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2014年5月高三考前围题卷 高三语文 2014.5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夙兴夜寐, 《诗 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 骚》) (3)秋风萧瑟 (曹 操《观沧海》) (4) ,浑欲不胜簪。 (杜甫 《春望》) ,羽化而登仙。 (苏轼 《赤壁赋》) (6) 腰白玉之环。 (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 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 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破陇右。贺拔岳被害,太祖赴平凉,凡有经纶谋策 俭皆参预。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 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 由刺史教诲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 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荆蛮旧俗,少不敬长。猃殷勤劝导 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 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征授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及退,太祖谓左右 曰:“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谓俭曰:“名 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 谋。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 吾取之晚矣。″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事平, 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其奉公勤至, 皆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请葬于太祖陵侧,并 以所赐之宅还官。诏皆从之。追封郐公。荆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俭遗爱 诣阙请为俭立庙树碑,诏许之。建德四年,诏曰:"昔叔敖辞沃壤之地,萧何就 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而有司未达大体,遽以其第即便给外。今还 其妻子。”子隆
福建省漳平 2014 年 5 月高三考前围题卷 高三语文 2014.5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夙兴夜寐, 。 (《诗 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离 骚》) (3)秋风萧瑟, 。 (曹 操《观沧海》) (4) ,浑欲不胜簪。 (杜甫 《春望》) (5 ,羽化而登仙。 (苏轼 《赤壁赋》) (6) ,腰白玉之环。 (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 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 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破陇右。贺拔岳被害,太祖赴平凉,凡有经纶谋策, 俭皆参预。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 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 由刺史教诲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 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 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 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征授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及退,太祖谓左右 曰:“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谓俭曰:“名 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 谋。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 吾取之晚矣。"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事平, 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其奉公勤至, 皆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请葬于太祖陵侧,并 以所赐之宅还官。诏皆从之。追封郐公。荆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俭遗爱, 诣阙请为俭立庙树碑,诏许之。建德四年,诏曰:"昔叔敖辞沃壤之地,萧何就 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 哲。而有司未达大体,遽以其第即便给外。今还 其妻子。"子隆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注】曩(nang):先前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平,以俭元 元:开始 谋哲附 B.以古方今,无惭曩 C.举州归 举:发动 D.是我之愆,非泉璨之 愆:过失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长孙俭能力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 ③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 ④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⑤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⑥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俭年少时就品行端正,行为庄严谨慎,平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 更从不与人胡乱结交。孝昌年间,他被从家中起用担任员外散骑侍郎。 B.百姓状告长孙俭的部下泉璨,后经审问査证情况属实,他立即召集部 属并且宣布罪不在泉璨,而源于自己的失职,并且肉坦自罚,来警戒众人 C.长孙俭曾和众位大臣侍坐于太祖皇帝,太祖对长孙俭的进退举止十分 满意,但是认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赐他名为“俭”,来彰显他的髙雅情操。 D.长孙俭后来因病回京,不久病逝。在他的遗书中请求皇帝同意自己葬 于太祖皇帝陵墓之侧,并且将所赐的府第归还给朝廷。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3 分) (2)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双调]殿前欢·客中 [元]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 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①青泥:指青泥岭,坎坷难行。剑关:剑门关,地势险要。②湓江:长江的 支流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注】 曩(nǎng):先前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事平,以俭元 谋 元:开始 B.以古方今,无惭曩 哲 方:比较 C.举州归 附 举:发动 D.是我之愆,非泉璨之 罪 愆:过失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长孙俭能力出众的一组是(3 分) ①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②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 ③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 ④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⑤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⑥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长孙俭年少时就品行端正,行为庄严谨慎,平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 更从不与人胡乱结交。孝昌年间,他被从家中起用担任员外散骑侍郎。 B.百姓状告长孙俭的部下泉璨,后经审问查证情况属实,他立即召集部 属并且宣布罪不在泉璨,而源于自己的失职,并且肉坦自罚,来警戒众人。 C.长孙俭曾和众位大臣侍坐于太祖皇帝,太祖对长孙俭的进退举止十分 满意,但是认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赐他名为“俭”,来彰显他的高雅情操。 D.长孙俭后来因病回京,不久病逝。在他的遗书中请求皇帝同意自己葬 于太祖皇帝陵墓之侧,并且将所赐的府第归还给朝廷。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3 分) ⑵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双调] 殿前欢·客中 [元]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①,红叶湓 江岸②,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①青泥:指青泥岭,坎坷难行。剑关:剑门关,地势险要。②湓江:长江的 支流
