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初三一模试卷 语文 2011.5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生须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勉强( qiang) 模样(mo) 杞人忧天(qi) B.剔除(ti) 鸟瞰(kan) 满载而归(zai) C.细菌(jn) 呜咽(ye) 惩恶扬善( cheng) D.祈祷(q1) 脊梁(ji) 鲜为人知(xian)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品味一一品行 解说: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体察辨别好坏、优劣″的意思。 B.本色一一折本 解说:两个“本”字意思不同,“本色”的“本”是“原有的”的意思;“折本 的“本”是“本钱”的意思。 C.气冲霄汉一一首当其冲 解说:两个“冲”字意思相同,都是“猛烈撞击”的意思。 D.巧妙绝伦一一络绎不绝 解说:两个“绝”字意思不同,“巧妙绝伦″的“绝”是“绝对”的意思;“络绎 不绝”的“绝”是“断”的意思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市篮球队在上半场以微弱优势领先。中场休息时,领队希望队员不怕困 取得最后的胜利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1页(共 8 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1 年初三一模试卷 - 语 文 2011. 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勉强.(qiǎnɡ) 模.样(mó) 杞.人忧天(qǐ) B.剔.除(tì) 鸟瞰.(kàn) 满载.而归(zài) C.细菌.(jūn) 呜咽.(yè) 惩.恶扬善(chěnɡ) D.祈.祷(qí) 脊.梁(jǐ) 鲜.为人知(xiǎn)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品.味——品.行 解说: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体察辨别好坏、优劣”的意思。 B.本.色——折本. 解说:两个“本”字意思不同,“本色”的“本”是“原有的”的意思;“折本” 的“本”是“本钱”的意思。 C.气冲.霄汉——首当其冲. 解说:两个“冲”字意思相同,都是“猛烈撞击”的意思。 D.巧妙绝.伦——络绎不绝. 解说:两个“绝”字意思不同,“巧妙绝伦”的“绝”是“绝对”的意思;“络绎 不绝”的“绝”是“断”的意思。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市篮球队在上半场以微弱优势领先。中场休息时,领队希望队员不怕困 难, ,取得最后的胜利
②虽然我力气小,但是我注意听老师讲解,认真练习,终于在实心球的投掷考试中获 得了好成绩。这让我想起一句话 A.①再接再厉 ②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B.①再接再厉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②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往往是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种外在表现 容易成为比较研究关注的热点和切入口 表面上的相似,并不一定具有多高 的比较研究价值,而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有时却存在着内在的可比性, 单纯着眼于相似性,或者停留在相似点的罗列,比较研究就会流于肤浅,甚至得出 错误的结论 A.因为但是而且 B.尽管虽然但是 C.因而但是所以 D.因而而且所以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凝神望着青山,黑郁郁的一片,连绵不断,如同病牛一般。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青山毫无生气的 样子,给人压抑之感 B.紧闭的嘴唇,紧锁的眉峰,远望的眼神,微微突出的下颌,处处显出刚强和勇毅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通过对人物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了人物刚 强勇毅的性格特点。 C.湖柳,被水熏得、被风吹得也醉了,懒洋洋地不时刮起几丝长条来,又困倦地垂 下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岀了湖柳被风吹起又垂下时的样子。 D.天气这么冷,你怎么能穿这么少的衣服呢?快把我这件大衣披上吧 理解: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说话人对对方的关心、照顾、体贴。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国际因素和国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 8 页) ②虽然我力气小,但是我注意听老师讲解,认真练习,终于在实心球的投掷考试中获 得了好成绩。这让我想起一句话, 。 A.①再接再厉 ②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B.①再接再厉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往往是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种外在表现, 容易成为比较研究关注的热点和切入口, ,表面上的相似,并不一定具有多高 的比较研究价值,而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有时却存在着内在的可比性, 单纯着眼于相似性,或者停留在相似点的罗列,比较研究就会流于肤浅,甚至得出 错误的结论。 A.因为 但是 而且 B.尽管 虽然 但是 C.因而 但是 所以 D.因而 而且 所以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凝神望着青山,黑郁郁的一片,连绵不断,如同病牛一般。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青山毫无生气的 样子,给人压抑之感。 B.紧闭的嘴唇,紧锁的眉峰,远望的眼神,微微突出的下颌,处处显出刚强和勇毅。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通过对人物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了人物刚 强勇毅的性格特点。 C.湖柳,被水熏得、被风吹得也醉了,懒洋洋地不时刮起几丝长条来,又困倦地垂 下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湖柳被风吹起又垂下时的样子。 D.天气这么冷,你怎么能穿这么少的衣服呢?快把我这件大衣披上吧。 理解: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说话人对对方的关心、照顾、体贴。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国际因素和国
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 我们必须正确 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②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 ③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 ④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A.④③②①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语句是: 8.名著阅读(3分) 《战国策》是①(朝代)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_②体史书,记 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战国 策》长于说事,善于铺陈人物语言,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借 自己与_③(人物)比美来讽谏齐王除弊兴利的故事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要求学生利用寒假进行“走进菜市场,关 注菜篮子”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为什么“菜篮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分) 【材料一】 ‘菜篮子”一头连着物价指数,连着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 子和钱袋子,连着农村的繁荣稳定,两头都是大民生。