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教师 课程名称_中医诊断学专业名称_中医学授课序次_40授课类型理论 班级 授课日期 第十章诊断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节辨证的思维、方法和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情资料综合处理的要点、辨证的思维法则、辨证的基本内容 2、熟悉辨证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辨证的步骤和辨证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辨证的逻辑思维 复习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证、症、病的概念和区别与联系
教 案 首 页 教师 课程名称 中医诊断学 专业名称 中医学 授课序次 40 授课类型 理论 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章 诊断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第二节 辨证的思维、方法和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情资料综合处理的要点、辨证的思维法则、辨证的基本内容 2、熟悉辨证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辨证的步骤和辨证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辨证的逻辑思维 复习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证、症、病的概念和区别与联系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第十章诊断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35分钟 判断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多种多样,病情资料是诊断的依据,依 据越充分,诊断结论越容易作出,因此病情资料应力求完整而系统。 1、病債资料的完整性 ①含义:指主诉、病史、症状、体征等尽可能完整、全面。 ②意义:忽视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如有遗漏或过于简单,往往导 致漏诊、误诊。 ③要求:收集临床资料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必要时结合实验 室检查或专科检查 2、病情资料的系统性 ①含义:指病情资料的条理化 ②意义:忽视病情资料的系统性,若杂乱无章,主次不明,则往 往难以下结论 ③要求:对病情资料需要有一个归纳整理,使之条理清晰,主次 分明的综合处理过程 评价病凊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0分钟 1、意义:为正确诊断的关键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第十章 诊断思路与方法 第一课时 35 分钟 10 分钟 第一节 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 一、判断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多种多样,病情资料是诊断的依据,依 据越充分,诊断结论越容易作出,因此病情资料应力求完整而系统。 1、病情资料的完整性 ①含义:指主诉、病史、症状、体征等尽可能完整、全面。 ②意义:忽视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如有遗漏或过于简单,往往导 致漏诊、误诊。 ③要求:收集临床资料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必要时结合实验 室检查或专科检查 2、病情资料的系统性 ①含义:指病情资料的条理化 ②意义:忽视病情资料的系统性,若杂乱无章,主次不明,则往 往难以下结论 ③要求:对病情资料需要有一个归纳整理,使之条理清晰,主次 分明的综合处理过程 二、评价病情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意义:为正确诊断的关键
2、要求:一方面医生要准确地运用每一种诊法,善于抓住病情的主次 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另一方面则应运用有关检查手 段,以保证病情资料的可靠性 三、分析病情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2、要求:一方面医生要准确地运用每一种诊法,善于抓住病情的主次, 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另一方面则应运用有关检查手 段,以保证病情资料的可靠性。 三、分析病情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教案续页 基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病情资料与所主病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有时 会 出现“舌脉不符”、“脉症不相应”等复杂的病理情况 2、要求∶医生应认真询问、检查,全面掌握病情,熟悉中医学理 论 并善于分析思考,把握病证的本质 第二课时 45分钟 3、脉证从舍的意义:不是简单地舍弃某些病情资料,而是舍弃那 常规的,一般的认识,应注意了解其所提示的特殊诊断意义。 四、辨别病情资料的属性(-)必要性资料 (二)特异性资料 (三)偶见性资料 (四)否定性资料 第二节辨证的思维、方法和内容 、辨证的思维法则 (-)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 1、主症的概念:是病人所有病情资料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医 生从患者的主诉中加以分析而确定的。 2、主症的诊断意义①可初步确定病位 ②可提示病性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病情资料与所主病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有时 会 出现“舌脉不符”、“脉症不相应”等复杂的病理情况 2、要求:医生应认真询问、检查,全面掌握病情,熟悉中医学理 论, 并善于分析思考,把握病证的本质 3、脉证从舍的意义:不是简单地舍弃某些病情资料,而是舍弃那 些 常规的,一般的认识,应注意了解其所提示的特殊诊断意义。 四、辨别病情资料的属性 (一)必要性资料 第二课时 45 分钟 (二)特异性资料 (三)偶见性资料 (四)否定性资料 第二节 辨证的思维、方法和内容 一、辨证的思维法则 (一)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 1、主症的概念:是病人所有病情资料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医 生从患者的主诉中加以分析而确定的。 2、主症的诊断意义 ①可初步确定病位 ②可提示病性
③可同时提供病位和病性 (二)力求一证概括全部表现 (三)首先考虑常见与多发证 (四)在辨证过程中修正和完善 辨证的逻辑思维 (一)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1、类比法 教案续页 基 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归纳法 3、演绎法 4、反证法 5、其他方法预测法 试探法 经验再现法 (二)辨证的思维要点 1、掌握辨证要点、鉴别证间差异 2、分清证的主次,注意证间转化 3、详审证间标本,区分先后因果 4、辨明寒热虚实,识别证候真假 辨证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辨病因
③可同时提供病位和病性 (二)力求一证概括全部表现 (三)首先考虑常见与多发证 (四)在辨证过程中修正和完善 二、辨证的逻辑思维 (一)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1、类比法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归纳法 3、演绎法 4、反证法 5、其他方法 预测法 试探法 经验再现法 (二)辨证的思维要点 1、掌握辨证要点、鉴别证间差异 2、分清证的主次,注意证间转化 3、详审证间标本,区分先后因果 4、辨明寒热虚实,识别证候真假 三、辨证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