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基础性、福利性、引导学生思考学保教并重前教育的特点四、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识记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讲解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五、学前教育学概念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讲解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领悟、感知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本质区别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六、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感知、理解讲解做笔记人文主义儿童观: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遵循自然。(二)洛克(英国)1632-17041.著名的“白板说”: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2.绅士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三)卢梭(法国)1712-1778《爱弥儿》一一集中体现其自然主义教育观。贡献:“儿童的发现”一一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四)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17
17 基础性、 福利性、 保教并重 四、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五、学前教育学概念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 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 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3-6 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 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六、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 人文主义儿童观;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必 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遵循自然。 (二)洛克(英国)1632-1704 1.著名的“白板说”: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 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 2.绅士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 (三)卢梭(法国)1712-1778 《爱弥儿》——集中体现其自然主义教育观。 贡献:“儿童的发现”——儿童有自己独特的 生活,儿童期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提出教育 要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 人”。 (四)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 引导学生思考学 前教育的特点 讲解 讲解 学前教育与学前 教育学的本质区别 讲解 思考 理解、识记 领悟、感知 感知、理解 做笔记
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五)福禄贝尔(德国)1782-1852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学前教育任务一一促交流:谈一谈你对“恩物”的理解进幼儿内在本能发展;儿童教育的原则一一自重点讲解福禄贝我教育;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的作用;尔的“恩物”创制了一套活动玩具一一恩物;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六)杜威(美国)1859-19521.教育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理解、领会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将杜威与赫尔巴做笔记特的教育思想做对2.课程观: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让比儿童“从做中学”。3.儿童观:“儿童中心论”。(七)蒙台梭利(意大利)1870-1952感知、理解要求有准备的环境:自我教育原则:重视教师的指导,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播放视频一一蒙指导者;通过“工作”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台梭利教学法的应用(八)皮亚杰(1896-1980)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选择符合感知、理解思考幼儿认知特点的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社会性交做笔记往活动。举例说明(九)维果茨基(1896-1934)通过生活中的事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通过支架教学,例来说明皮亚杰认理解达到教学目标。知发展四个阶段的内容(十)陶行知(1891-1946)交流、讨论推行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一一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18
18 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的教育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 (五)福禄贝尔(德国)1782-1852 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学前教育任务——促 进幼儿内在本能发展;儿童教育的原则——自 我教育;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的作用; 创制了一套活动玩具——恩物;强调作业的重 要性。 (六)杜威(美国)1859-1952 1.教育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 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 2.课程观: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让 儿童 “从做中学”。 3.儿童观:“儿童中心论”。 (七)蒙台梭利(意大利)1870-1952 要求有准备的环境;自我教育原则;重视 教师的指导,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 指导者;通过“工作”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八)皮亚杰(1896-1980)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选择符合 幼儿认知特点的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社会性交 往活动。 (九)维果茨基(1896-1934) 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通过支架教学, 达到教学目标。 (十)陶行知( 1891-1946) 推行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 心——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重点讲解福禄贝 尔的“恩物” 将杜威与赫尔巴 特的教育思想做对 比 播放视频——蒙 台梭利教学法的应 用 举例说明 通过生活中的事 例来说明皮亚杰认 知发展四个阶段的 内容 交流:谈一谈你 对“恩物”的理解 理解、领会 做笔记 感知、理解 感知、理解 思考 做笔记 理解 交流、讨论
