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静力学引论 §1-1静力学公理 §1-2约束和约束反力 §1-3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4力矩及其计算 §1-5力偶及其性质
第一章 静力学引论 §1-1 静力学公理 §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4 力矩及其计算 §1-5 力偶及其性质
理论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引论 §1-1静力学公理 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最简单的简化方法)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 点也在该点,大小和方向为两力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公理2二力平衡公理*(最简单的平衡条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 刚体的作用。 推论1:力的可传性 推论2:三力平衡,三力作用线必共面,且汇交于一点
理论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引论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 刚体的作用。 推论1: 力的可传性 推论2: 三力平衡,三力作用线必共面,且汇交于一点。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最简单的简化方法)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 点也在该点,大小和方向为两力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最简单的平衡条件)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论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引论 公理4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两物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公理5刚化原理 如果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发生了变形并处于平衡,如将此 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不变。 注:(1)加*号者只适用于刚体 (2)刚体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理论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引论 公理5 刚化原理 如果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发生了变形并处于平衡,如将此 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不变。 注:(1) 加*号者只适用于刚体 (2) 刚体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两物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理论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引论 §1-2约束和约束反力 约束:对某物体的位移(或速度)起限制作用的 其它物体称为该物体的约束 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约束反力:约束反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 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约束及其约束反力方向的分析 (理想抽象模型)
理论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引论 §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 几种典型约束及其约束反力方向的分析 (理想抽象模型) • 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 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 约束: 对某物体的位移(或速度)起限制作用的 其它物体称为该物体的约束 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理论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引论 1.柔索约束 2.光滑接触面约束 2 B T 3.光滑铰链约束 4.球铰约束 5.辊轴支座约東 77777 N
理论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引论 1. 柔索约束 2. 光滑接触面约束 3. 光滑铰链约束 4. 球铰约束 5. 辊轴支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