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 政治、经济领域的泛合作或相应的多边关系,也并未出现严重下滑。 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也扩大了,政府间关系及跨国 关系形成的日益稠密的网络把这些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国 和日本并没有慢慢疏远美国,更谈不上制衡它,而是决定继续维持冷 战时期的接触模式,”迈克尔·马斯坦杜诺(Michael Mastanduno)指 出,“尽管中国和俄罗斯同美国存在着分歧,但是它们并未致力于结 成一个针对美国的制衡联盟。实际上,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所关心的 主要安全问题并不是如何疏远实在太强大的美国,蔺是怎样防止被美 国逐渐抛开。”①虽然半个世纪以来国际权力发生了非常巨大的转 变,但是,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稳定、持久。这完全出乎人们 的意料:根据传统现实主义的解释,应该设有什么理由同美国结盟,反 前应该更有理由抵制美国的权力。 在有些学者看来,现实主义所企盼的全球均势会再次最终得以实 现。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在本书中提出,现实主义理论显 然期望“被打破的平衡有一天会得到恢复”,但是,它无法预测各国政 府何时会对这种结构性压力做出反应。根据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 观点,单极世界是最不稳定的国际结构,必然会引起主导国与弱国采 取行动和做出反应,并最终使国际体系回到比较传统的均势秩序。单 极国家(a unipolar state)基本上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这使得其对外 政策越来越失去克制,对其他国家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接着就会出现 对其的抵制和制衡。而且,沃尔兹认为,人们可以看到“制衡趋势已 经出现了”。不过,全面的制衡尚未出现。当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会 晤时,他们必然会抱怨美国霸权的威胁,但是他们并未采取真正的制 衡举措一-比如,结成正式的同盟或采取联合军事行动。正如斯蒂 芬·沃尔特(Stephen Walt)所指出的:“对抗美国权力的这些活动如 此三心二意、毫无成效,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问题就是要解释为什 么狗还不吠。或者就像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均势秩序(形成于对美国 单极势力的强烈反抗之中)是正在形成之中呢,还是今天国际秩序的 …些特征已经发生了改变,甚至摆脱了均势逻辑呢? 后面各章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同的答案,不过大部分作者都认 D Michsel Masianduno,Preserving the Unipolar Moment:Theories and U.S.Grand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21,No.4 (Spring 1997):58
导论 为,核武器、资本主义与民主的传播以及美国霸权的独特性使国际秩 序难以、甚至不可能自动回归到传统的均势秩序。除此之外,作者们 4 的论述主要回答了有关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特征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权力是不是已经不同于均势理论或历史所阐 述的,对其他国家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了?查理五世、路易十四、拿破仑 一世、威廉二世和纳粹德国都曾引起过大规模的制衡反应。美国是否 只是这一连串强国中的最新成员,会像早期那些强国一样面对同样的 反应,还是美国是…个新型的强国,其独特性决定了其他国家对其药 权力量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呢?美国权力的这种独特性可能源于地理、 技术、意识形态、民主,或其制度与政策。如果美国权力自身具有能够 抑制或约束自已的特点,那么,弱国和中等国家(secondary states)对 美国威胁性的评估就会发生改变。而且,同样重要的是,这种自我约 束的特性是深深根植于美国的政体(poty)(因而,不会因某一个国家 领导人的反复无常行为而轻易让步),还是这种约束基本上是由制定 对外政策的官员所操纵的、比较微妙的日常事务?是美国的政体还是 其政策(或者二者同时)在起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的单极势力是否解决了其他国家面临的安全 问题,使弱国没有必要采取抗衡的做法?有的作者认为,美国单极势 力有存在的需要。例如,美国的安全承诺有助于欧洲、亚洲和中东摆 脱地区性的安全困境,面且美国的国内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出口市场。 目前单极世界秩序安全与经济的成本和收益,必须同回归均势后出现 的任何一种世界秩序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同样重要的是,美国能 否承担得起这些义务?例如,扩大海外的安全合作以及开放国内市 场。如果美国提供的霸权服务的成本并不太高、能够承担得起,而且, 与其他可以提供的选择相比,其他国家更愿意接受这种方式,那么,这 种单极的世界秩序可能就会相当稳定。但是,如果这种霸权的国内成 本很高,而且还在不断地增扣,并最终达到无法承担的水平,那么,不 管其他国家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是多少,单极世界秩序都注定推 逃厄运。 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今天的全球体系中,制衡(balancing)究竞意 味着什么?今天美国的实力不仪表现在其军事力量方面,同时,它还 体现在其文化和经济扩张方面。如果其他国家对美国权力的不满是 与其大众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关,它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比如,贸
