯救,意在突出生活诗情对困境中个体的抚慰 C.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专注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透过社会群体 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D.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近五年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要对 其作简单区分很难,它反映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大陆电影从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描摹个体日 常生活困境及诗意抚慰、刻画社会生活奇观的三个层面。 B.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常常采用回退法来表现其个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破冰》 中描述的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 C.诗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体现在对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的一些普通人的个人日 常生活困境的诗情呈现。 D.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 戏剧性等特征,在《天下无贼》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破冰》的成功在于把叙述重心放在对功勋滑冰教练平常模样的刻画上,明 白地诠释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的道理。 B.《三峡好人》中的一些“超现实主义”镜头,呈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 素的交融,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C.《唐山大地震》通过再现大地震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达到了 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的电影美学极限 D.《千钧·一发》《锡林郭勒·汶川》在日常、诗情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这三 层面的两个或全部层面交叉渗透,这类电影可以灵活分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 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 顷,以其间选将厉十,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 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 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 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 强敌,非计也。宜赐元吴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 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
性相互揉捏在一起了,《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 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三层面都交融到一起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具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等特征,由于其注重对个体日常生 活流的细致描摹,收到了将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B.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以诗情镜头将日常生活困境加以淡化,并对处于困境中的 个体加以拯救,意在突出生活诗情对困境中个体的抚慰。 C.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专注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透过社会群体 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D.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近五年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要对 其作简单区分很难,它反映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大陆电影从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描摹个体日 常生活困境及诗意抚慰、刻画社会生活奇观的三个层面。 B.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常常采用回退法来表现其个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破冰》 中描述的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 C.诗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体现在对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的一些普通人的个人日 常生活困境的诗情呈现。 D.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 戏剧性等特征,在《天下无贼》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破冰》的成功在于把叙述重心放在对功勋滑冰教练平常模样的刻画上,明 白地诠释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的道理。 B.《三峡好人》中的一些“超现实主义”镜头,呈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 素的交融,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C.《唐山大地震》通过再现大地震爆发的 23 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达到了 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的电影美学极限。 D.《千钧·一发》《锡林郭勒·汶川》在日常、诗情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这三 层面的两个或全部层面交叉渗透,这类电影可以灵活分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 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 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 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 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 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 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 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 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 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 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 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 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 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 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 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 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祜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査,清点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趋:驱赶 B.审:谨慎 C.鄙:边境 D.弛:放松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3分) ①皆谓其论出姑息 ②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 ③方平 曰:“此必妄也。 ④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⑤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⑥方平极论其害, 请诘安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元吴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 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 B.对赵元吴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 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 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 解散士兵,停止其他战争,一直到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 来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 只能靠重兵来立国。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漕运以汴水为主,因 此汴水的畅通意义重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5分)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 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 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 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 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 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 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 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 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 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祜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趋:驱赶 B.审:谨慎 C. 鄙:边境 D.弛:放松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 )(3 分) ①皆谓其论出姑息 ②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 ③方平 曰:“此必妄也。” ④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⑤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⑥方平极论其害, 请诘安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赵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 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 B.对赵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 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 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 解散士兵,停止其他战争,一直到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 来。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 只能靠重兵来立国。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漕运以汴水为主,因 此汴水的畅通意义重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5 分)
(2)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凉州词 王翰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①许浑(?-约858)晚唐诗人。②王翰,生卒年不详,唐朝开元盛世时期 诗人。 8.清代学者马沅选编的《唐绝诗钞略》评《塞下曲》,说它“写得酸楚不可言” 结合全诗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5分) 9.王翰与许浑同样写战争的悲剧,请结合王翰与许浑所处的时代分析表达情感的 不同点。(6分)
(2) 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凉州词 王翰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①许浑(?-约 858)晚唐诗人。②王翰,生卒年不详,唐朝开元盛世时期 诗人。 8.清代学者马沅选编的《唐绝诗钞略》评《塞下曲》,说它“写得酸楚不可言”。 结合全诗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5 分) 9.王翰与许浑同样写战争的悲剧,请结合王翰与许浑所处的时代分析表达情感的 不同点。(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 也 ,去以六月息者 《逍遥游》 (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 峦 《蜀道难》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的防护矮墙,每隔一段距离都矗立着一座石雕:它们 有的是天使,有的是国王,还有主教,几乎个个身上都洋溢着虔诚带来的喜悦与 沉着。但是,在大教堂阴冷的北边较低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它没有王冠, 没有主教冠,也不带光环。它的表情冷峻、痛苦,充满忧伤。那群栖息在防护矮 墙的墙沿上整天晒太阳的蓝色肥鸽子断言,它肯定是个魔鬼。然而,钟楼上那只 老寒鸦—一它可是一位教会建筑学方面的权威,断定这座雕像是一个迷惘的灵 魂。于是,有关雕像身份的猜测就此了结。 秋日的一天,大教堂屋顶上飞来一只体态轻盈、叫声甜美的小鸟。它离开荒芜的 原野和日渐稀疏的矮树篱,只为寻一处冬季的栖息地。它停下疲惫的双脚,打算 在天使大翅膀的背阴处休息,或在国王礼袍的石刻褶痕上安歇。但是无论它停到 哪儿,都会被那群肥鸽子推开,或是被那群聒噪的麻雀从墙沿上赶走。它们唧唧 喳喳地相互议论道:“从来没有哪只受人尊敬的鸟会这么深情地歌唱。”于是, 这只漂泊流浪的小鸟不得不离开。 只有迷惘人雕像为它提供了庇护之地,因为肥鸽子们认为,在一个倾斜得如此厉 害的地方栖息是极不安全的,更何况这里还太过阴暗。这座雕像没有像其他“达 官贵人们”一样,双手交叉摆出虔诚的姿态,而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好像在反抗 什么。它双臂所构成的角落恰好可做小鸟温暖舒适的休息地。每天晚上,小鸟飞 回位于雕像胸膛处的小窝,心中充满了对雕像的信任,而雕像那双漆黑的眼睛也 似乎一直都在看护它酣眠。渐渐地,这只孤单的小鸟爱上了这位孤独的守护者。 白天,它会时不时立在教堂的滴水嘴或别的拱座上婉转啼鸣,唱出最甜美的歌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 也, , ,去以六月息者 也” 《逍遥游》 (2)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 峦。 , 。 《蜀道难》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的防护矮墙,每隔一段距离都矗立着一座石雕:它们 有的是天使,有的是国王,还有主教,几乎个个身上都洋溢着虔诚带来的喜悦与 沉着。但是,在大教堂阴冷的北边较低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它没有王冠, 没有主教冠,也不带光环。它的表情冷峻、痛苦,充满忧伤。那群栖息在防护矮 墙的墙沿上整天晒太阳的蓝色肥鸽子断言,它肯定是个魔鬼。然而,钟楼上那只 老寒鸦——它可是一位教会建筑学方面的权威,断定这座雕像是一个迷惘的灵 魂。于是,有关雕像身份的猜测就此了结。 秋日的一天,大教堂屋顶上飞来一只体态轻盈、叫声甜美的小鸟。它离开荒芜的 原野和日渐稀疏的矮树篱,只为寻一处冬季的栖息地。它停下疲惫的双脚,打算 在天使大翅膀的背阴处休息,或在国王礼袍的石刻褶痕上安歇。但是无论它停到 哪儿,都会被那群肥鸽子推开,或是被那群聒噪的麻雀从墙沿上赶走。它们唧唧 喳喳地相互议论道:“从来没有哪只受人尊敬的鸟会这么深情地歌唱。”于是, 这只漂泊流浪的小鸟不得不离开。 只有迷惘人雕像为它提供了庇护之地,因为肥鸽子们认为,在一个倾斜得如此厉 害的地方栖息是极不安全的,更何况这里还太过阴暗。这座雕像没有像其他“达 官贵人们”一样,双手交叉摆出虔诚的姿态,而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好像在反抗 什么。它双臂所构成的角落恰好可做小鸟温暖舒适的休息地。每天晚上,小鸟飞 回位于雕像胸膛处的小窝,心中充满了对雕像的信任,而雕像那双漆黑的眼睛也 似乎一直都在看护它酣眠。渐渐地,这只孤单的小鸟爱上了这位孤独的守护者。 白天,它会时不时立在教堂的滴水嘴或别的拱座上婉转啼鸣,唱出最甜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