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 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 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 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 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 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 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 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 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 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 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 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 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晩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 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 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 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 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 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 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 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 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 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 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 “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 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 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 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 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黑龙江省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 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 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 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 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 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 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 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 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 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 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 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 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 是近 6 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 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 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 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 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 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 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 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 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 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 “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 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 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 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 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 2014 年 01 月 0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 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 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 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 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 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 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 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 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拥有了文化话语权,无 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 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 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雍熙二年举进士第,解褐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评 事。代还,对便殿,因言:“蜀地富庶,安宁已久,益州长吏,望慎择其人。 上嘉之,改太子中允。未几,李顺果为乱,复召见,面赐绯鱼。寻为三门发运 司水陆转运使。连丁家难,起知建安军。先是,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民输赋非便, 综奏请降天长军为县,隶扬州,以六合县隶建安军,自是民力均济。时淮南转运 使王嗣宗兼发运事,规画多迂滞。综因上言请复置都大发运司,专干其职。至道 三年,迁太常丞,职事修举,多称荐之者。夏人扰西边,环庆大屯士马。诏徙综 为陕西转运副使。时梁鼎议禁解盐,官自货鬻。上乃命综置盐事。综条上利害 力言非便,卒罢其事。时灵州孤危,献言者或请弃之。综上言曰:“国家财力雄 富,士卒精锐,而未能剪除凶孽者,诚以赏罚未行,而所任非其材故也。今或轻 从群议,欲弃灵川,是中贼之奸计矣。且灵州民淳土沃,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 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 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 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 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 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 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 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 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拥有了文化话语权,无 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 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 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雍熙二年举进士第,解褐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评 事。代还,对便殿①,因言:“蜀地富庶,安宁已久,益州长吏,望慎择其人。” 上嘉之,改太子中允。未几,李顺果为乱,复召见,面赐绯鱼② 。寻为三门发运 司水陆转运使。连丁家难,起知建安军。先是,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民输赋非便, 综奏请降天长军为县,隶扬州,以六合县隶建安军,自是民力均济。时淮南转运 使王嗣宗兼发运事,规画多迂滞。综因上言请复置都大发运司,专干其职。至道 三年,迁太常丞,职事修举,多称荐之者。夏人扰西边,环庆大屯士马。诏徙综 为陕西转运副使。时梁鼎议禁解盐③,官自货鬻。上乃命综置盐事。综条上利害, 力言非便,卒罢其事。时灵州孤危,献言者或请弃之。综上言曰:“国家财力雄 富,士卒精锐,而未能剪除凶孽者,诚以赏罚未行,而所任非其材故也。今或轻 从群议,欲弃灵川,是中贼之奸计矣。且灵州民淳土沃,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
六年,迁起居舍人,再为河北转运使。时两河用兵,边事烦急,转漕之任,尤所 倚办。综继领其职,号为详练。至是眷瞩甚厚,警急之际,辄资其奏处。契丹请 和,乃遣近臣谕以擢用之意。景德三年,召拜户部员外郎。综言:“御史员数至 少,每奉朝请,劾制狱,多以他官承之,甚紊彝制。望诏两制以上各举材堪御史 者充,三院共置十员。若出使按狱,所经州郡,官吏能否,生民利病,刑狱枉滥 悉得察举。”四年,西幸,道出河阳境上。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 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归朝知审官院改 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 (选自《宋史·刘综传》,有删 改) 注:①便殿:古时皇帝休息宴饮的宫殿。②绯鱼:旧时朝官的服饰。③解盐:山 西解池出产的盐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A.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 治/ B.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C.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 治/ D.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 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解褐”说的是脱去粗布衣服,指初入仕为官 B.“代还”指朝廷出任外官者被调回朝廷任职。 C.“领”在汉代以后指地位较高的官员同时掌管、兼理较低的职务。 D.“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财政赋税、屯田水利等事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刘综见解深刻,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他预见到蜀地将会大乱,进谏皇上要慎重 用人;灵州处境孤危时,有人建议放弃灵州,他认为灵州是重要屏障,应该固守。 B.刘综执政为民,一心为百姓着想。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的百姓交纳赋税不方便, 他奏请皇上改变了这一现状;有人建议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食盐,他表示反对。 C.刘综能力突出,深受大家称赞。担任太常丞时,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多 人称赞举荐;担任河北转运使时,处理繁杂而紧急的事务,被称为周到熟习
