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一中 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毎一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守望相 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难袭来,13亿人与灾区人民同 甘苦、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这次灾难将中国的平民慈善 推向高潮。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ˆ们的事。确实,慈 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5000万元,但也有乞讨 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105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 者,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 振耀曾说:“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 平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毎增加1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 说,它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产只有100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1%,他就是 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 那个穷人更有爱心呢? 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 会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
黑龙江牡丹江一中 2010—2011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 语 文 试 题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守望相 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难袭来,13 亿人与灾区人民同 甘苦、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这次灾难将中国的平民慈善 推向高潮。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们的事。确实,慈 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 5000 万元,但也有乞讨 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 105 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 者,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 振耀曾说:“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 平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每增加 1 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 说,它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产只有 100 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 1%,他就是 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 那个穷人更有爱心呢? 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 会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
的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 影响,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 钱,有力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显然,从个体来讲,平 民捐助的钱并不多,但是,平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 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也看 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 支配能力越来越高。广大者百姓参与慈善救助活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岀人们理性的财富 观念。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种耻辱。ˆ西方人乐善好施源于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 明的价值观。在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追求应重于物质追求。 不散不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所谓行善积德”,对个人而言,这也算是一种价值体 现和精神满足了。 (选自《济南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是“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的依据的一项是() A.“平民慈善”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一种 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 B.“平民慈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即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 互助、共同进步的高尚思想品质。 C.“平民慈善”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 D.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配能力越来越高。 2.下列各选项是对文中“穷人”与“富人”慈善作的比较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穷人的慈善与富人的慈善其边际效用不一样。 B.富人的慈善比穷人的慈善意义更重大,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C.穷人的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体现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D.不能因为富人的捐助比穷人的多,就说明他们的慈善意义重大,更能体现出爱的价 值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慈善是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 B.不开发平民慈善,中国的慈善只能走向消极,并将成为一句空话 C.中国平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慈善活动,这反映出中国人越来越理性的财富观念
的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 影响,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 钱,有力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显然,从个体来讲,平 民捐助的钱并不多,但是,平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 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也看 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 支配能力越来越高。广大老百姓参与慈善救助活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 观念。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乐善好施源于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 明的价值观。在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追求应重于物质追求。 不散不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所谓“行善积德”,对个人而言,这也算是一种价值体 现和精神满足了。 (选自《济南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是“‘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平民慈善”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一种 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 B.“平民慈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即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 互助、共同进步的高尚思想品质。 C.“平民慈善”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 D.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配能力越来越高。 2.下列各选项是对文中“穷人”与“富人”慈善作的比较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穷人的慈善与富人的慈善其边际效用不一样。 B.富人的慈善比穷人的慈善意义更重大,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C.穷人的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体现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D.不能因为富人的捐助比穷人的多,就说明他们的慈善意义重大,更能体现出爱的价 值。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慈善是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道德事业,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 B.不开发平民慈善,中国的慈善只能走向消极,并将成为一句空话。 C.中国平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慈善活动,这反映出中国人越来越理性的财富观念
D.卡耐基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的乐善好施体现出其理性的财富观 和基督文明的价值观。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 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土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 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 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干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 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 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 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 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 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 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 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 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剌杀侠累,左右 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
D.卡耐基认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的乐善好施体现出其理性的财富观 和基督文明的价值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 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 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 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 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 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 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 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 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 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 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 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 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 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
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3分)(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 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 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 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 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译文 (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 练,长是人干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 心上,无计相回避 8、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6分)答 9、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②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④既见复关 (《诗经.氓》) ⑤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乙选考题(25分)
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 5.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3 分)( )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 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 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 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 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译文: (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 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 心上,无计相回避。 8、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6 分)答: 9、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④既见复关, 。(《诗经﹒氓》) ⑤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乙 选考题(25 分)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 对应的题号后划上对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古典之殇 王开岭 温习一下这些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ν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 样的江河岳脉,它们今天在哪里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 月,万户捣衣声ˇ的皎月安在?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 我们的视野里被生生扯去?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ˆ-抚摸这些 《诗经》句子的时候,我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 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永远同我们告别了!阅读竟成了 永诀和追悼!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 画般的意境外,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ˆ黄鹤一去不复返ˆ的绝唱意味难 道我们在对之阐释时,就只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义上(比如“蒹葭ˆ、“雎鸠”,难道除了 种植物”、“一种水鸟”,就再也延伸不出别的含义)?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意义和阶级分析, 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隐隐动容除了分享审美愉悦,难道就品咂不出“挥别'的忧 愤和悲怆 我更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里去了?甚至还可 以让孩子去想,假如诗人活在当下,他又会作何吟?这等反差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 风暴吗我不知道老师们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橫北郭,白水绕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 对应的题号后划上对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典之殇 王开岭 温习一下这些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 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 样的江河岳脉,它们今天在哪里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 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安在?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 我们的视野里被生生扯去?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抚摸这些 《诗经》句子的时候,我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 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永远同我们告别了!阅读竟成了 永诀和追悼!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 画般的意境外,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难 道我们在对之阐释时,就只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义上(比如“蒹葭”、“雎鸠”,难道除了“一 种植物”、“一种水鸟”,就再也延伸不出别的含义)?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意义和阶级分析, 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隐隐动容?除了分享审美愉悦,难道就品咂不出“挥别”的忧 愤和悲怆? 我更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里去了?甚至还可 以让孩子去想,假如诗人活在当下,他又会作何吟?这等反差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 风暴吗?我不知道老师们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