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笛卡尔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是紧密相连的,去掉它则其余部分都将不成体统了。”笛卡尔曾下定决 心不再发表任何论文:但由于麦尔赛纳以及其他朋友们的敦促,他又 于1635年开始写《折光学》、《气现象》和《几何学》,于1636年12 月写完,由于出版商的催促,匆忙地写了一个序言,几经斟酌之后,定 名为《谈为了很好地引导其理性并在科学中探索真理的方法,外加折 光学、大气现象和几何学,它们是这个方法的实验》。由于书名太长, 简称《谈方法》作为三篇文的序言,出版于1637年。麦尔赛纳曾劝他 把书名用“论”( Traite)好,笛卡尔说该书只是个“意见”(Avis),不 敢称“论”,最后决定取名“谈”① Scours。 笛卡尔于1628年到荷兰定居。在他去荷兰之前,曾用拉丁文写了 《指导精神的规则》(简称《规则》)。该书一直到他死后五十一年(1701 年)才出版。1629年他写了关于形而上学的小册子,没有写完就中断 了。1639年11月至1640年3月他用拉丁文写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 作《第一哲学沉思集,其中论证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灭》,但书中没 有讲到灵魂不灭,只谈到灵魂与肉体是有分别的。麦尔赛纳劝他把书 名改一改,笛卡尔没有同意,认为这个提法会引起巴黎神学院的重视 直到1642年再版时才把“灵魂不灭”改为“灵魂与肉体的区分”。书 成后,他先后接到哲学家们和神学家们六组反驳意见,笛卡尔都一 做了答辩。六个沉思和六组反驳及答辩于1641年出版。据笛卡尔自己 说,这本书虽然是有关形而上学的,但他的全部物理学原理都包含在 内 1642年,笛卡尔开始用他未出版的《论世界》的内容写了一本哲 学大全,献给被推翻了的波希米亚国王菲德利克的女儿伊丽莎白公 主,于1644年用拉丁文出版,书名《哲学原理》,一部分是他自己翻 译的,一部分是别人翻译由他审阅过的法文翻译本于1647年出版 《哲学原理》本来打算包括六个部分:《知识原理》(即形而上学原理) 《物理性的东西的原理》(即物理学原理)、《天》、《地》、《植物和动
是 紧 密 相 连 的 , 去 掉 它 则 其 余 部 分 都 将 不 成 体 统 了 。 ” 笛 卡 尔 曾 下 定 决 心 不 再 发 表 任 何 论 文 ; 但 由 于 麦 尔 赛 纳 以 及 其 他 朋 友 们 的 敦 促 , 他 又 于 1 6 3 5 年 开 始 写 《 折 光 学 》 、 《 大 气 现 象 》 和 《 几 何 学 》 , 于 1 6 3 6 年 1 2 月 写 完 , 由 于 出 版 商 的 催 促 , 匆 忙 地 写 了 一 个 序 言 , 几 经 斟 酌 之 后 , 定 名 为 《 谈 为 了 很 好 地 引 导 其 理 性 并 在 科 学 中 探 索 真 理 的 方 法 , 外 加 折 光 学 、 大 气 现 象 和 几 何 学 , 它 们 是 这 个 方 法 的 实 验 》 。 由 于 书 名 太 长 , 简 称 《 谈 方 法 》 作 为 三 篇 文 的 序 言 , 出 版 于 1 6 3 7 年 。 麦 尔 赛 纳 曾 劝 他 把 书 名 用 “ 论 ” ( T r a i t é ) 好 , 笛 卡 尔 说 该 书 只 是 个 “ 意 见 ” ( A v i s ) , 不 敢 称 “ 论 ” , 最 后 决 定 取 名 “ 谈 ” ( D i s c o u r s ) 。 笛 卡 尔 于 1 6 2 8 年 到 荷 兰 定 居 。 在 他 去 荷 兰 之 前 , 曾 用 拉 丁 文 写 了 《 指 导 精 神 的 规 则 》 ( 简 称 《 规 则 》 ) 。 该 书 一 直 到 他 死 后 五 十 一 年 ( 1 7 0 1 年 ) 才 出 版 。 1 6 2 9 年 他 写 了 关 于 形 而 上 学 的 小 册 子 , 没 有 写 完 就 中 断 了 。 1 6 3 9 年 1 1 月 至 1 6 4 0 年 3 月 他 用 拉 丁 文 写 了 他 的 一 本 主 要 哲 学 著 作 《 第 一 哲 学 沉 思 集 , 其 中 论 证 上 帝 的 存 在 和 灵 魂 的 不 灭 》 , 但 书 中 没 有 讲 到 灵 魂 不 灭 , 只 谈 到 灵 魂 与 肉 体 是 有 分 别 的 。 麦 尔 赛 纳 劝 他 把 书 名 改 一 改 , 笛 卡 尔 没 有 同 意 , 认 为 这 个 提 法 会 引 起 巴 黎 神 学 院 的 重 视 , 直 到 1 6 4 2 年 再 版 时 才 把 “ 灵 魂 不 灭 ” 改 为 “ 灵 魂 与 肉 体 的 区 分 ” 。 