而且,人们在饮食上越来越 追求健康,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抽样调查发现,很多家庭用于购买蔬菜的支出 约占食物总支出的二分之一以上另外2011年2月3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3页(共 8 页) 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 我们必须正确 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 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②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 ③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 ④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A.④③②①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语句是: , 。 8.名著阅读(3 分) 《战国策》是 ① (朝代)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 ② 体史书,记 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战国 策》长于说事,善于铺陈人物语言,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借 自己与 ③ (人物)比美来讽谏齐王除弊兴利的故事。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要求学生利用寒假进行“走进菜市场,关 注菜篮子”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为什么“菜篮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分) 【材料一】 “菜篮子”一头连着物价指数,连着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农民的“菜园 子”和钱袋子,连着农村的繁荣稳定,两头都是大民生。而且,人们在饮食上越来越 追求健康,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抽样调查发现,很多家庭用于购买蔬菜的支出 约占食物总支出的二分之一以上。另外,2011 年 2 月 3 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按照惯例,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大量购买蔬菜,储备各种食物。 【材料二】 北京某大型批发市场部分菜价变化一览表 蔬菜名称 土豆 黄瓜 油菜 时间 2010年12月下26元公斤42元/公斤38元/公斤1.90元/公斤 旬 2011年1月上旬28元公斤45元公斤39元公斤21元/公斤 2011年1月中旬32元公斤5,7元/公斤43元/公斤2.3元/公斤 (数据来源:①中国粮食门户网②农业信息网) 答: 10.蔬菜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有一个加价的链条,下面是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记录, 请你从中概括出导致菜价上涨的四条原因。(每空不超过8个字)(4分) 菜农说:“每袋50公斤的复合肥涨到了163元,而在之前,每袋只要145 148元。仅仅是化肥,每年每亩地的成本就要涨上150元左右。” 送菜车主说:“我毎车总货物量约18000斤,但是经过干里运输,到了北京 实际卖出的货物量还不到15000斤,损耗率在25‰至30%之间,这些损耗得通 过菜价补偿 卖菜摊主说:“我每天出货总量约350斤,但日摊位费113元、日管理费20 元,这些成本都得分摊到菜价上。 超市经理说:超市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时免税但销售时要支付13%的增值税 只得把这部分成本打入菜价。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4页(共 8 页) 按照惯例,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大量购买蔬菜,储备各种食物。 【材料二】 北京某大型批发市场部分菜价变化一览表 蔬菜名称 时间 土 豆 黄 瓜 西红柿 油 菜 2010 年 12 月下 旬 2.6 元/公斤 4.2 元/公斤 3.8 元/公斤 1.90 元/公斤 2011 年 1 月上旬 2.8 元/公斤 4.5 元/公斤 3.9 元/公斤 2.1 元/公斤 2011 年 1 月中旬 3.2 元/公斤 5.7 元/公斤 4.3 元/公斤 2.3 元/公斤 (数据来源:①中国粮食门户网 ②农业信息网) 答: 10.蔬菜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有一个加价的链条,下面是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记录, 请你从中概括出导致菜价上涨的四条原因。(每空不超过 8 个字)(4 分) 菜农说:“每袋 50 公斤的复合肥涨到了 163 元,而在之前,每袋只要 145~ 148 元。仅仅是化肥,每年每亩地的成本就要涨上 150 元左右。” 送菜车主说:“我每车总货物量约 18000 斤,但是经过千里运输,到了北京 实际卖出的货物量还不到 15000 斤,损耗率在 25%至 30%之间,这些损耗得通 过菜价补偿。” 卖菜摊主说:“我每天出货总量约 350 斤,但日摊位费 113 元、日管理费 20 元,这些成本都得分摊到菜价上。” 超市经理说:“超市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时免税,但销售时要支付 13%的增值税, 只得把这部分成本打入菜价
(数据来源:2010年9月9日《中国产经新闻》2010年11月24日《深圳商报》)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11.蔬菜从菜园子到百姓餐桌的过程中,流通环节过多也是导致菜价上涨的原因之 针对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具体的解决办法。(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12~14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 人日再食,无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 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敢稍逾约 ②腰白玉之环 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①援疑质理 翻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 翻译: 14.请从选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善于向“先达”请教的语句。(2分)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5页(共 8 页) (数据来源:2010 年 9 月 9 日《中国产经新闻》2010 年 11 月 24 日《深圳商报》)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原因四: 11.蔬菜从菜园子到百姓餐桌的过程中,流通环节过多也是导致菜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针对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具体的解决办法。(3 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 12~14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 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 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 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敢稍逾.约 逾: ②腰.白玉之环 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①援疑质理 翻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 翻译: 14.请从选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善于向“先达”请教的语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