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安达高中 2010年第七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朱泥壶的泥料属于红泥,是红泥中的精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红泥都属于朱泥范畴的, 朱泥只是红泥中很小的-部分而已。朱泥的含铁量较其他紫砂泥高,产在嫰泥矿层的底部。 《阳羡茗壶系》载:“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能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石骨的 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地坚硬,一如顽石,开采时非得用硬器掘之不可。 朱泥壶因为其含氧化铁的成分高,所以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饱和,红艳欲滴,而 且烧成后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状的红色光泽,感觉质地细腻,有金属之声,清脆悦耳,为其他 紫砂所不及。而佳品朱泥表面颜色不仅仅是单一的红色,天然的佳品朱泥烧成后会发出迷人 的七彩光晕,其光泽韵味相当丰富。 红泥的矿藏量,远不及紫泥,甚至少于本山绿泥。因此,朱泥作为红泥中的精品,其矿 藏量就少之又少了。纯正的朱泥历来就非常名贵,是用斤两计价出售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 因就是纯正朱泥矿源有限,并且采掘难度大。而佳品朱泥之所以这么稀有,是因为其形成环 境因素影响极大。被《阳羨茗壶系》称为“石黄泥”的朱泥,自古以来为世所公认,是产于 宜兴的赵庄山。近年传闻宜兴黄龙山富产朱泥,所以有了“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之说。因
黑龙江安达高中 2010 年第七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朱泥壶的泥料属于红泥,是红泥中的精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红泥都属于朱泥范畴的, 朱泥只是红泥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朱泥的含铁量较其他紫砂泥高,产在嫩泥矿层的底部。 《阳羡茗壶系》载:“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能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石骨的 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地坚硬,一如顽石,开采时非得用硬器掘之不可。 朱泥壶因为其含氧化铁的成分高,所以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饱和,红艳欲滴,而 且烧成后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状的红色光泽,感觉质地细腻,有金属之声,清脆悦耳,为其他 紫砂所不及。而佳品朱泥表面颜色不仅仅是单一的红色,天然的佳品朱泥烧成后会发出迷人 的七彩光晕,其光泽韵味相当丰富。 红泥的矿藏量,远不及紫泥,甚至少于本山绿泥。因此,朱泥作为红泥中的精品,其矿 藏量就少之又少了。纯正的朱泥历来就非常名贵,是用斤两计价出售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 因就是纯正朱泥矿源有限,并且采掘难度大。而佳品朱泥之所以这么稀有,是因为其形成环 境因素影响极大。被《阳羡茗壶系》称为“石黄泥”的朱泥,自古以来为世所公认,是产于 宜兴的赵庄山。近年传闻宜兴黄龙山富产朱泥,所以有了“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之说。因
为佳品朱泥是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的。专家们根据明清朱泥壸的特点得岀结论,佳品朱泥 烧成后收缩比应为18%以上,否则将直接导致朱泥密度低,结晶效果不理想,烧成后无铿 锵声;佳品朱泥应含有石英成分,经1100℃~1130°的中温烧制后,其亮度色泽是判定朱 泥好坏的参考。另外,佳品朱泥还有其得天独厚的“带油性″。而盛传朱泥藴藏量丰富的黄 龙山,其大部分红泥的收缩比仅为10%左右,因此黄龙山的矿源不能称为朱泥,只能算红 泥,用此为原料烧制的“朱泥壸”已不是历史上所指的朱泥壶了 再者,朱泥中加入氧化锰,烧成后呈紫色,便有非常不同的感觉,紫色朱泥壶的精巧细 腻,远非其他紫砂壶所能及。朱泥壶的红色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东方的象征。正是由于这个原 因,清初,朱泥壶作为中国紫砂壶惟一出口的紫砂,出口到欧洲几国。一位外国朋友乐宾纳 在《宜兴陶艺西渐》一文中提及17世纪中叶宜兴紫砂壶的外销时有记载:在1680年曾有1 600多件朱泥壶运往阿姆斯特丹。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曾记载,1679年由漳州运抵印尼亚加 达“七箱朱泥茶壶″。这些朱泥壶的真貌可由从1752年在南中国海沉没的荷兰商船“热德马 森号”打捞出来的朱泥壶了解。 由于朱泥资源的枯竭,加上朱泥成壶技艺上的相当难度,朱泥壶的生产眼下很难一见。 倒是先人的件件遗物,既天生丽质又巧夺天工,各具神韵,让我们有幸欣赏这一古老艺术作 品的瑰丽多姿。 1.本文中说佳品朱泥是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的,以下对其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佳品朱泥表面颜色不仅仅是单一的红色,天然的佳品朱泥烧成后会发出迷人的七彩光 晕,其光泽韵味相当丰富。 B.佳品朱泥形成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再加上采掘难度大,所以其矿源有限,十分稀有 名贵,历来是用斤两计价出售的 C.佳品朱泥烧成后收缩比应为18%以上,否则将直接导致朱泥密度低,结晶效果不理 想,烧成后无铿锵声。 D.佳品朱泥应含有石英成分,经1100℃~1130℃的中温烧制后,亮度色泽较好。另外, 佳品朱泥还有得天独厚的“带油性”。 2.下列对朱泥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泥壶的泥料属于红泥,只占红泥中的一小部分,是红泥中的精品,所以并不是所 有的红泥都能做成朱泥壶