书 成 后 , 他 先 后 接 到 哲 学 家 们 和 神 学 家 们 六 组 反 驳 意 见 , 笛 卡 尔 都 一 一 做 了 答 辩 。 六 个 沉 思 和 六 组 反 驳 及 答 辩 于 1 6 4 1 年 出 版 。 据 笛 卡 尔 自 己 说 , 这 本 书 虽 然 是 有 关 形 而 上 学 的 , 但 他 的 全 部 物 理 学 原 理 都 包 含 在 内 。 1 6 4 2 年 , 笛 卡 尔 开 始 用 他 未 出 版 的 《 论 世 界 》 的 内 容 写 了 一 本 哲 学 大 全 , 献 给 被 推 翻 了 的 波 希 米 亚 国 王 菲 德 利 克 的 女 儿 伊 丽 莎 白 公 主 , 于 1 6 4 4 年 用 拉 丁 文 出 版 , 书 名 《 哲 学 原 理 》 , 一 部 分 是 他 自 己 翻 译 的 , 一 部 分 是 别 人 翻 译 由 他 审 阅 过 的 法 文 翻 译 本 于 1 6 4 7 年 出 版 。 《 哲 学 原 理 》 本 来 打 算 包 括 六 个 部 分 : 《 知 识 原 理 》 ( 即 形 而 上 学 原 理 ) 、 《 物 理 性 的 东 西 的 原 理 》 ( 即 物 理 学 原 理 ) 、 《 天 》 、 《 地 》 、 《 植 物 和 动 4 笛 卡 尔 生 平 及 其 主 要 著 作
笛卡尔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5 物》、《人》,最后只写了前四个部分,后两个部分因缺乏材料没有写成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里把人类全部知识比做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 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分门别类的各种科学。因此他一反经院哲 学的惯例,先讲形而上学。 1649年又出版了《论灵魂的激情》,献给伊丽莎白公主。这是他最 后的一部著作 这时笛卡尔的哲学学说早已轰动一时,但终于因为与基督教会的 宗教晢学不合而遭到禁止,他的书也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笛卡尔在 荷兰定居达二十一年之久,一方面为了隐居,同时也是避难。他在荷 曾迁居过二十四次,换过十三个城市,他的来往信件都由他在巴黎 的好友麦尔赛纳转寄。布鲁诺的结局和伽利略晚年的遭遇吓坏了他, 因为不但在科学方面他是天主教义的敌对者,即使是在哲学方面他也 是教会御用的经院哲学的叛逆者 由于瑞典女王克丽斯蒂娜(当时二十岁)三番五次的邀请,笛卡 尔于1649年9月1日登舟去瑞典,得到克丽斯蒂娜的盛情款待:但由 于要清晨很早上朝,违反了他清晨睡觉的习惯,而瑞典的冬天的气候 又太冷,他着了凉,不幸病倒了,于1650年2月11日死于肺炎,终 年仅五十四岁
物 》 、 《 人 》 , 最 后 只 写 了 前 四 个 部 分 , 后 两 个 部 分 因 缺 乏 材 料 没 有 写 成 。 笛 卡 尔 在 《 哲 学 原 理 》 里 把 人 类 全 部 知 识 比 做 一 棵 树 , 树 根 是 形 而 上 学 , 树 干 是 物 理 学 , 树 枝 是 分 门 别 类 的 各 种 科 学 。 因 此 他 一 反 经 院 哲 学 的 惯 例 , 先 讲 形 而 上 学 。 1 6 4 9 年 又 出 版 了 《 论 灵 魂 的 激 情 》 , 献 给 伊 丽 莎 白 公 主 。 这 是 他 最 后 的 一 部 著 作 。 这 时 笛 卡 尔 的 哲 学 学 说 早 已 轰 动 一 时 , 但 终 于 因 为 与 基 督 教 会 的 宗 教 哲 学 不 合 而 遭 到 禁 止 , 他 的 书 也 被 罗 马 教 廷 列 为 禁 书 。 笛 卡 尔 在 荷 兰 定 居 达 二 十 一 年 之 久 , 一 方 面 为 了 隐 居 , 同 时 也 是 避 难 。 他 在 荷 兰 曾 迁 居 过 二 十 四 次 , 换 过 十 三 个 城 市 , 他 的 来 往 信 件 都 由 他 在 巴 黎 的 好 友 麦 尔 赛 纳 转 寄 。 布 鲁 诺 的 结 局 和 伽 利 略 晚 年 的 遭 遇 吓 坏 了 他 , 因 为 不 但 在 科 学 方 面 他 是 天 主 教 义 的 敌 对 者 , 即 使 是 在 哲 学 方 面 他 也 是 教 会 御 用 的 经 院 哲 学 的 叛 逆 者 。 由 于 瑞 典 女 王 克 丽 斯 蒂 娜 ( 当 时 二 十 岁 ) 三 番 五 次 的 邀 请 , 笛 卡 尔 于 1 6 4 9 年 9 月 1 日 登 舟 去 瑞 典 , 得 到 克 丽 斯 蒂 娜 的 盛 情 款 待 ; 但 由 于 要 清 晨 很 早 上 朝 , 违 反 了 他 清 晨 睡 觉 的 习 惯 , 而 瑞 典 的 冬 天 的 气 候 又 太 冷 , 他 着 了 凉 , 不 幸 病 倒 了 , 于 1 6 5 0 年 2 月 1 1 日 死 于 肺 炎 , 终 年 仅 五 十 四 岁 。 译 者 笛 卡 尔 生 平 及 其 主 要 著 作 5