(1)“功名半纸,风雪千山”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2)在这首元曲中,“望”和“随”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做 具体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屠维岳的镇静与倔强,机警和魄力,让吴荪甫在意外之余生出惜才之心。吴 荪甫仔细打量屠维岳,毅然下了决定,在一张信签上飞快地写下几行字,命令厂 中自莫干丞以下的稽查管车全听屠维岳调度。(《子夜》) B、从街谈巷议中克洛德得知,埃及姑娘奇迹般地被人救走了。当他得知这一消 息,便把烦闷发泄到工作中去,不断地参加教士会议和日常圣事。每当见到丑陋 的卡西莫多跟她待在一起,就越发使他心烦意乱。(巴黎圣母 院》) C、在花园的楼房里,觉新为了梅几天前在商业场碰到他有意避开而伤心。楼下, 淑英正在踢毽子,觉新加入了游戏之中。觉慧望着觉新的背影想:人原来是这样 健忘的,同样的一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变换了两个面目。(《家》) D、在动身去西伯利亚的前一天,姐姐和姐夫来看涅赫柳多夫。姐姐娜塔利娅小 时候和他非常亲密,但出嫁后,为了讨好丈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姐夫拉戈仁 斯基是个既没有名望也没有财产,却极其工于心计的官场老手。(《复活》 E、老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但当他看到 太太气得晕死过去时,马上放弃了梳妆匣。因为如果气死了太太,女儿按法律将 继承全部家庭财产。狡诈的葛朗台知道因小失大划不来。(《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 “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 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 “有一法可禳”指什么?单福教其禳法目的何在?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宝玉道:“平儿不是那样的人;况且他并不知你病,特来瞧你。你们素日又好, 断不肯为这无干的事伤和气。”晴雯道:“这话也是,只是怀疑他为什么忽然又 瞒起我来。”宝玉笑道:“等我从后门出去,到那窗根下听听说些什么,回来告 诉你 平儿瞒着晴雯什么事?平儿是如何处理这件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来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 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1)请概括孔子和孟子主张的共同点。(2分)
(1)“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 分) (2)在这首元曲中,“望”和“随”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做 具体分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屠维岳的镇静与倔强,机警和魄力,让吴荪甫在意外之余生出惜才之心。吴 荪甫仔细打量屠维岳,毅然下了决定,在一张信签上飞快地写下几行字,命令厂 中自莫干丞以下的稽查管车全听屠维岳调度。(《子夜》) B、从街谈巷议中克洛德得知,埃及姑娘奇迹般地被人救走了。当他得知这一消 息,便把烦闷发泄到工作中去,不断地参加教士会议和日常圣事。每当见到丑陋 的卡西莫多跟她待在一起,就越发使他心烦意乱。(巴黎圣母 院》) C、在花园的楼房里,觉新为了梅几天前在商业场碰到他有意避开而伤心。楼下, 淑英正在踢毽子,觉新加入了游戏之中。觉慧望着觉新的背影想:人原来是这样 健忘的,同样的一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变换了两个面目。(《家》) D、在动身去西伯利亚的前一天,姐姐和姐夫来看涅赫柳多夫。姐姐娜塔利娅小 时候和他非常亲密,但出嫁后,为了讨好丈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姐夫拉戈仁 斯基是个既没有名望也没有财产,却极其工于心计的官场老手。(《复活》) E、老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但当他看到 太太气得晕死过去时,马上放弃了梳妆匣。因为如果气死了太太,女儿按法律将 继承全部家庭财产。狡诈的葛朗台知道因小失大划不来。(《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 “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 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 “有一法可禳”指什么?单福教其禳法目的何在?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宝玉道:“平儿不是那样的人;况且他并不知你病,特来瞧你。你们素日又好, 断不肯为这无干的事伤和气。”晴雯道:“这话也是,只是怀疑他为什么忽然又 瞒起我来。”宝玉笑道:“等我从后门出去,到那窗根下听听说些什么,回来告 诉你。” 平儿瞒着晴雯什么事?平儿是如何处理这件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来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 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1)请概括孔子和孟子主张的共同点。(2 分)
(2)孔子和孟子提出主张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 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 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 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 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 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 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 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 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 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 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 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 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 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 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 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 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 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 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 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 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茆
