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噬菌体感染实验 由于当时传统的看法认为决定生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不是DNA,因此完全有 必要再次用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细菌病毒T系列噬菌体感染寄主后的增殖过程? 吸附→(注入)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 释放 ,包括五个连续的过程
(二) 噬菌体感染实验 由于当时传统的看法认为决定生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不是DNA,因此完全有 必要再次用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细菌病毒T系列噬菌体感染寄主后的增殖过程? 吸附→(注入)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 释放 ,包括五个连续的过程
T2噬菌体在感染寄主的过程中,蛋白 质外壳吸附在寄主细胞的外表面,只有 DNA核心才能侵入到寄主细胞内。可是经 增殖后的大量子代噬菌体都有着与亲代同 样的蛋白质外壳,这就说明噬菌体的DNA 可以决定病毒蛋白质外壳的生物合成。 1952年A.Hershey.和 M.chase 用示 踪原子的方法,以E.coli T2 噬菌体为实验 材料,精确的证实了上述论点
T2噬菌体在感染寄主的过程中,蛋白 质外壳吸附在寄主细胞的外表面,只有 DNA核心才能侵入到寄主细胞内。可是经 增殖后的大量子代噬菌体都有着与亲代同 样的蛋白质外壳,这就说明噬菌体的DNA 可以决定病毒蛋白质外壳的生物合成。 1952年A.Hershey.和 M.chase 用示 踪原子的方法,以E.coli T2 噬菌体为实验 材料,精确的证实了上述论点
↗ 蛋白质外壳——> S 用放射性 35S 噬菌体 标记 ↘ 核酸 ———> P 同位素 32P 2、噬菌体感染实验
↗ 蛋白质外壳——> S 用放射性 35S 噬菌体 标记 ↘ 核酸 ———> P 同位素 32P 2、噬菌体感染实验
2、噬菌体感染实验 (1)含32PDNA的一组: 放射性85% 在沉淀中 (2)含35S- 蛋白质的一 组:放射性 75%在上清 液中 所以,进入 细胞的是噬 菌体的核酸 而不是蛋白 质。 实验证明,进入细菌细胞 内部的物质是DNA。 DNA包含有产生完整噬菌 体的全部信息
2、噬菌体感染实验 (1)含32PDNA的一组: 放射性85% 在沉淀中 (2)含35S- 蛋白质的一 组:放射性 75%在上清 液中 所以,进入 细胞的是噬 菌体的核酸 而不是蛋白 质。 实验证明,进入细菌细胞 内部的物质是DNA。 DNA包含有产生完整噬菌 体的全部信息
这就有力地说明亲代的蛋白质外壳的 确没有进入菌体,没有参与子代噬菌体的 增殖。可是,最终从E.coli 细胞中释放出 来的却是一群完整成熟的与亲代有着同样 蛋白质外壳的噬菌体颗粒。这就一步证实 了DNA是噬菌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这就有力地说明亲代的蛋白质外壳的 确没有进入菌体,没有参与子代噬菌体的 增殖。可是,最终从E.coli 细胞中释放出 来的却是一群完整成熟的与亲代有着同样 蛋白质外壳的噬菌体颗粒。这就一步证实 了DNA是噬菌体遗传信息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