目录 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院长和圣师们 前言 182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17 第二个沉思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 更容易认识 第三个沉思论上帝及其存在 第四个沉思论真理和错误……………………………62 第五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及其存在 第六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存在;论人的灵魂 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反驳和答辩 第一组反驳一个荷兰神学家作…………………………105 著者对第一组反驳的答辩 117 第二组反驳由多方面神学家和哲学家口述,经 尊敬的麦尔赛纳神父搜集的… 著者对第二组反驳的答辩……… 146 按几何学方式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精神与肉体 之间的区别的理由… 174 第三组反驳一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作,和著者的答辩………186 第四组反驳神学博士阿尔诺先生作
目 录 致 神 圣 的 巴 黎 神 学 院 院 长 和 圣 师 们 … … … … … … … … … … … … … 1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六 个 沉 思 的 内 容 提 要 … … … … … … … … … … … … … … … … … … … 1 2 第 一 个 沉 思 论 可 以 引 起 怀 疑 的 事 物 … … … … … … … … … … … … 1 7 第 二 个 沉 思 论 人 的 精 神 的 本 性 以 及 精 神 比 物 体 更 容 易 认 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第 三 个 沉 思 论 上 帝 及 其 存 在 … … … … … … … … … … … … … … … 3 9 第 四 个 沉 思 论 真 理 和 错 误 … … … … … … … … … … … … … … … … 6 2 第 五 个 沉 思 论 物 质 性 东 西 的 本 质 ; 再 论 上 帝 及 其 存 在 … … … … 7 5 第 六 个 沉 思 论 物 质 性 东 西 的 存 在 ; 论 人 的 灵 魂 和 肉 体 之 间 的 实 在 区 别 … … … … … … … … … … … … … … … … 8 4 反 驳 和 答 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5 第 一 组 反 驳 一 个 荷 兰 神 学 家 作 … … … … … … … … … … … … … 1 0 5 著 者 对 第 一 组 反 驳 的 答 辩 … … … … … … … … … … … … … … … … 1 1 7 第 二 组 反 驳 由 多 方 面 神 学 家 和 哲 学 家 口 述 , 经 尊 敬 的 麦 尔 赛 纳 神 父 搜 集 的 … … … … … … … … … … … … … 1 3 7 著 者 对 第 二 组 反 驳 的 答 辩 … … … … … … … … … … … … … … … … 1 4 6 按 几 何 学 方 式 证 明 上 帝 的 存 在 和 人 的 精 神 与 肉 体 之 间 的 区 别 的 理 由 … … … … … … … … … … … … … … … … … 1 7 4 第 三 组 反 驳 一 个 著 名 的 英 国 哲 学 家 作 , 和 著 者 的 答 辩 … … … 1 8 6 第 四 组 反 驳 神 学 博 士 阿 尔 诺 先 生 作 … … … … … … … … … … … 2 1 5
日录 著者对神学圣师阿尔诺先生所做的对第 四组反驳的答辩…………… …239 著者关于第五组反驳的声明 276 对六个沉思的第五组反驳伽森狄先生作 著者对第五组反驳的答辩… 笛卡尔先生致克莱尔色列先生的信作为对伽森狄先生 第五组反驳的主要意见的再答辩 414 第六组反驳许多神学家和哲学家们作 …………425 著者对许多神学家、哲学家和几何学家作 的第六组反驳的答辩 435 译后记…… …………45
