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国际政治中,这样做会怂恿“世界葫权”(a world hegemony)的出现,令 弱国任凭强国宰割。在无政府状态下,对另外一个权力膨胀的国家惟 …有效的制约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或为了免受控制而与其他国家联合 起来。①居于主导地位国家的特征一意识形态、政权类型、领导人8 的风格及历史,根本不足以成为未来国家行为的可靠保证或指导原 则。只有权力才能制约权力,这才是制衡的真正含义。 除了均势理论外,还有另外一种新现实主义理论,它认为,秩序的 形成和维持是靠~个霸权国家(a hegemonic state),这个新权国家利 用自己的实力协调(organize)国家之间的关系。⑧一个国家的权力优 势会令其诱使或迫使其他国家同意继续参与维持两权秩序。按照罗 伯特·有尔平的观点,在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国际秩序都反映了国 际体系内国家权力的基本分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权力分配会发 生改变,从而引起体系内部的冲突和分裂、舞权战争,并最终导致秩序 的重组,以便反映新的权力分配。新媚起的葫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其 权力地位通过战争得到认可,战后和解的条件以及新秩序的特点就是 由它们决定的。 比较典型的权秩序是蒴权国以直接和强迫的方式控制弱国与 中等国家而建立起来的。不过,霸权秩序也可以是慈善(benevolent) 程温和的(less coercive),形成一种更为互惠、和谐和制度化的关系。 虽然这种秩序仍是建立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之上,但是,新权统治最 明显的邪恶特征被掩盖了起来。③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提出二种结构,来解释辆权秩序为什么 能够存在。第一种,强制统治(coercive domination)。弱国和中等国 家并不满足于自已的从属地位,如果它们能够推翻这种秩序,它们会 1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126. 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id Politi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81)。有关其他的理论现点,参见David我apkn,ed.,orld Leadership and He- gemony Boulder,Colo.Lynne Rienner Publisher,1990);William R.Thompson,On Clobal War:Historical-Structural Approaches to World Politics (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8a,1988)。 ③有关友善与强制毒权的区别,参见Du雅can Snidal,“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5 (1985):579-614;Bruce Ruseett,"The Mysterious Case of Vanishing Hegemony:Or Is Mark Twain Really Dea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9 (1985): 207-231;Joseph Lepgold,The Declining Hegemon: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Defense, 1960-1990 New York:Praeger,1990)
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 主动寻求这样做。可是,由于权力分配相差悬殊,这些国家缺乏足够 的力量挑战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这种政治结构实际上是一种非正 9 式的帝国秩序(an informal imperial order)。①权力,且最终是强制 力维持了这种秩序。第二种薄权秩序是靠某些最低程度的利益交叉 维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会向那些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提供它 们觉得非常有用的“服务”,防止它们主动寻求推翻这种秩序。就像 迈克尔·马斯坦杜诺和其他几位作者在本书中所指出的,美国在亚洲 和欧洲承担的军事义务有助于这些秋伴国解决地区性的安全困境问 题。如果没有美国的安全保证,任何其他的选择都需要欧洲和亚洲的 这些盟国,甚至非盟国付出更高的代价并受到更大的威胁。它们对美 国权的需求很高。美国在地理位置上与产生这些地区性间题的区 域相距遥远,这一事实减轻它们对美国统治地位的担忧。 最后,葫权秩序可能会更加彻底地制度化,被注入各种公认的、互 惠的政治互动过程,以至于秩序的层次变得几平模糊不清。如果霸权 采用的是比较友善的形式,而且权力受到了真正的制约,那么,因此而 形成的秩序可能不会全面反映基本的权力分配。②我们在后面的章 节中会看到,伊肯伯里、欧文(Owen)和里斯(Risse)就是按照这种解 释方向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正是由于对葫权特点的这些不同认 识,学者们对于为什么弱国和中等国家不想制衡葫权秩序中的主导国 才会提出不同的解释。在以强制统治为主的霸权秩序中,弱国和中等 国家根本没有进行制衡的能力。