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12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宋词与开封 词,最早称“曲子词”,是产生于唐代民间的可和乐歌唱的新诗体,到了宋代 得到了长足发展,艺术上表现出了更多的特色和独创性。从一代文艺作品应具有 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来看,词可以说是宋代的代表文学,所以,人们称之为“宋 词 谈宋词,就离不开开封。因为作为北宋的京都,特别是在宋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能使宋词空前发展、繁荣和提高,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元曲成三足鼎立之 势,都与它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直接的关系。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检校太尉、领归德军节度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 身”,建立了赵宋王朝,并逐渐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两百多年来的混乱局势, 使农业生产不断增长,工商业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日趋繁荣。当时,东 京人口有100多万,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之一。这种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 的繁荣,为宋词的兴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另外,赵匡胤是在掌握后周兵权之际,趁周世宗柴荣去世,幼主恭宗柴宗训刚刚 即位而乘机取得政权的。所以,他也担心自己手下的功臣拥兵自重,来个“以其 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采用赵普的计谋,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悲 喜剧,把军权集中到中央,偃武修文。宋朝皇帝重视科举考试,广罗文人,特别 是宋太宗赵炅、仁宗赵祯,都洞晓音律,并亲自制曲,更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对词 的喜爱,于是竞造新声,使词这一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发展得更加迅猛起来 北宋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宋太祖开国到仁宗赵祯末年(960-1063),后 期是从英宗赵曙初年到金兵攻陷汴京那一年(1064-1126)。 北宋前期的词,正如上述,是在“百年承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几乎承袭了 晚唐五代的词风。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 伤感时序的愁情,局限于书写离别、相思之绪,风格尽管有些清新,但仍旧是柔 靡无力,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形式上,从小令发展到慢词;在题材 上,开始比五代有所扩展,其代表人物是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 北宋后期的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其词风飘 逸、豪放,苏轼主张“以诗入词”,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写进词里,达到“无意不 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同时,将词从音乐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文 学形式。 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贺铸,以及“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晁补之,都和 苏轼相呼应,为南宋的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豪放词风开了先河。 北宋后期的周邦彦,则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他少有才学,宋神宗赵顼元丰年初 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势和朝廷新法,被擢为太学正。徽宗赵 佶崇宁年间(1102-1107),创立大晟府,以周邦彦为提举。周邦彦通音律,能创 调,工慢词,在铺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曲折、回环,变化较多,并过分规范词律, 使词的语言风格由俚俗趋向典雅含蓄。 北宋时期,词有了迅猛发展。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势,对词人都有事实 上的影响。不论是在京为官,或因革新与保守两派斗争遭贬谪外地任职,词人的 根都在京都开封。可以说,是开封孕育了大批的词人,而这些词人又以各种风格
安徽省淮北一中 2013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12 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6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宋词与开封 词,最早称“曲子词”,是产生于唐代民间的可和乐歌唱的新诗体,到了宋代, 得到了长足发展,艺术上表现出了更多的特色和独创性。从一代文艺作品应具有 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来看,词可以说是宋代的代表文学,所以,人们称之为“宋 词”。 谈宋词,就离不开开封。因为作为北宋的京都,特别是在宋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能使宋词空前发展、繁荣和提高,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元曲成三足鼎立之 势,都与它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直接的关系。 公元 960 年,时任后周检校太尉、领归德军节度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 身”,建立了赵宋王朝,并逐渐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两百多年来的混乱局势, 使农业生产不断增长,工商业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日趋繁荣。当时,东 京人口有 100 多万,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之一。这种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 的繁荣,为宋词的兴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另外,赵匡胤是在掌握后周兵权之际,趁周世宗柴荣去世,幼主恭宗柴宗训刚刚 即位而乘机取得政权的。所以,他也担心自己手下的功臣拥兵自重,来个“以其 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采用赵普的计谋,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悲 喜剧,把军权集中到中央,偃武修文。宋朝皇帝重视科举考试,广罗文人,特别 是宋太宗赵炅、仁宗赵祯,都洞晓音律,并亲自制曲,更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对词 的喜爱,于是竞造新声,使词这一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发展得更加迅猛起来。 北宋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宋太祖开国到仁宗赵祯末年(960—1063),后 期是从英宗赵曙初年到金兵攻陷汴京那一年(1064—1126)。 北宋前期的词,正如上述,是在“百年承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几乎承袭了 晚唐五代的词风。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 伤感时序的愁情,局限于书写离别、相思之绪,风格尽管有些清新,但仍旧是柔 靡无力,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形式上,从小令发展到慢词;在题材 上,开始比五代有所扩展,其代表人物是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 北宋后期的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其词风飘 逸、豪放,苏轼主张“以诗入词”,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写进词里,达到“无意不 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同时,将词从音乐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文 学形式。 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贺铸,以及“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晁补之,都和 苏轼相呼应,为南宋的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豪放词风开了先河。 北宋后期的周邦彦,则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他少有才学,宋神宗赵顼元丰年初 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势和朝廷新法,被擢为太学正。徽宗赵 佶崇宁年间(1102—1107),创立大晟府,以周邦彦为提举。周邦彦通音律,能创 调,工慢词,在铺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曲折、回环,变化较多,并过分规范词律, 使词的语言风格由俚俗趋向典雅含蓄。 北宋时期,词有了迅猛发展。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势,对词人都有事实 上的影响。不论是在京为官,或因革新与保守两派斗争遭贬谪外地任职,词人的 根都在京都开封。可以说,是开封孕育了大批的词人,而这些词人又以各种风格
各种流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开拓了宋词这一文学形式,给中华民族 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词与开封”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封作为北宋的京都,它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发展、繁荣和提 高 B.开封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城市经济日趋繁荣,为宋词的 兴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C.赵匡胤采用赵普的计谋“偃武修文”,这是使宋词具有自己独特时代风格的 根本原因。 D.词在北宋时期全面发展,众多词人的根都在开封,他们都受到开封当时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下列各项中,对“宋词”这一概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词”这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又是宋代的代表文学,所以,人们称之为 “宋词”。 B.北宋后期是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词人苏轼主张“以诗入词”,将词从 音乐中解放出来,让词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C.北宋前期的词不同于后期的词,后期词取材广泛,“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 言”。前期词反映的生活面较窄,局限于书写离别、相思之绪 D.北宋词人既以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又使词 在艺术上表现出更多的特色和独创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周邦彦是北宋词人的杰出代表,他过分规范词律,使词的语言风格由俚俗趋 向典雅含蓄 B.北宋前期的词风与晚唐五代相比变化不大,它是在“百年承平”的情况下发 展起来的。 C.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影响深远,当时有很多人与苏轼相呼应,这种词风 也开了南末豪放词风的先河 D.宋太宗赵炅洞晓音律,创立大晟府,并亲自制曲,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对词的 喜爱,使词迅猛发展起来。 二、(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 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 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 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 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 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 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 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各种流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开拓了宋词这一文学形式,给中华民族 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词与开封”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开封作为北宋的京都,它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发展、繁荣和提 高。 B.开封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城市经济日趋繁荣,为宋词的 兴盛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C.