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 易保护政策,但是,这与均势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它们的不满是与美 国所谓新经济的支配地位有关,它们可能就需要在国内进行政策和制 度改革,但是,这与全球军事同盟的重构无关,同样无法回答根本的问 题。穆斯林原教旨主义可能受到了美国经济、社会和军事力量广泛影 响力的威胁,但是,恐怖主义(甚至于2001年9月对纽约和华盛顿发 动的那种恐怖袭击)会改变这种长期的稳定秩序吗?明确美国权力 会造成的具体威胁以及可能做出的反应,对于理解正在出现的单极世 界政治,非常重要。即使威助属于比较传统的类型,脚军事力量的分 配严重不对称,实质问题仍然是:制衡联盟能否改变权力严重不平衡 所固有的危险?如果不能对美国的权力做出传统的军事制衡反应,或 者对美国权力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具体威胁无法做出反应,那么,这些 国家在具体的政策领域是否可以采取其他类型的预防或新制衡 (neobalancing)措施呢? 在这场关于单极世界秩序的争论中,除了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 外,对于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者来说,还有着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 如果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战略竞争的时代(而且,战后的同盟体系会最 终瓦解),那么,美国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大战略(grand strategy)。① 如果均势秩序会出现的话,美国就必须做好应对它的准备。知果当前 的世界秩序是稳定的,我们就需要弄清楚哪些政策有助于稳定、娜些 政策会破坏稳定。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制度战略会缩小实力差距,缓 和安全困境,因此消除了国家必须制衡过分集中的权力的念头。美国 朝权之所以比较容易为其他国家所接受,是由于其所处的密集的制度 结构。根据这种观点,可以提出一个非常不同的对外政策议程。围绕 美国权力的全球争论未来儿年还会持续下去,因此,尤为重要的是,要 ①有关美菌大战略的著述数置众多,面且还在不新增知。有关该问要的综述,参见 Barry R.Posen and Andrew L.Ross,"Competing Visions for U.S.Grand Strategy,"Internation- a4 Security2l,No,3(Winter1996/97):5一53。除了导论中其他地方引用的着作外,其他著 述还包括Robert Art,“Geopolitics Updated;The Strategy of Selective Engagement,”Internation- al Security 23,No.3 Winter 1998/99):79-113;Christopher Layne,"From Preponderance to Offshore Balancing:American's Future Grand Strategy,"International Security 22,No.1 (Sum- mer 1997):86-124;Layne,"Rethinking American Grand Strategy,"World Policy Journal 15, No.2 (Summer 1998):8--28;Eugene Gholz,Daryl G.Press,and Harvey M.Sapolsky,"Come Home,America:A Strategy of Restraint in the Face of Temptation,International Security 21. No.4(Spring 1997):S一48;l以及Charies A.Kupchan,“Life after Pax Americana,”World Policy Journal16,No.3Fall1999):20一27
…一导论 对世界秩序形成的原因以及采取均势政策的逻辑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本书主要是理论上的争论,但同时也为一些政策问题提供了答案。 关于美国单极世界秩序未来发展的讨论,主要是为了回答以上提 出的问题。本书并不想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一平息这场争论。 不过,我们确实想努力澄清相关的立场,解明一些极为重要的理论和 政策问题。这既是现实主义传统内部的一场争论,也是现实主义和新 现实主义之间的一场争论。有些作者采用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观 点作为出发点,通过探讨冷战后大国之间目前的关系模式,既包括工 业化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它们与其他(非西方)大国之间的 关系,提出了他们自已的理论观点。还有一些作者贬低不平衡权力 关系和均势逻辑的重要性,提出了以自由主义和认同为基础的理 论,认为美国和其他发达的民主国家共同建立起了一种自由政治秩 序,而现实主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此做出解释。我们将认真 地研究这场理论争论以及本书中提出的关于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的 各种不同观点。 均势与霸权 有关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的这场争论,实际上是一场关于国际秩序 形成原因的争论。对于国家之间的秩序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基本问题, 现实主义传统提出了最明确的答案。