为佳品朱泥是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的。专家们根据明清朱泥壶的特点得出结论,佳品朱泥 烧成后收缩比应为 18%以上,否则将直接导致朱泥密度低,结晶效果不理想,烧成后无铿 锵声;佳品朱泥应含有石英成分,经 1100℃~1130℃的中温烧制后,其亮度色泽是判定朱 泥好坏的参考。另外,佳品朱泥还有其得天独厚的“带油性”。而盛传朱泥蕴藏量丰富的黄 龙山,其大部分红泥的收缩比仅为 10%左右,因此黄龙山的矿源不能称为朱泥,只能算红 泥,用此为原料烧制的“朱泥壶”已不是历史上所指的朱泥壶了。 再者,朱泥中加入氧化锰,烧成后呈紫色,便有非常不同的感觉,紫色朱泥壶的精巧细 腻,远非其他紫砂壶所能及。朱泥壶的红色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东方的象征。正是由于这个原 因,清初,朱泥壶作为中国紫砂壶惟一出口的紫砂,出口到欧洲几国。一位外国朋友乐宾纳 在《宜兴陶艺西渐》一文中提及 17 世纪中叶宜兴紫砂壶的外销时有记载:在 1680 年曾有 1 600 多件朱泥壶运往阿姆斯特丹。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曾记载,1679 年由漳州运抵印尼亚加 达“七箱朱泥茶壶”。这些朱泥壶的真貌可由从 1752 年在南中国海沉没的荷兰商船“热德马 森号”打捞出来的朱泥壶了解。 由于朱泥资源的枯竭,加上朱泥成壶技艺上的相当难度,朱泥壶的生产眼下很难一见。 倒是先人的件件遗物,既天生丽质又巧夺天工,各具神韵,让我们有幸欣赏这一古老艺术作 品的瑰丽多姿。 1.本文中说佳品朱泥是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的,以下对其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佳品朱泥表面颜色不仅仅是单一的红色,天然的佳品朱泥烧成后会发出迷人的七彩光 晕,其光泽韵味相当丰富。 B.佳品朱泥形成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再加上采掘难度大,所以其矿源有限,十分稀有 名贵,历来是用斤两计价出售的。 C.佳品朱泥烧成后收缩比应为 18%以上,否则将直接导致朱泥密度低,结晶效果不理 想,烧成后无铿锵声。 D.佳品朱泥应含有石英成分,经 1100℃~1130℃的中温烧制后,亮度色泽较好。另外, 佳品朱泥还有得天独厚的“带油性”。 2.下列对朱泥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泥壶的泥料属于红泥,只占红泥中的一小部分,是红泥中的精品,所以并不是所 有的红泥都能做成朱泥壶
B.朱泥壶含氧化铁成分较多,所以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饱和,而且烧成后表面有柔 和半透明状的红色光泽,有金属之声。 C.朱泥壶的红色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东方的象征,因此,朱泥壶作为中国紫砂壶惟一出 的紫砂,出口到了欧洲几国。 D.先人留下的朱泥壶,既天生丽质又巧夺天工,各具神韵,让我们有幸欣赏这一古老 艺术作品的瑰丽多姿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泥含铁量较其他紫砂泥高,产在嫩泥矿层的底部。据《阳羡茗壶系》载,赵庄山 与黄龙山均有出产。 B.红泥的矿藏量,远不及紫泥,甚至少于本山绿泥。因此,朱泥作为红泥中的精品, 其矿藏量就少之又少了。 C.《宜兴陶艺西渐》曾提及17世纪中叶宜兴紫砂壶的外销情况:在1680年有1600多 件朱泥壶运往阿姆斯特丹,1679年有“七箱朱泥茶壶”由漳州运抵印尼亚加达。 D.由于朱泥资源的枯竭,加上朱泥成壶技艺上有相当难度,现在烧制的“朱泥壶”已不 是历史上所指的朱泥壶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 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 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 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 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 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龙锡,无益 于边计,徒隳土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 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竟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 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 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
B.朱泥壶含氧化铁成分较多,所以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色彩饱和,而且烧成后表面有柔 和半透明状的红色光泽,有金属之声。 C.朱泥壶的红色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东方的象征,因此,朱泥壶作为中国紫砂壶惟一出 口的紫砂,出口到了欧洲几国。 D.先人留下的朱泥壶,既天生丽质又巧夺天工,各具神韵,让我们有幸欣赏这一古老 艺术作品的瑰丽多姿。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泥含铁量较其他紫砂泥高,产在嫩泥矿层的底部。据《阳羡茗壶系》载,赵庄山 与黄龙山均有出产。 B.红泥的矿藏量,远不及紫泥,甚至少于本山绿泥。因此,朱泥作为红泥中的精品, 其矿藏量就少之又少了。 C.《宜兴陶艺西渐》曾提及 17 世纪中叶宜兴紫砂壶的外销情况:在 1680 年有 1600 多 件朱泥壶运往阿姆斯特丹,1679 年有“七箱朱泥茶壶”由漳州运抵印尼亚加达。 D.由于朱泥资源的枯竭,加上朱泥成壶技艺上有相当难度,现在烧制的“朱泥壶”已不 是历史上所指的朱泥壶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 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 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 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 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 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 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 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 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竞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 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 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
