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B 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1页,包括七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三道大题(10个小 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2.所有答案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 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作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a)无耻谰言(lan)坍塌(ti 感情炽烈(zh) B.肄业(yi)·引吭高歌(hang)狡黠(xia)不容置喙(hu) C.哺育(p)泾渭分明(jing)荫庇(bi) 百舸争流(g) D.谄媚(chan)为虎作伥(wei)殷红(yin)溘然长逝(ke)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于丹的《〈论语〉心得》以一种轻松自如的笔调娓娓道来,行文如流水,自然流 畅,故事性很强,引人入胜,其中不乏风趣幽默的调侃 B.北京奥运文化广场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 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的青睐。 C.易中天凭借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红遍大江南北,他巧舌如簧,将纷繁复杂的三国 故事解说得通俗易懂 D.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让 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贻笑大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滨河大道建成通车,将推动该市城市扩容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品位,加快沿河 两岸的开发建设,从而推进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B.北京奥运吉祥物选择五个“福娃”,既可与奥运会五环标志相呼应,又符合中国人 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情。 高三语文B卷第1页(共11页)
C.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针对一些贫困地区超能力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等问 题突出,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贫困地区铺张浪费之风 D.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 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何给小说准确定位呢?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小说的创作与阅读 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①美术与电影直接用色彩和图像将人物形象诉诸观众的眼睛 ②它塑造人物的手段是语言,与美术、电影不同 ③而读者在欣赏这些具体的形象时,也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展开丰富的想象 ④小说是语言艺术 ⑤因此,小说塑造形象必须具体,否则就无法激发读者了解完整的人物形象 小说虽然也是看的,但作家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语言文字仅仅是传递形象的工具, 是刺激读者大脑、经过读者想象再转换成形象的符号 A④②①⑥③⑤ B①⑥②④⑤③ C.④②①⑥⑤ D①③④⑥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被忽视的地学文化 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事件、勘察矿产、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 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学诞生100 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 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史上的反映。 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如黃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 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 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 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它折射了人类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 自身特点。 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 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这一点来看,地学文 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同一题材可以衍生出多种产品 在美国,以科幻为中心的科普旅游已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产业,其中不少是和地学 文化有关的。而在我国尽管地学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进行深度开发的却很少。在这方 面,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理念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他们努力保持公园荒野的原状,为 现代都市人提供精神上的需要.而我国常常在自然景观内加入太多的人为因素,使自然 变得不自然,魅力大减。 高三语文B卷第2页(共11页)
文化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 深度和广度。地学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在地球和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 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因此地学文化产品应该让科学家走近公众,知道公 众想要什么;让公众走近地球科学,了解地球科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也是国家与民众的需求,更是地学生存发展之本 张中伟研究员认为,地学文化向“大地质观”、“大众文化”方向进行战略延仲,是提高 13亿中国人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当今,随着公众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地学知识和信息需求的日益增 加,必须让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这两只翅膀同时强壮起来,地学文化才能展翅高飞,走 出被遗忘的角落 5.下列对“地学文化”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它反映了人类千百年来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B.地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它的主要内容是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 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 C.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 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史记载和人物形象等,具有 很强的可塑性。 D.所谓地学文化,也叫地球科学,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 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与地球关系在文化史上的反映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要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搞好地球科学的普及工作,地学文化就能展翅高飞, 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B.我国地学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目前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上,这对地学文化资 源是一种浪费。 C.庐山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一方面是因为山势“雄、奇、险、秀”,而且 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另一方面是因为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D.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事件、勘察矿产、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 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地学文化在中国被忽视,如果在大学开设地质学史方面的课程,培养从事 地球科学史的专业人才,有利于开发地学文化资源。 地学文化资源可以表现为人物形象,因此曾登临泰山的孔子、秦始皇、汉武帝等 等都是泰山重要的地学文化资源 C.在自然风景区内建立人文景观,按照人类的主观意愿改造地形地貌等做法,会提 升地学文化资源的价值。 D.地学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四川汶川地震,既可以开发成科教片,也可以成 为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的主题,还可以做成卡通动漫,在满足娱乐的同时, 给公众带来科学教育。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 高三语文B卷第3页(共11页)
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 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 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 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 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 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 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 舒曰:“吾即其人也。”襪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戍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 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 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 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 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为冀州 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 及山涛薨,以舒领司徒,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陈留周震累为 诸府所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 者以此称其达命。以年老,每称疾逊位。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 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峰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 (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年老,每称疾逊位 逊:辞让。 B.于是自课 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C.常振其匱乏 振:使--振作。 D.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孤:幼年丧父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魏舒“不修常人之节”和“很有才干”的一组是 A①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②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B①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 ②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 C①当为外氏成此宅相 ②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 D①为事必先行而后言 ②乃命之,而竞无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做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时,钟毓常与属下比赛射箭,一次恰逢人手不够,让魏舒 凑数。魏舒神态娴雅,箭不虚发,没有对手。钟毓慨叹说,自己没有做到人尽其才 B魏舒很有才干,对于琐碎的事务,不曾发表见解,而对那些众人不能决断的关系 到国家兴亡的大事,却有真知灼见,文帝因此非常器重他,称赞他是众人的领袖 C魏舒仪表堂堂,但大智若愚,并不为亲友器重。他不在意,不像常人那样沽名钓誉, 总是宽容他人。生性喜好骑马射箭,常常穿着皮衣,进入山林沼泽,捕渔打猎。 D.魏舒的亲友曾劝他通过不参加郡里的考核来获取高名,魏舒不屑于此。魏舒做尚 书郎时,朝廷想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充满自信地说:“我就是那最称职的人啊。” 高三语文B卷第4页(共1页)
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0分) 题号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7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4分) 译文 (2)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6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途中逄菅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呜处,回首斜阳暮。 【注】管停是作者好友(悴,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 (1)下阕中作者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作为结尾,有何妙处?(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个小题任选一个小题)(5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悲》) 高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