强制统治堵死了通向均势体系的道 ①有关帝国一它们所形成的秩序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变化一的论述,参见Michael Doyle,Empires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Alexander Motyl,Revolutions, Nations,Empires:Conceptual Limits and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S.N.Eisenstadt,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Histor- ical Bureaucratic Societies (New York:Free Press,1969);Karen Dawisha and Bruce Parrot, The Dis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mpires (Armonk,N.Y.M.E.Sharpe,1966) 历史利比较的角度对国际铁序类型瓶历更的全面论述,参见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Rethin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②有关这种新权秩序的税点,参见G.John Ikenberry,ter Victory:Institutions,Srae- gic Restraint,and the 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ns, 2001)。这里所论述的这些霸权类型并未包括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新马克思主义认为,新 权统治是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capitalist imperialist)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 世界秩序的各种规则和逻辑道戒了对其弛国家“压迫和统治”(oppression and domination), 然而,由于存在着错些(false-consciousness)和帝国主义联盟(imperial alliances),这种秩序仍 未受到挑战,依然是合法的。参见Hardt and Negri,Empire
w一导论 路。在比较友善、和谐的权秩序中,如果两权国家能够受到充分制 约,制衡的预期作用就会降低。制衡是弱国和中等国家的一个选择, 但是,新权的慈善性以及对萌权的制度约束会降低采取这种做法的可 能性。 10 单极世界的持久性 结构现实主义对国际秩序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预言单极世界前 景黯淡。这种观点认为,美国与其盟国之间冷战时期的政治和安全关 系会逐渐解体,慢慢转变为比较传统的大国制衡关系。沃尔兹指出, 随着两极世界格局的结束,“美国作为最强大的国家会发现其他国家 正在不断地疏远它:德国越来越靠近东欧和俄罗斯,而俄罗斯正越来 越靠近德国和日本”。北约也不可能继续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组织。 “根据均势理论以及历史经验,我们知道,为赢得战争面结成的联盟 在战争取得胜利后便会立即瓦解,越是决定性的胜利,越会如此”。 德国很快就会适应其大国地位,并极力摆脱大西祥联盟套在自己身上 的历史枷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还不能说北约的日子不会有 多少天了,但可以说没有多少年了”。① 随着苏联威胁的消失,均势理论预言,同盟的凝聚力会下降,德国 和日本将重申自己的大国地位,大国之间会重新出现战略对抗。②20 世纪90年代美國优势地位的加强,进一步促使亚洲和欧洲州的盟国采 取制衡行动一导致冷战时期的那种政治和安全关系解体。③单极 权力是不稳定的。未来几年,无政府状态带来的问题会有所加剧:经 济竞争、安全困境、同盟瓦解以及大国之间的均势政治。 ·①Watz,“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mationa】Politics,”nternational Security8, N0.2(Fai,1993):75,76. 2John J.Mearsheimer,"Back to the Future:Instability of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5(Summer 1990):5-一57;Mearsheimer,“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The Atlantic266(August1990),3S-S0;Mearsheimer,The Tragedy o时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W.W.Norton,2001);Conor Cruise O'Brien,"The Future of the West, The National Interest30(winter1992一1993):3-i0. ③参见,例如,Christopher Layne,“The Unipolar Ilusion:Why New Great Power8WilA~ ise,”nternational Security17,No.4(Spring 1993):5一51;以及Layne,.“From Preponder- ance to Offshore Balance:America's Future Grand Strategy,"International Security 22,No.1 (8 ammer1997):86-124