赵匡胤采用赵普的计谋“偃武修文”,这是使宋词具有自己独特时代风格的 根本原因。 D.词在北宋时期全面发展,众多词人的根都在开封,他们都受到开封当时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下列各项中,对“宋词”这一概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词”这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又是宋代的代表文学,所以,人们称之为 “宋词”。 B.北宋后期是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词人苏轼主张“以诗入词”,将词从 音乐中解放出来,让词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C.北宋前期的词不同于后期的词,后期词取材广泛,“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 言”。前期词反映的生活面较窄,局限于书写离别、相思之绪。 D.北宋词人既以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又使词 在艺术上表现出更多的特色和独创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周邦彦是北宋词人的杰出代表,他过分规范词律,使词的语言风格由俚俗趋 向典雅含蓄。 B.北宋前期的词风与晚唐五代相比变化不大,它是在“百年承平”的情况下发 展起来的。 C.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影响深远,当时有很多人与苏轼相呼应,这种词风 也开了南宋豪放词风的先河。 D.宋太宗赵炅洞晓音律,创立大晟府,并亲自制曲,引起士大夫和市民对词的 喜爱,使词迅猛发展起来。 二、(3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 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 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 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 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 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 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 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 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 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 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 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 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 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 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 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 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 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 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 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贻:遗留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 D.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尤:埋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 缺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5 分)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 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 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 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 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 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 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 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 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 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 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 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 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贻:遗留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 D.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尤:埋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 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5 分)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5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8、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4分) 答: 9、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4分) 答 (三)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记分)(6分) (3) ,谁怕?(4) ,微冷 (6)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乙:(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上 (苏轼《赤壁赋》) (2)小舟轻楫, (周邦彦《苏幕遮》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5)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 之《兰亭集序》) (6)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4分) 孤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髙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 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 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8、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4 分) 答: 9、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4 分) 答: (三)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记分)(6 分) 甲:(1) , (2) 。 (3) ,谁怕?(4) 。 (5) ,微冷, (6)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乙: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上, 。 (苏轼《赤壁赋》) (2)小舟轻楫, 。(周邦彦《苏幕遮》)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5)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 之《兰亭集序》) (6)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24 分) 孤 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 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 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
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 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 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 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 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 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 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 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 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 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 119,甚至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 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 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 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 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 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 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 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 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 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 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 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 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 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妺妹 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 雾什么也没有
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 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 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 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 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 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 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 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 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 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 119,甚至 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 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 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 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 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 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 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 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 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 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 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 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 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 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 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 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 雾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