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企业工资制度的主要弊病是 第一,工资分配体制是由田家直接抉劳动者 提供的个人劳动量分配。实行统一的工资 等级制度。 第二,调蕘工资完全由因家统一部暑:抉照 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调资比例、统一的调 资幅度进行 弊病的关键是分配主体问题。“回家作为分 配主体取代企业主体
建国后中国企业工资制度的主要弊病是: 第一,工资分配体制是由田家直接按劳动者 提供的个人劳动量分配,实行统一的工资 等级制度 。 第二,调整工资完全由因家统一部署;按照 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调资比例、统一的调 资幅度进行 。 弊病的关键是分配主体问题,“国家作为分 配主体取代企业主体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 第一阶段(1978-1983年),这一阶段首要任务 是从思上和理论上拨乱反正。量新认识按 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第二阶段(1983-1985年),随着利改税的实施, 企业的奖盒不再是按工资总的一定比例提 取,而是改为由企业奖励基金开支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 第一阶段(1978—1983年),这一阶段首要任务 是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拨乱反正,重新认识按 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第二阶段(1983—1985年),随着利改税的实施, 企业的奖金不再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 取,而是改为由企业奖励基金开支
第三阶段(19851992年)建立一种与经济休制 改草配套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具体任务 是推行工费与效益挂钩的工资制度。 这一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厂第 次突破,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 为补充。 第四阶段(1993-1996年):这一阶段我国的个 人收入分配制度奥现了第二次突破。即党的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第三阶段(1985~1992年) 建立一种与经济休制 改革配套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具体任务 是推行工费与效益挂钩的工资制度 。 这一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厂第一 次突破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 为补充。 第四阶段(1993—1996年) :这一阶段我国的个 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第二次突破,即党的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