六年,迁起居舍人,再为河北转运使。时两河用兵,边事烦急,转漕之任,尤所 倚办。综继领其职,号为详练。至是眷瞩甚厚,警急之际,辄资其奏处。契丹请 和,乃遣近臣谕以擢用之意。景德三年,召拜户部员外郎。综言:“御史员数至 少,每奉朝请,劾制狱,多以他官承之,甚紊彝制。望诏两制以上各举材堪御史 者充,三院共置十员。若出使按狱,所经州郡,官吏能否,生民利病,刑狱枉滥, 悉得察举。”四年,西幸,道出河阳境上。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 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归朝知审官院改 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 许。 (选自《宋史·刘综传》,有删 改) 注:①便殿:古时皇帝休息宴饮的宫殿。②绯鱼:旧时朝官的服饰。③解盐:山 西解池出产的盐。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 ) A.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 治/ B.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 C.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 治/ D.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 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解褐”说的是脱去粗布衣服,指初入仕为官。 B.“代还”指朝廷出任外官者被调回朝廷任职。 C.“领”在汉代以后指地位较高的官员同时掌管、兼理较低的职务。. D.“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财政赋税、屯田水利等事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刘综见解深刻,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他预见到蜀地将会大乱,进谏皇上要慎重 用人;灵州处境孤危时,有人建议放弃灵州,他认为灵州是重要屏障,应该固守。 B.刘综执政为民,一心为百姓着想。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的百姓交纳赋税不方便, 他奏请皇上改变了这一现状;有人建议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食盐,他表示反对。 C.刘综能力突出,深受大家称赞。担任太常丞时,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多 人称赞举荐;担任河北转运使时,处理繁杂而紧急的事务,被称为周到熟习
D.刘综忠于国家,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恢复设置都大发运司,专门掌管运输职 事;针对御史人员过少,遇事需借用其他部门官员的情况,他建议增加御史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乃命综置盐事。综条上利害,力言非便,卒罢其事。 (2)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赠黄鲁直① 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 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注:黄庭坚,字鲁直。 8.徐诗结尾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别情,但有所不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中 用 抒发人生短 暂的感慨。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来表现琵琶 女内心的怨愤,即使在演奏间歇仍能使读者感受至深。 (3)屈原在《离骚》中用 表达了只要 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三、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栗子·立子 许福元 这是一个傍晚。我这个五十五岁的汉子,要守株待兔般,等一个小王八蛋子 就在昨天的傍晚,路灯初上的时候,石园农贸市场东,一家一家网吧西边的辅路 上,我从一个小王八蛋子手中,买了半口袋栗子。 车就停在辅路上,我刚要开门,一个留着公鸡头的小伙子却站起身奔向我,还喊 了一声“大叔!” 我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发型怎么看都不像人的发型。两耳的上侧,剃得很光,唯独 从前额至头顶直达脑后,一丛黄发耸立着。脸型是夹板脸,头型是醋葫芦,发型 是公鸡头
D.刘综忠于国家,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恢复设置都大发运司,专门掌管运输职 事;针对御史人员过少,遇事需借用其他部门官员的情况,他建议增加御史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上乃命综置盐事。综条上利害,力言非便,卒罢其事。 (2)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赠黄鲁直 ① 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 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注:黄庭坚,字鲁直。 8.徐诗结尾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5 分) 9 两首诗都写到别情,但有所不同,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 中 用 , 抒发人生短 暂的感慨。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 ”来表现琵琶 女内心的怨愤,即使在演奏间歇仍能使读者感受至深。 (3)屈原在《离骚》中用 “ , ”表达了只要 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三、选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栗子·立子 许福元 这是一个傍晚。我这个五十五岁的汉子,要守株待兔般,等一个小王八蛋子。 就在昨天的傍晚,路灯初上的时候,石园农贸市场东,一家一家网吧西边的辅路 上,我从一个小王八蛋子手中,买了半口袋栗子。 车就停在辅路上,我刚要开门,一个留着公鸡头的小伙子却站起身奔向我,还喊 了一声“大叔!” 我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发型怎么看都不像人的发型。两耳的上侧,剃得很光,唯独 从前额至头顶直达脑后,一丛黄发耸立着。脸型是夹板脸,头型是醋葫芦,发型 是公鸡头