讲解强调学前教育要“解放儿童”,提出“六大解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陶行知提出(十一)陈鹤琴1892-19821.活教育”理论: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六大解放”理论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思考、理解做笔记2.全面发展教育观一一五指活动课程一一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儿童语文。讲解(十二)张雪门1891-1973将“五指活动”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课程是经中的每一活动进行理解、识记验,是人类的经验。”“生活就是教育,五六一一说明讨论:张雪门行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为课程对当今幼儿程。”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南陈北张”根据你个人学龄前成长经历分析在你学龄前发展阶段的核心因素作业与实践和学前教育的价值。教学反思19
19 强调学前教育要“解放儿童”,提出“六 大解放”。 (十一)陈鹤琴 1892-1982 1.活教育”理论: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 地结合。 2.全面发展教育观——五指活动课程——儿 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儿 童语文。 (十二)张雪门 1891-1973 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课程是经 验,是人类的经验。”“生活就是教育,五六 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 程。” 讲解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陶行知提出 “六大解放”理论 讲解 将“五指活动” 中的每一活动进行 一一说明 “南陈北张” 思考、理解 做笔记 理解、识记 讨论:张雪门行 为课程对当今幼儿 教育课程改革有什 么样的影响? 作业与实践 根据你个人学龄前成长经历分析在你学龄前发展阶段的核心因素 和学前教育的价值。 教学反思
序号课时课型62新授课课题儿童观及其演变1.掌握儿童观的概念;教学目标2.了解儿童观的演变;教学重点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的演变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学策略归纳教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感知法教学准备PPT、案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与内容一、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日常经验回顾,经验回顾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调动学生经验因等诸多问题。讲解讨论:儿童是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儿童既是教育的对象与起点,又是教育的指向与归宿。对儿“自然”与“使什么?什么是儿童观?童的认识与定位将直接决定着“教什么?”“如然”问题的辩论何教?”以及“教得是好是坏?”二、儿童观的演变(一)西方儿童观的演变讲解+视频感知感知、理解1.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孕育:传统的、旧的儿童观。2.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端:儿童的发现。3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奠基:“儿童中心”。4.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儿童的世纪。举例说明:理解、思考(二)中国儿童观的演变20
20 序号 6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儿童观及其演变 教学目标 1.掌握儿童观的概念; 2.了解儿童观的演变; 教学重点 儿童观的概念;儿童观的演变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学策略 归纳教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感知法 教学准备 PPT、案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 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 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 因等诸多问题。 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儿童既是教育 的对象与起点,又是教育的指向与归宿。对儿 童的认识与定位将直接决定着“教什么?”“如 何教?”以及“教得是好是坏?”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一)西方儿童观的演变 1.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孕育:传统的、旧的儿 童观。 2.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端:儿童的发现。 3.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奠基:“儿童中心”。 4.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儿童的世纪。 (二)中国儿童观的演变 日常经验回顾, 调动学生经验 讲解 “自然”与“使 然”问题的辩论 讲解+视频感知 举例说明: 经验回顾 讨论:儿童是 什么?什么是儿童 观? 感知、理解 理解、思考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如“子子”思考:儿童观的“传宗接代的工具”旧时代抛弃女婴演变与社会发展之的现象等“光耀门帽的工具”间的关系。“养子防老”“性别歧视”2.中国近现代的儿童观讲解鲁迅一一要拯救整个民族,先要拯救孩子。理解、识记陶行知一一六大解放陈鹤琴一一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决定儿童的人格和体格…讲解(三)现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做笔记·儿童是人感悟、理解·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支持儿童学习、促进儿童发展一一科学儿童观的核心。讲解(四)纵观儿童观的演变儿童生而有罪(西方宗教观)《爱弥儿》的三谈一谈你所理解的“自然教育”儿童是“小大人”(西方传统观)大命题:儿童价值观、儿童是“白板”(洛克)儿童是“花草树木”(裴斯泰洛奇)儿童发展观、儿童教育观儿童是“私有财产”(东方传统观)儿童期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卢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杜威)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皮亚杰)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现代儿童观)(五)比较中西方儿童观1.横向与纵向案例分析谈一谈你对该案21
21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 “传宗接代的工具” “光耀门楣的工具” “养子防老” “性别歧视” 2.中国近现代的儿童观 鲁迅——要拯救整个民族,先要拯救孩子。 陶行知——六大解放 陈鹤琴——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 期,它决定儿童的人格和体格„ (三)现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儿童是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支持儿童学习、促进儿童发展--科学儿 童观的核心。 (四)纵观儿童观的演变 儿童生而有罪(西方宗教观) 儿童是“小大人”(西方传统观) 儿童是“白板”( 洛克) 儿童是“花草树木”(裴斯泰洛奇) 儿童是“私有财产”(东方传统观) 儿童期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卢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杜威)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皮亚杰)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现代儿童观) (五)比较中西方儿童观 1.横向与纵向 如“子子” 旧时代抛弃女婴 的现象等 讲解 讲解 讲解 《爱弥儿》的三 大命题:儿童价值 观、 儿童发展观、儿童 教育观 案例分析 思考:儿童观的 演变与社会发展之 间的关系。 理解、识记 做笔记 感悟、理解 谈一谈你所理解 的“自然教育” 谈一谈你对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