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雷电的极性雷电的极性由雷云电荷的极性决定,负极性雷击均占75~90%,对设备绝缘危害较大,防雷计算中一般均按负极性考虑。5、雷电流的幅值通常定义雷电流为雷I.击于低阻接地电阻(≤302)的物体时流过雷击点的电流。它近似等于电流入射波I的两倍,即IL ~ 21
4、雷电的极性 雷电的极性由雷云电荷的极性决定,负极性雷击 均占75~90%,对设备绝缘危害较大,防雷计算 中一般均按负极性考虑。 5、雷电流的幅值 通常定义雷电流为雷IL击于低阻接地电阻(≤30Ω) 的物体时流过雷击点的电流。它近似等于电流 入射波I0的两倍,即 2 0 I I L
一般地区,雷电流幅值超过的概率可按下式计算lg P(T≥20)88陡度及波长6、雷电流的波前时间、>雷电流的波前时间T,处于1~4us的范围内,平均为2.6μS。波长T,处于20~100μs的范围内,多数为50μs左右。>我国防雷设计采用2.6/50us的波形;在绝缘的冲击高压试验中,标准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形定为1.2/50μS
一般地区,雷电流幅值超过 I的概率可按下式计算 6、雷电流的波前时间、陡度及波长 ➢雷电流的波前时间T1处于1~4µs的范围内,平均为 2.6µs。波长T2处于20~100µs的范围内,多数为50µs 左右。 ➢我国防雷设计采用2.6/50µs的波形;在绝缘的冲击 高压试验中 , 标 准 雷 电 冲 击 电 压 的 波 形 定 为 1.2/50µs 88 lg L I P = − (Td≥20)
雷电流波前的平均陡度为a(kA/μs)2.67、雷电流的计算波形在防雷计算中,按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计算波形双指数波10.51i = I,(e-α -e-aT1T2(a)
雷电流波前的平均陡度为 (kA/µs) 7、雷电流的计算波形 在防雷计算中,按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计算波形 1、双指数波
斜角波2.3、斜角平顶波i=at(t≤T)i = ati=aT =I(t >T)(b)(c)4、半余弦波iAi=(1 - cos ot)0.51110tTi
2、斜角波 3、斜角平顶波 4、半余弦波
雷击时计算雷电流的等值电路7.1.3研究表明:雷电放电的先导通道具有分布参数的特性可认为它是一个具有电感、电容等均流经被击物体的电流:匀分布参数的导电通道称为雷电通道,其波阻抗为ZZoio =0.VL雷电流波:iz = 20.V 7Z.+ZjZoZo彼德逊法则流经物体的电流波与被击E2VZo物体的波阻抗有关(b).当Z=0时,流经被击物体++++++的电流定义为雷电流雷电流通道的Z;1++++波阻抗Z.的数++++值通常取为300it = 2oVi = 2io欧(a)图5.2雷击物体时电流波的运动
❖流经物体的电流波与被击 物体的波阻抗有关 ❖当Zj=0时,流经被击物体 的电流定义为雷电流 j Z L Z Z Z i + = 0 0 2. 2 流经被击物体的电流: 2 2 0 i i L = L = 彼德逊法则 研究表明:雷电放电的 先导通道具有分布参数 的特性,可认为它是一 个具有电感、电容等均 匀分布参数的导电通道, 称为雷电通道,其波阻 抗为Z0 雷电流波: L i 0 =. 雷 电 流通 道 的 波阻抗 Z0的 数 值通常取为300 欧 7.1.3 雷击时计算雷电流的等值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