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3,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 ③,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繚从事,贻后 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竞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 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 广信,芝龙粒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 【注】①关:指山海关。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③夺 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④丁艰:古 代称遭遇父母之丧为丁艰,也称丁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金兵大入,薄京师 薄:迫近 B.体仁衔之 衔:怀恨。 C.道周不与焉 与:参与 D.道周引祖制抑之 抑:约束。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①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②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③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④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⑤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⑥有隙,自请出驻广信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黄道周最终死于郑芝龙的 衔恨报复 B.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 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 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 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 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 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5 分)
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 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 ④,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縗从事,贻后 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竞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 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 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 【注】①关:指山海关。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③夺 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 ④丁艰:古 代称遭遇父母之丧为丁艰,也称丁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金兵大入,薄.京师 薄:迫近。 B.体仁衔.之 衔:怀恨。 C.道周不与.焉 与:参与。 D.道周引祖制抑.之 抑:约束。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 ) ①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②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③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④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⑤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 ⑥有隙,自请出驻广信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黄道周最终死于郑芝龙的 衔恨报复。 B.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 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 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 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 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 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5 分)
(2)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土气,而伤大体。(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③,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 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 曰龙泉,一曰太阿 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 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雪地上盛开的鲜花 李培俊 于山没想到他和徒弟金娃会在这里见面。前天于山的唢呐班子接到预约说是为老人做 八十大寿他们没有说同时还请了另一家唢呐班子如果说了,于山说什么也不会接这趟生意。 他的唢呐班子按照主家的要求按时赶到湖桥镇却和徒弟金娃碰了面他这才知道,主家
(2)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8—9 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 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 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 分) 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 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雪地上盛开的鲜花 李培俊 于山没想到,他和徒弟金娃会在这里见面。前天,于山的唢呐班子接到预约,说是为老人做 八十大寿。他们没有说同时还请了另一家唢呐班子,如果说了,于山说什么也不会接这趟生意。 他的唢呐班子按照主家的要求,按时赶到湖桥镇,却和徒弟金娃碰了面,他这才知道,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