美国无故:均势的来来·d 沃尔兹承认,主张均势的力量会受到勇权的压制。例如,欧洲接 受美国的葫权领导就帮助阻止了欧洲大陆重新出现均势的格局。但 是,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单极世界可能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国 1 际秩序中最不稳定的秩序。之所以姐此,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主 导国(dominant state)会承担越来越多的任务和责任,长此以往,这个 国家就会遭到削弱。这种说法反映了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 提出的著名论点,即美国最终会重蹈所有大国的覆辙一一衰落。处于 主导地位的国家在运用自已的权力时会容易犯错误,这是由于权力集 中面直接造成的。①单极世界秩序不稳定的另一个原因,与无政府状 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使主导国的行为比较克制,其他国家也会担心, 如果权力过分集中、不受限制,它会不会给自已带来不安全。在冷战 时期,美国和苏联相互制约,而今天美国见乎不受任何制约。正如沃 尔兹指出的:“面对权力的失衡,一些国家或者努力加强自已的力量, 或者与其他国家联合,使国际权力分配重新达到平衡。”不管美国是 出于多么良好的意愿,多么心甘情愿,美国都必将经历与历史上所有 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相同的命运。 查尔斯·库普乾(Charles Kupchan)也提出一种观点,质疑单极世 界的稳定性,不过,他认为,国际秩序发生转变的原因在于美国内部以 及西欧媚起所带来的具体挑战。美国可能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稳 定、合法的国际秩序,它以美国的权力为中心,但是,这种秩序建立在 脆弱的基础之上:美国政治制度及其国内政治的狭隘性。权结构的 稳定性只能取决于美国政客们所追求的政策的稳定性。他们是否会 继续奉行国际主义,是否会遵循作为全球领导国家的伦理规范?这些 问题会越来越让其他国家感到不安。美国霸权也许是全球秩序稳定 运行所不可或缺的,但是,美国选民并未真正意识到这点,也没有觉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结果可能就会出现一种美国丽权的“掏空”(hol- lowing out)。②对美国新权的外部支持并不会对秩序造成威胁(蒂求 会仍然存在),但是,美国政体(American polity)采取相应行动的意 愿,会让人有些怀疑。 D 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Economie Change and Military Con- f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Random House,1987). ②参见Fareed Zakaria,“The New American Conseneue:Our Hollow Hegemony.,”Ncu York Times Magarine,November 1,1998
人……导论 查尔斯·库普乾认为:“如果美国充当全球最后保护者的意愿降 低,它将会成为全球格局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再权秩序会 由于国内支持与对外国承担的义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而崩费。对美 国领导权的需求使美国在国外要不断地承担更多的义务,到处进行干12 涉。可是,这些义务的增加又会遭到国内的强烈反对。北约对科索沃 的空袭就是例证:大西祥的秩序结构使美国的卷入成为一连申事件中 合平逻辑的面且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举措。要向巴尔干地区投入军队, 只有美国拥有这样的军事力量和对北约的指挥能力。但是,美国在国 外承担的义务和领导地位仍然取决于美国的公众奥论。·这种军事行 动是否可行,以及辆权体系调整机制的机能取决于美国政客们能否让 美国的中产阶级相信值得为此付出代价。“因而,在建设一个包括欧 洲大陆新兴的、蓬勃向上的民主国家在内的宏伟的欧洲大厦的过程 中,美国起着领导作用。但是,基础并不稳固,因为美国对为建设和维 护这个大厦而付出越来越不感兴趣…美国与其对一个掏空的霸权 抱着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还不如提前发觉自己作为全球秩序最 后保护者的日子已经不多了。”①美国霸权这棵大橡树在过去几十年 里不断地成长壮大,其他国家仍然需要它,从它身上得到好处,而且它 的存在使其他国际体系不可能存在一但是,它依然要仰仗地下水的 供应,可地下水好像正在逐渐枯竭。世界孺要开始为美国世纪之后的 生活做准备。 美国的霸权领导地位将会逐渐收缩,结果会导致国际秩序或者硬 着陆或者软着陆。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体系会向多极化转变,国际 秩序将建立在以区域性大国为中心的基础上,这是最有希望、最富有 建设性的选择。如果这些地区性大国能够足够善意地运用自已的权 力,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个领导结构比较分散、稳定、合作的体系。③另 外,如果美国的实力突然迅速降低,可能会在欧洲和亚洲引起剧烈的 反应。如果美国终止对欧洲和日本承担的同盟义务,可能会引发的反 应是德国和日本军事力量的迅速提升,从而在这两个地区产生安全困 境问题,引起军备竞赛和制衡行动。 ①参见Charles Kupchan,.“Fractured U.S.Resolve,”The Washington Post,Outlook Section,June 13 1999,B 1,B4. Charles Kupchan,"After Pax Americana:Benign Power,Regional Integration,and the Source of Stable Multipolarity,International Security 23,No.3 fall 1998):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