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BZ0503001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3学分,总学时51,理论38,实验(见习)13一、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对象是护理本科生,在教学中,要考虑儿科学的学科特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实践技能教学,通过教师示教和学生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知识的交叉渗透,适当介绍学科新进展,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尤其要把增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1.建立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部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护理防治方法,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实现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运用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在对病儿实施程序护理的同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成为高等护理专业人才。2.建立能力目标。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危患儿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解决儿童及其家庭健康问题;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建立态度目标。强化学生专业理念,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握儿科护士的素质及角色要求,努力塑造一名合格的职业护士。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居中,宋体加粗小四号字)第一章绪论【自的要求】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及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2.学会分析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并举例说明。3.形成对儿科护理专业的正确认知,具备良好的儿科护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教学内容】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2.儿童年龄分期3.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4.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5.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课程编号:BZ0503001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3学分,总学时51,理论38,实验(见习)13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护理及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是护 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对象是护理本科生,在教学中,要考虑儿科学的学科特点,贯彻少而精的 原则,突出重点。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实践技能教学,通过教师示教和学生操作加深学 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 课程内容上的衔接,知识的交叉渗透,适当介绍学科新进展,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尤其 要把增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护理 防治方法,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实现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运用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在对病儿 实施程序护理的同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成为高等护理专业人才。 2.建立能力目标。 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危患儿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 划,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解决儿童及其家庭健康问题;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批判性思 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强化学生专业理念,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的 决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握儿科护士的素质及角色要求,努力塑造一名合格的职业护士。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居中,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及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 质要求。 2. 学会分析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3. 形成对儿科护理专业的正确认知,具备良好的儿科护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教学内容】 1.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 儿童年龄分期 3.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4.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5.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掌握体格发育掌握体格生长与发育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熟悉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2.能为小儿进行测量;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3.形成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教学内容】1.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3.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5.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儿童保健【目的要求】1.掌握小儿时期计划免疫;熟悉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2.详细讲解小儿计划免疫的种类及实施时间及注意事项;能一股介绍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3.形成对儿童保健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教学内容】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2.计划免疫第四章儿童营养【自的要求】1.掌握婴幼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优点,哺乳要点,断奶时间注意事项;熟悉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了解小儿对能量与营养的需要。2.能用实例评价小儿营养状况;能说出人工喂养及部分母乳喂养的适应症,乳类食品的选择,牛、羊奶及其它代乳品的成份、人工喂养方法;奶方的配置、优缺点及使用方法;能说出儿童少年膳食安排及进餐的注意事项;能通过查阅资料,概括儿科营养未来的发展趋势。3.形成对儿童营养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教学内容】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2.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第五章住院惠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目的要求】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 掌握体格发育掌握体格生长与发育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熟悉感 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 2. 能为小儿进行测量;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 3. 形成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教学内容】 1. 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2.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3.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4.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5. 儿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时期计划免疫;熟悉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2. 详细讲解小儿计划免疫的种类及实施时间及注意事项;能一般介绍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3. 形成对儿童保健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教学内容】 1.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2. 计划免疫 第四章 儿童营养 【目的要求】 1. 掌握婴幼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优点,哺乳要点,断奶时间注意事项;熟悉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了解小儿 对能量与营养的需要。 2. 能用实例评价小儿营养状况;能说出人工喂养及部分母乳喂养的适应症,乳类食品的选择,牛、羊奶及其它 代乳品的成份、人工喂养方法;奶方的配置、优缺点及使用方法;能说出儿童少年膳食安排及进餐的注意事项;能通过 查阅资料,概括儿科营养未来的发展趋势。 3. 形成对儿童营养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教学内容】 1.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 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 第五章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目的要求】
