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章望诊 授课题目(章节)第一节全身望诊 三、望形四、望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形体与五脏的关系 2掌握望形体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姿态与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虚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望形体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复习内容 望色诊病的原理 面部的色、泽对判断疾病的重要意义 常色与病色的概念和特点 五色的主病。 第页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 页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三、望形 四、望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形体与五脏的关系。 2.掌握望形体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姿态与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虚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 望形体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复习内容: 望色诊病的原理。 面部的色、泽对判断疾病的重要意义 常色与病色的概念和特点。 五色的主病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姿态两个方面。根据人体是个有机的整先安排30分钟 体,形、气、神合一的理论,通过望人体形体和姿态来诊察病情。 自学,再又学生 望形,又称望形体,是观察病人体型、体质和形态来诊察病情的方 自己学讲课。45 法。望形体的内容 分钟,留15分钟 1.形体强弱①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结实,老师回顾与讲 皮肤光滑润泽,筋强力壮等,且精力旺食欲佳,提示内脏坚实,气血旺解.可以利用望 盛,抗病力强,不易患病,即使患病也容易治愈,预后较好。②羸弱:|诊图谱。 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等,伴精 这部分内容 力差食欲差,提示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容易患病,且病后不作为讲授重 迁延难愈,预后较差。 点,由同学们自 2形体胖瘦①肥胖:若形体肥胖,肉松皮缓,食少懒动,动则学、讨论为主 气瑞乏力,属形盛气虚,见于阳虚牌弱,痰显内盛之人,故有“肥人多 痰湿”之说。若形体肥胖,而肌肉结实,食欲旺盛,神旺有力,为形健 气充,不属病态。②消瘦:若形体较瘦,但精力充沛,神旺有力,则属 健康之人。若形瘦乏力,气短懒言,多属后天不足,气血亏虚;形瘦多 食,多为阴虚火旺;形瘦颧红,皮肤干枯者,多属阴血不足,形体失养 故有“瘦人多虛火,多痨嗽”之说。若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者,是 脏腑精气衰竭,属病危之象。 3.体质类型体质分类,目前一般主张按阴阳三类法进行分类。① 阴脏人:表现为形体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性格内向,喜静少动, 食量较少,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动作迟缓,反应较慢。②阳脏人 第页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 页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望形态 包括望形体和望姿态两个方面。根据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形、气、神合一的理论,通过望人体形体和姿态来诊察病情。 望形,又称望形体,是观察病人体型、体质和形态来诊察病情的方 法。望形体的内容: 1.形体强弱 ①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结实, 皮肤光滑润泽,筋强力壮等,且精力旺食欲佳,提示内脏坚实,气血旺 盛,抗病力强,不易患病,即使患病也容易治愈,预后较好。②羸弱: 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 ,筋弱无力等,伴精 力差食欲差,提示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容易患病,且病后 迁延难愈,预后较差。 2.形体胖瘦 ①肥胖:若形体肥胖,肉松皮缓,食少懒动,动则 气喘乏力,属形盛气虚。见于阳虚脾弱,痰湿内盛之人。故有“肥人多 痰湿”之说。若形体肥胖,而肌肉结实,食欲旺盛,神旺有力,为形健 气充,不属病态。②消瘦:若形体较瘦,但精力充沛,神旺有力,则属 健康之人。若形瘦乏力,气短懒言,多属后天不足,气血亏虚;形瘦多 食,多为阴虚火旺;形瘦颧红,皮肤干枯者,多属阴血不足,形体失养。 故有“瘦人多虚火,多痨嗽”之说。若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者,是 脏腑精气衰竭,属病危之象。 3.体质类型 体质分类,目前一般主张按阴阳三类法进行分类。① 阴脏人:表现为形体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性格内向,喜静少动, 食量较少,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动作迟缓,反应较慢。②阳脏人: 先安排 30 分钟 自学,再又学生 自己学讲课。45 分钟,留 15 分钟 老师回顾与讲 解。可以利用望 诊图谱。 这部分内容 不作为讲授重 点,由同学们自 学、讨论为主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表现为形体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偏红,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自制 力差,平时畏热喜冷,耐寒力较强,动作敏捷,反应较快。③平脏人: 表现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宜,寒热中和,性格开朗,自身调节和对外适 应力强,不易感受外邪,较少生病,即使患病可自愈。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望态,又称望姿态。姿即姿势、体位,态即形体动态。是观察病 人的姿势和动态来诊察病情的望诊方法。阳、热、实证病人,机体功能 亢进,多表现为躁动不安;阴、寒、虚证病人,机体功能衰退,多表现 为喜静懒动 姿态异常及意义 1.姿态异常①坐姿:坐而仰首,胸胀气粗者,多属肺实气逆;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者,多属肺虛体弱。