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侧卧位对呼吸生理的影响 开胸 ·膈肌抬高→FRC↓ 通气过度 —一腹内压 ·纵隔下移→下侧肺FRC↓ 01 重力作用-→下侧肺血流个 血流 膈肌麻痹 ·麻醉: 药物(肌松剂) 不足 肺不张 一腹内压 机械通气 Va/Q比值失调 血流 (下侧肺Vs/Q↓,剖胸肺V/Q↑) 软垫 图62-3侧卧,肌松控制呼吸,二侧肺通气
11 二.侧卧位对呼吸生理的影响 • 膈肌抬高→FRC↓ • 纵隔下移→下侧肺FRC↓ • 重力作用→下侧肺血流↑ • 麻醉: 药物(肌松剂) 机械通气 VA/Q比值失调 (下侧肺VA/Q↓,剖胸肺VA/Q↑)
三.单肺通气对呼吸的影响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一胸科手术病人在剖开胸腔后,经支气管导管 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 大(H 图321肺萎陷示意图
12 三.单肺通气对呼吸的影响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 —— 胸科手术病人在剖开胸腔后,经支气管导管 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
1.单肺通气对呼吸生理影响: 低氧血症 非通气肺(手术侧、上侧): 肺萎陷,无通气、 肺血流正常 Va/Q比值↓→肺内分流↑ 通气肺(下侧):通气量↓,肺血流量↑,VQ异常 ·影响肺内分流量因素: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PV) 萎陷肺组织情况 13
13 1.单肺通气对呼吸生理影响: 非通气肺(手术侧、上侧): 肺萎陷,无通气 肺血流正常 VA/Q比值↓→肺内分流↑ 通气肺(下侧):通气量↓,肺血流量↑,VA/Q异常 • 影响肺内分流量因素 :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萎陷肺组织情况 低氧血症
2.单肺通气安全性保证: ·支气管导管的改进 纤支镜的应用(定位、吸引) 对生理改变认识的深入 通气模式的多样性 左双腔支气管 导管插管 图纤支镜在左双腔管的右侧腔 (气管侧)进行检查时的视野 (正确位置) 14
14 2.单肺通气安全性保证: 图 纤支镜在左双腔管的右侧腔 (气管侧)进行检查时的视野 (正确位置) 左双腔支气管 导管插管 • 支气管导管的改进 • 纤支镜的应用(定位、吸引) • 对生理改变认识的深入 • 通气模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危险性高;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高 原因: ·慢性肺部疾病,肺功能异常 ·手术影响:肺泡有效通气面积减少 残留肺组织出血、水肿 ·术后疼痛:分泌物坠积 肺不张 15
15 第二节、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慢性肺部疾病,肺功能异常 •手术影响:肺泡有效通气面积减少 残留肺组织出血、水肿 •术后疼痛:分泌物坠积 肺不张 麻醉危险性高;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高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