1.掌握与患儿沟通的途径及技巧,小儿液体疗法的特点及小儿常用溶液的配制,保温箱、蓝光箱的使用目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住院小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了解儿科门诊、急诊及病房的设置特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保温箱、蓝光箱的准备及出箱的条件。2.能正确实施小儿液体疗法,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及给药,熟练运用常用儿科护理技术为患儿提供护理。3.能对患病小儿进行认真细致周到的护理,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教学内容】1.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2.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3.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4.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5.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6.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7.儿科护理技术:更换尿布法、婴儿沐浴法、婴儿抚触、约束保护法、头皮静脉输液法、股静脉穿刺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特点,常见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了解新生儿的分类及常见新生儿疾病的病理生理。2.能熟练完成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进行健康指导。3.能对患病小儿进行认真细致周到的护理;在护理操作中坚守慎独精神,体现对新生儿关心和爱护【教学内容】1.新生儿分类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3.新生儿内出血4.新生儿黄疽5.新生儿败血症6.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维生素D缺乏性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熟悉小儿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和治疗要点了解营养不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2.能用实例评价小儿营养状况,能评估营养不良分度,能指出维生素D缺乏性向楼病骨骼畸形。3.形成对小儿营养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1. 掌握与患儿沟通的途径及技巧,小儿液体疗法的特点及小儿常用溶液的配制,保温箱、蓝光箱的使用目的、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住院小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了解儿科门诊、急诊及病房的设置特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保温箱、蓝光箱的准备及出箱的条件。 2. 能正确实施小儿液体疗法,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及给药,熟练运用常用儿科护理技术为患儿提供护理。 3. 能对患病小儿进行认真细致周到的护理,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教学内容】 1.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2. 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 住院患儿的家庭应对及护理 4.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 5. 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6. 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 7. 儿科护理技术:更换尿布法、婴儿沐浴法、婴儿抚触、约束保护法、头皮静脉输液法、股静脉穿刺法、温箱 使用法、光照疗法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特点,常见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了解新生儿的分类及常见新生儿疾病的病理生理。 2. 能熟练完成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 运用已学知识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进行健康指导。 3. 能对患病小儿进行认真细致周到的护理;在护理操作中坚守慎独精神,体现对新生儿关心和爱护。 【教学内容】 1. 新生儿分类 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3. 新生儿颅内出血 4. 新生儿黄疸 5. 新生儿败血症 6.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熟悉小儿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和治疗要点;了解营养不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2. 能用实例评价小儿营养状况,能评估营养不良分度,能指出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骨骼畸形。 3. 形成对小儿营养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教学内容】1.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2.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自的要求】1.掌握口炎、腹泻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护理;熟悉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口炎、腹泻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部特点。2.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娴熟运用口炎、腹泻的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完成护理措施,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口炎、腹泻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3.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和薦,语气亲切,充分展示人文关爱。【教学内容】1.儿童消化系统解部生理特点2.口炎3.婴幼儿腹泻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免疫特点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部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2.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3.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语气要亲切,充分展示人文关爱。【教学内容】1.儿童消化系统解生理特点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急性感染性喉炎4.急性支气管炎5.肺炎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各年龄小儿正常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熟悉先天性心逛病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部特点,先关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2.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口炎、腹泻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护理;熟悉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口炎、腹 泻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2. 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娴熟运用口炎、腹泻的各 项护理操作技术完成护理措施,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口炎、腹泻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3. 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和蔼,语气亲切,充分展 示人文关爱。 【教学内容】 1.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口炎 3. 婴幼儿腹泻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 炎、肺炎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免疫特点;了解小儿呼吸系 统解剖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2. 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及 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3. 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 分展示人文关爱。 【教学内容】 1.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 急性感染性喉炎 4. 急性支气管炎 5. 肺炎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各年龄小儿正常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熟悉先天性心 脏病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 炎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2.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先关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3.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和谌,语气亲切,充分展示人文关爱。【教学内容】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 先天性心脏病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和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小儿泌尿系统解部特点。2.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3.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教学内容】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急性肾小球肾炎3. 肾病综合征4.泌尿道感染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和药物治疗;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小儿出生后造血特点,熟悉小儿贫血的分类、治疗目的和非药物治疗了解小儿胚胎期造血和血液特点,小儿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并发症。2.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3.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语气要亲切,充分展示人文关爱。【教学内容】1.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2.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
2. 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的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3. 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和蔼,语气亲切,充分展 示人文关爱。 【教学内容】 1.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先天性心脏病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 症、泌尿道感染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和小儿排尿及尿液特 点;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 2. 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急性肾小球肾 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3. 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道感染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内容】 1.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急性肾小球肾炎 3. 肾病综合征 4. 泌尿道感染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和药物治 疗;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小儿出 生后造血特点,熟悉小儿贫血的分类、治疗目的和非药物治疗;了解小儿胚胎期造血和血液特点,小儿贫血的发病 机制和并发症。 2. 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能把握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整体护理,能熟练完成营养性缺铁性贫 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已学知识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3. 对患儿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 分展示人文关爱。 【教学内容】 1. 儿童造血和血液特点 2. 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