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发展 。1892年首次有人利用岩盐棱镜和测热辐射计(电阻温度计) 测定了20多种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905年科伯伦茨发表了128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 谱,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间的特定联系被确认。 ·1947年第一台实用的双光束自动记录的红外光谱仪问世。 这是一台以棱镜作为色散元件的第一代红外光谱仪。 60年代,光栅代替棱镜作分光器,第二代红外光谱仪 70年代后期,干涉型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三代红外 光谱仪。 ÷近来,可调激光器作光源代替单色器,即第四代红外光谱 仪-激光红外光谱仪
❖ 红外光谱的发展 ❖ 1892年首次 有人利用岩盐棱镜和测热辐射计(电阻温度计) 测定了20多种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 1905年科伯伦茨发表了128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 谱,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间的特定联系被确认。 ❖ 1947年第一台实用的双光束自动记录的红外光谱仪问世。 这是一台以棱镜作为色散元件的第一代红外光谱仪。 ❖ 60 年代,光栅代替棱镜作分光器,第二代红外光谱仪 ❖ 70年代后期,干涉型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三代红外 光谱仪。 ❖ 近来,可调激光器作光源代替单色器,即第四代红外光谱 仪-激光红外光谱仪 第七章 红 外 光 谱 法
一、基本概念 (一)红外光谱的性能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R)属于分子吸 收光谱,红外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并伴随着分 子中转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所以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 振动一转动光谱。 红外光谱法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了解农药的分 子结构及其化学组成。根据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 状对农药已知物作定性鉴定。对未知物作化学结构的初步 判断和分析。按照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测定农药主 成分的含量。红外光谱法用于农药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必要时才用于定量分析
一、基 本 概 念 (一)红外光谱的性能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IR)属于分子吸 收光谱,红外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并伴随着分 子中转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所以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 振动—转动光谱。 红外光谱法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了解农药的分 子结构及其化学组成。根据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 状对农药已知物作定性鉴定。对未知物作化学结构的初步 判断和分析。按照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测定农药主 成分的含量。红外光谱法用于农药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必要时才用于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又有以下一些特点: 1.特征性强农药分子中每一类骨架或官能团都具有一 定的特征吸收峰,特别是指纹区(1350一650cm-)更为精 细。 2.快速测定一个样品一般只需几分钟。 3.测试样品最少常量分析一般只需1-5mg,1 微量分析 只需10一20μg液体或固体样品。 4.可分析各种物态的样品气体、液体、固体、溶液均 可分析测定。 5.不破坏试样,不改变样品的组成。 6.测试方便既可进行定性分析,又可进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又有以下一些特点: 1.特征性强 农药分子中每一类骨架或官能团都具有一 定的特征吸收峰,特别是指纹区(1350-650cm-1 )更为精 细。 2.快速 测定一个样品一般只需几分钟。 3.测试样品最少 常量分析一般只需1-5 mg,微量分析 只需10-20μg液体或固体样品。 4.可分析各种物态的样品 气体、液体、固体、溶液均 可分析测定。 5.不破坏试样,不改变样品的组成。 6.测试方便 既可进行定性分析,又可进行定量分析
二)红外区域的划分 红外光区位于可见光区和微波区之间,即在0.78u一 300μ波长范围内。红外光区可按波长成波数不同的范 围分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区。每个区的光谱测 定所用的仪器不同,所获得的信息也不相同。 红外区 近红外区 中红外区 远红外< 波长μm 0.78-2μm 2-25m 25-300um 波数cm- 12820-5000cm- 5000-400cm-t 400-330cm-' 能级跃迁类型 O一H、N-H 分了中原子的动 分子的转动 C一H键的倍须吸收 近红外区主要研究O一H、N一H及C一H键的倍频吸 收。远红外区主要研究分子的转动和晶格的振动。中红外 区主要用于研究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是红外光谱研究的 主要内容
(二)红外区域的划分 红外光区位于可见光区和微波区之间,即在0.78μm- 300 μm波长范围内。红外光区可按波长成波数不同的范 围分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区。每个区的光谱测 定所用的仪器不同,所获得的信息也不相同。 近红外区主要研究O—H、N—H及C-H键的倍频吸 收。远红外区主要研究分子的转动和晶格的振动。中红外 区主要用于研究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是红外光谱研究的 主要内容
(三)分子的能量和分子振动类型 分子的能量是由分子的内能、平动能、转动能、振动 能和电子能组成的。 E分子=E。十E平十E转十E振十E电 E是分子的内在能,不随分子运动而改变即所谓零点 能。E平为分子的平动能,它只是温度的函数。平动能不 能使分子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所以不能产生光谱。与光谱 有关的能量是分子的转动能(E转)、振动能(E振)和电子能(E 电) 转动能级间距离最小,只需长波长的远红外光或微波 照射就可使转动能级发生跃迁,即分子转动光谱。振动能 级的间距较大,需吸收较短波长的光才能使振动能级跃迁。 振动光谱出现在中红外区。振动能级跃迁过程中,常伴随 着转动能级的跃迁。由此,中红外光谱亦称分子振动一转 动光谱或简称振一转光谱
(三)分子的能量和分子振动类型 分子的能量是由分子的内能、平动能、转动能、振动 能和电子能组成的。 E0是分子的内在能,不随分子运动而改变即所谓零点 能。E平为分子的平动能,它只是温度的函数。平动能不 能使分子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所以不能产生光谱。与光谱 有关的能量是分子的转动能(E转)、振动能(E振)和电子能(E 电)。 转动能级间距离最小,只需长波长的远红外光或微波 照射就可使转动能级发生跃迁,即分子转动光谱。振动能 级的间距较大,需吸收较短波长的光才能使振动能级跃迁。 振动光谱出现在中红外区。振动能级跃迁过程中,常伴随 着转动能级的跃迁。由此,中红外光谱亦称分子振动—转 动光谱或简称振—转光谱。 E E E E E E 分子 = 0 + 平 + 转 + 振 +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