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南高五代卷 第二节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40) 第三节 丰腴富丽的独特风格……… (49) 一、健康浓烈的审美情趣 (49) 二、多彩热烈的生活情调 (51) 三、高屋建瓴的恢宏气魄 (53) 第三章冲突与融通 (55) 第一节三教的冲突与进一步融合 (56) 一、儒释论争和士大夫的反佛 (56) 二、佛道之争与统治集团的政争 (63) 三、三教论议与三教融合 (70) 第二节佛说歧异殊途同归……………………………… (75) 一、“判教”方式土的分歧 (76) 二、修持方法上的差异 (78) 三、理论学说土的区别 (81) 四、对“异端”的讨伐 (82) 五、佛教各宗派的融合 (84) 第三节从南北文化之争到吏治与文学之争 (86) 一、南北文化之争 (86) 二、围绕进士科所展开的文化论争 (90) 三、吏治与文学之争 (95) 第四章交汇·撷英·辐射 (101) 第一节“和同为一家”:各族文化的交汇 (101) 一、隋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102) 二、汉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106) 三、少数民族对隋唐文化的贡献 (115) 第二节长鲸吸百:域外英华的东渐 (119) 一、中西交通史上的辉煌时代……………………… (120)
3 二、唐文化对域外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127) 第三节万国拜冕旒:隋唐文化的向外辐射 (134) 一、隋唐文化与东亚文明 (135) 二、隋唐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39) 第五章哲学光华……… (142) 第一节承上启下的儒学 (142) 一、王通和他的《中说》 、 (143) 二、啖、赵新经学运动 (152) 三、韩愈、李翻的卫道理论 (158) 第二节朴素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 (162) 一、吕才、李华的反世俗迷信思想 (162) 二、卢藏用、李筌的“天人观”……… (165) 三、柳宗元、刘离锡的“天人观” (167) 四、皮日休的无神论与《无能子》的自然观 ………… (170) 五、罗隐的反君主专制思想 (178) 第三节谶纬符命和宗教思想………………… (182) 一、谶纬符命的宗教化 (182) 二、道教思想的义理化 (189) 三、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197) 第六章各种宗教的竞相传播 (205) 第一节佛教的兴旺…………… (205) 一、狂热的崇佛与灭佛 (205) 二、佛教经籍的翻译与撰述 (215) 三、佛教宗派的全面繁荣 (219) 第二节道教的风行……………………… (239) 一、崇道高潮迭起 (239) 二、道派的兴盛融合 (245)
神唐五代楼 第三节外来新宗教的传播 (251) 一、袄教的流传…… (251) 二、景教的流行……………… (254) 三、摩尼教的传播 (255) 四、伊斯兰教的初传 (259) 第四节民间淫祠巫鬼祭祀 (262) 第七章伦理道德观的局部更新 (271) 第一节相对松动的等级观…… (271) 第二节较为开明的婚恋观 (279) 第三节 出世与入世的人生观……… (289) 第四节禁锢色彩淡薄的妇女观 (296) 第八章教育与科举 (307) 第一节以官学为主体的教育体制 (307) 一、宫学的兴盛 (308) 二、官学的体制 (311) 三、私学的勃兴 (316) 四、留学生教育… (322) 第二节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入仕途径的多元化 (323)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背景 (324) 二、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 (327) 三、吏部铨选与入仕途径的多元化 …………… (331) 第三节进士科与唐代文学…………… (334) 一、进士科的一枝独秀… (334) 二、进士行卷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339) 第四节科举制与唐代知识分子 (345) 一、科举制度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活力 (345) 二、科举制对知识分子思想文化活动的影响 ……… (349)
5 第九章史学的卓越成就 (353) 第一节史馆修史制度及其成就 (354) 一、史馆修史制度的确立 (354) 二、从实录、国史到《旧唐书》 (360) 第二节“六书一史”与官修前代“正史”传统的 开创…… (365) 一、官修前代“正史”举措的出台与背景 ……… (365) 二、“六书”的待点与价值 (368) 三、李延寿与《南史》·《北史》 (374) 第三节史学批评的经典之作 刘知几与《史通》……… (377) 一、史家自觉意识的萌醒 (378) 二、批判精神与求实精神 ””g”44卡。。 (381) 三、《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体系 (385) 第四节第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 《通典》 (390) 一、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390) 二、《通典》在历史编撰学上的创新 (393) 三、杜佑的历史进化观 (398) 第五节多角度展现隋唐风采的其他史学名著 (400) 一、《唐律疏议》、《大唐六典》与《唐会要》 (400) 二、《元和郡县图志》 (402) 三、《大唐西域记》、《蛮书》及其他 …小 (404) 四、《贞观政要》与杂史、笔记…………………… (406) 第十章空前繁荣的诗坛文苑 (409) 第一节文学精神与时代气质 (409) 第二节承前启后的隋代诗歌 (416) 第三节生气勃勃的初唐诗坛 (421)
俯豪玉五代善 第四节 百花怒放的盛唐诗坛 (432) 第五节余香不绝的中晚唐诗坛 (444) 第六节唐五代词…·… (457) 第七节古义运动与韩、柳 (463) 第八节唐人传奇与俗讲、变文 (472) 第十一章美不胜收的艺术宝库 (479) 第一节“穷丹青之妙”开一代新风 ……………………… (479) 第一节石窟与雕塑的黄金时代 (496) 一、敦煌石窟的成就及其他石窟 (497) 二、墓葬雕塑 。。 (503) 三、著名雕塑家……… (507) 第三节诸体兼备的书法艺术 (510) 一、兼有南北,光大二王 …… (510) 二、欧、虞、褚的书法成就 (512) 三、张、李、颜的书法成就 (516 四、沈、柳的书法成就 (520) 五、书论……………… (522) 第四节八方乐奏万般舞姿 (525) 一、乐舞机构的设置和管理 (525) 二、从《七部乐》、《九部乐》到《十部乐》的 发展看宫廷乐舞 (528) 三、健美多姿的各族舞蹈 (531) 四、戏剧的发展… (533) 五、民谣、民乐与民间音乐比赛 (539) 第十二章科技的辉煌成就 (543) 第一节建树颇多的天文历算… (543) 一、浑天仪的改进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