他看我留意他的发型,很潇洒地用左手从前往后捋了一下,然后问:“大叔,你 要栗子吗?”马路牙子上,戳立着一条鸡肠子口袋。半口袋栗子露了出来,油亮 油亮。“大叔,您看,一个是一个的。 “不是一个是一个,你这栗子是带犊的绵羊,还能大个下小个的吗?”我生长在 平原,连栗子树都没看见过,但还得装出内行的样子,“你这栗子,不是老品种 “大叔,您老好眼力。这是延庆海字口村西山坡的刺球板栗,口感好,还有观赏 价值。” “多少钱一斤?”我有点心动了 “一口价,七块。您刚才从市场一路浏览过来,一连访问了两份,糖炒栗子十二, 生栗子七块六,是吧?我复制得可对?”小伙子又补充一句,“您得包圆,打包 我不零卖。”他摆出一个卖不卖两可的姿势,两条瘦腿撇着,抬起眼睛望着头顶 上那盏高高的昏黄路灯,脖颈子梗梗着 我试着掂了掂,“三十来斤?” “大叔,您手就是秤。三十三斤,算您三十斤。不信我有弹簧秤,咱有一斤算 斤 我决定买了,但还得跟这只公鸡逗一逗:“小伙子,货到街头死。你也别一口价。 咱取个吉利,六块六一斤,你顺我也顺。三十乘六块六,一百九十八元,我也凑 整,二百。 小伙子似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按确定、保存、上传键了 您拿袋子了吗?”“要不这样,您连口袋捎走,不过您得交五十元押金,明天在 这会儿这地儿,您把空口袋拿来,我再退您五十块钱如何?您别觉得五十块钱多, 这口袋可是我爷爷的命根子,是古董。要是他在,一千块钱他也不会卖。 百五,付钱毕。他提起袋子要给送上车,我忽然产生了怀疑:“慢”我用一只 手从上往下插下去,从袋子底部抄起一把栗子,下面的栗子似乎更大更光更亮些 小伙子似乎看出我的担心,笑说:“您摸着砖头了吗?” 他匆匆离去,闪进了对过那家网吧。 兴冲冲回到家里,第一件事让我老伴赶紧烧柴锅、煮栗子,并喊我弟我姐我侄来 只半个时辰,锅里便散发出异味。半锅熟栗子,熏得我呲牙咧嘴 还是傍晚,还是这个老地方,路灯的影子像钉子一样,将我钉在这里。我等这个 小伙子,这个公鸡头,这个小王八蛋子 年轻人没来,一个老人倒是颤颤巍巍地来到我的面前。高个,背微驼,满脸刀刻 似的核桃纹,扇风耳,鼻子髙而直。拄一根花椒木拐杖,立定,双手作揖,开口 便说:“您,您,您就是从我孙子手里买坏栗子那位客官吧?” 老人叹口气:“您手上有我家的口袋,那口袋上有我祖上的堂号。”老人从腋下 抽出一条口袋,铺在地上。又对我说:“麻烦您了,您把您那条也打开,拼上, 这是一对。”两条口袋上下对齐,左右对正,墨迹清晰,笔迹可辨:“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诚信堂”。 诚信堂,早有耳闻,那可是老字号。主要经营干鲜果品。老人小心虔诚地折叠起 那两条口袋,郑重地塞到我手里二百五十块钱。拉住我的手说:“这孩子把您气 苦了。您跟他治气,忒不值了。养不教,爷之过。他爸他妈,扔下他时刚一周半 就到深圳打工去了。十七年了,见面不到十六次。家里二层楼盖得方正,可孩子 走斜道了。让您笑话,百年老店的字号,给毁喽!” 我坚持要送老人一段路,老人又回身立定,双手作揖:“您回吧。我还要去找立 子
他看我留意他的发型,很潇洒地用左手从前往后捋了一下,然后问:“大叔,你 要栗子吗?”马路牙子上,戳立着一条鸡肠子口袋。半口袋栗子露了出来,油亮 油亮。“大叔,您看,一个是一个的。” “不是一个是一个,你这栗子是带犊的绵羊,还能大个下小个的吗?”我生长在 平原,连栗子树都没看见过,但还得装出内行的样子,“你这栗子,不是老品种。” “大叔,您老好眼力。这是延庆海字口村西山坡的刺球板栗,口感好,还有观赏 价值。” “多少钱一斤?”我有点心动了。 “一口价,七块。您刚才从市场一路浏览过来,一连访问了两份,糖炒栗子十二, 生栗子七块六,是吧?我复制得可对?”小伙子又补充一句,“您得包圆,打包, 我不零卖。”他摆出一个卖不卖两可的姿势,两条瘦腿撇着,抬起眼睛望着头顶 上那盏高高的昏黄路灯,脖颈子梗梗着。 我试着掂了掂,“三十来斤?” “大叔,您手就是秤。三十三斤,算您三十斤。不信我有弹簧秤,咱有一斤算一 斤。” 我决定买了,但还得跟这只公鸡逗一逗:“小伙子,货到街头死。你也别一口价。 咱取个吉利,六块六一斤,你顺我也顺。三十乘六块六,一百九十八元,我也凑 整,二百。” 小伙子似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按确定、保存、上传键了。 您拿袋子了吗?”“要不这样,您连口袋捎走,不过您得交五十元押金,明天在 这会儿这地儿,您把空口袋拿来,我再退您五十块钱如何?您别觉得五十块钱多, 这口袋可是我爷爷的命根子,是古董。要是他在,一千块钱他也不会卖。” 二百五,付钱毕。他提起袋子要给送上车,我忽然产生了怀疑:“慢”我用一只 手从上往下插下去,从袋子底部抄起一把栗子,下面的栗子似乎更大更光更亮些。 小伙子似乎看出我的担心,笑说:“您摸着砖头了吗?” 他匆匆离去,闪进了对过那家网吧。 兴冲冲回到家里,第一件事让我老伴赶紧烧柴锅、煮栗子,并喊我弟我姐我侄来。 只半个时辰,锅里便散发出异味。半锅熟栗子,熏得我呲牙咧嘴。 还是傍晚,还是这个老地方,路灯的影子像钉子一样,将我钉在这里。我等这个 小伙子,这个公鸡头,这个小王八蛋子。 年轻人没来,一个老人倒是颤颤巍巍地来到我的面前。高个,背微驼,满脸刀刻 似的核桃纹,扇风耳,鼻子高而直。拄一根花椒木拐杖,立定,双手作揖,开口 便说:“您,您,您就是从我孙子手里买坏栗子那位客官吧?” 老人叹口气:“您手上有我家的口袋,那口袋上有我祖上的堂号。”老人从腋下 抽出一条口袋,铺在地上。又对我说:“麻烦您了,您把您那条也打开,拼上, 这是一对。”两条口袋上下对齐,左右对正,墨迹清晰,笔迹可辨:“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 诚信堂”。 诚信堂,早有耳闻,那可是老字号。主要经营干鲜果品。老人小心虔诚地折叠起 那两条口袋,郑重地塞到我手里二百五十块钱。拉住我的手说:“这孩子把您气 苦了。您跟他治气,忒不值了。养不教,爷之过。他爸他妈,扔下他时刚一周半, 就到深圳打工去了。十七年了,见面不到十六次。家里二层楼盖得方正,可孩子 走斜道了。让您笑话,百年老店的字号,给毁喽!” 我坚持要送老人一段路,老人又回身立定,双手作揖:“您回吧。我还要去找立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