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烧伤病人的麻醉
1 第二十四章 烧伤病人的麻醉
一、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 1、现场急救 ● 判断出血和循环 ·迅速终止烧伤过程 ■低血容量休克 ·温水(±15℃)冲洗2030mim 心动过速 2、初期观察和治疗 >低血压 。判断意识(Glasgow昏迷评分) ,未烧伤肢体Cap.充盈时间延长 ● 人工和控制呼吸 ■ 建立静脉通路 >吸入损伤 吸入CO的病人不能以观察 >选择未烧伤肢体的静脉 SpO2来判断病人缺氧程度 >静脉切开(隐静脉股静脉) 血气分析 ,骨髓内输注 ■输入加温的乳酸林格溶液 抽血备检(基础值C0Hb) 2
2 一、烧伤病人的早期救治 1、现场急救 ⚫ 迅速终止烧伤过程 ⚫ 温水(±15℃)冲洗20~30min 2、初期观察和治疗 ⚫ 判断意识(Glasgow昏迷评分) ⚫ 人工和控制呼吸 ➢ 吸入损伤 ➢ 吸入CO的病人不能以观察 SpO2来判断病人缺氧程度 ➢ 血气分析 ⚫ 判断出血和循环 ◼ 低血容量休克 ➢ 心动过速 ➢ 低血压 ➢ 未烧伤肢体Cap.充盈时间延长 ◼ 建立静脉通路 ➢ 选择未烧伤肢体的静脉 ➢ 静脉切开(隐静脉 股静脉) ➢ 骨髓内输注 ◼ 输入加温的乳酸林格溶液 ◼ 抽血备检(基础值 COHb)
烧伤面积评估 ●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中国九分法 ■轻度 成人 <9%的Ⅱ度烧伤 头颈 1X9% 中度 双上肢 2X9% >总面积10%~29% 躯干前后2×13% >或<10%的Ⅲ度烧伤 会阴部 1% ■重度 双下肢 5X9%+1% >总面积30%49% 小儿 或10%~19%的Ⅲ度烧伤 躯干和双上肢与成人相似 或总面积<30%但合并以下之 头颈9%+(12-年龄)% 全身情况较重休克 双下肢46%+(12-年龄) 复合伤 手掌法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五指并拢占1%体表面积 ■特重 总面积≥50% >或之20%的Ⅲ度烧伤
⚫ 烧伤面积评估 ◼ 中国九分法 ➢ 成人 头颈 1×9% 双上肢 2×9% 躯干前后 2×13% 会阴部 1% 双下肢 5 ×9%+1% ➢ 小儿 • 躯干和双上肢与成人相似 • 头颈 9%+(12-年龄)% • 双下肢 46%+(12-年龄) ◼ 手掌法 五指并拢占 1%体表面积 ⚫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 轻度 <9%的Ⅱ度烧伤 ◼ 中度 ➢ 总面积10%~29% ➢ 或<10%的Ⅲ度烧伤 ◼ 重度 ➢ 总面积30%~49% ➢ 或10%~19%的Ⅲ度烧伤 ➢ 或总面积<30%但合并以下之一 • 全身情况较重/休克 • 复合伤 •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 特重 ➢ 总面积≥50% ➢ 或≥20%的Ⅲ度烧伤
3、液体治疗及监测 ·液体复苏对象 ,成人烧伤面积>15% >儿童烧伤面积>10% ● 烧伤补液计算 成人首24h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1.5m+2000ml 儿童首24h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2m+Xml 小儿液体锥持星〔X)估算 体重〔g) mlh mld <10kg 4 100 11-20g 40m+2〔体重-10) 1000ml+50〔体重-10) >20g 40ml+1(体重-10) 1500m+20〔体重-20) 。补液方法 >首8h输1/2总量后2个8h各输1/4总量 >液体复苏效果: ·尿量成人>0.5vml/kg/h儿童>1m/kg/h 。 血压回升稳定
3、液体治疗及监测 ⚫ 液体复苏对象 ➢ 成人 烧伤面积>15% ➢ 儿童 烧伤面积>10% ⚫ 烧伤补液计算 ➢ 成人 首24h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 ×1.5ml+2000ml ➢ 儿童 首24h总量=烧伤面积(%)×体重(kg) ×2ml +X ml ⚫ 补液方法 ➢ 首8h输1/2总量 后2个8h各输1/4总量 ➢ 液体复苏效果: 尿量 成人>0.5vml/kg/h 儿童>1ml/kg/h 血压回升稳定
二、烧伤病人与麻醉有关的病理、生理和药理改变 。气道 氨化氩光气 氣化 高温烟雾 聚亚联酯 气道热烧伤 气道钦组织中张、气道结痴、李缩 细胞呼吸链 气道炎症、粘膜廉烂、气道激惹 SIRS 肺大呈漆出、支气管痉李、RDS 气道梗阻 年氧血症
二、烧伤病人与麻醉有关的病理、生理和药理改变 ⚫ 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