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一中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测试 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卡片/关卡宿仇/星宿 蹊跷/另辟蹊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落笔落枕刹那/刹 伺候/伺机报复犯而不校校本课程 C.似的/相似 提防/提醒 模范/大模大样对簿公堂/日薄西山 D.称谓/相称哽咽/吞咽 铜臭/乳臭未干擢发难数/数见不鲜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在盐湖城冬奥会上改写了双人花样滑的历史,成为第一对在 国际大赛上使用抛四周跳的选手。虽然功败垂成,但他们出色的表现还是赢得观众 和裁判的认同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间、心静如水,而一旦发 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降了作诗之外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D.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 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编队参谋长在“连云港”号指挥现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这是中国首次组 织和指挥这么多国家进行海上联合搜救任务,整个搜救计划由中方拟定。 B.这种佳洁士波浪型牙刷比普通平面牙刷更能深入牙缝多达三分之 C.一位佩戴金色麦穗将花的中年军人伴着雷鸣般的掌声,缓缓走上鲜花簇拥的“和谐 中国十佳健康卫士”领奖台,他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医院院长柴家科 D.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 物袋有偿使用。 4.填入下列横线的一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 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 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 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 A.④①⑥②⑤③B.④⑤⑥③②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⑥③⑤②④①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 1 广东揭阳一中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测试 语 文 试 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卡.片/关卡. 宿.仇/星宿. 蹊.跷/另辟蹊.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落.笔/落.枕 刹.那/古刹. 伺.候/伺.机报复 犯而不校./校.本课程 C.似.的/相似. 提.防/提.醒 模.范/大模.大样 对簿.公堂/日薄.西山 D.称.谓/相称. 哽咽./吞咽. 铜臭./乳臭.未干 擢发难数./数.见不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在盐湖城冬奥会上改写了双人花样滑的历史,成为第一对在 国际大赛上使用抛四周跳的选手。虽然功败垂成,但他们出色的表现还是赢得观众 和裁判的认同。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 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降了作诗之外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D.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 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编队参谋长在“连云港”号指挥现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这是中国首次组 织和指挥这么多国家进行海上联合搜救任务,整个搜救计划由中方拟定。 B.这种佳洁士波浪型牙刷比普通平面牙刷更能深入牙缝多达三分之一。 C.一位佩戴金色麦穗将花的中年军人伴着雷鸣般的掌声,缓缓走上鲜花簇拥的“和谐 中国十佳健康卫士”领奖台,他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医院院长柴家科。 D.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 物袋有偿使用。 4.填入下列横线的一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 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 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 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 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⑤⑥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⑥③⑤②④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日周苛。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 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岀,去,而使問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 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 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日:“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 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 策①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 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 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 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尧进请问日:“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 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 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 “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日:“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 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 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 “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 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 2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 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 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 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 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 策①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 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 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 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 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 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 “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 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 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 “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 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 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 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留侯策:张良的计策,指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佑太子,以巩固太子的地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 将:将军,将领 微君,太子几废 微:若非,不是 C.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卻:嫌隙,仇怨 D.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征:征召,被征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上以留侯策即止 ②不以物鼓,不以已悲 B.①于是乃召周昌 ②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 C.①公强为我相赵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①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 ②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③而周昌廷争之强 ④臣期……期……不奉诏 ⑤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⑥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①②⑥ B.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时都曾担任过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为汉王后,又双双为沛公 效劳。周苛在留守荥阳城的战斗中被项羽烹杀,周昌后来则被汉王任命为御史大夫。 高帝骑着周昌的脖子,还问周昌自己是怎样的君主。周昌不畏强权,仍挺直了脖子 骂皇帝。“昌仰曰”三个字,把周昌耿直、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刻画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作者以“期” 期”的口吃声来写当时周昌的情态,很确切地表现了他憨厚,正直的性格特点 D.周昌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尽管周昌 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辅佐赵王,去担任赵王的相国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 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 赵相
· 3 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 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 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留侯策:张良的计策,指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佑太子,以巩固太子的地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 将:将军,将领 B.微君,太子几废 微:若非,不是 C.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 卻:嫌隙,仇怨 D.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 征:征召,被征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①上以留侯策即止 ②不以物鼓,不以已悲 B.①于是乃召周昌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①公强为我相赵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①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的一组是(3 分)( ) ①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 ②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③而周昌廷争之强 ④臣期……期……不奉诏 ⑤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⑥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时都曾担任过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为汉王后,又双双为沛公 效劳。周苛在留守荥阳城的战斗中被项羽烹杀,周昌后来则被汉王任命为御史大夫。 B.高帝骑着周昌的脖子,还问周昌自己是怎样的君主。周昌不畏强权,仍挺直了脖子 骂皇帝。“昌仰曰”三个字,把周昌耿直、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刻画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作者以“期”、 “期”的口吃声来写当时周昌的情态,很确切地表现了他憨厚,正直的性格特点。 D.周昌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尽管周昌 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辅佐赵王,去担任赵王的相国。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 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 赵相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②昌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春光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3)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本大题4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 腊人的竞争与开拓意识。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 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 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今天,许 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 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 4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②昌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 分) (2)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春光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3)无边落木萧萧下,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三、本大题 4 分,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 腊人的竞争与开拓意识。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 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 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今天,许 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 化的、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现代奥林匹克兴起之时,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 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也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演变 为奧林匹克精神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 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等要素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与核心,这使奥林匹 克运动染上了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奧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球的开展和奥林匹 克精神的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论坛,成为全球文 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在当代科技、 人文、生态伦理的交互影响下,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主义已经成为全 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从奥林匹克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来看,奥林匹克 运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成为一种由 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岀现了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黑分、黑哨、 假体育、假比赛、假球,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魅力和价值,危及了奥林匹克理想,玷污了崇 高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些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 根本的内在联系。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需要从其它文化形 态,特别是东方文化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 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讲究“象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 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就
· 5 现代奥林匹克兴起之时,也是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 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也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演变, 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 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等要素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与核心,这使奥林匹 克运动染上了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另一方面,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球的开展和奥林匹 克精神的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论坛,成为全球文 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在当代科技、 人文、生态伦理的交互影响下,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主义已经成为全 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从奥林匹克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来看,奥林匹克 运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成为一种由 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黑分、黑哨、 假体育、假比赛、假球,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魅力和价值,危及了奥林匹克理想,玷污了崇 高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些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 根本的内在联系。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需要从其它文化形 态,特别是东方文化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也不孤立地、片 面地强调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讲究 “象天法地”,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 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就