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4年初三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1.本试卷共8页,包括五道大题,23道小题 生|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须|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知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基础及运用(共14分) 1.对下列字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载”意为“记在书报上”时读zai,所以“记载”“刊载”中的“载”都读z6i B.“翘”意为“一头向上仰起”时读qo,所以“翘首”“翘起”中的“翘”都读qio C.“强”意为“硬要,迫使”时读 qiang,所以“强迫”“牵强附会”中的“强”都读qin D.“和”意为“声音相应”时读he,所以“应和”“随声附和”中的“和”都读he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亭子虽然如此轩敞,却没有一点寒气袭人的感觉。 理解:轩,本义指古代有围棚而前顶较高的车。在句中形容亭子很高。 B.当今娱乐圈中的一些歌手把炒作视为一夜成名的捷径。 理解:炒,本义指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在句中形容反复做夸大的宣传。 苏辙早期的文章充满锐气,后来屡遭贬谪磨难,文笔才趋于沉静平和。 理解:锐,本义指刀枪的锋刃快或尖。在句中形容文章內容扣人心弦。 D.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理解:屹,本义指山势高耸。在句中形容哈尔威船长高大、沉稳的样子。 3.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偏指“异”的意思 B.《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偏指“远”的意思。 C.《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往来”偏指“来”的意思。 D.《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中的“屈伸”偏指“伸”的意
北京市石景山区 2014 年初三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包括五道大题,23 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文基础及运用(共 14 分) 1.对下列字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载”意为“记在书报上”时读 zǎi,所以“记载”“刊载”中的“载”都读 zǎi。 B.“翘”意为“一头向上仰起”时读 qiào,所以“翘首”“翘起”中的“翘”都读 qiào。 C.“强”意为“硬要,迫使”时读 qiǎnɡ,所以“强迫”“牵强附会”中的“强”都读 qiǎn ɡ。 D.“和”意为“声音相应”时读 hè,所以“应和”“随声附和”中的“和”都读 hè。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这亭子虽然如此轩.敞,却没有一点寒气袭人的感觉。 理解:轩,本义指古代有围棚而前顶较高的车。在句中形容亭子很高。 B.当今娱乐圈中的一些歌手把炒.作视为一夜成名的捷径。 理解:炒,本义指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在句中形容反复做夸大的宣传。 C.苏辙早期的文章充满锐.气,后来屡遭贬谪磨难,文笔才趋于沉静平和。 理解:锐,本义指刀枪的锋刃快或尖。在句中形容文章内容扣人心弦。 D.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理解:屹,本义指山势高耸。在句中形容哈尔威船长高大、沉稳的样子。 3.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偏指“异”的意思。 B.《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偏指“远”的意思。 C.《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往来”偏指“来”的意思。 D.《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中的“屈伸”偏指“伸”的意 思
4.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这里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斑斓,干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图 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似有若无,像神仙画家信手运笔,② A.①论色彩丰富②轻轻抹在碧空之上 B.①论色彩丰富②悄悄抹在碧空之上 C.①论色彩绚丽②轻轻抹在碧空之上 D.①论色彩绚丽②悄悄抹在碧空之上 5.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汉字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上联:世外桃源①难② 下联:人间仙境不复临 A.①常②寻B.①常②觅C.①终②觅D.①终②寻 6.根据下面情境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填入成语(俗语)、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他引用孔子名言“① 既表明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处之道,又强调走和平发屐道路是对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 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指出日本的侵华暴行给中国人留下了 刻骨铭心的记忆,并引用中国古训“②“,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 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演讲中,他不仅引用中国的谚语和典故,还提 到歌德、莱布尼茨、莱辛以及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习主席借此表达的意思很清楚 A.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吃一堑,长一智③我努力理解你们,也请你们这样做! B.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③我努力理解你们,也请你们这样做! C.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②吃一堑,长一智③你们应像我一样,充分地理解对方! D.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③你们应像我一样,充分地理解对方! 二、语文积累(共10分) 7.默写(共6分) 个人即使清贫、卑微,也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可以是辛弃疾《破阵子》中“了却 君王天下事,①”的赤胆忠心,可以是陶渊明《饮酒》中″②,悠然见南
4.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 ,这里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斑斓,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图 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似有若无,像神仙画家信手运笔, ② 。 A.①论色彩丰富 ②轻轻抹在碧空之上 B.①论色彩丰富 ②悄悄抹在碧空之上 C.①论色彩绚丽 ②轻轻抹在碧空之上 D.①论色彩绚丽 ②悄悄抹在碧空之上 5.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汉字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上联:世外桃源①难② 下联:人间仙境不复临 A.①常 ②寻 B.①常 ②觅 C.①终 ②觅 D.①终 ②寻 6.根据下面情境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填入成语(俗语)、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 分) 2014 年 3 月 2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他引用孔子名言“ ① ”, 既表明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处之道,又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 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指出日本的侵华暴行给中国人留下了 刻骨铭心的记忆,并引用中国古训“ ② ”,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 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演讲中,他不仅引用中国的谚语和典故,还提 到歌德、莱布尼茨、莱辛以及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习主席借此表达的意思很清楚: ③ A.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吃一堑,长一智 ③我努力理解你们,也请你们这样做! B.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③我努力理解你们,也请你们这样做! C.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吃一堑,长一智 ③你们应像我一样,充分地理解对方! D.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③你们应像我一样,充分地理解对方! 二、语文积累(共 10 分) 7.默写(共 6 分)[ 来源: ww w.s hul ihu a.n et] 一个人即使清贫、卑微,也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可以是辛弃疾《破阵子》中“了却 君王天下事, ① ” 的赤胆忠心,可以是陶渊明《饮酒》中“ ② ,悠然见南