(2)孔子和孟子提出主张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0-12 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 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 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 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 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 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 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 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 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 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 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 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 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 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 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 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 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 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 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 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 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 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 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 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礼”的理解和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人看来,礼就是理。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这一点是人和其他 动物的根本区别。 B.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 风俗,能够彼此认同 C.礼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只有通过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 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而且还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请结合全文指出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分) 12.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泸沽湖 (1)“泸沽湖有多么美?”人们总爱这么问。 (2)只能这么说:面对泸沽湖,任何一个傻瓜用一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 行了,这张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说不定还能得奖! (3)这就是泸沽湖。 (4)“神仙姿态”“天上人间”这一类的华丽辞藻你都可以给她,她当之无愧也不 稀罕。像所有遗世独立的无名风景区一样,她们的美是孤傲的,是拒绝世俗的探 访的,因为她们的美原本是由于世俗社会的遗忘和冷漠而造成的。九寨沟也好, 张家界也好,哈纳斯湖也好,现在都著名了。泸沽湖也会著名的,但是,随着著 名而来的是什么呢?有时候真希望制定一个参观这类风景区的法,规定只有高教 养的人才有资格参观。不然,这类风景区很快会荡然无存 (5)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 (6)她是人类遥远的母系社会时期遗失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的一粒最后的种子,一册 字迹不清的孤本,一部有关远古先民们的电影,一滴保存到了本世纪末的单纯水 珠儿。 (7)我不想多说自然,自然风光如若没有人和其他一些生命,便是浑然无觉的。开 辟鸿蒙,盘古创造了世界。作为先祖和先知,他临终看到的是一个生机无限的世 界。但是盘古没有料到,仅仅只过了3000年,人口已经膨胀得使地球的自转减 速,也使整个地球变得乖僻起来 (8)他留给我们的那些伟大的本钱,已经快花光了。 (9)而泸沽湖,恰是当初不小心遗落在某个角落的一枚。它还存在,是因为人们在 忙乱中没能注意到它,就像一个人偶然从过去的裤子口袋里翻出了一枚钱币 0咦?他看着它,奇怪而又欣喜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 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 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 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0.下列对“礼”的理解和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在中国人看来,礼就是理。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这一点是人和其他 动物的根本区别。 B. 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 风俗,能够彼此认同。 C. 礼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只有通过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 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而且还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请结合全文指出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 分) 12.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5 题 泸沽湖 ⑴“泸沽湖有多么美?”人们总爱这么问。 ⑵只能这么说:面对泸沽湖,任何一个傻瓜用一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 行了,这张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说不定还能得奖! ⑶这就是泸沽湖。 ⑷“神仙姿态”“天上人间”这一类的华丽辞藻你都可以给她,她当之无愧也不 稀罕。像所有遗世独立的无名风景区一样,她们的美是孤傲的,是拒绝世俗的探 访的,因为她们的美原本是由于世俗社会的遗忘和冷漠而造成的。九寨沟也好, 张家界也好,哈纳斯湖也好,现在都著名了。泸沽湖也会著名的,但是,随着著 名而来的是什么呢?有时候真希望制定一个参观这类风景区的法,规定只有高教 养的人才有资格参观。不然,这类风景区很快会荡然无存。 ⑸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 ⑹她是人类遥远的母系社会时期遗失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的一粒最后的种子,一册 字迹不清的孤本,一部有关远古先民们的电影,一滴保存到了本世纪末的单纯水 珠儿。 ⑺我不想多说自然,自然风光如若没有人和其他一些生命,便是浑然无觉的。开 辟鸿蒙,盘古创造了世界。作为先祖和先知,他临终看到的是一个生机无限的世 界。但是盘古没有料到,仅仅只过了 3000 年,人口已经膨胀得使地球的自转减 速,也使整个地球变得乖僻起来。 ⑻他留给我们的那些伟大的本钱,已经快花光了。 ⑼而泸沽湖,恰是当初不小心遗落在某个角落的一枚。它还存在,是因为人们在 忙乱中没能注意到它,就像一个人偶然从过去的裤子口袋里翻出了一枚钱币。 ⑽咦?他看着它,奇怪而又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