但坐而不得平卧,或只能半卧 卧则气逆咳喘,呼吸困难者,属肺胀咳喘,或水饮停于胸腹。②卧姿 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虛证;卧 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仰卧 伸足,掀去衣被,多属实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属虚寒证。 ③立姿:站立不稳,其态似醉,伴眩晕者,多属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 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依靠它物支撑,多属气血虚衰。站立(或坐)时 常以手扪心,闭目不语,多见于心虚怔忡;若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 多为腹痛之征。④行态: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多为腰腿病 第页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 页 表现为形体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偏红,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自制 力差,平时畏热喜冷,耐寒力较强,动作敏捷,反应较快。③平脏人: 表现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宜,寒热中和,性格开朗,自身调节和对外适 应力强,不易感受外邪,较少生病,即使患病可自愈。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望态,又称望姿态。姿即姿势、体位,态即形体动态。是观察病 人的姿势和动态来诊察病情的望诊方法。阳、热、实证病人,机体功能 亢进,多表现为躁动不安;阴、寒、虚证病人,机体功能衰退,多表现 为喜静懒动。 姿态异常及意义: 1.姿态异常 ①坐姿:坐而仰首,胸胀气粗者,多属肺实气逆;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者,多属肺虚体弱。但坐而不得平卧,或只能半卧, 卧则气逆咳喘,呼吸困难者,属肺胀咳喘,或水饮停于胸腹。②卧姿: 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卧 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仰卧 伸足,掀去衣被,多属实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属虚寒证。 ③立姿:站立不稳,其态似醉,伴眩晕者,多属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 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依靠它物支撑,多属气血虚衰。站立(或坐)时 常以手扪心,闭目不语,多见于心虚怔忡;若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 多为腹痛之征。④行态: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多为腰腿病;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多为脘腹痛或心痛;行走时身体 震动不定,是肝风内动,或筋骨受损,或脑有病变。 2.动态异常不同的疾病可产生不同的病态,观察病人肢体的异 常动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患者唇、睑、指、趾颤动者,若见于外感热 病,多为动风先兆;若见于内伤虚证,多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 内动。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常见小儿惊风、破 伤风、痫病、子痫、马钱子中毒等。卒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联斜 半身不遂者,属中风。若卒然昏倒,不醒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醒后如常者,属痫病。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多属痿病。关节拘挛,屈 伸不利,多属痹病 教案末页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姿态两个方面。 望形,又称望形体,是观察病人体型、体质和形态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小结|望形体的内容:形体强弱、形体胖瘦、体质类型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姿态异常及意义:坐姿、卧姿、立姿、站立不稳、行态等姿势的异常 及动态异常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第页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 页 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多为脘腹痛或心痛;行走时身体 震动不定,是肝风内动,或筋骨受损,或脑有病变。 2.动态异常 不同的疾病可产生不同的病态,观察病人肢体的异 常动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患者唇、睑、指、趾颤动者,若见于外感热 病,多为动风先兆;若见于内伤虚证,多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 内动。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常见小儿惊风、破 伤风、痫病、子痫、马钱子中毒等。卒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口呙斜, 半身不遂者,属中风。若卒然昏倒,不醒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醒后如常者,属痫病。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多属痿病。关节拘挛,屈 伸不利,多属痹病。 教 案 末 页 小 结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姿态两个方面。 望形,又称望形体,是观察病人体型、体质和形态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望形体的内容:形体强弱、形体胖瘦、体质类型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姿态异常及意义:坐姿、卧姿、立姿、站立不稳、行态等姿势的异常 及动态异常的表现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