著 者 对 神 学 圣 师 阿 尔 诺 先 生 所 做 的 对 第 四 组 反 驳 的 答 辩 … … … … … … … … … … … … … … … … … … 2 3 9 著 者 关 于 第 五 组 反 驳 的 声 明 … … … … … … … … … … … … … … … 2 7 6 对 六 个 沉 思 的 第 五 组 反 驳 伽 森 狄 先 生 作 … … … … … … … … … 2 7 8 著 者 对 第 五 组 反 驳 的 答 辩 … … … … … … … … … … … … … … … … 3 7 5 笛 卡 尔 先 生 致 克 莱 尔 色 列 先 生 的 信 作 为 对 伽 森 狄 先 生 第 五 组 反 驳 的 主 要 意 见 的 再 答 辩 … … … … … … … … … … … 4 1 4 第 六 组 反 驳 许 多 神 学 家 和 哲 学 家 们 作 … … … … … … … … … … 4 2 5 著 者 对 许 多 神 学 家 、 哲 学 家 和 几 何 学 家 作 的 第 六 组 反 驳 的 答 辩 … … … … … … … … … … … … … … … … 4 3 5 译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9 2 目 录
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院长 和圣师们 先生们 鉴于我向你们提出这本书的动机是正当的,而且我深信, 你们在了解到我写这本书的用意以后,也会有正当的理由把 它置于你们的保护之下,因此,为了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说是值得向你们推荐的书,我想最好是向你们简单地说明 下我是怎么打算的。 我一向认为,上帝和灵魂这两个问题是应该用哲学的理 由而不应该用神学的理由去论证的主要问题。因为,尽管对 于象我们这样的一些信教的人来说,光凭信仰就足以使我们 相信有一个上帝,相信人的灵魂是不随肉体一起死亡的,可 是对于什么宗教都不信,甚至什么道德都不信的人,如果不 首先用自然的理由来证明这两个东西,我们就肯定说服不 了他们。特别是罪恶的行为经常比道德的行为在今生给人们 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这样一来,如果不是因为害怕上帝的 惩罚和向往来世的报偿而在行为上有所克制的话,就很少有 ①即不是神学的,而是人类理性的 译者(以下凡圆码注,均为译者
致 神 圣 的 巴 黎 神 学 院 院 长 和 圣 师 们 先 生 们 : 鉴 于 我 向 你 们 提 出 这 本 书 的 动 机 是 正 当 的 , 而 且 我 深 信 , 你 们 在 了 解 到 我 写 这 本 书 的 用 意 以 后 , 也 会 有 正 当 的 理 由 把 它 置 于 你 们 的 保 护 之 下 , 因 此 , 为 了 使 它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可 以 说 是 值 得 向 你 们 推 荐 的 书 , 我 想 最 好 是 向 你 们 简 单 地 说 明 一 下 我 是 怎 么 打 算 的 。 我 一 向 认 为 , 上 帝 和 灵 魂 这 两 个 问 题 是 应 该 用 哲 学 的 理 由 而 不 应 该 用 神 学 的 理 由 去 论 证 的 主 要 问 题 。 因 为 , 尽 管 对 于 象 我 们 这 样 的 一 些 信 教 的 人 来 说 , 光 凭 信 仰 就 足 以 使 我 们 相 信 有 一 个 上 帝 , 相 信 人 的 灵 魂 是 不 随 肉 体 一 起 死 亡 的 , 可 是 对 于 什 么 宗 教 都 不 信 , 甚 至 什 么 道 德 都 不 信 的 人 , 如 果 不 首 先 用 自 然 的 ① 理 由 来 证 明 这 两 个 东 西 , 我 们 就 肯 定 说 服 不 了 他 们 。 特 别 是 罪 恶 的 行 为 经 常 比 道 德 的 行 为 在 今 生 给 人 们 带 来 的 好 处 要 多 得 多 , 这 样 一 来 , 如 果 不 是 因 为 害 怕 上 帝 的 惩 罚 和 向 往 来 世 的 报 偿 而 在 行 为 上 有 所 克 制 的 话 , 就 很 少 有 ① 即 不 是 神 学 的 , 而 是 人 类 理 性 的 。 — — 译 者 ( 以 下 凡 圆 码 注 , 均 为 译 者 所 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