山”的闲情逸趣,可以是李白前路受阻时“③,④“的乐观展望,可以是 杜甫登临泰山时 ⑥"的雄心壮志。只要梦想存在,人生就没有失败。 8.名著阅读(4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经典的神话英雄形象。作者赋予他多个名称,使其形象随 着名称的变化逐步丰满。他在花果山称王时,被尊为“①″,表现了追求美好 的天性;在大闹天宫时,自称“齐天大圣”,宣扬了②的思想;在③时 得名“行者”,一路斩妖除魔,彰显了④的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911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铁范置铁板上,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 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 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 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 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 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9.填空(2分) (1)《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的意思,《祖逖》“睿素无北伐之志” 句中“素”是“向来”的意思,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是①
山”的闲情逸趣,可以是李白前路受阻时“ ③ , ④ ”的乐观展望,可以是 杜甫登临泰山时“ ⑤ , ⑥ ”的雄心壮志。只要梦想存在,人生就没有失败。 8.名著阅读(4 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经典的神话英雄形象。作者赋予他多个名称,使其形象随 着名称的变化逐步丰满。他在花果山称王时,被尊为“ ① ”,表现了追求美好 的天性;在大闹天宫时,自称“齐天大圣”,宣扬了 ② 的思想;在 ③ 时, 得名“行者”,一路斩妖除魔,彰显了 ④ 的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 9-11 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 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 “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 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 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 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9.填空(2 分) ⑴《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的意思,《祖逖》“睿素无北伐之志”一 句中“素”是“向来”的意思,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是 ①
(2)《陈涉世家》“以激怒其众”一句中“以”是“用来”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 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文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以”的意思是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用讫再火令药熔 11.'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小雨入端午》完成第12-15题。(共18分) 小雨入端午 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 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 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 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 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 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 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 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 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 用硬纸疊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 最后缠成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 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
⑵《陈涉世家》“以激怒其众”一句中“以”是“用来”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 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文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以”的意思是 ②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⑴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⑵用讫再火令药熔 11.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阅读《小雨入端午》,完成第 12-15 题。(共 18 分) 小雨入端午 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 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 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 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 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 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 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 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 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 用硬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 最后缠成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 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
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 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扫全 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 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 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 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 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 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毎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 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 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 切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 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 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 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 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①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 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 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 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 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 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 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 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 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 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 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 切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 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 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 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 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⑪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 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 .....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