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秩序是 通过国家权力建立和维持的,国家权力分配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秩序的 改变。根据这种规点,现实主义及其发展形式新现实主义提供了世界 政治中的两种秩序意象(two0 images of order)一均势与霸权。① 均势理论将秩序和大国之间的关系模式解释为为了对付敌对势 Q①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综述以及它们对冷战后国际秩序的展望,参见雄ichael Mas tanduno,"A Realist View:Three Images of the Coming Intemational Order,in International Or- der and the Future of World Politics,ed.T.V.Paul and John A.Hall London: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1999),19-40;B Michael Mastanduno and Ethan B.Kapstein,"Realism 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in Unipolar Poliics:Realism 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ed.Mastanduno and Kapste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aity Preas,1999)。另参 Dale Copeland,The Origins of Major War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0)
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一 力的集中或威胁而进行制衡的结果。①秩序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 之间不断进行制衡和调整的结果。制衡既可以通过内部手段也可以 通过外部手段实现一通过内部动员以及为了抵制和制衡权力集中 所带来的紧追戚胁而与受到威胁的国家结成临时同盟。在无政府状 态下,同盟作为暂时的权宜之计会变来变去,国家会极力维护自已的 独立性,避免受困于制度。均势理论会随制衡规则明确性和自觉性的 不同面有所变化。② 对于单极世界中的权力分配,现实主义的均势理论明确地预言: 弱国将会对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进行抵制和制衡。安全(实际上是 指生存)是国家的根本目标,而且由于国家最终不可能依靠其他国家 的承诺或保证确保自己的安全,国家会对自己的相对权力地位非常敏 感。当强国出现后,中等国家为了寻求保护,就会同弱国结成反制联 盟。任何其他的战骆都会使国家面临被控制的危险。正如沃尔兹所 指出的:“中等国家如果可以自由选择的话,它们都会通向较弱的一 方,因为对它们造成威胁的是较强的一方。在较弱的这方,它们不仪 更受尊重,也感到更安全,当然前提是它们所加人的联盟拥有足够的 防御或威摄力量,能够阻上对手发动攻击。”③同盟是国家为了对抗权 力的集中而结成的暂时联盟。随着实力分配的变化,联盟也会发生 改变。 沃尔兹将制衡与“追随”(bandwagoning)进行了比较。在国内政 治中,领导人选举的失敗者会转而主动追随获胜的候选人。但是,在 DKenneth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Mass.Addison-Wes- ley,19T9)。对该理论的引申与争论,参克Robert0.Keohane,.ed,,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②所出瑰的联序或者是制衡压力的偶然结果,或者反驶了平衡和制衡的正式规则。 有关均势政治的论述,参见Martin Wight,“The Balance of Power,.“in Diplomatic Investiga~ tions,ed.Butterfield and Wight (Cambridge,Ma8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149- 176;Edward V.Gulick,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 New York:Norton,1967);Inis L.Claude,Jr.,Power and f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Random House,1962);Claude, "The Balance of Power Revisited,"Review a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5 April 1989):77-86; Emst Hans,“The Balance of Power:Prescription,Concept,or Propaganda,”World Politics上5, No.3 (1953):370-398;Stephen M.Walt,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N.Y.Com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Glenn H.Snyder,Alliance Politics (Ithaca,N.Y.Cornell Univereity Preas,1997);Michael W.Doyle,Ways of War and Peace (New York:Norton,1997),chap.5; John A.Vasquer and Colin Elman,eds.,Realism and the Balancing of Power:A Debate (Cambridge,Masa.:MIT Pre特,2000)。 Walt,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